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搜索文档
提额度、扩场景、优服务 优化公积金政策精准惠民生
经济日报· 2025-08-04 08:20
公积金政策优化调整 - 多地通过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扩大使用范围等措施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1] - 深圳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提高至231万元 可贷额度从账户余额14倍提至16倍 首付比例统一降至20% [2] - 江苏南京、淮安、盐城等地普遍上调贷款额度 淮安单方缴存额度从70万提至84万 双方缴存从100万提至120万 [3] - 扬州、常州等地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 扬州降至20% 常州降至15% [3] - 青岛放宽多子女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 购买第二套住房可按首套房享受利率优惠 [3][4] 公积金使用范围扩大 - 青岛将首付款提取范围扩展至二手房市场 购房人父母及子女也可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 [5] - 青岛新增"更新电梯"提取情形 允许提取公积金用于加装或更新电梯 [6] - 南京将公积金异地贷款范围从南京都市圈扩展至江苏全省 存量房贷最长年限从20年延至30年 [6] - 深圳与广东省10个城市建立协同发展机制 实现公积金异地使用便利化 [6] 公积金服务效能提升 - 深圳运用数字人民币和"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公积金提取"先到账、再验证" [7] - 深圳上线政务服务大模型"深小i" 实现高频业务"边聊边办" [7] - 青岛推出"住房公积金支付"平台 支持实时划转公积金用于多场景住房消费 [8] - 青岛实现购房贷款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 效率提升70% [8] 公积金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6月底深圳公积金累计归集资金9636.23亿元 累计提取6240.50亿元 [7] - 深圳支持1005.56万缴存人租房提取2446.39亿元 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654.92亿元 [7] - 深圳新政出台后累计办理夫妻"冲还贷"业务18.22亿元 [2]
提额度、扩场景、优服务—— 优化公积金政策精准惠民生
经济日报· 2025-08-04 05:56
公积金政策优化调整 - 多地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包括提高贷款额度、降低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扩大使用范围等措施,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1] - 深圳市公积金新政调整后,最高可贷额度提高至231万元,可贷额度从账户余额的14倍提高至16倍,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20%,异地贷款取消户籍和首套房限制[2] - 深圳新政增设夫妻"冲还贷"业务,累计办理还款18.22亿元[2] 贷款额度与首付比例调整 - 淮安将住房公积金单方、双方缴存的贷款最高额度由单方缴存70万元、双方缴存100万元分别提高至84万元、120万元[3] - 盐城统一各区域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家庭贷款最高额度为120万元,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为80万元[3] - 扬州将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自住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常州将享有购房资助买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从最低20%下调至15%[3] 多子女家庭优惠政策 - 青岛放宽多子女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在所购住房区(市)内购买家庭第二套住房时,可按首套房享受利率等优惠政策[3] - 对于居民家庭在所购住房区(市)范围内无住房的,办理新购住房的公积金贷款时,可按首套住房认定[3] 提取范围扩大与流程简化 - 青岛将首付款提取范围扩展至二手房市场,购房人的父母及子女也可以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5] - 青岛增加"更新电梯"的提取情形,房屋所有权人及配偶、双方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可以在个人实际出资范围内提取公积金用于加装或更新电梯[6] - 南京将公积金异地贷款范围由此前的南京都市圈扩展至江苏全省,存量房贷由此前的最长20年延长至30年[6] 区域合作与技术赋能 - 深圳与广东省10个城市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实现"钱随人走、服务同享"[6] - 深圳公积金中心应用数字人民币及"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公积金提取"先到账、再验证",上线住房公积金智能服务[7] - 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公积金累计归集资金9636.23亿元,累计支持职工提取6240.50亿元,其中支持1005.56万缴存人租房提取2446.39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2.59万笔、发放金额3654.92亿元[7] 服务效能提升 - 青岛推进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线上提供"掌上办""网上办"便捷渠道,线下落地11个联办专区,购房贷款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减至6个工作日以内,效率提升70%[8] - 青岛创新打造"住房公积金支付"平台,支持缴存人实时划转住房公积金用于交首付、还房贷、付房租等多场景住房消费,直付房租功能已覆盖全市19家住房租赁机构、7600余套房源[8]
综合价值管理赋能上市公司形成四大合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3:14
上市公司综合价值管理 - 上市公司是多元投资者共同拥有的资产,需将各类投资者的分歧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合力 [1][2] - 综合价值管理需统筹金融投资人、产业投资人和社会投资人的不同需求 [1][4][8] - 股权结构呈现社会化趋势,法人持股比例从2018年50.7%降至2024年42.0%,前十大股东持股中位数从63.9%降至57.0% [3] 行业差异与发展阶段 - 传统周期和消费板块注重金融投资价值,科技板块注重产业投资价值,金融和社会服务领域注重社会价值 [6] - 初创期和成长期公司需重视技术创新,成熟期公司需平衡业绩与社会责任,衰退期公司需战略转型 [7] - 2024年A股披露独立ESG报告的公司近2500家,披露率超45% [5] 股东分歧与治理 - A股自然人投资者超2亿人,持有流通市值比重超30%,与产业资本大股东存在价值取向差异 [10] - 大小股东在利润分配、并购重组、研发投入等决策上难以达成一致 [11] - 需优化股东制衡机制,建立科学资本分配方案,提高董事会独立性 [12] 技术创新协同 - 产业投资人关注技术颠覆性,企业家更注重经营稳健性,导致技术路径选择分歧 [14] - 过去部分传统行业盲目跟风元宇宙、区块链等领域但无实质成果 [15] - 需建立技术决策流程,深化与产业投资人战略协同,完善创新估值方法 [16][17] 风险分担机制 - 2024年涉及对赌协议纠纷的A股公司案例超400起 [19] - 专业机构投资者受短期业绩排名影响呈现趋同交易特征 [20] - 需采用多元化融资工具,吸引"耐心资本",合理设定对赌目标 [21] 社会价值平衡 - 社会投资人关注品牌信用、绿色生态等长期价值,与短期经济目标可能冲突 [24] - 企业家个人行为对公司价值影响显著,如Meta市值2022年跌65%、2023年反弹180% [26] - 需设立社会责任顾问委员会,开发满足社会痛点的产品实现共赢 [25]
全球首规生效!稳币合规化,美元95%霸权受冲击?跨境费跌至0.1%
搜狐财经· 2025-08-04 02:56
香港稳定币监管新规 - 香港推出全新监管框架,将跨境支付手续费降低百倍,直接挑战美元霸权 [1] - 新规允许锚定港元、人民币甚至黄金组合的稳定币,Tether公司推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并注入2000万元市场资金 [5] - 香港监管要求稳定币100%以现金或国债作为储备,堵死算法稳定币漏洞,持牌机构需每月提交审计报告并接受全天候监控 [5] 稳定币应用场景 - 香港7-11便利店支持USDC支付,消费者可避免1.5%信用卡汇率损失 [3] - 土耳其面包店主将40%日收入兑换USDT以规避里拉贬值风险 [3] - 深圳跨境电商支付成本从6000美元降至600美元,利润空间显著提升 [3] - 香港券商客户用港元直接兑换稳定币,资金周转效率提升70% [3] - 黑石集团将美债基金拆分成代币,投资门槛从1000美元降至100美元 [3] - 菲律宾女佣USDC汇款手续费从25美元降至0.5美元,500美元汇款3秒到账 [3] 全球监管格局 - 全球稳定币95%锚定美元,其中80%储备金为美国国债 [8]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强制稳定币美元背书并禁止支付利息 [7] - 欧盟限制非欧元稳定币日交易额 [7] - 香港监管沙盒注册资金仅需2500万港元 [7] 技术实现与创新 - 广州服装厂通过蚂蚁链实时收到贷款,稳定币直接打入区块链钱包 [3] - 区块链跨境支付手续费降至0.07% [8]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显著扩张 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
搜狐财经· 2025-08-04 01:28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 数字金融的核心命题是构建具备价值支撑、高效互通且安全可信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并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1] - 稳定币是观察数字资产发展的关键窗口,但其价值依赖于更广阔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成熟 [1] - 政策设计应集中于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和国际竞争力 [1][2] 数字资产市场表现 - 加密资产总市值达3.92万亿美元,较2025年一季度末上涨42%,比特币占比59.85%,以太币占比10.91% [3] - 比特币价格创历史新高,7月19日收盘价为11.79万美元,较一季度末上涨42.89% [3] - 稳定币总市值达2677亿美元,较一季度末增长14%,美元稳定币占比98.4%,USDT和USDC分别占比60.4%和24.1% [4] - RWA总市值达255.62亿美元,较一季度末增长26.85%,私人信贷和美国国债RWA占比最高,分别为59.21%和27.35% [5] 数字资产监管框架 - 美国众议院通过三项数字资产法案,包括《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和《反CBDC法案》,形成加密资产监管"双支柱" [6][7] - 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对稳定币的监管取向趋同,均要求全额链下资产储备、独立托管和优先受偿权 [7] - 《CLARITY法案》将加密资产分为数字资产、许可支付稳定币、数字商品和成熟的区块链系统,以宽松监管鼓励技术创新 [9][10][11] 加密资产风险特性 - 比特币与美股高度相关,与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的正相关性保持在40%~60%,呈现典型风险资产属性 [13] - 比特币与美元指数和美债以负相关为主,与传统避险资产关联度不高 [13] - ETH/BTC与原油/黄金对数收益率序列的180日滚动相关系数从2024年下半年起超过20%,显示加密资产与传统周期共振 [15][16] - 比特币波动率中枢显著下行,反映加密资产市场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投资者主导 [16]
传媒互联网产业行业研究:调整后再出发
国金证券· 2025-08-03 22:38
行业投资评级 - 调整后再出发,关注中长期逻辑确定性较强的板块 [9] 核心观点 - 海外中国资产整体观点:上半年稳定币、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带来赚钱效应,但季报开启后验证逻辑和财务数据成为主要矛盾 [9] - 区块链和虚拟资产产业短期调整但长期趋势确定,美国政策支持和传统金融机构入场持续推进 [9] - 海外中国资产潜在风险主要是中美关税问题,需警惕中报数据证伪风险 [9] 行业情况跟踪 消费&互联网 教育 - 教育指数跌0.49%,跑赢主要指数,东方甄选涨23.78%,学大教育涨6.83% [10][11][12][13] - 教培龙头新东方、好未来春季财报显示K9素养增速较快但竞争加剧,新东方宣布3年股东回报计划,好未来积极回购 [4]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实施,每孩每年3600元 [18] 奢侈品 - 标普全球高端消费品指数跌6.63%,普拉达跌15.50% [20][21][22][23] - 爱马仕上半年营收80亿欧元同比增7%,大中华区表现稳健 [25] - 普拉达集团上半年营收27.4亿欧元同比增9.1%,MiuMiu品牌零售销售额同比涨49.2% [25] 咖啡茶饮 - 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指数跌3.54%,瑞幸咖啡涨2.37%,同程旅行跌14.92% [26][27][28] - 瑞幸咖啡Q2营收123.59亿元同比增47.1%,门店数量达26206家 [29] - 星巴克中国区营收7.9亿美元同比增8%,可比店销售增2% [29] 电商&互联网 -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跌2.67%,阿里巴巴-W跌0.93%,拼多多跌7.08% [30][31][32][33] - 京东拟以每股4.6欧元收购欧洲零售商CECONOMY AG [31] - 美国暂停小额进口包裹关税豁免,欧洲取消150欧元进口免税政策 [35] 平台&科技 流媒体平台 - 恒生传媒指数跌1.9%,Spotify跌9.52% [36][37][38] - Spotify 25Q2营收41.93亿欧元同比增10%,MAU达6.96亿 [38] - 爱奇艺《哪吒之魔童闹海》内容热度值破万 [38] 虚拟资产&互联网券商 - 全球加密货币市值37539亿美元较上周跌4.7%,比特币跌3.6%至113235美元 [41][42][43] - Coinbase 25Q2营收15亿美元同比增3%,交易量2370亿美元 [48] - Robinhood 25Q2营收9.89亿美元同比增45%,虚拟资产交易额280亿美元 [49][50] 车后连锁 - 恒生综合指数跌3.22%,汽车地带涨0.99%,美东汽车跌12.17% [53][54][55][56] - 2025年二季度汽车维修行业景气指数分别为65.6%、35.7%、43.9% [57] - 上海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57] 投资建议 - 港股互联网资产:推荐腾讯控股,关注港交所、耀才证券金融、新火科技等 [9] - 港股消费类资产:关注瑞幸咖啡,警惕部分茶饮品牌单量下滑风险 [9] - 美股中概资产:持续关注富途、老虎交易平台资产,推荐瑞幸咖啡、华米科技等 [9]
二季度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显著扩张,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全球数字资产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8-03 20:25
数字资产市场发展 - 加密资产总市值达3.92万亿美元,较2025年一季度末增长42%,比特币占比59.85%,以太币占比10.91% [3] - 比特币价格创历史新高,7月19日收盘价11.79万美元,较一季度末上涨42.89% [3] - 稳定币总市值2677亿美元,较一季度末增长14%,美元稳定币占比98.4%,法币支持型稳定币占比95% [6] - RWA总市值255.62亿美元,较一季度末增长26.85%,私人信贷和美国国债RWA占比分别为59.21%和27.35% [7] 数字资产监管框架 - 美国众议院通过三项数字资产法案,《GENIUS法案》已生效,明确稳定币监管框架,《CLARITY法案》区分证券与商品加密资产 [11] - 美国《GENIUS法案》以强化美元霸权为目标,欧盟和中国香港侧重货币主权保护和金融风险防范 [13] - 中国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要求发行人最低实缴股本2500万港元,储备资产需1:1支持且隔离托管 [15] - 《CLARITY法案》将加密资产分为许可支付稳定币、数字商品和证券三类,分别由CFTC和SEC监管 [19] 加密资产市场特性 - 比特币与美股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相关性达40%-60%,呈现典型风险资产属性 [23] - 比特币与美元指数、美债负相关,与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关联度低 [23] - ETH/BTC与原油/黄金对数收益率相关性从2022年后攀升至20%,显示加密资产与传统市场周期共振 [26] - 比特币波动率中枢显著下行,反映市场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投资者主导 [28] 政策与生态建设 - 政策设计应聚焦基于区块链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2] - 可考虑以香港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和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港试点推进数字资产发展框架 [2] - 稳定币是数字资产生态入口,需构建价值支撑、高效互通且安全可信的基础设施 [2]
年化收益率高达540%?虚拟资产投资乱象调查
虎嗅· 2025-08-03 14:23
DeFi投资平台运营模式 - ARK组织在全国多地推广链上投资项目,计划8月中旬上线,通过TokenPocket App访问DApp进行链上投资 [2][3] - 投资者可选择1个月至1年不同期限,投资6100USDT的1年复利收益达468379U,22250USDT的1年复利收益达2489612U [8] - 推广奖励机制包括10%直推收益和5%-130%不等的晋升奖励,宣称不拉新情况下70天可回本 [8] 高收益DeFi平台案例 - AID平台要求最低100U起投,宣称日收益率0.45%,月化13%-15%,采用24小时无损挖矿协议 [9][11] - VAX平台分为借贷、流动性提供和套利板块,起投金额20U-20000U,宣称年化收益率180%-540% [11][14] - 两个平台均需通过TokenPocket连接DApp,团队长通过社交媒体建群发展下线并发放邀请码 [15] 自建数字资产平台玩法 - "环球投资集团"平台要求下载AE聊天软件复制跟单码交易,宣称每单收益率52%-58% [18][20] - 平台每天固定4次信号交易时间,拉新可获得额外跟单码,有投资者已组建200人团队 [20][21] - 模式类似此前爆雷的鑫慷嘉平台,后者承诺日收益1%(年化365%)并通过高额奖励发展下线 [21] 虚拟资产投资行业现状 - 市场上活跃着多种以区块链、DeFi等术语包装的投资平台,常见模式包括DApp访问和自建平台 [4] - 平台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会议宣传,使用"稳定运营""高息回本"等话术吸引投资者 [5] - 行业存在利用TokenPocket等去中心化钱包接入DApp的普遍现象,但钱包不承担链上产品监管责任 [16]
虚拟资产投资乱象调查:用“高息”“迅速回本”等话术吸引投资者
经济观察报· 2025-08-02 11:59
行业动态 - 近期市场上出现多个以DeFi、区块链、虚拟资产等概念包装的投资平台,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会议推广高收益项目,宣称年化收益率高达540% [1][2] - 平台普遍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TokenPocket等去中心化钱包访问DApp进行交易,另一种是自建数字资产平台配合独立聊天软件发布跟单码 [2][17] - 多个项目采用层级结构和团队计酬机制,例如ARK项目提供10%-130%不等的拉新奖励,环球投资集团平台通过发展团队长扩大投资者规模 [4][15][18] 项目运营模式 - ARK项目声称投资6100USDT可获得1年468379U的复利收益,22250USDT投资1年收益达2489612U,回本周期约70天 [4] - AID平台采用无损挖矿协议,24小时运作,日收益率0.45%,月化收益率13%-15%,最低100USDT起投 [5] - 环球投资集团平台通过AE聊天软件发布跟单码,每单收益率52%-58%,每日固定4次交易时段,拉新可获得额外跟单码 [17][18] 技术应用 - TokenPocket作为去中心化钱包可访问各类DApp,但明确声明不对第三方链接内容承担责任 [16] - 部分项目声称采用"智能合约锁仓生息""DAO共识矿池"等技术,实际运营方仍可单方面控制合约,与真正DeFi机制存在差异 [16] 历史案例 - 鑫慷嘉平台曾承诺每日1%收益率(年化365%),2025年6月突然关闭提现通道,创始人失联 [19] - 2025年7月湖南攸县警方捣毁USDT诈骗窝点,2022年12月山东莘县破获通过TokenPocket钱包进行的虚拟币传销案 [20] 监管环境 - 现行法规要求虚拟资产投资项目需取得金融监管部门许可,未经许可的项目即使使用区块链技术仍属违规 [2] - 2021年9月央行等十部门明确禁止虚拟货币兑换、交易撮合等业务,相关民事行为可能被认定无效 [21] - 2025年7月北京、浙江等地金融管理局发布风险提示,指出稳定币投资可能涉及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22]
虚拟资产投资乱象调查
经济观察网· 2025-08-02 08:42
虚拟资产投资平台运营模式 - ARK组织通过线上会议和线下推广方式在全国多地推广链上投资项目,计划8月中旬上线,要求投资者使用海外手机账户下载TokenPocket App并访问DApp进行链上投资 [2] - 市场上存在多种虚拟资产投资平台,使用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DeFi等术语包装项目,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会议宣传"稳定运营"、"高息"等吸引投资者 [2][3] - 一种常见模式是让投资者在TokenPocket上访问DApp,注册钱包并购买比特币进行交易,部分平台宣称年化收益率高达540% [3] - 另一种模式类似"鑫慷嘉",通过自建数字资产平台和独立聊天软件,平台创始人每天发布跟单码,投资者复制跟单码进行投资,每单收益率超50% [3] 投资回报方案 - ARK提供的收益方案显示:投资6100USDT,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的复利收益分别为2624U、17471U、46188U和468379U [5] - 投资22250USDT,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的复利收益分别为10530U、48901U、205276U和2489612U [5] - 参与市场推广可获得额外奖励:邀请1位有效用户解锁10%直推收益奖励,个人持仓+拉新户持仓总值达标可晋升并获得5%-130%不等的收益比例奖励 [5] - 据ARK测算,不拉新情况下投资回本周期约70天,本金和利息每日释放并可随时提取 [5] 具体平台案例分析 - AID平台要求投资者买入USDT参与挖矿,最低100U起投,宣称24小时运作,日收益率约0.45%,月化收益率13%-15% [6] - VAX平台提供借贷、流动性提供和套利三个板块,起投金额分别为20-3000U、500-5000U、3000-20000U,宣称年化收益率180%-540% [9] - 环球投资集团平台采用自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独立聊天软件模式,投资者复制跟单码进行交易,每单收益率52%-58% [20][21] - 鑫慷嘉平台曾承诺每日1%即年化365%的高额收益率,通过高额奖励发展下线,后突然关闭提现通道并失联 [22] 平台运营机制 - 平台普遍采用团队长模式,团队长通过社交媒体建群聚集投资者,发布培训链接、每日收益和重要通知 [18] - 新投资者需输入邀请码,投资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可获得额外奖励 [18] - TokenPocket作为去中心化钱包不监管链上产品,访问DApp时明确提示第三方链接风险由用户自行承担 [19] - 部分项目实质是募资和返利行为,底层合约由运营方单方面控制,与真正的DeFi去中心化机制相去甚远 [19] 行业监管环境 - 现行监管框架下,未取得金融类经营许可的虚拟资产投资项目基本不具有合法金融资质 [3] - 通过社交媒体、微信群、线下会议向公众推介"高收益、低风险"项目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4] - 以虚拟资产交易为幌子骗取资金后失联可能构成诈骗罪或集资诈骗罪 [4] - 存在层级结构、团队计酬、拉人头返佣等机制可能构成传销 [4] - 多地金融管理局已就稳定币等虚拟资产投资风险发出提示 [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