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将如何建“广寒宫”?揭秘月球“盖房神器”
环球网资讯· 2025-07-08 20:19
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 - 中国提出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将在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设,2045年前完成拓展型建设,目标是在月球上建设一个长期运行的科研设施[1] - 该科研站将采用"就地取材"理念,利用月壤制作建筑材料并开发月球水冰资源以支持科研任务[1] - 科研站将具备地月往返、能源供应、中枢控制等能力,可开展科学探测、资源开发等多学科活动[2] 月壤原位3D打印技术 - "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实现用月球资源建造月球设施[2] - 该系统采用3000倍聚光太阳能将月壤加热至1300℃以上,制成的月壤砖具有强度高、隔热性好等特点[2][4] - 技术团队选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路线,攻克了能量捕获传输到打印成型的全链条难题[4] 月壤水冰提取技术 - 科研团队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可原位提取月球水冰资源[5][6] - 该系统采用多根螺旋钻针钻进含冰月壤并加热产生气态水,通过冷凝收集固态冰[6] - 提取的水冰可用于生命支持系统(饮用水、氧气)和氢氧燃料生产,降低地球运输成本[5] 国际合作与技术成果 - 国际月球科研站已获得17个国家、60多个国际科研机构参与合作[8] - 深空探测实验室已研制月壤熔融电解制氧、水冰提取、纤维制备等多套原理样机[8] - 这些技术成果将支撑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8]
寂静的战场:中国创新药迎“爆款”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9:47
生物医药行业趋势 - 传统生物药(单克隆抗体、疫苗、重组蛋白)2020-2025年增速8%-16%,而新兴疗法(CGT、双抗、ADC)同期增速达30%-71%,呈现显著分化[1] - 全球CGT市场规模2020年20.8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05.4亿美元(CAGR 71%),中国市场同期从2380万元人民币飙升至178.85亿元人民币(CAGR 276%)[3] - 生物药整体市场规模2020-2025年从2979亿美元增至5301亿美元(CAGR 12.2%),远超化学药2.8%的增速[3] 创新药研发竞争格局 - 行业遵循"双十定律":十年研发周期、十亿美元投入、不足10%成功率,靶点筛选成功率仅5%-6%[2][4] - 高增长赛道需满足"黄金三角":技术护城河、临床价值明确、市场空间广阔(如GLP-1减重药物2030年全球市场或达千亿美元)[5] - 中国GLP-1市场2030年预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但国产药企面临国际巨头(诺和诺德、礼来)品牌与商业化壁垒[5] 中国药企全球化进展 - 2024年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超90笔,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首付款达25亿美元[7] - 大型制药公司31%的研发管线资产来自中国引进,2024年出海交易达98笔(595.505亿美元)[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5年《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覆盖靶点发现至医保衔接全链条[8]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中国创新药IND数量2023年达821个(同比+16.4%),四年CAGR 25.1%,聚焦肿瘤、CGT、ADC领域[9] - 中国药企从"License-in"转向"License-out",并在双靶点激动剂、双抗/多抗等领域实现局部领跑[8][10] - AI与基因编辑技术融合推动研发效率提升,开启"DeepSeek"式源头创新阶段[10][11] 市场结构演变 - 单克隆抗体2020年占生物药市场58.54%份额,但增速放缓至10.15%,重组蛋白维持14.1%增长[3] - 中国超重/肥胖人群达3亿,催生近万亿级健康产业机遇,GLP-1药物成为核心赛道[5] - 同质化竞争倒逼产业升级(如PD-1"百团大战"),最终促使资源向疗效/成本/商业化最优企业集中[6]
“始终保持对问题的好奇心”——青年学者对话资深专家
环球网资讯· 2025-07-08 18:56
基础研究青年学者的困惑与对策 - 基础研究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强的特点,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但成果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青年学者在初期易产生困惑 [1] 研究方向选择策略 - 选择研究方向需兼顾前沿性与应用价值,关键在于找到学术热点与实际问题的交汇点,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领域 [2] - 青年科研人员可采取"热点中的冷门"策略,在热门领域内寻找未充分探索的细分方向,例如将大模型应用于不同医学场景 [2] - 同时关注"冷门中的潜力",某些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可能因技术变革迎来新机遇,如传统微生物学因合成生物学兴起而焕发新生 [2] - 判断研究潜力需考察科学问题的可扩展性、技术可行性和社会需求,定期与国内外专家和产业界交流有助于动态调整方向 [2] 职业发展压力应对 - 采用"双轨制"研究模式,同时推进短期可产出成果的项目与长期攻坚的核心问题,例如在开展多年实验的重大课题时并行进行数据挖掘等较易发表的研究 [3] - 将长期目标拆解为多个阶段性目标,每年完成部分关键实验或理论构建,保持进展的同时产出阶段性成果 [3] - 建立个人学术标签,在细分领域持续深耕形成独特研究特色,通过系列研究积累学术声誉 [3] 跨学科合作机制 - 高效跨学科协作需克服学科壁垒、沟通障碍与利益分配等障碍,合作各方需形成"共同语言",深入了解对方学科 [4] - 合作应聚焦具体交叉科学问题而非泛泛交流,定期组织问题导向的研讨会,围绕明确研究目标推进 [5] - 高校通过建立新型学科交叉研究机构、实施联合聘任等举措促进人才"物理融合",有效推动跨学科合作 [5] - 尊重不同领域研究成果认可模式差异,尽早明确利益共享与分配机制是保障跨学科合作可持续性的关键 [5]
广州期货交易所冷冰:铂、钯期货研发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快讯· 2025-07-08 18:43
智通财经7月8日电,近年来,铂金、钯金价格波动剧烈,产业企业迫切期待推出相关期货、期权等金融 管理工具以对冲风险。7月8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冷冰在2025上海铂金周暨中国铂族金属市场峰 会上透露,历时两年,铂、钯期货研发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下一步,广州期货交易所将在中国证监会 指导下,加快推进意见征求、合约规则备案、注册品牌及交割库现场考察等各项准备工作。 广州期货交易所冷冰:铂、钯期货研发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
超颖电子IPO:关联交易异常、资金募集用途存疑、研发投入不足的“三重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16
IPO审核与关联交易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7月10日审核超颖电子IPO申请 [1]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至3.78% [1] - 公司与母公司定颖电子存在关联交易价格异常 2022年向母公司销售双面板单价606.32元/㎡ 低于其他客户均价678.13元/㎡ 母公司转售价656.9元/㎡低于直销价 [2] - 塞舌尔子公司2023年净利润1.29亿元 较2021年增长70% 被质疑转移定价截留利润 [2] - 交易所要求公司披露关联交易公允性细节 包括共同最终客户和定价依据 [3] 资金与财务风险 - 公司计划斥资1亿美元收购亏损企业昆山定颖 该标的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4909.68万元和-2902.97万元 [3] - 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企 2022-2024年分别为72.14% 68.75% 72.83% 远高于行业均值 [4] - 2024年短期借款激增至17.26亿元 同比翻倍 主因泰国工厂建设资金需求 [6] - 应付账款从11.53亿元骤增至20.38亿元 因泰国工厂投产增加设备及材料款项 [7] 业务结构与市场风险 - 外销收入占比超80% 2022-2024年分别为81.89% 81.67% 82.77% 采用13%出口退税率 [7] - 2023年因汇率变动获汇兑收益1.81亿元 但未来汇率波动可能带来损失 [7] 募资用途与研发投入 - IPO计划募资6.6亿元 其中39.4%(2.6亿元)用于补流还贷 此前方案中该比例曾达60% [8] -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 2022-2024年分别为3.07% 3.34% 3.27% [8] 行业竞争与毛利率 - 2022-2023年毛利率16.29%和17.44% 低于同行均值21.58%和22.11% [10] - 国内PCB行业有约1500家企业 超颖电子营收规模仅为行业龙头鹏鼎控股(351.4亿元)的1/8.52 处于第三梯队 [10]
高科智库首创上市公司研发效能评价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32
研发强效50强榜单概况 - 高科智库推出"A股上市公司研发强效50强"榜单,聚焦科创效能标杆企业,采用独创的"研发强效指数"量化企业科创投入产出效率 [2] - 入选企业平均研发效率达1.66倍,代表中国硬科技领域顶尖水平 [2] 遴选标准 - 财务门槛:营收大于1亿元,扣非净利润大于1000万元,主业净利润率大于10%,收入和利润增幅均大于10%,资产负债率小于70% [2] - 科创硬指标:研发强度(研发费用/营收)大于10%,按"研发强效指数"(扣非净利润÷研发费用)降序排名 [2] 企业画像 - 行业分布:覆盖工业控制设备、集成电路设计、医疗设备、光伏加工设备等22个硬科技细分领域 [2] - 代表企业:包括柏楚电子、澜起科技、帝尔激光等龙头企业 [2] - 平均数据:营收10.05亿元,扣非净利润2.08亿元,主业净利润率22.35%,研发强度13.98% [3] 方法论优势 - 客观性:采用匿名海选+数学模型计算,排除人为干预 [3] - 创新性:突破传统以规模或利润排名的模式,首创"研发效能"评价维度 [4] - 政策契合:响应国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战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4]
华东医药: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英文版)
证券之星· 2025-07-08 17:13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7.36亿元,同比增长3.12%,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2.95% [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6.06%,扣非后净利润8.9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04% [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33亿元,同比下降71.87%,主要因当期支付给职工现金增加 [4][6] - 总资产394.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40.6亿元,增长4.33% [4] 核心业务表现 - 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营业收入36.21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6.52%,归母净利润8.43亿元,同比增长12.20% [10] - 创新药销售保持强劲增长:CAR-T产品赛凯泽®已覆盖70余个商业保险及惠民保项目,订单量稳步提升 [10] - 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赛乐欣®已进入800余家医院,预计全年保持快速增长 [10] - 2024年8月收购的贵州珅成为新增长点,报告期营收2426万元同比增长超100%,净利润667万元已超2024上半年总和 [11] 研发进展 - 报告期研发投入8.8亿元,同比增长49.6%,其中直接研发费用6亿元占医药工业营收16.67% [15] - 肿瘤领域:ROR1-ADC(HDM2005)完成中国I期临床前三个剂量组爬坡,获FDA孤儿药资格 [16] - 代谢领域: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启动减重III期临床,预计2025下半年启动糖尿病III期 [20] - 自免领域:QX005N完成结节性痒疹III期患者入组,QX001S新增儿童斑块银屑病适应症获批 [24][25] 医美业务 - Sinclair全球营收2.38亿元同比下降12.29%,但环比2024Q4增长24.37% [13] - 国内医美平台 Sinclair上海营收2.54亿元,环比增长10.64% [13] - 新产品管线:MaiLi®Extreme(含利多卡因)将于2025年5月上市,Préime DermaFacial多功能皮肤管理平台2025年推出 [14] - 在研产品:重组肉毒毒素YY001、V30能量源设备、Ellansé®M等注册申请已获受理,预计2026年获批 [14][30]
昊创瑞通IPO:近八成收入依靠国家电网,研发实力弱于同行,账面资金充足下仍募资补流
证券之星· 2025-07-08 16:32
IPO进程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IPO申请已递交近两年,近期更新第六版招股书并披露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上会进程或临近[1] - 公司业绩高度依赖国家电网,报告期内对国家电网下属企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8 92%、91 99%、77 38%,客户集中度远超IPO审核50%的风险阈值[2] - 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和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暂停部分产品中标资格6个月,涉及收入金额分别为229 74万元、0 41%、182 34万元、0 27%和520 09万元、0 60%[3] 研发实力与创新定位 - 公司研发投入率不足4%,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730 3万元、3 09%、2336 20万元、3 47%和3232 70万元、3 73%,显著低于同行业平均5 53%-5 71%的水平[6] - 专利数量仅119项(14项发明+61项实用新型+44项外观),远低于同行东方电子(1367项)和双杰电气(474项),且14项发明专利中11项为2020年后突击申请[7] - 研发人员43人占比11 35%,远低于许继电气(2723人、46 86%)和东方电子(1972人、24 19%)[8]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报告期内销售净利率达12 28%-13%,毛利率25 67%-27 60%,均超行业均值(净利率5 75%-6 90%、毛利率22 26%-24 13%)[9] - 核心产品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毛利率分别达23 09%-29 91%和33 22%-36 12%,但智能环网柜和箱式变电站毛利率波动较大[10] - 费用控制极佳,2024年整体费用率9 82%(销售4 06%+管理4 24%+财务0 44%),低于行业均值近5个百分点[11] 财务状况与募资争议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 8亿元,短期借款仅1950万元,资产负债率低于40%,2023-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1 98亿元[11] - 募资4 77亿元中1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性受质疑[1][11]
科技部:开展2025年中央级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
仪器信息网· 2025-07-08 15:38
导读: 考核范围涵盖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以法人单位为考核对象,重点考核其拥有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原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在2024 年度的开放共享情况。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开展2025年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 共享评价考核工作。 此次评价考核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提 高科技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考核范围涵盖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以法人单位为考核对象, 重点考核其拥有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和原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在2024年度的开放共享情况。 考核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情况、运行使用情况和共享服务成效等方面。其中,组织管理情况涉及科研仪器购置统筹管理、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 的仪器情况等;运行使用情况包括法人单位应开放仪器的运行使用总体情况等;共享服务成效则关注围绕重大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需求,对 法人单位以外的 ...
以岭药业创新药G201-Na获批临床,剑指辅助生殖痛点,一季度净利润逆势增长7.25%
新浪证券· 2025-07-08 15:16
核心观点 - 以岭药业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新药G201-Na胶囊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文,目标解决辅助生殖中的"提前排卵"难题 [1][4] - 该药物属于创新程度最高的"化学药品1类",是小分子GnRH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垂体性腺轴降低雌激素水平,为辅助生殖技术患者提供解决方案 [4] - 公司通过"中药+化药"双轨并行战略实现稳健发展,中药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化药创新持续突破 [9][10][1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早年制定"转移加工—仿制药—专利新药"三步走战略,已在欧美获得13个ANDA批文,产线通过中美欧多国GMP认证 [7] - 2023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30位,展现其行业地位 [7] - 双轨并行战略:中药领域以络病理论为根基,拥有17款专利中药覆盖八大疾病领域;化药领域依托两大研发基地,在抗肿瘤与缓释制剂等方向持续投入 [9][10][11] 产品与市场表现 - 中药产品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组合在2024年上半年心血管口服中成药市场占据近18%份额 [10] - 化药领域已有13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国内上市,CDMO业务辐射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 [11] - 2025年Q1营收微降6.52%至23.58亿元,但净利润逆势增长7.25%至3.26亿元,研发投入转化能力显著 [11] 新药G201-Na的市场机遇 - 辅助生殖市场规模达千亿级,当前GnRH拮抗剂市场主要由进口药物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5][11] - 2024年《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规划》出台推动生殖中心扩容,叠加人口政策支持,市场或将迎来突破 [11] - 公司在妇科领域已有妇血安片、乳结泰胶囊等产品上市,并形成覆盖全国的生殖内分泌医师网络,为新药临床和市场准入奠定基础 [11] 研发与供应链优势 - 衡水原料药基地可提供关键供应链保障,中美双报经验有望加速国际化进程 [12] - 核心中药产品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为持续创新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12] - 公司以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强大的产业化能力为基础,在中药传承与化药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