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采用“田忌赛马”式竞争策略,奔腾悦意07抢滩插混SUV红海
经济观察网· 2025-05-27 15:24
产品上市与定价策略 - 一汽奔腾悦意07于5月26日在长春上市,限时优惠价9.98万—12.98万元 [2] - 新车以CLTC工况纯电续航210km+、综合续航1500km+、百公里馈电油耗3.9L等数据为卖点,定位"电混SUV新标杆" [2] - 采用"高配中价"策略,与比亚迪宋PLUS DM-i、吉利银河L7等竞品展开差异化竞争 [4] 技术架构与产品定位 - 悦意07是BMP超级电混首款量产车型,基于越影平台打造,属于奔腾品牌新能源转型的战略级产品 [2] - 过去三年公司投入百亿打造悦意序列,形成"越影平台+逐日动力+如意座舱"的完整技术架构 [2] - 产品主打"电混SUV+超大空间+长续航"组合拳,采用"田忌赛马"式竞争策略 [2] 竞品对比分析 - 与比亚迪宋PLUS DM-i相比:悦意07纯电续航150km更长,但缺少L2级辅助驾驶功能 [3] - 与吉利银河L7相比:悦意07电池包能量21.1度电(银河L7为19.09度电),快充功率67kW(银河L7为36kW) [4] - 动力性能全面超越竞品:发动机功率比宋PLUS DM-i和银河L7分别高出36kW和28kW,零百加速6.9秒 [4] 产品差异化优势 - 空间表现突出:3.3米乘用空间、590L后备箱、33处模块化储物设计 [4] - 充电性能优势:快慢充功率分别达到67kW和6.6kW,优于竞品 [4] - 加速性能优异:0-50km/h启车加速仅2.8秒 [4] 市场表现与品牌建设 - 奔腾悦意03 5月大定突破5000辆,预计交付4000辆以上,76.3%为首批家庭增换购用户 [5] - 公司正积极建立用户对"悦意"新序列的认知,务实形象初获市场认可 [5] - 2025年被定位为奔腾品牌新能源转型的关键年份 [2]
一汽奔腾新能源序列丨悦意07上市 悦意03月销量不足千辆
财经网· 2025-05-27 09:58
悦意07上市情况 - 悦意07于5月26日正式上市 售价区间为9 98万元—13 99万元 [1] - 定位中型SUV 面临宋Pro DM-i 银河星舰7 EM-i 深蓝S07混动等竞品竞争 [1] - 宋Pro DM-i去年年销量24万辆 今年4月销量14263辆 [1] 悦意品牌表现 - 悦意是一汽奔腾3月发布的全新新能源序列 首款车型悦意03定位紧凑型纯电SUV [3] - 悦意03上市首月销量459辆 4月销量小幅提升至749辆 [3] - 竞品比亚迪元PLUS 吉利银河E5 深蓝S05 4月销量分别为12286辆 13597辆 7549辆 [3] 一汽奔腾销量结构 - 2024年累计销量150777辆 同比增长25% 其中新能源销量82872辆 同比增长214% 新能源渗透率55% [3] - 奔腾小马全年累计销售57863辆 占公司销量38 4% [3] - 奔腾小马今年1月销量5316辆 环比下滑57 67% 毛利率不足5% [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0 97亿元 -29 58亿元 -43 47亿元 [4] - 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48 60亿元 -37 58亿元 五年累计亏损近180亿元 [5] - 2023年9月获悦达汽车集团增资1 6632亿元 持股1 9741% 一汽股份及关联方共同增资50亿元 [5] - 2024年4月启动新一轮增资 拟募资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6 5% [4] 新能源转型规划 - 未来2年将推出6款新能源产品 构建E P R三个产品矩阵 [6] - E系定位全球精品车 P系为超级电混产品 R系为科技旗舰车型 [6] - 产品覆盖A0—B级 包含纯电 电混 增程等多种能源形式 [6]
不许购买俄石油?马克龙公开威胁制裁买家,结果成了一场笑话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55
马克龙关税提议的失败 - 马克龙提出对中国、印度等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500%关税的提议缺乏实施基础,超出WTO合理范畴且需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3] - 欧盟内部严重分裂,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等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从未中断,德国巴斯夫因本土能源成本高企将生产线迁至中国[3] - 美国未支持类似法案,因中美经贸深度融合且美国能源企业通过中俄贸易间接获利,如埃克森美孚在俄罗斯远东项目的合作[3] 中俄能源合作的韧性 - 俄罗斯同意将对中国石油年供应量增加250万吨,并通过哈萨克斯坦优化运输方案[4] - 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达1.08亿吨,占俄罗斯出口量的50%,中俄90%以上贸易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4] - 中国企业可通过注册在第三国的油轮运输规避欧盟关税,使西方制裁难以奏效[4] 中国能源安全布局 - 中国能源来源高度多元化,2024年俄罗斯原油占进口17%,中东地区占比超50%,非洲和美洲也是稳定供应地[6] -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仅占总进口量1.7%,液化天然气占5.4%,对美依赖度有限[6] - 中国正与俄罗斯合作提升乙烷丙烷产能,并研发替代原料降低对单一来源依赖[6] 欧洲能源危机现状 - 欧盟失去俄罗斯廉价天然气后工业成本飙升,德国巴斯夫因能源成本失去竞争力将生产线迁至中国[7] - 法国国内电价涨至每度1欧元,马克龙支持率跌破30%,制裁提议被视为转移国内矛盾手段[7] - 欧盟内部"双标"频发,挪威石油公司使用俄罗斯油轮,保加利亚因反对制裁被罚款75亿欧元[7] 全球能源格局变革 - 中国预计2025年占全球原油需求20%,正通过与沙特、伊朗等国签订新合同增强话语权[9] - 俄罗斯彻底转向东方,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能源合作成为核心动力[9] - 中国光伏、风电技术领先全球,加速新能源转型,西方单边制裁难以维持旧秩序[9]
拆解民营车企三强一季报:新能源助力增长,出海将是未来增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0:42
2025年一季度车市淡季中,比亚迪(002594)、吉利和长城汽车(601633)三家民营车企交出了差异化成绩单: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领跑,吉利凭借新能源爆 发实现利润激增,长城则因转型阵痛遭遇业绩下滑。 相比之下,长城汽车的处境稍显艰难。一方面,比亚迪的销量和营收已经是长城的约4倍;另一方面,由于2024年同期财报业绩高走,长城的销量、营收、 净利润等关键数据在今年一季度同比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城汽车销量为25.68万辆,同比下降6.73%;营收400.19亿元,同比下降6.63%;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下滑45.60%。 新能源业务发展放缓,海外市场的销量增势也未能直接推动业绩走高,今年一季度,长城汽车的毛利率同比下滑1.53个百分点至17.84%。 业绩分化:规模效应凸显头部优势 比亚迪在今年一季度的销量(100.08万辆)、营收(1703.6亿元)、净利润(91.55亿元)和研发投入的规模(142.24亿元)均超过吉利和长城两者之和,稳 居民营车企三强之首。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达到747万辆,同比增长11.2%。其中比亚迪同期销量达到100.08万辆,同比增 ...
三一重工冲刺港股IPO,港股打新又将迎来一只肉票!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30
公司概况 - 三一重工成立于1989年 前身为涟源市焊接材料厂 现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 专注于挖掘机械 混凝土机械 起重机械 桩工机械及路面机械等全系列产品 [2] - 公司即将登陆港股 年盈利达45亿元人民币 引发市场对"打新"机会的关注 [1] 核心优势 - **品牌影响力**: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工程机械企业 挖掘机械和混凝土机械全球销量第一 市值超1600亿元人民币 [3] - **新能源转型**:电动搅拌车及电动自卸车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工程机械电动化转型加速 [4] - **全球化布局**:产品覆盖150多个国家与地区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2.3% 海外毛利率31.57%高于国内23.03% [5][7] 行业地位 - 2020-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三 中国第一 挖掘机和混凝土机械全球排名第一 [8] - 全球专利授权数量超8900项 拥有工程机械行业"灯塔工厂"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平均占比7.8% [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2-2024年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15.2% 2025年业绩强势反弹 [7] - 港股市场对上市计划反应积极 行业龙头地位有望获得合理估值 [8] 港股上市流程 - 开户需选择持牌券商 准备1-3万港元资金 [9] - 申购方式包括现金申购和融资申购 中签率通常10%-30% [9] - 上市前可参与暗盘交易 首日需关注开盘30分钟价格波动 [9]
告别油改电,乘龙模块化新能源重卡有望续航能耗双突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6 16:50
2025年初,东风柳汽总经理林长波曾在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作为新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今年将陆续推出新一代新能源商用车平台及产品。而今,这 一计划似乎有了新进展。 当下正值新能源重卡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的新赛段。如今,东风柳汽乘龙最新一代新能源重卡的出现,或有望凭借模块化架构带来的灵活产品 组合能力,叠加智能化、轻量化带来的全场景经济性提升,成为撬动干线物流、港口运输、城市建设等细分市场的战略级产品。 据熟悉东风柳汽的业内人士透露,新一代新能源平台开发已趋近完成,该平台下首台样车极有可能在东风柳汽67品牌客户日正式亮相。与目前行业内诸 多"油改电"产品不同,最新一代新能源重卡将采用全正向研发,主打模块化架构与50多个重卡运营场景适配,有望在轻量化、节能、续航、安全性、智能化 等方面全面突破,整体性能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笔者看来,东风柳汽这一全新新能源重卡可谓恰逢其时。在政策、电池厂商、车企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重卡已经逐步为用户所接受,并在销量上表 现明显。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在重卡整体销量微跌的背景下,新能源重卡赛道却增速爆发,同比增长150%。用户认可,行业利好,对于东风柳汽而 言,正是全 ...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04期:坚守长期主义之八:“三桶油”大力推进增储上产,深化新能源转型
光大证券· 2025-05-26 0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前提下,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备景气基础,长期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能源价格下降利好下游炼化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油价预期有望回升,“三桶油”深入推进新能源转型 供需预期前景改善,油价有望回升 - 5月以来贸易冲突有望缓和,市场重新评估OPEC+和美国页岩油供给增量,原油供需前景预期改善,油价反弹,截至5月23日,布伦特、WTI原油分别报收65.03、61.76美元/桶,较上周分别-0.5%、-0.3%,较5月1日分别+5.1%、+4.7% [9] - IEA在5月月报将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上调1万桶/日至74万桶/日,EIA预计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97万桶/日,较上月预测上调17万桶/日 [1][10] - OPEC在5月月报维持25年原油需求预期在130万桶/日,预计2025年非OPEC+国家产量增长81万桶/日,较上月下调10万桶/日,4月OPEC+总产量为4091.6万桶/日,较上月下降10.6万桶/日,此前宣布6月产量将连续第二个月增加41.1万桶/日,但实际增产量或低于计划值 [14] - 近期油价下行影响美国页岩油增产前景,IEA预计25、26年美国原油供应量增幅分别为44万桶/日和18万桶/日,其增产放缓有望部分抵消全球原油供给增长冲击 [1][16] “增储上产”叠加新能源转型加速,“三桶油”长期价值凸显 - “三桶油”响应号召加大资本开支投入,2018 - 2024年上游资本开支合计CAGR为6.6%,2025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767、1300亿元,2024年油气当量产量分别增长2.2%、2.2%、7.2%,2025Q1分别同比+0.7%、+1.7%、+4.8%,2025年计划分别增长1.6%、1.3%、5.9% [2][18] - 中国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2024年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产量的54.4%,占全国总产量的64.4%,2024年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高纯氢产能达8100吨/年,同比增长23%,已建成充(换)电站3803座,充电枪4.7万把,2025年4月充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3][24][27] - 中国石化发挥优势加快充换电和加氢业务发展,截至2024年底拥有充换电站10285座,加氢站142座,与宁德时代合作,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目标是共同建设1万座换电站 [3][28] - 中国海油积极推进CCUS项目建设,5月22日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 - 1平台投用,未来10年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3][32] 原油行业数据库 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 - 展示了原油价格走势、布伦特 - WTI现货结算价差、布伦特 - 迪拜现货结算价差、WTI总持仓、WTI净多头持仓、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价格、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等图表 [33] 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 - 展示了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差、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总持仓量、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成交量等图表 [44] 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 - 展示了美国原油及石油制品总库存、美国原油库存、美国汽油库存、美国馏分油库存、OECD整体库存、OECD原油库存、新加坡库存、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卫普(ARA)库存等图表 [52] 石油需求情况 - 展示了全球原油需求及预测、三大石油组织对25年原油需求增长的预测、中国原油进口量、中国原油加工量、欧洲炼厂开工率、山东地炼开工率、美国汽油消费及预测、美国炼厂开工率等图表 [72] 石油供给情况 - 展示了全球原油供给及预测、全球钻机数、OPEC总产量及沙特产量、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月度产量、美国原油产量、美国钻机数等图表 [79] 炼油及石化产品情况 - 展示了石脑油价差、PDH价差、MTO价差、新加坡汽油 - 原油价差、新加坡柴油 - 原油价差、新加坡煤油 - 原油价差等图表 [88] 其他金融变量 - 展示了WTI与标普500指数、WTI与美元指数、原油运输指数(BDTI)等图表 [104]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04期:坚守长期主义之八:“三桶油”大力推进增储上产,深化新能源转型-20250525
光大证券· 2025-05-25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前提下,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景气基础,长期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能源价格下降利好下游炼化企业,看好大炼化、煤化工、乙烯盈利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油价预期有望回升,“三桶油”深入推进新能源转型 供需预期前景改善,油价有望回升 - 5月以来贸易冲突有望缓和,市场重新评估OPEC+和美国页岩油供给增量,原油供需前景预期改善,油价反弹,截至5月23日,布伦特、WTI原油分别报收65.03、61.76美元/桶,较上周分别-0.5%、-0.3%,较5月1日分别+5.1%、+4.7% [1][9] - IEA在5月月报将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上调1万桶/日至74万桶/日,EIA预计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97万桶/日,较上月预测上调17万桶/日 [1][10] - OPEC在5月月报维持25年原油需求预期在130万桶/日,预计2025年非OPEC+国家产量增长81万桶/日,较上月下调10万桶/日,4月OPEC+总产量下降10.6万桶/日,6月计划增产41.1万桶/日,实际或低于计划值,IEA预计OPEC+今年产量增加31万桶/日,2026年增加15万桶/日 [1][14] - 近期油价下行影响美国页岩油增产,IEA预计25、26年美国原油供应量增幅分别为44万桶/日和18万桶/日,其增产放缓有望抵消部分全球原油供给增长冲击 [1][16] “增储上产”叠加新能源转型加速,“三桶油”长期价值凸显 - “三桶油”响应号召加大资本开支,2018 - 2024年上游资本开支合计CAGR为6.6%,2025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上游资本开支计划分别为2100、767、1300亿元,2024年油气当量产量分别增长2.2%、2.2%、7.2%,2025Q1分别同比+0.7%、+1.7%、+4.8%,2025年计划分别增长1.6%、1.3%、5.9% [2][18] - 中国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2024年天然气产量占油气当量产量的54.4%,占全国总产量的64.4%,2024年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高纯氢产能达8100吨/年,同比增长23%,已建成充(换)电站3803座,充电枪4.7万把,2025年4月充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3][24][27] - 中国石化发挥优势加快充换电和加氢业务发展,截至2024年底拥有充换电站10285座,加氢站142座,与宁德时代合作,今年将建不少于500座换电站,目标是共建1万座 [3][28] - 中国海油推进CCUS项目建设,5月22日首个海上CCUS项目投用,未来10年将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驱动原油增产20万吨 [3][32] 原油行业数据库 国际原油及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持仓 - 展示了原油价格走势、布伦特 - WTI及布伦特 - 迪拜现货结算价差、WTI总持仓和净多头持仓、美国亨利港天然气价格、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等图表 [33][40][44] 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及持仓 - 展示了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差、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总持仓量和成交量等图表 [44][47][49] 原油及石油制品库存情况 - 展示了美国原油及石油制品总库存、原油库存、汽油库存、馏分油库存,OECD整体和原油库存,新加坡库存,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卫普(ARA)库存等图表 [52][62][66] 石油需求情况 - 展示了全球原油需求及预测、三大石油组织对25年原油需求增长的预测、中国原油进口量和加工量、欧洲炼厂开工率、山东地炼开工率等图表 [72][74][77] 石油供给情况 - 展示了全球原油供给及预测、全球钻机数、OPEC总产量及沙特产量、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月度产量、美国原油产量和钻机数等图表 [79][82][86] 炼油及石化产品情况 - 展示了石脑油价差、PDH价差、MTO价差、新加坡汽油 - 原油价差、新加坡柴油 - 原油价差、新加坡煤油 - 原油价差等图表 [88][93][98] 其他金融变量 - 展示了WTI与标普500指数、WTI与美元指数、原油运输指数(BDTI)等图表 [104][105][106]
吉利汽车(0175.HK):新能源转型加速盈利兑现 业绩符合预期
格隆汇· 2025-05-25 18:30
业绩表现 - 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24.5%,环比持平 [1] - 2025年Q1总销量70.4万辆,同比+47.9%,环比+2.5%,创历史单季度新高 [1]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6%,环比+58.5% [1][2] - 单车收入10.3万元,同比-15.8%,环比-2.4%,主要因银河星愿大规模交付导致产品结构变化 [1] - 单车盈利0.81万元,同环比显著提升 [2] 新能源业务 - 2025年Q1新能源销量33.9万辆,同比+135.4%,其中银河销量26万辆,环比+24.8% [1] - 极氪和领克合计销量11.4万辆,同比+21.1%,总营收219.6亿元,同比+1.1% [3] - 极氪和领克Q1净利润5.1亿元,同比扭亏,单车盈利约0.45万元 [3] 盈利能力与成本 - 2025年Q1毛利率15.8%,同比+0.2pct,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销量规模提升与成本下降 [3] - 销售费用率5.0%,同比-2.1pct,管理费用率6.5%,同比-0.5pct,规模效应持续优化 [3] 产品与战略 - 2025年预计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包括吉利品牌5款新车及多款改款车 [3] - 极氪计划推出极氪007 GT(4月)、极氪9X(Q3)及一款中大型豪华超级电混SUV(Q4) [3] - 领克计划推出领克900 EMP(Q2)及中大型EM-P轿车(年内) [3] - 智能化方面,银河新品将搭载千里浩瀚智驾方案,燃油车迭代全面搭载Flyme Auto及千里浩瀚智驾 [3] - 领克900 EM-P将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及千里浩瀚智驾,极氪将推送车位到车位(D2D)智驾功能 [3] 平台与架构 - GEA架构支撑新车周期,极氪、领克、银河全面向好 [4] - 新能源转型顺利推进,规模效应逐步凸显将带来盈利向上弹性 [4] - 燃油车基盘稳固,联营企业创新出海模式持续打开海外新空间 [4]
吉利汽车(00175):2025年Q1业绩点评:新能源转型加速盈利兑现,业绩符合预期
长江证券· 2025-05-24 21: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2025年Q1业绩符合预期,新能源转型加速盈利兑现,整车强势新周期下盈利具备较大弹性,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包含汇兑收益影响),对应PE为11.6X,维持“买入”评级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725.0亿元,同比+24.5%,环比持平;总销量70.4万辆,同比+47.9%,环比+2.5%;实现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6%,环比+58.5% [2][5] - 2025Q1吉利新能源(含吉利、领克、极氪)销量达33.9万辆,同比提升135.4%,其中银河销量达26.0万辆,环比提升24.8%,出口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2.0% [9] - 2025年Q1对应单车收入10.3万元,同比-15.8%,环比-2.4%,主要系Q1银河星愿大规模交付带来产品结构变化 [9] - 2025年Q1单车盈利0.81万元,同环比显著提升;毛利率15.8%,同比提升0.2pct;Q1销售费用率5.0%,同比-2.1pct,管理费用率6.5%,同比-0.5pct [9] - Q1极氪和领克合计销量11.4万辆,同比+21.1%,总营收219.6亿,同比+1.1%,极氪和领克Q1净利润5.1亿元,同比扭亏,单车盈利约0.45万元,并表净利润约3.7亿元 [9] 品牌战略 - 2025年预计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吉利品牌预期推出5款新车及多款改款车,极氪4月推出极氪007 GT,Q3推出极氪9X和Q4推出一款中大型豪华超级电混SUV,领克Q2推出领克900 EM - P,年内上市中大型EM - P轿车 [9] 技术发展 - 智能化方面,银河全新及改款产品都将搭载干里浩瀚不同层级的智驾方案,燃油车迭代全面搭载Flyme Auto及千里浩瀚智驾,首款SPA Evo旗舰领克900 EM - P将首搭英伟达Thor芯片及千里浩瀚智驾,极氪车位到车位(D2D)智驾功能预期推送 [9] 平台优势 - GEA架构支撑新车周期,极氪、领克、银河全面向好,各品牌新能源转型顺利推进,规模效应逐步凸显将带来盈利向上弹性;公司燃油车基盘稳固,联营企业创新出海模式持续打开海外新空间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