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

搜索文档
汽车早报|哪吒汽车召开首次债权人会议 丰田在美召回59.1万辆汽车
新浪财经· 2025-09-13 08:38
工信部发布小鹏汽车首款增程SUV公告,预计明年一季度上市 小鹏汽车首款增程SUV小鹏G7登陆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该车将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架构和5C超充 电池,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30公里。据悉,该车预计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 哪吒汽车召开首次债权人会议,已确认债权约51亿元 据第一财经,9月12日上午,在宣布破产重整百余日后,哪吒汽车品牌运营方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 公司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以网络形式正式召开。据线上参会人员处消息,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 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新能源")管理人(下称"管理人")对正在进行的破产重整及其部分数据进行了披 露。管理人披露,截止8月31日,共有1631家债权人(合众新能源)向法院申报债权,申报债权的总金 额为260多亿元,其中,目前已经完成审查确认的债权共计1340条,确认的债权总金额为51亿元左右。 鸿蒙智行明年有望超17款车型在售,华为给高端市场上强度 中汽协标准法规工委会筹备设立软件定义汽车专委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消息,9月11日,2025年软件定义汽车(SDV)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汇聚了来 自长安、北汽、广汽、吉利、奇瑞、比亚迪、江淮、赛力 ...
基于14个主流20万以上品牌看理想市占率变化
理想TOP2· 2025-07-28 17:23
理想汽车市占率变化趋势 - 23年1-10月市占率整体从6.97%上升至13.14%,其中6月和8月环比略有下降,10月为23年市占率高点[1] - 23年11-12月市占率下降至11.33%/11.59%,12月销量破5万但市占率非高点[1] - 24年1-5月市占率在8.34%-9.77%徘徊,3月为最低点[1] - 24年6-12月L6交付破2万后,市占率回升至11.17%-14.36%,7月达14.36%为24年高点[1] - 25年1月市占率9.60%,2-5月在10.64%-11.81%徘徊,6月突降至9.35%[1][2] 赛力斯市占率表现 - 赛力斯市占率高点为24年2月(春节月),另有6次超10%[3] - 24年6月/7月/11月/12月和25年5月/6月市占率分别为10.66%/11.13%/10.26%/10.11%/10.59%/11.51%[3] - 24年2月后市占率未突破前高,但40万以上车型市占率明显提升[3] - 25年6月赛力斯市占率11.51%,较24年7月仅上升0.38个百分点[3][4] 品牌间市占率对比 - 24年7月至25年6月,理想市占率下降5.01个百分点,奔驰/蔚来/宝马/极氪也分别下降2.46/1.92/1.32/0.48个百分点[4] - 同期赛力斯/奥迪/沃尔沃/魏牌/阿维塔/特斯拉/小米市占率分别上升0.38/0.41/0.79/1.84/2.55/2.83/2.87个百分点[4] - 理想与赛力斯市占率之和在24年7月达25.49%的高点[5] - 随着i8/i6/新M7交付,理想与赛力斯市占率之和有望突破24年7月高点[5]
赛力斯20250707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公司:塞里斯(赛里斯) - 行业:新能源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当下赛里斯值得重点推荐,在行业调整或弱势环境下有明显α和β,投资机会大,今年均衡来看打底三千亿市值问题不大 [1][2][8] - **论据** - **股价与销量情况**:过去半年赛里斯股价在高位横盘震荡,2024年12月10日创出历史新高149.89元,后在120 - 130区间震荡;今年一季度因新车上市有空档期,销量下跌较多,4月新M8上市后销量火爆且未影响M9 [1] - **利润预测**:Q1利润有压力,Q2业绩有望超预期,销量环比增长110%达18万左右,利润约30亿;Q3利润接近40亿;Q4 M7上市能冲50亿甚至更多,全年乐观估计利润达120亿左右,保守估计100 - 110亿,加上股权投资收益,给予25倍溢价,市值可达三千亿左右 [4][7][8] - **产品情况**:M8销量好,后续有望维持两万销量;M5目前弱势,每月三五千,明年新款或有变化;M7新缺受期待,公司目标上市即上量 [5][6][9] - **其他利好因素**:产能不是问题,凤凰工厂做基础升级改造为M7上市准备;ADS4.0升级;港股IPO落地利于加速出海,海外市场有需求 [9][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能源车下半年到明年可能有政策减半情况 [2] - 赛里斯与华为车PU有股权合作,后续新车大概率仍与华为合作 [11][12]
赛力斯拟赴港交所上市:与华为合作紧密 2024年营收1452亿
搜狐财经· 2025-05-16 17:42
上市计划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计划在港交所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提高综合竞争力 [2] - 上市时机将根据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24个月或延长期限)及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选择 [2]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1451.76亿元 同比增长305% 主要因新能源汽车销量倍增 [2] - 新能源汽车收入1355亿元 同比增长368% 燃油车收入34.48亿元 同比下降25% 其他收入20.71亿元 同比增长90.3% [4] - 2024年净利润59.46亿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24.5亿元 扣非后净利润55.73亿元 上年同期扣非净亏损48.17亿元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25.15亿元 同比增长251.9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43% 同比提升67.82个百分点 [6] - 政府补助2.1亿元计入2024年收益 [5] 资产与股东权益 - 总资产9436.40亿元 同比增长84.1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26.42亿元 同比增长7.53% [6] 与华为的战略合作 - 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系列产品(M9/M7/M5)后业绩显著改善 [2] - 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向华为支付第二笔股权转让价款57.5亿元 用于收购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总交易金额115亿元) [7] - 此前已支付第一笔转让价款23亿元 交割日定为2025年2月28日 [7]
赛力斯:营收高速增长,净利润接近预告上限-20250407
国信证券· 2025-04-07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7][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赛力斯2024年业务爆发,全年营收高速、利润增长,年度扭亏为盈,实际归母净利润接近业绩预告上限 [1][10] - 公司第四季度毛利率维持高水准,但净利润率下滑,主要因期间费用率上升 [1][16] - 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销售费用逐步控制,第四季度期间费用率环比增长 [2][20] - 问界车型2024全年销量38.91万辆,第四季度销量9.66万辆,环比下降12.50% [2][22] - 公司第四季度单车营收和单车毛利有所提升,单车净利小幅下滑 [2][24]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800/2003/22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25/121.85/149.04亿元 [3][27][33] - 给予公司2025年23 - 25倍PE,合理市值为2168 - 2356亿元,对应每股合理估值为144 - 156元 [3][32][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全年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305%;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年度扭亏为盈 [1][10] - 2024第四季度营收385.49亿元,同比101.18%,环比 - 7.29%;归母净利润19.08亿元,环比 - 20.94% [1][10] - 2024全年汽车整车业务138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225.2亿元,派发红利20.8亿元 [10] - 2024全年毛利率26.15%,第四季度毛利率28.70%;全年归母净利润率4.10%,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率4.95%,环比下降0.85个百分点 [1][16] - 2024全年研发费用55.86亿元,研发费用率3.85%;第四季度销售费用率13.52%,环比增加2.38个百分点;Q4研发费用率3.16%、管理费用率3.47% [2][20] 产品销量 - 问界车型2024全年销量38.91万辆,第四季度销量9.66万辆,环比下降12.50% [2][22] - M9四季度销量49330辆,环比下降2.68%,占比49.70%;M7四季度销量41994辆,环比下降6.47%;M5四季度销量6591辆,环比下滑较多 [2][22] 单车指标 - 问界车型销量口径下,第四季度单车营收39.91万元、单车毛利11.45万元、单车净利1.98万元(Q3分别为37.67/9.62/2.19万元) [2][24]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800/2003/2250亿元(2025/2026原预测为1707/1936亿元,新增2027年营收预测2250亿元) [3][27][3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25/121.85/149.04亿元(2025/2026原预测为103.76/131.84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49.04亿元),EPS分别为6.24/8.07/9.87元 [3][27][33] 核心假设 - 销量整体变化不大,但销量结构优化,新车型M8以及新款M9预售,预计推动ASP上行,提升营收预测 [27][29] - 多重因素推动毛利率微升,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保持在26% - 27%,整体呈上升趋势 [29] - 费用率的下降幅度低于前期预测,提升2025 - 2026年的费用率预测 [29] 估值分析 - 豪华车赛道有高护城河和高毛利,公司产品智能化程度高,与科技龙头合作密切,受益于行业估值提升 [30] - 对比理想汽车和比亚迪,公司在客单价、毛利率、车型结构和销量增长空间等方面有优势,相对估值有一定溢价 [30][31][32] - 给予公司2025年23 - 25倍PE,合理市值为2168 - 2356亿元,对应每股合理估值为144 - 156元 [3][32][33]
赛力斯(601127):营收高速增长,净利润接近预告上限
国信证券· 2025-04-06 21: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7][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赛力斯2024年业务迎来爆发期,全年营收高速、利润增长,年度实现扭亏为盈,实际归母净利润接近业绩预告上限 [1][10] - 公司第四季度维持高水准毛利率,但净利润率因期间费用率上升而下滑 [1][16] - 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销售费用逐步控制,第四季度期间费用率环比增长 [2][20] - 问界车型2024全年销量可观,第四季度销量环比下降,M9占比高 [2][22] - 公司第四季度单车营收和单车毛利提升,单车净利小幅下滑 [2][24]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公司2025年23 - 25倍PE [3][27][33]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全年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305%;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年度扭亏为盈;汽车整车业务138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225.2亿元,派发红利20.8亿元 [1][10] - 2024第四季度营收385.49亿元,同比101.18%,环比 - 7.29%;归母净利润19.08亿元,环比 - 20.94% [1][10] - 2024全年毛利率26.15%,第四季度毛利率28.70%;全年归母净利润率4.10%,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率4.95%,环比降0.85个百分点 [1][16] - 2024全年研发费用55.86亿元,研发费用率3.85%;第四季度销售费用率13.52%,环比增2.38个百分点;Q4研发费用率3.16%、管理费用率3.47%,整体稳定 [2][20] 车型销量 - 问界车型2024全年销量38.91万辆,第四季度销量9.66万辆,环比降12.50% [2][22] - M9四季度销量49330辆,环比降2.68%,占比49.70%;M7四季度销量41994辆,环比降6.47%;M5四季度销量6591辆,环比下滑多 [2][22] 单车指标 - 问界车型第四季度单车营收39.91万元、单车毛利11.45万元、单车净利1.98万元,单车营收和毛利提升因M9占比提升及M5占比大幅减少,单车净利环比小幅下滑 [2][24]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800/2003/22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25/121.85/149.04亿元,EPS分别为6.24/8.07/9.87元 [3][27][33] 核心假设 - 销量整体变化不大,但销量结构优化,新车型M8及新款M9预售,预计推动ASP上行,提升营收预测 [27][29] - 多重因素推动毛利率微升,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保持在26% - 27%,整体呈上升趋势 [29] - 费用率的下降幅度低于前期预测,预计销售费用率小幅下降,管理费用率保持在2%,研发费用率稳定 [29] 估值分析 - 豪华车赛道有高护城河和高毛利,公司产品是国内豪华车标杆,受益于行业估值提升,与理想、比亚迪对比有优势,相对估值有溢价,给予2025年23 - 25倍PE,合理市值2168 - 2356亿元,对应每股合理估值144 - 156元 [30][32][33]
纯电生意不好做,理想取消今年纯电车发布计划
晚点LatePost· 2024-05-20 22:32
公司战略调整 - 理想汽车宣布2024年内不再发布新的纯电车型,原计划下半年发布的3款纯电SUV推迟至2025年上半年[4][5] - 公司调整年销量目标,从80万辆下调至56万-64万辆,并同步缩减门店扩张计划,从880家调整为不到600家[11][12] - 组织架构经历重大调整,CEO李想管理范围收缩至产品线,新设三个车型产品线部门,原500人规模的CEO办公室大幅精简[11][12]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36.4%,但净利润从9.3亿元降至5.9亿元[4] - 首款纯电车型MEGA销量未达预期,上市首月售出3229辆,次月仅1145辆,远低于8万辆年目标[9] - 美股股价当日下跌14%,市值缩水至227亿美元[7] 产品与市场策略 - 纯电战略节奏误判,将MEGA的"商业验证期"错误当作"高速发展期"经营[9] - 计划在下一款产品发布前建成2000座超充站(当前400座),以缓解补能焦虑,目标对标特斯拉中国的1900座[11] - 门店策略转向关闭低效小店,扩建大店以容纳MEGA等新车型,当前零售店数量474家覆盖142城[11][12] 行业趋势观察 - 全球纯电市场遇冷:美国仅4%消费者购买过电动车,福特电动车业务一季度亏损13亿美元[13] - 混动车型需求上升:比亚迪一季度混动车销量28.3万辆(同比+14.5%)超越纯电车型[13] - 传统车企加速转向混动,丰田/现代/Stellantis等追加投资,丰田北美混动车销量同比增20%[15] 竞争格局分析 - 中国市场头部车企分化:比亚迪一季度销量62.4万辆(+2.1%),特斯拉38.6万辆(-4.5%)[6] - 豪华品牌表现疲软:奔驰/宝马在华销量分别下降7%和3.8%,奥迪增长13.9%[6] - 全球仅特斯拉/比亚迪实现纯电业务盈利,2023年单车净利润分别为5.90万元/0.99万元,理想为3.14万元[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