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DP
icon
搜索文档
德意志:美国经济笔记:未来一周需了解的要点
2025-05-26 21:2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美国宏观经济、贸易领域以及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相关业务,提及波音公司(Boeing)受订单影响情况,还涉及不同地区的业务分布,包括美国、欧洲、亚洲等多地的德意志银行分支机构及关联公司,如德意志银行证券(Deutsche Bank Securities Inc.)、德意志证券印度私人有限公司(Deutsche Equities India Private Limited)等[1][2][3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济数据方面 - 本周数据关注贸易紧张局势对4月数据的影响,周五个人收入(+0.4% vs. +0.5%)和消费(+0.2% vs. +0.7%)报告可初步了解本季度消费者支出及核心PCE通胀(+0.12% vs. Unch.),虽预计核心PCE数据疲软,但考虑前期数据向上修正后,同比约2.6%,与3月基本持平,通胀数据已有关税相关价格上涨迹象[1] - 周二耐用品订单(-8.1% vs. +9.2%)反映波音飞机订单季节性调整后下降,不含运输的订单(-0.2% vs. -0.4%)及核心订单(-0.2% vs. -0.2%)因关税不确定性企业暂停资本支出计划而疲软,耐用品数据常被修正,其修正会影响周四第二季度实际GDP初值(-0.3% preliminary vs. -0.3% advance),第一季度GDP进口和库存大幅波动增加第二次数据修正风险,且近几个季度GDP第二次数据公布常伴随PCE通胀微调[2] - 周五商品贸易初值(-$155bn vs. -$162bn)可提供本季度净出口前景线索[2] 贸易赤字方面 - 与传统观点相反,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可缩小贸易赤字,部分原因是外国对美国激进关税政策的报复可能比过去更犹豫和温和,且特朗普关税导致美元贬值而非通常的升值,但关税政策会带来物价上涨和产出减少的巨大成本,且不太可能解决持续的高额财政赤字问题[5] 市场情绪方面 - 本周情绪数据喜忧参半,因密歇根大学前期情绪指数疲软,预计周二消费者信心指数(85.0 vs. 86.0)接近疫情低点,虽预计周五密歇根大学情绪指数终值(50.8 final vs. 50.8 preliminary)无重大修正,但美联储官员可能关注长期通胀预期,5月该预期意外进一步上升,关税缓和至少在上周五上午前应使周五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46.0 vs. 44.6)适度反弹[6] 美联储政策方面 - 本周美联储官员讲话预计不会就即将到来的政策决定有新突破,近期讲话多重申政策处于良好状态,近期不太可能降息,周三将发布5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该会议无太多意外,主席鲍威尔强调在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采取观望政策,会议前后多数美联储官员观点一致,纪要可能显示委员会对鲍威尔信号的广泛共识,且纪要有些过时,因会议在中美最近重大贸易缓和之前举行[7] 投资风险方面 - 宏观经济波动是固定利率工具风险的主要来源,利率上升会使固定利率工具持有者受损,通胀、财政资金需求、外汇贬值等意外上升是常见不利宏观经济冲击,此外,交易对手风险、发行人信用、监管、税收政策、货币可兑换性和结算问题等也是重要风险因素,新兴市场可通过将现金流与通胀、外汇贬值或特定利率挂钩来减轻固定收益工具对宏观经济冲击的敏感性,但指数设定可能滞后或误测实际变量[21] - 衍生品交易涉及市场、交易对手违约和流动性等多种风险,期货和期权交易损失可能巨大,交易期权有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22] - 外汇交易可能因汇率波动、市场因素、货币贬值或政府外汇管制等因素产生风险,投资受基础证券货币影响的证券如美国存托凭证(ADRs)会承担货币风险[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德意志银行研究部门独立于银行其他业务部门,相关组织安排和避免利益冲突的信息可在网站查看[20] - 2018年7月德意志银行修订短期投资评级系统,将品牌从SOLAR想法改为催化剂呼吁(Catalyst Calls),美洲地区催化剂呼吁评级类别与全球分析师使用类别一致,有效时间从最长180天缩短至90天[27] - 报告在不同地区的批准和分发情况,如美国由德意志银行证券(Deutsche Bank Securities Incorporated)批准和分发,欧洲经济区(除英国)由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批准和分发等,各地区还有不同的监管和合规要求[28][29] - 报告中ESG评分计算方法是德意志银行研究部门开发的新方法,与其他数据提供商和银行内部其他部门的评分可能不同,且不代表德意志银行的正式观点,将ESG因素纳入投资策略可能影响投资机会和回报[44][45]
美银:中美协议:五个宏观影响
美银· 2025-05-26 2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增长方面,将2Q预测调整以消除1Q表面会计问题影响,预计2Q名义GDP增长强劲(+2.0%)但最终国内销售疲软(-0.3%),全年增长预测不变,预计2025年4Q/4Q增长1.0%,年度增长1.5% [45] - 通胀方面,超预期关税使核心PCE在2025年4Q达到3.5%,但需求疲软将使明年通胀更快下降,预计到2026年底降至2.4%,政策不确定性使通胀前景存在双向风险 [46] - 劳动力市场方面,就业增长稳定但由追赶行业主导,自愿失业超非自愿失业,移民限制将收紧劳动力市场,预计失业率逐渐上升,2026年2Q - 3Q达到4.6% [47] - 美联储方面,预计美联储不会忽视关税导致的通胀飙升,通胀见顶后,预计2026年降息100bp,大概率在下半年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美协议的宏观影响 - 5月12日中美协议使美国有效关税至少在7月前减半,市场因衰退风险降低不再预期2025年降息,关税降低将影响宏观数据 [8] - 此前预计2Q进口因前期囤货有大幅回调,但现在企业可能提前囤货应对关税升级,进口回调可能更分散,仓库可能积压货物 [9] - 5月进口可能仍疲软,6月进口可能不会大幅增长,但洛杉矶港5月底进口数据显著反弹,需持续关注 [14] - 中美协议可能使进口激增,支持库存和资本支出,滞胀风险降低但仍有通胀压力,关税损失减少将支持非必需服务,近期薪资下降风险降低 [15] - 若2Q进口超预期强劲,季度GDP可能改变,2Q库存和资本支出有上行风险,前期囤货影响可能推迟到下半年,GDP信号可能混乱,建议关注最终国内需求 [16] - 中美协议早于预期且关税降幅大,核心PCE年底可能接近3%,低于3.6%的预测,5月和6月通胀数据将反映关税影响,5月海关收入环比增长约55% [17][18] - 若通胀压力小于预期,消费者支出可能更有韧性,夏季将密切关注“休闲服务” [19] - 此前预计关税5月开始影响贸易、运输和仓储行业就业,但现在企业可能因预期进口反弹保留物流工人,近期薪资大幅下降风险降低 [20] - 自1月以来预计美联储今年不降息,若中美协议按预期影响数据,劳动力市场和实体经济下行风险降低且通胀超目标,美联储降息紧迫性降低,维持2025年不降息的预测 [21] 美国GDP跟踪 - 自上次周报发布,2Q和1Q GDP跟踪分别降至+2.0%和 -0.5%,4月住房开工和许可略高于预期但现房销售远低于预期,导致2Q住宅投资跟踪下降 [27] - 1Q服务业调查显示服务支出低于预期,导致1Q和2Q个人消费支出跟踪下降,下周多项数据将影响1Q和2Q GDP跟踪 [28] 过去一周的数据 - 本周关注标准普尔采购经理人指数和住房数据,包括领先指标、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现房销售和新屋销售等数据 [35] 未来一周的数据 - 下周关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个人收入和支出以及GDP数据,包括耐用品订单、核心资本货物订单和发货量、房价指数、消费者信心等多项数据预测 [36] 美联储发言人 - 未来一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将发表讲话,过去几周美联储官员言论显示对货币政策立场和通胀、就业等经济因素的不同看法 [38][39] 每周支出更新 - 截至5月17日当周,每户总卡支出同比下降0.7%,不同消费类别支出有不同变化,如零售、航空、住宿等支出下降,餐饮和交通等支出有增长 [42] 经济预测总结 - 预测2025 - 2026年美国经济有显著滞胀,2025年不降息,2026年下半年降息100bp,对实际经济活动、关键指标和通胀等多方面进行了预测 [50] 利率和美元预测 - 预计2025年美联储不降息,给出了不同期限利率和多种货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 [52] 商业指标滚动日历 - 列出未来三周关键经济数据发布时间,包括耐用品订单、GDP、就业报告、消费者价格指数等 [53] CPI和PCE预测表 - 预计2025年通胀达到较高峰值,2026年迅速回落,给出了CPI和PCE通胀的月度预测 [56][58]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 - 展示了截至5月21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情况,包括供应和吸收储备资金的各项因素变化 [60]
美国圣路易联储主席Musalem:已经看到人工智能(AI)投资对GDP的影响(AI在GDP中留下的足迹)。
快讯· 2025-05-23 22:27
美国圣路易联储主席Musalem:已经看到人工智能(AI)投资对GDP的影响(AI在GDP中留下的足 迹)。 ...
德国一季度未季调GDP同比终值 -0.2%,预期 -0.4%,初值 -0.4%。
快讯· 2025-05-23 14:02
德国一季度未季调GDP同比终值 -0.2%,预期 -0.4%,初值 -0.4%。 ...
美国5月PMI意外回暖,细节之处暴露滞胀隐忧!
金十数据· 2025-05-22 22:29
商业活动与PMI指数 - 美国5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从4月的50.6升至52.1,高于预期的50.3,表明私营部门扩张 [1] - 制造业PMI初值从50.2升至52.3,高于预期的50.1 [1] - 服务业PMI初值从50.8升至52.3,高于预期的持平 [1] - 新订单指标从51.7升至52.4,主要由制造业推动 [3] 通胀与成本压力 - 企业投入价格指标从58.5跃升至63.4,为2022年11月以来最高 [3] - 企业转嫁成本至消费者,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标从54.0跃升至59.3,为2022年8月以来最高 [3] - 投入库存飙升至18年高点,因担忧关税相关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 [2] - 核心PCE通胀预计上涨约3.5%,高于2024年的2.8% [2] 经济前景与需求 - 经济学家预计今年GDP增速将放缓至1%以下,低于2024年的2.8% [2] - 就业指标从50.2降至49.5,反映对未来需求前景和成本上升的担忧 [3] - 商业情绪改善但仍略低于2024年平均水平,因对政策负面影响的担忧 [3] 行业动态与贸易影响 - 制造业交货延迟达31个月最长,服务出口降幅为2020年初以来最大 [2] - 美国旅游业大幅下滑,机票销售和酒店预订量下降 [2] - 5月商业活动回升部分归因于企业赶在90天关税暂停期结束前行动 [2]
罗马尼亚当选总统达恩:2025年预算赤字的实际目标是占GDP的7.5%。
快讯· 2025-05-22 17:27
罗马尼亚当选总统达恩:2025年预算赤字的实际目标是占GDP的7.5%。 ...
新加坡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9%,预估3.6%。新加坡第一季度GDP环比下滑0.6%,预估下滑1.0%。
快讯· 2025-05-22 08:07
新加坡第一季度GDP环比下滑0.6%,预估下滑1.0%。 新加坡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9%,预估3.6%。 ...
中国GDP被低估20万亿?为何统计数字差这么大?答案在这些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5-19 18:24
中国经济体量衡量方法差异 - 按汇率算法计算2024年中国GDP约1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5% [5]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4年中国GDP达38万亿美元,反超美国20% [10] - 两种算法结果差异显著,反映统计方法和经济结构深层问题 [12] 实体经济硬实力表现 - 农业产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年产量超美国近1亿吨 [14] - 工业原材料产量占比:钢铁超50%、电解铝60%、铜45%、水泥50%+ [18] - 制造业优势领域:汽车占全球30%、家电(冰箱50%+/空调80%/洗衣机70%)、电子产品(笔记本80%/手机90%) [20] 新兴产业全球主导地位 -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占全球80%+ [22] - 动力锂电池市场份额达7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全球60% [22] - 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全球占比普遍超过50% [24] 服务业统计缺口分析 - 平台经济(外卖/快递/网约车)规模超万亿但统计覆盖不全 [30] - 灵活就业人数达2亿,个体服务价值难精准计量 [32] - 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超2000万户,小微实体现金交易导致统计遗漏 [34] 汇率因素影响 - 人民币汇率可能被系统性低估,导致美元折算GDP"缩水" [36] - 国际货币体系复杂性影响汇率波动与GDP比较 [38]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关税休战推动二季度 GDP 跟踪预测走强,通缩压力仍持续
摩根· 2025-05-19 16: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生产表现尚可但内需弱于预期,二季度实际GDP追踪有温和上行风险,但通缩可能持续 [2][3][4] - 90天的中美关税休战窗口可能导致对美出口提前装载量增加,但鉴于关税不确定性,出口相关资本支出可能仍低迷 [3] -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加权关税税率仍处于高位,意味着近期出口提前装载后最终需求仍会减弱,加剧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和通缩,需要更多消费刺激措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产与需求情况 - 4月生产因出口转运前置表现好于市场预期,国内投资和消费未达预期 [2][7] - 4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放缓至6.1%,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均有不同表现;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销售均弱于市场预期 [2][6] - 资本支出普遍放缓,制造业资本支出因关税不确定性减弱,基础设施资本支出在一季度前置后有所回调 [7] - 零售销售的主要拖累因素是情绪疲软和以旧换新计划效果减弱,黄金购买量激增 [7] GDP与出口情况 - 二季度实际GDP追踪有4.5%的同比增速,存在温和上行风险,因90天关税休战窗口内对美出口提前装载 [3][7] - 物流数据平台显示,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环比飙升近300% [3] 通缩情况 - 由于关税仍处高位和政策反应,通缩可能持续 [4] -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加权关税税率仍高达40%,远高于2025年前的11% [4] - 额外刺激措施可能较轻且延迟,四季度可能有5000亿 - 1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方案,北京可能采取渐进方式解决结构性经济失衡 [4]
中国香港一季度GDP同比终值 3.1%,预期 3.1%,初值 3.1%。
快讯· 2025-05-16 16:35
中国香港一季度GDP同比终值 3.1%,预期 3.1%,初值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