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件定义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与黑芝麻智能合作,英特尔瞄准下一代智能座舱芯片|36氪专访
36氪· 2025-04-26 11:40
英特尔汽车业务战略 - 公司首次参加上海车展并强调中国市场重要性[1] - 发布第一代SDV座舱SOC芯片 与PC市场酷睿芯片同源[1] - 与黑芝麻智能合作推出舱驾融合平台 整合华山A2000和武当C1200芯片[2][3] - 合作方案覆盖L2+至L4级驾驶需求 预计2024年二季度发布参考设计[3] 产品技术进展 - 新一代座舱SOC芯片性能提升:生成式AI性能最高提升10倍 图形性能最高提升3倍[3] - 采用Chiplet架构 实现不同功能模块匹配不同制程节点 降低30%-50%开发成本[4][15] - 第二代座舱SOC计划2026年量产[5] - 域控制器方案通过软件定义实现ECU数量从100个精简至50个[6][11] 合作与生态布局 - 与面壁智能合作推出车载纯端侧GUI智能体 支持离线语音交互与复杂指令理解[3] - 保持开放合作策略 不限于黑芝麻智能 未来将接入更多ADAS厂商芯粒[7][8] - 舱驾融合当前采用PCIe连接方案 未来将升级至Chiplet架构[9] 软件定义汽车架构 - 移植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 实现算力资源池化和动态迁移[7][12] - 工作负载整合案例:哨兵模式功耗从30W-40W降至4W[11] - 推动集中式电子架构 打破传统嵌入式ECU思维模式[10] 市场竞争策略 - 差异化优势在于Chiplet架构 支持多节点混合制程降低成本[15] - 信息娱乐产品已应用于全球3000万辆汽车 包括中国品牌[14] - 汽车业务隶属客户端计算事业部 共享AI PC技术资源[16] - 将中国视为全球汽车行业创新中心 重点布局该市场[17]
跨国汽车供应商加大中国本土化投入
第一财经· 2025-04-25 19:37
跨国汽车供应商本土化战略 - 安波福提出在中国开发自主可控技术体系及供应链国产化目标,涵盖智能驾驶技术及传统核心材料本地化采购 [3][4] - 安波福展示基于中国本土芯片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集成智能座舱、L2+ ADAS、自动化泊车等功能,降低成本并简化设计验证流程 [3] - 安波福旗下风河中国软件总部落地上海,开发"中国芯"解决方案,推出本土化RTOS和虚拟化平台,知识产权归属中国且不受出口管制限制 [4] 中国车企全球化布局 - Mobileye指出中国车企出海面临安全法规和市场环境挑战,公司凭借全球部署经验助力中国车企拓展海外业务 [4] - 安波福将支持中国车企出海列为战略重点,协助制定全球战略并解决法律合规、数据安全等问题 [5][6] - 中国汽车行业在技术迭代速度和创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完成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 [6] 技术发展趋势 - Mobileye展示基于CAIS的全面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推动主流量产车型普及自动驾驶功能 [3] - 安波福预计中国汽车行业将沿智能化、电气化、数字化方向快速发展,并输出创新产品支持全球市场 [6] - 安波福英凯博新能源汽车技术生产基地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在上海投产 [4]
以安全为底色、软硬件协同定义 董修惠揭秘一汽丰田bZ5
中国经济网· 2025-04-24 21:08
"软件定义功能,硬件决定边界。安全的智能化汽车,必须是软件够强,硬件够硬,'软硬兼施', 协同定义。"4月22日,一汽丰田举办bZ5技术发布会。针对"智能化的汽车就是'软件定义汽车'"的说 法,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修惠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在他看来,"唯有以安全 为底色的智能,才是对用户最真诚的礼遇;唯有以用户为中心的进化,才是汽车产业真正的未来。" 外观方面,bZ5以Reboot为研发理念,家族化"锤头鲨"前脸造型搭配钻石立体切割型面,极具视觉 冲击力;溜背式车身与21英寸熏黑轮毂的组合,在硬朗与优雅间找到绝妙平衡。车身侧面从锋利的三角 切割面过渡到柔韧的Y字型线条,配合轮拱处的肌肉感设计,既显锋利干净,也有柔和力量。1.44平米 的全景天幕实现了极佳的车内开放感。前贯穿式LED视廓灯,昼夜均可展示独特的图形;尾灯延续锤形 键盘元素。 据了解,bZ5定位"丰田超感时空舱",因其为继bZ3之后,一汽丰田在智能化等领域全面升级的全 新产品,且具备全角度颜值、全守护安全、全沉浸智舱、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全保障QDR,五维核 心价值,故将原bZ3C更名为更具辨识度的bZ5。 价格方面,bZ5价格区 ...
英特尔,最新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4-23 09:51
英特尔发布第二代AI增强型软件定义汽车系统级芯片 - 公司首次参加上海车展并发布第二代AI增强型软件定义汽车系统级芯片(SDV SoC)[1] - 该SoC采用芯粒架构设计,为汽车行业首创[1] - 相比上一代产品,生成式和多模态AI性能最高提升10倍[1] 英特尔合作项目 - 公司与黑芝麻智能联合发布舱驾融合平台[1] - 公司与面壁智能共同研发端侧原生智能座舱[1]
尊界最新消息
数说新能源· 2025-04-22 11:27
1、对于尊界江淮目前严把质量关,目前有2.5w个质量控制点。 2、对于尚界的看法,丰富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对于尊界超豪华有积极的影响。 3、S800上市节奏5月底正式上市,正式上市前量产之前做了多轮次生产线、供应链的拉动,行业像江 淮这么大投入是没有的。所以一定要把消费者的品质等拉通。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汽车里面最重要的灵 魂是安全,所以尊界的客户都是高度重视安全。 4、江淮品牌:做大做强商用车,做精乘用车,现在老的客群还是量很大存量100w台左右,当下产品线里 面,轻卡排第二位,在加大和华为合作,赋能商用车传统轿车、SUV市场,还是要集中资源,先把高端 品牌做起来,最重大的使命是把江淮创新、运作体系靠齐华为的体系。上海车展也会有两款概念车展 出。不会盲目去做,先尊界,后乘用车。 5、江淮会通过平台同时验证多款车型,后续suv、mpv、轿车会共同发力。 6、目前尊界属于树立品牌的阶段。 11、华为负责营销对外,公司负责生产,定价可能会采取起步价加选购的模式。 12、尊界新招入零部件200家,但车型最快时间18个月,现在几个项目是并行,现在是三个团队。 13、会有短轴轿车,长轴距和短轴距会有时间差,和立项周期有关 ...
宁德时代发力“智能驾驶”,联动百度、蚂蚁扩张朋友圈
高工锂电· 2025-04-20 15:16
智能驾驶领域布局 - 公司近期与蚂蚁集团、哈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等四大方向,重点包括智能驾驶及相关的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建设、电池后市场服务,后续将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加速商业化落地 [1] - 公司2月下旬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核心指向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数智化在工业场景应用 [1] - 公司认为高级智能驾驶对车辆电池可靠性提出严苛要求,需要冗余供电设计,这为电池企业提供了新的技术结合点 [1] - 公司判断智能驾驶普及有望扩大电动汽车应用范围,对市场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1] 滑板底盘技术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滑板底盘"技术,视为智能驾驶领域底层技术布局 [1] - 随着电池化学能量密度提升趋缓,通过系统集成优化性能和效率成为关键路径,从CTP到CTC技术方向促使公司涉足底盘研发与制造 [2] - 公司推出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实现车身与底盘分离设计,整合电池、电机、电控及悬架、转向、制动等核心部件 [2] - 该平台通过自研智能域控制器(SICC)进行统一数字化管理与控制,具备智能化特性,为"软件定义汽车"提供硬件基础 [2] 技术验证与生态构建 - 公司1月宣布与智脑竞速基金会合作支持AI自动驾驶赛车赛事,利用赛道极限工况作为测试平台获取常规道路难以获得的车辆动态极限数据 [3] - 实测数据将用于改进底盘控制软件、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最终增强滑板底盘承载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能力 [3] - 公司计划围绕滑板底盘构建开放生态,通过共享技术接口、底盘模型及赛事数据,降低其他厂商进入智能驾驶领域门槛 [3] - 公司策略是打造高度集成的智能化"车辆平台"(滑板底盘),而非直接开发自动驾驶"决策大脑" [3] 产业链定位 - 公司试图定位为智能驾驶时代关键硬件平台供应商和数据贡献者,在产业链中占据独特位置 [4] - 与百度、蚂蚁等科技公司合作是在硬件平台基础上共同探索上层应用与服务生态的尝试 [4]
产品阵营再扩充,鸿蒙智行多款新品正式发布
中国青年报· 2025-04-17 15:04
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核心内容 - 问界M8定位家庭智慧旗舰SUV 拥有五座与六座两种版本 每个版本分为三种配置 搭载多项华为尖端科技与创新理念 [1] - 问界M8搭载HUAWEI ADS 3.3系统 配备30个高精度传感器 支持全场景驾驶辅助和"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 升级版泊车代驾功能支持地下车库弱网环境下跨楼层泊车 [1] - 问界M8支持118个核心域控制器OTA升级 涵盖动力 底盘 智能驾驶辅助等关键系统 实现硬件性能与软件生态同步进化 [1] - 享界S9增程版全系标配4个激光雷达 华为途灵平台 鸿蒙ALPS健康座舱 全向防碰撞3.0等技术 搭载华为雪鸮智能增程系统 CLTC综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1355公里 [1] - 享界S9增程版搭载HUAWEI ADS 3.3 今年第三季度全系将升级HUAWEI ADS 4 [1] 鸿蒙智行品牌战略 - 华为与上汽集团携手打造尚界品牌 定位"风格至尚 科技至尚 信赖至尚 人人至尚" 致力于为千家万户打造高品质出行生活 [2] - 上汽集团首期投入60亿元 组建超5000人的尚界专属团队 打造专属超级工厂 依托华为深度赋能构建技术纵深护城河 [2] - 鸿蒙智行版图进一步拓展 满足更为多元 广泛的市场需求 华为与上汽强强联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产品 [2] 产品战略布局 - 享界S9完成"增程+纯电"双动力布局 将拥有更完善产品序列 定位30万元级科技豪华轿车 [2]
Marvell,孤注一掷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12 09:18
英飞凌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 - 英飞凌以25亿美元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旨在增强其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的系统能力 [1] - 收购将英飞凌领先的汽车MCU产品与Marvell的汽车以太网技术结合,形成"通信+控制"全栈解决方案 [5] - 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拥有50多家汽车制造商客户,包括全球前10大汽车制造商中的8家 [6] - 该业务预计2025年贡献2.25亿-2.5亿美元收入,毛利率高达60%,并有2030年40亿美元的design-win储备 [6] 汽车以太网技术价值 - 以太网是实现低延迟、高带宽通信的关键技术,对软件定义汽车至关重要 [2] - Marvell的Brightlane™产品组合支持100Mbps至10Gbps高速网络数据速率,涵盖PHY收发器、交换机和桥接器 [2] - 该技术为智能汽车提供高效数据传输高速公路,满足严苛的汽车电子系统需求 [2] Marvell战略转型 - 出售汽车以太网业务是Marvell聚焦数据中心和AI核心战略的一部分,该业务仅占公司总收入不足5% [8]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数据中心业务营收13.66亿美元,同比增长78.5%,占公司总营收75% [9][13] - AI业务收入达7亿美元,主要由亚马逊等客户定制ASIC产品需求增长带动 [9] - 预计到2028年AI芯片年收入可能增长至200多亿美元,是当前营收的4倍 [13] Marvell数据中心业务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从2024年Q1的4.358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Q4的13.658亿美元 [12] - 数据中心收入占比从2024年Q1的33%提升至2025年Q4的75% [12] - 其他业务部门增长缓慢,企业网络收入从3.646亿美元降至1.714亿美元 [12] Marvell AI领域布局 - 2017年61亿美元收购Cavium进军Arm服务器芯片领域 [15] - 2021年11亿美元收购Innovium强化以太网交换技术 [15] - 2023年推出AI训练定制化DSP芯片 [16] - 2024年推出定制高带宽内存(HBM)架构,解决AI计算数据传输瓶颈 [16] - 2025年初推出采用共封装光学器件(CPO)技术的定制XPU架构 [26] Marvell产品矩阵 - 定制化ASIC收入2024年突破5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0亿美元 [19] - 在800G/1.6T高速光模块市场DSP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市场份额超60% [20] - 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矩阵覆盖中、高、超高端市场,51.2T产品处于测试阶段 [21] - 智能网卡(SmartNIC)和DPU产品有效分担CPU算力压力 [22] - 边缘AI市场布局包括单对以太网方案和氮化镓功率器件等技术 [22] 技术发展路线 - 2020年推出5nm数据基础设施平台 [29] - 2022年发布3nm平台并于次年量产 [29] - 2024年推出首款2nm芯片 [29] - 2025年3月发布面向AI和云基础设施的2nm硅IP,采用台积电工艺 [29] 财务目标与预测 - 2025年AI业务收入目标1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可能达36亿美元 [30][32] - 预计2026财年AI网络和定制处理器芯片销售额达25亿美元 [32] - 与亚马逊AWS签署五年合作协议供应定制化AI芯片 [26] 战略调整历史 - 2019年17.6亿美元出售Wi-Fi连接业务给NXP [31] - 2025年出售汽车以太网业务,全面转向AI核心赛道 [29] - 公司资本分配战略100%聚焦AI超级周期机遇 [31]
MCU,新王登场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08 09:36
文章核心观点 英飞凌在微控制器市场和汽车半导体领域取得领先地位,通过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巩固MCU业务,并大力下注RISC - V以争取未来MCU市场更多筹码 [1][3][10] 分组1:英飞凌在微控制器市场的地位 - 英飞凌在全球微控制器市场占据第一位置,2024年市场份额增至21.3%(2023年为17.8%),同比增长率3.5个百分点在竞争对手中位居前列 [1] - 自2015年以来,英飞凌微控制器业务平均每年增长13.0%,而整体市场每年仅增长4.0%;2023年首次攀升至汽车微控制器市场全球第一 [1] 分组2:英飞凌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表现 - 2024年英飞凌在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份额为13.5%;在欧洲以14.1%份额攀升至榜首,在北美成为第二大市场参与者,份额为10.4% [3] - 英飞凌在汽车半导体最大市场中国(份额13.9%)和韩国(份额17.7%)保持领先,在日本以13.2%份额稳居第二;2024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为684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1.2% [3] - 英飞凌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汽车半导体领域领军企业,有史以来首次跻身各地区前两名汽车半导体公司之列 [4] - TechInsights连续五次确认英飞凌领先地位,微控制器是成功功臣;英飞凌汽车微控制器市场份额增加3.6个百分点达32.0%,领先第二名2.7个百分点,而该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2% [5] 分组3: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 - 英飞凌宣布以25亿美元现金收购Marvell Technology汽车以太网业务,交易需获监管部门批准,预计2025年内完成 [6][8] - 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客户包括50多家汽车制造商,有2030年前约40亿美元设计订单,预计2025日历年创造2.25亿 - 2.5亿美元收入,毛利率约60% [7] - 收购旨在补充和扩展英飞凌市场领先的微控制器业务,加速软件定义汽车系统能力建设,巩固其在微控制器领域领先地位 [6][7] 分组4:英飞凌下注RISC - V - 英飞凌将推出基于RISC - V的全新汽车微控制器系列,扩展现有AURIX产品组合,致力于让RISC - V成为汽车开放标准 [10] - 通过合资企业Quintauris,英飞凌等公司加速基于RISC - V产品工业化;Quintauris推出RT - Europa,是首个为实时、安全关键型汽车应用量身定制的RISC - V配置文件 [10][11]
央企十五五新能源汽车规划启动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3 17:32
东风公司"十五五"规划启动 - 东风公司于3月31日启动"十五五"(2026-2030年)规划编制工作,公司六位常委出席[3] - 董事长杨青强调"十五五"是建设汽车强国关键时期,公司将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迈向世界一流汽车企业[3] - 规划编制将参照央企三级体系,构建"1+N+X"体系(总体规划+8大专项规划+业务/职能规划)[8] 央企新能源汽车布局 - 东风公司牵头编制央企十五五新能源汽车规划,长安汽车高层确认该消息[5] - 国资委要求央企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方向,启动产业焕新行动方案[5] - 2024年三大汽车央企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5%,占总投资超70%,自主品牌销量达175万辆(同比+80%)[5] - 国资委对央企汽车企业实施"一业一策"考核,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并允许战略亏损[5] 政策环境与监管动向 - 商务部计划打通新能源汽车流通堵点,开展以旧换新和消费改革试点[5] - 发改委将整治市场乱象,加强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查处不合格产品[5] - 工信部推进汽车生产准入改革,修订技术要求,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5] 三大央企最新业绩 - 中国一汽:1-3月总销量76.2万辆(+2.5%),自主新能源5.9万辆(+152%)[5] - 东风汽车:岚图3月销量10012辆(+64%),纳米6789辆(+248%),奕派6016辆(+438%)[5] - 长安汽车:3月新能源销量8万辆(+48.9%),深蓝24371辆(+86%),阿维塔10475辆(环比同比均翻倍)[5] 企业战略目标 - 东风计划2026-2030年实现新能源销量300万辆,总体销量重回400万辆[8] - 长安汽车2030年目标500万辆(新能源350万辆),海外占比30%,将推50款新产品[10] - 中国一汽2030年目标150万辆,新能源成主体,与零跑、大众开展战略合作[10] - 日系车企计划2030年全球销售1200万辆SDV,占全球份额30%[10] 组织架构调整 - 东风已构建"4+2"事业群(自主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金融+本田/日产合资单元)[6] - 对27家直管单位进行专业化整合,实现从单位管理向事业部管理转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