Workflow
海洋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亚星锚链跌2.08%,成交额2.2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000.0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4:41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0日盘中下跌2.08%,报9.89元/股,成交2.21亿元,换手率2.30%,总市值94.8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000.06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536.76万元,大单净卖出3463.31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9.28%,近5个交易日上涨2.91%,近20日上涨4.99%,近60日下跌0.60% [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27日,龙虎榜净买入5895.48万元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91亿元,同比增长5.88%;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减少17.43%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船用链及附件62.37%,系泊链35.76%,其他1.8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83亿元 [3] 行业归属与股东结构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海装备Ⅱ-航海装备Ⅲ,概念板块包括航母产业、军民融合、航天军工等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63万,较上期减少0.51%;人均流通股8250股,较上期增加0.51%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92.72万股至1341.53万股,博时成长领航混合A减持142.44万股至807.18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17.50万股至620.54万股 [3]
10年吸引投资逾2亿美元,南非看好海洋经济潜力
新华财经· 2025-10-10 14:35
文章核心观点 - 南非海洋经济被定位为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重要引擎,预计到2035年对GDP贡献1660亿兰特(约合96.78亿美元)并创造超过60万个就业岗位 [1] - 良好的治理、持续创新和社区参与被视为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1] - 水产养殖、渔业、沿海旅游和海洋保护是实现增长目标的四大关键领域 [1] 海洋经济投资与贡献 - 过去10年海洋经济领域已吸引超过40亿兰特(约合2.34亿美元)投资 [1] - 政府的投入吸引了大量私人资本进入该领域 [1] - 南非政府2014年启动的"帕基萨行动"计划极大地推动了水产养殖业发展,使其成为海洋产业活动及就业的重要支柱 [1] 关键发展领域与举措 - 通过设立"海洋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带动潜水、观鲸等沿海旅游项目发展 [2] - 通过"海洋空间规划"明确不同海域功能,以平衡经济活动与生态保护 [2] - 通过"自由渔业运动"振兴渔港,在鱼类加工、造船和旅游业等领域创造新就业岗位 [2] - 通过推进内陆渔业政策,释放粮食安全和农村企业方面的发展机遇 [2]
海上家国情丨“龙宫号”迎来首批“住户”章红鱼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0 13:55
"龙宫号"建设的顺利完成及下水投运,充分验证了工程质量安全可靠。接下来,国家电投广东公司将认真总结首次投苗的宝贵经验,错峰开展多批次鱼 苗投放养殖工作,并积极探索从"从海上网箱到大众餐桌"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为揭阳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广东打造"海上粮仓"贡献新的蓝色动能。(黄世耿 方思晴) "龙宫号"海洋牧场。国家电投供图 喜迎华诞,广东揭阳海域传来喜讯——9月30日,国家电投广东公司"龙宫号"海洋牧场项目迎来首批章红鱼鱼苗"入住"。 作为"龙宫号"首批投入养殖的核心品类,章红鱼养殖环节采用标准化投入——选用1.5斤左右的优质鱼苗,经精细化培育周期后,可稳定养成8~12斤的 刺身级成鱼,养殖增重效益与产品品质双优。章红鱼不仅具备出色的深海生态适配能力,更自带高经济附加值的产业属性;从市场端看,其需求常年保持旺 盛态势,国内外订单稳定,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
南非看好海洋经济潜力
新华社· 2025-10-10 13:35
行业前景与目标 - 海洋经济是拉动南非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引擎 [1] - 预计到2035年,海洋经济将为南非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1660亿兰特(约合96.78亿美元) [1] - 预计到2035年,海洋经济将创造60多万个就业岗位 [1] 发展策略与举措 - 良好的治理、创新和社区参与是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1] - 南非政府2014年启动"帕基萨行动"计划以释放海洋经济潜力 [1] - 南非正在采取海洋保护区建设、海洋空间规划、渔港振兴等多项举措发展海洋经济 [1] 重点产业领域 - "帕基萨行动"计划推动了南非水产养殖业发展 [1] -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南非海洋产业活动及就业重要支柱 [1]
【环球财经】10年吸引投资逾2亿美元 南非看好海洋经济潜力
新华财经· 2025-10-10 06:48
乔治说,与此同时,南非还采取多项举措推进海洋经济相关领域建设,比如通过设立"海洋保护 区"(Marine Protected Area)保护生物多样性,带动潜水、观鲸等沿海旅游项目的发展;通过"海洋空间 规划"(Marine Spatial Planning)明确不同海域功能,平衡经济活动与生态保护并实现效益最大化;通 过"自由渔业运动"(Fishing for Freedom)振兴渔港,在鱼类加工、造船和旅游业等领域创造新的就业 岗位;通过推进内陆渔业政策,进一步释放粮食安全和农村企业方面的发展机遇。 新华财经开普敦10月10日电(记者王晓梅王雷)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长迪翁·乔治9日表示,海洋经 济是拉动南非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重要引擎,过去10年已吸引逾2亿美元投资,并有望到2035年为该国国 内生产总值(GDP)贡献近百亿美元。 乔治在南非林业、渔业和环境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海洋是南非的国家宝藏,南非的海洋经济发展前 景广阔,而良好的治理、持续的创新和社区的参与是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南非《海洋经济总 体规划》(Oceans Economy Master Plan)的推进,预计到2035年,海洋经 ...
一簇火苗映照万亿蓝色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5:36
深海科技创新与应用 - 深海采火任务由"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ROV在南海1522米深海冷泉区完成,实现了甲烷气体采集、可燃冰原位合成与太阳能引燃[1][6] - "海马"号ROV是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实现零的突破[6] - 技术攻关包括甲烷气泡采集(通过机械臂收集气体并合成固态可燃冰)、能量跨介质传输(光伏追光系统通过特种电缆输送太阳能至深海)及深海燃烧(在160倍大气压环境下稳定引燃)[8] - 全过程由自主研发的深海超高清4K相机记录,凸显技术可视化与科普价值[10] 广东海洋经济规模与产业布局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2] - 广东已形成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涵盖"梦想号"超深水钻探船、海底机器人、漂浮式风电平台等重器,并培育超8万家涉海企业[2][12][14] - 近五年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16.8%,专项资金投入近20亿元,突破281项关键技术,带动产业规模超218亿元[18]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形成"研发-制造-转化"闭环,如香港大学与深圳前海联合研发AI无人船"海擎一号"[19] 深海装备制造与商业化进展 - 南沙企业深海智人自主研发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批量化出口并服务海上风电、油气开发等领域[13][14] - 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造船企业订单排期至2029年,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如建造全球载车量最大的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14]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拥有8艘3000吨级以上科考船及ROV、AUV等设备,形成完整海洋探测体系[17] 政策支持与区域协同 - 广东提出锻造兴海科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并通过《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深化粤港澳在海洋产业、科技等领域的合作[2][19] - 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深圳推动AI等陆上技术下海,广州珠海主导装备制造与海试,香港对接国际资本,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协同[18][19]
一簇火苗映照万亿蓝色经济:全运圣火背后的“海上新广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2:09
深海科技与海洋经济 - 广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2] - 广东近年将“向海图强”战略与科技创新结合,在深海探测、机器人、工程装备等领域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产业链雏形 [10] - 广东拥有超过100个省级以上涉海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过8万家涉海企业,构成海洋科技创新矩阵 [11] 关键技术与装备突破 - “海马”号ROV是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实现了我国在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 [4] - 可燃冰海底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实现了甲烷气体稳定控制和高效燃烧,成功在1522米深海引燃“源火” [1][7] - 全球最先进、钻探能力最强的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建成入列 [11] 海洋工程装备与产业集群 - 广州、珠海形成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深远海养殖平台“格盛1号”等海洋重器频频亮相 [2][10] - 以广船国际、黄埔文冲为代表的造船巨头手握排期至2029年的巨额订单,正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智造”升级 [11] - 南沙企业深海智人自主研发的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产品实现商业化应用并批量化出口 [11] 产业政策与资金支持 - 自2018年起,广东连续7年累计安排近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海洋六大产业创新发展,突破281项关键技术瓶颈 [13] - 专项资金直接带动配套研究投资17亿元,产业带动超218亿元,推动海洋六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13] - 近五年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16.8%,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13]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 粤港澳三地协同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深圳(AI与高新科技)、广州/珠海(装备制造与海试)、香港(国际金融与资本对接)的优势互补闭环 [14] - 香港大学与深圳前海联合研发的AI无人船“海擎一号”启动运营测试,是“香港研发、前海转化”模式的标杆案例 [14] - 今年6月发布的《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明确提出深化与香港、澳门在海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 [15]
江龙船艇涨2.25%,成交额3883.8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3.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1:1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25%至12.72元/股,成交额3883.82万元,换手率1.34%,总市值48.0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13.56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19.89万元,大单净买入93.67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25%,但近20日下跌3.85%,近60日下跌9.40% [1] - 公司于6月20日登上龙虎榜,当日净买入6109.87万元,买入总额1.65亿元,占总成交额16.54%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公务执法船艇、旅游休闲船艇和特种作业船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公务执法船艇56.43%,旅游休闲船艇22.58%,特种作业船艇16.72%,其他4.27% [1]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减少54.63%;归母净利润为-1374.45万元,同比减少166.50%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92万,较上期增加48.74%;人均流通股5907股,较上期减少32.77%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分红历史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85.00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10.67万元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海装备Ⅱ-航海装备Ⅲ [2]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军民融合、小盘、航天军工、海洋经济、海工装备等 [2]
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亮点抢“鲜”看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08:42
原标题: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亮点抢"鲜"看 在专业化展示方面,博览会首次细分打造四大专业子展,覆盖航运物流与技术装备、船艇及设备、 海上能源与海工技术、无人系统与海洋数智科技等重点领域。中远海运特运、上港集团物流、江阴澳玛 特游艇、山东海洋集团、中航无人机、珠海云洲等行业标杆企业将集中展示最新技术与装备成果。 10月16日至19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在福州举行,同期将举办备受 瞩目的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本届博览会以 "绿动领航、智驭深蓝" 为主题,展览规模达10万平 方米,设立11个专业展区和4大子展,预计吸引近8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总参观人次有望突破20万,将 成为全球海洋装备领域的重要展示与交流平台。 本届博览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荷兰受邀作为主宾国,集中展示欧洲在海洋科技与装备领域的先 进成果。壳牌、瓦锡兰、沃尔沃、施耐德、罗克韦尔、住友、卡特彼勒等多家世界500强及国际龙头企 业确认参展,美国、挪威、俄罗斯、意大利、巴拿马等重要船级社也将悉数到场。 本次博览会不仅是全球海洋装备产业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深化国际合作、助 力海洋经济高质量 ...
今年上半年江苏沿海地区增长5.7%,超过1.25万亿元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0
当前,江苏正按照省委最新部署要求,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主要是先把"十四五"规划的目 标完成好,同时谋划好"十五五"发展思路:一是向"新"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产业(300832)创新深度融 合,提升海洋特色产业硬实力,夯实临港优势产业基本盘,锻造产业迭代升级"新引擎",这是高质量发 展的重中之重。 二是向"绿"发展。沿海最大的特色是绿色,强化生态环境问题全链条整治,进一步挖掘绿电资源优势, 加快打造一批零碳园区和绿色工厂,探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推进新的绿色技术在沿海的深度应用,这 是我们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9 月29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活动第三场——"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期,全省召 开了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这是继去年沿海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可见江苏对 沿海地区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沿海地区发展取得哪些成效,下一阶段有什么重点计划和打算?一起来 看看。 江苏省发改委介绍,"十四五"以来,沿海地区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特别是连续5年迈过5个千亿级台 阶,今年上半年沿海地区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