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4
icon
搜索文档
Robotaxi新消息密集释放,量产元年来临谁在领跑?
美股研究社· 2025-05-21 19:59
行业概览 - 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2.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66亿美元 中国将占据超50%份额[4] - 行业进入第四阶段(商业化验证)向第五阶段(规模化量产部署)过渡的关键节点 主流企业已完成5-7年技术研发周期[4] - 中美企业同步冲刺商业化:特斯拉Robotaxi计划6月底上路 Waymo与Uber合作扩产 国内滴滴/广汽埃安L4车型年底量产 小马智行车队规模年底达千台[1] 技术发展路径 - 技术路线分化:特斯拉采用L2-L4渐进式视觉感知方案 Waymo/小马智行等坚持L4级多传感器融合路线[8] - 小马智行自研"世界模型(PonyWorld)+虚拟司机(Virtual Driver)"体系 周均生成超100亿英里仿真数据应对极端场景[10] - 算力优化突破:神经网络算子深度优化实现同等算力下3倍效率提升 成本仅为Waymo的10%[11] 量产与成本控制 - 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Gen 7)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 BOM成本较前代下降70% 模块化架构缩短上车周期[11] - 产业链协同:与丰田/北汽/广汽埃安等多车企合作 降低单一供应链依赖 确保产能稳定[13] - 激光雷达等国产零部件升级显著降低硬件成本 形成本土化成本优势[11] 商业化运营进展 - 小马智行2025Q1总营收1.02亿元(同比+12%) 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200% 乘客付费订单暴涨800%[6] - 运营规模:北上广深全无人商业收费 车队300+辆 累计路测4500万公里 日均订单超15单[6][16] - 商业模式:自有App+第三方平台(如祺出行/支付宝/高德)多渠道获客 注册用户环比+20% 与腾讯云/Uber达成战略合作[16] 市场拓展与盈利模型 - 应用场景从封闭区域扩展至中心城区/机场/高铁站等开放场景 覆盖高密度出行需求[16] - 远程安全员1:20监控比例降低运营成本 预计2025年实现单车盈亏平衡[15] - 车队规模年底达千台 推动规模-毛利-成本-体验的良性循环[16][19]
高盛: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出租车队持续扩张;运营亏损收窄;买入
高盛· 2025-05-21 14: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Pony AI的评级为买入[1][11][18][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Pony AI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4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61%,运营亏损5600万美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1.73亿美元有所收窄,Robotaxi业务运营规模扩大,收费收入同比增长800% [1] - 随着Gen7 Robotaxi量产,管理层计划逐步部署新车型,目标到年底共部署1000辆,Gen7车型成本效率更高,车队规模增加将提升服务覆盖范围,吸引更多潜在用户 [1] - 鉴于Robotaxi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业务从基于项目向运营业务升级,短期内看好Pony AI,长期看好其软件解决方案业务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业绩快照 |指标|1Q24|4Q24|1Q25|QoQ|YoY| | ---- | ---- | ---- | ---- | ---- | ---- | |营收(百万美元)|13|36|14|-61%|12%| |毛利润(百万美元)|3|7|2|-69%|-12%| |运营利润(百万美元)|-35|-173|-56|na|na| |税前收入(百万美元)|-21|-181|-37|na|na| |净利润(百万美元)|-21|-181|-43|na|na| |毛利率|21.0%|21.0%|16.6%|/|/| |运营利润率|-277.2%|-487.4%|-400.9%|/|/| |净利率|-164.5%|-509.4%|-307.5%|/|/| [2] 1Q25各细分业务结果 - Robotaxi业务营收170万美元,同比增长200%,项目收入和收费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收费收入同比增长约800% [7] - Robotruck业务营收780万美元,同比增长4%,受新客户支持 [7] - 授权和应用业务营收450万美元,同比增长0%,管理层强调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业务因新的机器人配送客户而增长 [7] 财报电话会议要点 - 考虑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对2025 - 2032年预测进行修订,因Pony AI车队部署速度快于预期,2025 - 2026年营收上调0% - 1%,因运营规模扩大,2025/2026年毛利率上调至16.2%/16.9%,因近期研发和车队部署费用增加,上调2025/2026年运营费用估计,2027 - 2032年因车队加速扩张和运营效率提高,略微上调营收和净利润率 [9] 估值 - 将估值基准年从2025E滚动至2026E,将Pony AI 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26美元(之前为23.1美元),仍基于贴现EV/EBITDA方法,应用新的2031E EV/EBITDA倍数13.5倍(之前目标倍数为2030E EV/EBITDA的17.4倍,目标价隐含的2031E EV/EBITDA倍数为11.7倍),目标倍数基于Pony AI全球同行的EBITDA增长与EV/EBITDA的相关性,因2032E更高的EBITDA增长(21%,之前为19%)而提高,然后使用11.5%的股权成本(股权风险溢价6.5%,无风险利率3.0%,贝塔系数1.3;保持不变)将2031E EV贴现回2026E,维持买入评级 [11] 其他要点 - 毛利率为16.6%,同比和环比下降,因域控制器销售贡献增加 [12] - 运营亏损收窄至5600万美元,净亏损收窄至4300万美元 [12] - 加速Robotaxi车队扩张,Gen7平台可降低70%的物料清单成本,支持量产和部署计划,目标年底车队规模达1000辆 [12] - 与生态系统公司合作扩大用户群,与腾讯、Uber合作,内部APP注册用户环比增长20% [12] - 扩大运营和路测范围,在中国运营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在深圳南山获全无人驾驶Robotaxi商业运营牌照,在卢森堡和韩国获路测资格 [12]
自动驾驶出海:墙内开花香墙外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0 14:08
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出海动态 - 文远知行与优步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未来5年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Robotaxi服务,涉及欧洲、中东等区域[3] - Momenta与优步合作将自动驾驶车辆引入优步平台,首批合作车型将于2026年初在欧洲启动[4] - 小马智行与优步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在中东市场接入Robotaxi服务,并逐步向北美、东南亚扩张[4] - 百度"萝卜快跑"计划扩展至瑞士、土耳其、日本,此前已与迪拜签署协议部署超1000辆无人车[5] 区域市场拓展策略 - 东南亚、中东成为首选目的地,因开放度高、场景明确[5] - 中东地区如阿联酋、沙特将自动驾驶视为智慧城市核心,阿布扎比已启动自主快速交通系统[6] - 欧洲市场通过《欧洲汽车行业行动计划》推动向智能、清洁、网联汽车转型[6] 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 - L4自动驾驶Robotaxi/Robobus为主要抓手,中国企业提供技术赋能优步[7] - 文远知行技术迭代效率提升3倍,法国项目收费比人工驾驶低20%,日均订单200单[7] - Momenta采用"无图技术"适配全球复杂路况,计划2025年底在慕尼黑、巴黎启动全无人测试[8] - L2与L4技术并行发展,中国企业在AI大模型、Robotaxi量产等关键技术实现工程化[9] 市场数据与渗透率 - 2025年中国市场L2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将达62%[10] - 2025年高速NOA渗透率预计10.8%,城市NOA渗透率9.9%[10] - 地平线与大众合作开发高阶智能驾驶方案,计划2026年在主要海外市场量产[11]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内整车企业海外布局带动配套供应商体系延伸[9] - 新能源汽车崛起为自动驾驶技术出海打开局面,形成"整车+技术"打包输出[9] - 跨国零部件企业利用中国智驾优势拓展全球业务,如博世获5家中国车企定点合作[11] 技术优势与效率 - Momenta通过复用国内30亿公里驾驶数据,将新城市落地周期压缩至6个月,效率提升3倍[8] - 中国企业在复杂城市交通环境积累大量实践经验,技术成熟度受国际认可[9] - 智能辅助驾驶完成从高精地图到端到端大模型的技术演进,成本不断降低[10]
Robotaxi 车辆起火了,小马智行到底行不行?
36氪· 2025-05-16 17:17
事故与股价影响 - 5月13日北京亦庄一辆小马智行Robotaxi因电池老化起火,车辆严重受损,无人员伤亡[1][3] - 公司回应称车辆检测到异常后触发保护机制紧急停车,工作人员2分钟内赶到现场[1] - 事件导致北京亦庄区域暂停运营,App显示临时调整[3] - 股价从5月12日20美元跌至5月15日16.175美元,三日跌幅近20%[3][16] 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Robotaxi业务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分别为896.7万、767.5万、730万美元,占总营收不足10%[6][22] - Robotruck业务同期营收增长显著,从2237万增至4040万美元,授权与应用板块营收从3705万降至2730万美元[6] - 2022-2024年净亏损持续扩大,分别为1.48亿、1.25亿、2.57亿美元,三年累计亏损5.48亿美元[7][8] - 2024年亏损同比增幅超100%,研发费用占比高达320.1%[7] 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 - 公司坚持"Robotaxi优先、中国市场优先、一线城市优先"战略,CEO彭军预计2025年为量产元年[10][11][19] - 2025年4月发布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硬件套件降本70%,与丰田、广汽等合作量产三款Robotaxi车型[13] - 计划2025年投放1000辆Robotaxi,2028-2029年盈亏平衡点需达5万辆规模[26][27] - 近期与腾讯云、Uber达成合作,接入微信出行服务及中东市场,推动股价4月22日至5月12日上涨近5倍[15] 行业挑战与未来预期 - L4自动驾驶商业化难点在于技术实现与安全性,事故将直接冲击用户信任[4] - 公司预计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占共享出行30%份额,单车年营收或达数十万元[26] - 管理层延长股份锁定期540天以提振信心,但起火事件加剧商业化不确定性[28][29]
Robotaxi生产和部署关键阶段 小马智行创始人自愿延长锁定期540天
证券日报· 2025-05-14 21:37
据记者了解,此前,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宣布,允许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可以选择以 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即上市前可秘密递交,等到申请后期,例如过了上市聆讯之后才需要披露招股 书。该形式旨在帮助这些公司更有效率地筹备上市。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小马智行选择保密上市主要是出于对核心技术的保护、规避监管 风险、优化融资策略、应对市场竞争、提升市场信心以及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考虑。这一策略有 助于企业在自动驾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和商业优势。 彭军表示:"此次自愿延长锁定期,体现了我们对小马智行长期战略和商业化前景的充分信心。当前, 公司正处于Robotaxi规模化量产与部署的关键阶段,公司希望通过这一承诺,进一步强化股东与市场的 信任,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增长。" 事实上,目前Robotaxi规模化确实是小马智行商业化的关键节点。彭军表示,当前阶段需集中精力攻坚 高密度城市。即将到来的Robotaxi规模化运营依然会从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开始,在今年下半年实现 量产后加快向二、三线城市推进。"我们计划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至少有几个标杆城市达到过万的 投放量级,从而让Robotax ...
佑驾创新获电信定点,L4级无人小巴加速量产落地
经济观察报· 2025-05-13 13:29
公司动态 - 佑驾创新新一代车规级无人小巴获得中国电信无人小巴项目定点,计划于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交付 [1] - 这是公司L4自动驾驶方案首次进入运营商主导的智能出行网络,标志着L4商业化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 - 公司采用"渐进式"策略,已形成覆盖L1至L4各等级的自动驾驶产品矩阵,包括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三大板块 [3] 技术突破 - 新一代L4平台车型采用基于量产车算法演进的自动驾驶系统,搭载自研高精度定位模块和神经网络算法,可在城市道路实现40km/h以内的稳定自动驾驶 [2] - 硬件配置包括双Orin域控制器、半固态激光雷达、长距毫米波雷达、多目摄像头等,整车算力达500 Tops,支持360度无盲区感知 [2] - 相较前代产品,新平台在保障冗余与稳定性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系统成本 [2] - 公司通过端到端大模型和决策系统优化,提升车辆在无保护转弯、复杂避让、信号识别等城市场景的适应性 [4] 商业化路径 - 此次合作显示运营商在智能出行基础设施布局中的角色前置,项目将应用于城市微循环公交与接驳交通系统 [3] - 公司认为具备"高精度+强算力+低成本"的车规级平台是推动L4从示范走向规模的关键条件 [3] - 随着基础设施提供方参与加深,L4项目正从"单点落地"向"网络化部署"过渡 [3] - 公司已在苏州、广州等地完成多个无人小巴示范运营,构建了从整车到系统集成再到运营适配的能力体系 [3] 行业趋势 - L4级自动驾驶被认为是智能交通未来的关键节点,但商业化进展长期受限于成本、场景适配与系统稳定性 [2] - 当前行业进入技术验证与商业探索并行阶段,核心竞争力正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工程能力" [4] - 在控制成本前提下构建稳定、高适配性的软硬一体化产品,并与城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耦合成为决定商业化速度的关键变量 [4]
“智”“电”合力,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世界(专家解读)
人民日报· 2025-05-12 05:57
近期,多家外媒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其次,快充技术的普及与演进,正逐步解决用户"里程焦虑"问题。当前主流的800V高压平台,以及多 家头部企业在超充网络上的布局,使得充电速度进入"分钟时代",采用高压平台的车型可以在10—15分 钟内完成从10%到80%的电量补能,这使得中国消费者开始对续航里程焦虑这件事情慢慢放下心来。 美联社发布长报道文章,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通过多元化路径在全球加快发展步伐,提供相对实惠的 电动汽车,以时尚的设计和最新的高科技内饰让汽车买家惊叹不已,从而对世界汽车行业进行了重组; 西班牙《国家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中国企业将在西班牙投资100多亿欧元发展电动汽车和绿色 能源。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智能化设计等领域有哪些突破?中国车企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还需要在 哪些方面努力?本报记者邀请专家进行解读。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高增长背后,离 不开技术层面的突破,尤其是在电池、快充以及智能化方面的飞跃式发展。 首先,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整车性能的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路线日益成 熟,在能量密度方面 ...
顺丰领投,白犀牛宣布完成2亿元B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11 09:31
融资情况 - 白犀牛智达完成2亿元B轮融资 由顺丰集团领投 鑫源汽车及线性资本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新产品开发 市场推广及供应链优化 [1] - 融资后成为首家同时获得快递龙头与商用车主机厂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 [1] 业务进展 - 无人配送车已在顺丰体系内实现日均活跃运营数百台规模 并持续快速交付 [1] - 主要服务于快递网点到末端驿站的无人配送场景 物流效率显著提升 [1] - 与三通一达 极兔等快递公司合作 帮助客户实现物流效率提升20%-50% [1] - 无人车应用场景覆盖传统物流 工业物流 零售 生鲜等50余个城市 [2] 产品技术 - 主力产品R5系列货箱容积5.5立方米 可装载超500件包裹 [2] - 单次充电满载续航超120公里 [2] - 顺丰将加速无人车在末端物流的规模化应用 [1] - 鑫源汽车通过底盘研发与车规级标准支持推动产品标准化落地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9年4月 由前百度自动驾驶团队成员创立 [2] - 专注于城市公开道路自动驾驶 以无人配送为起点 [2] - 与永辉超市 达达快送 盒马生鲜 饿了么等企业深度合作 [3] 行业布局 - 顺丰12年前开始布局无人机物流 成立丰鸟科技 丰翼科技等公司 [3] - 2021年丰翼科技获腾讯投资 中粮资本 碧桂园创投等机构投资 [3]
上海车展|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首秀,2025年开启量产新征程
观察者网· 2025-05-04 09:41
公司动态 - 全球首发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三款第七代Robotaxi家族量产车型首次集体亮相[1] - 公司于2023年11月2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行业首家上市公司[3] - 第七代Robotaxi车型搭载六类量产传感器,包括9颗激光雷达、14颗摄像头、4颗毫米波雷达等,实现360°无盲区检测和650米范围探测[3] - 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100%采用车规级零部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其中车载计算单元成本下降80%,激光雷达成本下降68%[5][6] - 公司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合资成立骓丰智能科技,投入10亿元打造首款第七代Robotaxi车型[7] - 与北汽新能源、广汽埃安达成合作,新增北汽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和广汽埃安霸王龙 Robotaxi两款车型[7] 技术进展 - 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为L4级设计,设计寿命达10年60万公里[5] - 系统采用全车规标准零部件,包括线束、连接器、固态激光雷达和英伟达Orin-X芯片等[6] - 通过"昆仑计划"完成Robotaxi从正向研发到量产落地的全过程,实现车辆底盘全冗余设计[7][9] 行业趋势 - 车规级零部件成为L4 Robotaxi量产和规模化运营的重要趋势,有助于提升安全性、合规性和降低成本[5] - 2025年被公司定义为Robotaxi量产元年,标志着行业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9] 运营计划 - 首批第七代Robotaxi车型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1] - 目前已在各地开展路测,未来系统将扩展至自动驾驶卡车领域[9]
全球第一车企,集齐中美双版Waymo
36氪· 2025-04-30 17:44
全球最大车企丰田,刚刚官宣了和全球自动驾驶"先驱"Waymo的合作意向。 算起来这已经是丰田在L4赛道一周之内的第二次出手了。 就在丰田和Waymo达成意向的100多个小时前,它和「中国Waymo」——小马智行合作的最新一代Robotaxi量产车亮相,量产在即。 种种迹象表明,Robotaxi的iPhone时刻正在来临。 丰田官宣"牵手"Waymo 丰田和Waymo的这次官宣挺有意思。 一般都是确定合作的范围、形式,协议签署后才正式官宣。但这次双方显得好像比较仓促。 双方都明确定义为"潜在合作",目前状态是"达成初步协议"。 可以看出Waymo对这次合作的定性表述更模糊,明显对未来的期待更多: 双方将合作开发新的自动驾驶平台,但未来合作范围将通过持续的讨论不断演变。 上周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说的话,揭示了丰田和Waymo合作状态的背景。 官方认为"Waymo尚未完全确定其长期商业模式",而未来不排除"将Waymo自动驾驶技术引入私家车"。 Waymo朝商业化落地的目标的努力,今年开始频繁起来。比如之前Waymo负责Robotaxi的各个层面,包括技术、应用程序、维护和叫车运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