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
搜索文档
“稳”字打底 “活”力提升 一揽子政策显效 资本市场向好势头持续巩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04:43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政策,释放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政策实施近一年来资本市场"稳"的基础持续巩固,"活"的生态加速形成 [1]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上升,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两融余额达24024.65亿元,单日成交额数次突破3万亿元,总市值站上百万亿元规模,8月A股新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34.97%同比增长165% [2] - 政策协同显效背景下市场"稳"的基础不断巩固,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从市场层次、资金结构、服务实体等多维度提升市场韧性和深度 [4]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提升市场活力和稳定性的关键,制度安排着力疏通入市堵点,推动"长钱长投" [5] - 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但基础仍需加强,下一步需深化投融资改革,融资端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投资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资产端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6][7][8] 市场活跃度指标 - 全市场两融规模上升,融资融券余额为24024.65亿元,显示投资者正不断加大A股权益配置 [2] - 日均成交额明显提升,今年以来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数次突破3万亿元,总市值站上百万亿元规模 [2] - 投资者入场步伐加快,8月A股新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34.97%,同比增长165% [2] - 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行业类ETF持续净申购成为居民增量资金入市主要渠道 [3] 政策效果与制度创新 -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资金供给、市场结构、生态建设实现多维度突破 [1] - 科创板"1+6"政策推出、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与公募基金改革、《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发布 [4]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对公募基金、养老金等全面实施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着力解决A股"长钱不足""长钱不长"等问题 [5] - 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 [5] 市场参与主体行动 -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功能、国资委强力推进央企市值管理考核、机构投资者联手加仓 [5] - 中金公司认为两融余额重返高位显示市场活跃度继续提升 [2] - 招商证券认为偏股公募基金发行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3] 未来改革方向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提升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拓展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 [6] - 完善保险、年金等资金的权益投资监管,推广长周期考核,优化理财、信托等入市机制 [7]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财务造假惩防体系建设,用好市值管理工具,增强投资者回报 [7] - 深入落实"并购六条"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严格执行应退尽退,加速劣质企业出清 [8]
一揽子政策显效 资本市场向好势头持续巩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04:17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在国新办2024年9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联合推出 一揽子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政策,释放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今年以来,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数次站上3万亿元、两融余额突破2.4万亿元……一组最新数据折射 出"9·24"一揽子政策实施近一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稳"的基础持续巩固,"活"的生态加速形成。 (上接A01版)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行业类ETF持续净申购,成为当前居民增量资金入市的主要渠 道。展望后市,偏股公募基金发行将继续接力,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稳"的根基筑牢 市场活跃度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政策协同显效背景下"稳"的基础不断巩 固。自去年9月24日以来,一揽子重磅金融政策落地实施,宏观政策协调性持续增强,为市场企稳回升 和信心修复提供了坚实支撑。 这些积极转变,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发力与精准施策。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资金供给、市 场结构、生态建设实现多维度突破。 市场人士预计,下一步,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增强市场 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
中国证监会机构司司长赵山忠:持续完善适配科创企业发展的监管制度和市场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9-19 23:45
9月19日,证监会机构司司长赵山忠在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资产管理专委会2025年度会议上表示,下 一步,证监会将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完善适配科创企业发展的监管制度和市场生态,引导资管 行业加大资源投入,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赵山忠介绍,近年来,证监会坚持全面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稳步推进公 募基金改革,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陆续出台了"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资本市场做 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持续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生态,破解支持科创企业发 展的堵点、难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加快深度融合。 首先,加快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赵山忠表示,从投资端来看,科创企业具有周期长、投 入大、风险高等特点,尤其需要"长钱"的支持。去年9月份以来,在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证 监会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提出一系列具体务实有针对性 的举措,着力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建立健全适配权益投资的长期考核机制。一方 面"长钱"更多,今年以来,以保险资金 ...
一揽子政策落地显效 中长期资金筑牢稳市根基丨时报经济眼
证券时报· 2025-09-17 08:06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与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24日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和"1+N"政策体系 系统性重塑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1] - 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 A股企稳回升且交易日趋活跃 [1] - 证监会谋划"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 持续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 稳市场机制与资金支持 -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指数基金与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形成合力 该搭配模式被验证为应对市场短期超调的有效举措 [3] - 中国人民银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逆周期调节阻断市场负向循环 [3] - 超500家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 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1200亿元 [3] - 保险和银行理财增量资金加快进场 新基金发行提速 企业年金入市比例增加 [6] 中长期资金入市情况 - 五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上半年股票投资金额达18464.29亿元 较年初增长28.71% [6] - 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 其中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6] - 年金投资资产净值较2024年底增长约0.69万亿元 [6] -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加大入市力度 [6] 市场生态与制度改革 - 公募基金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优化 投资行为稳定性提高 [7] - 机构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 市场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 [7]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健全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 [9] - 推动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强化投资者回报 [9]
一揽子政策落地显效 中长期资金筑牢稳市根基丨时报经济眼
证券时报· 2025-09-17 07:39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与改革 -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 "1+N"政策体系渐次落地 系统性重塑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2] - 证监会表示要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 [2] - 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增效 强调以深化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 持续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 [2] 市场稳定机制与资金支持 -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指数基金 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形成稳定资本市场合力 [4] - 中国人民银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4] - 超500家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 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过1200亿元 [4] - 类"平准基金"作用有利于校正资本市场超调 稳定市场预期 [5] 中长期资金入市情况 - 五大上市险企股票投资金额达18464.29亿元 较年初增长28.71% [7] - 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 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7] - 年金投资资产净值较2024年年底增长约0.69万亿元 [7] - 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7] 市场生态与制度改革 - 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提高中长期资金入市意愿 公募基金投资业绩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7] - 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 市场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 [8] - 证监会将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加快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11]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 健全覆盖各类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的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 [11]
一揽子政策落地显效 中长期资金筑牢稳市根基
证券时报· 2025-09-17 02:09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资本市场改革风 劲,"1+N"政策体系渐次落地,系统性重塑了市场的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改 善。今年以来A股企稳回升,交易日趋活跃。 当前,稳的力量还在不断汇聚。在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重点任务举措时,证监会表示要持续巩固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不断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 念。中国银河(601881)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市场稳定成效初显,政策重心已转向结构性增 效,强调以深化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持续健全常态化的稳市机制安排,将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 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聚合力助市场稳健前行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稳定对于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以及促进消费和投资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面对不确定性日益增多的外部发展环境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时,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就显得 尤为重要。 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形成了稳定资本市场的合力,中央汇金公司在前增持指数基金, 央行在后提供流动性支持,这一搭配模式在过往多次被验证是应对资本市场短期超调最有力的有 ...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5家险企股票配置增逾28%、国内ETF破5万亿元
财经网· 2025-09-12 18:54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引导 - 监管部门2024年9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加大入市力度 [2] - 政策建立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年度考核权重 明确全国社保基金5年以上考核安排 [2] - 政策推动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 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 提升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例 [2] 保险资金入市规模与配置 - 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中报股票投资金额合计18464.29亿元 较年初增加4118.58亿元 增幅28.71% [2] - 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39% [2] - 险资股票配置余额达3.07万亿元 上半年净增6406亿元 同比增幅47.57% 较一季度末增长8.92% [2] - 预计下半年险资将增配A+H股3000-4000亿元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 [3] 公募基金规模与结构变化 - 2025年7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35.08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4] - 国内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1.29万亿元 增幅超34% 总份额达2.89万亿份 [4] - 权益类基金正收益数量持续增加 百亿元规模以上ETF产品数量突破100只 [4] - ETF产品数量超1200只 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等多元领域 [5] 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 - 2025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型基金1.48万亿份 同比增加4458亿份 [6] - 机构投资者持有占比从34.44%提升至40.49% 增加6个百分点 [6] - 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在市场波动期间增持ETF 对市场稳定产生重要作用 [6] 企业年金投资状况 - 2025年二季度末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约3.8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0.69万亿元 [7] - 权益类组合4208个 资产金额3.09万亿元 近3年累计收益率5.84% [7] - 当前企业年金A股投资比例约14% 距离40%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7] - 长周期考核机制下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有望大幅提升 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7]
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中证A500ETF(560510)盘中价格创新高!聚焦“新质生产力”优质龙头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9-12 13:31
中证A500ETF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2日13:07中证A500ETF(560510)上涨0.09%冲击3连涨 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成交7927.89万元 [1] - 中证A500指数(000510)上涨0.10% 成分股北京君正上涨10.95% 兆易创新上涨10.00% 上海建工上涨9.96% 罗博特科上涨9.62% 云南铜业上涨9.58% [1] A股再融资市场 - 截至2025年9月11日年内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总额达8002.14亿元 较去年全年2231.20亿元增长258.7% [1] 保险资金投资动向 - 2025年中报显示五大上市险企股票投资金额合计18464.29亿元 较年初增加4118.58亿元 增幅28.71% [2] - 中国人寿关注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板块轮动机会 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 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 [2] 国际投资者情绪 - 摩根士丹利表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超过90%受访投资者愿意提高对中国敞口 [2] - 美国投资者兴趣从ADR与互联网板块延伸至在岸A股市场 重点关注香港与在岸A股市场的特定主题与结构性机会 [2] 指数产品信息 - 中证A500ETF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 该指数从各行业选取500只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证券作为样本 [3] - 中证A500ETF(560510)场外联接基金包括泰康中证A500ETF联接A(022426)、联接C(022427)、联接Y(022942) [3]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9月12日
新华财经· 2025-09-12 08:42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 国务院批准北京城市副中心 苏南重点城市 杭甬温 合肥都市圈 福厦泉 郑州市 长株潭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成都市等10个地区开展为期2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协同试点地区加快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 [1] A股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9月11日A股全线上涨 上证指数涨逾1% 深证成指涨逾3% 创业板指涨逾5%并站上3050点 [2] - 截至9月10日A股两融余额达23255.93亿元 融资余额23092.6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9月以来融资余额增加超630亿元 [2] - 9月11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00亿元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 [2] 新能源车险行业盈利转折 - 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率先实现承保盈利 [3] - 行业扭亏驱动因素包括定价合理化 保费规模扩大摊薄成本 车企合作降低赔付成本以及精细化管理 [3] - 新能源车险行业有望在未来三年迎来扭亏拐点 [3] 公募基金投资策略 - 华安基金 富国基金 国泰基金 华宝基金等多家公募在秋季策略会中看多权益市场配置价值 [4] - 市场正形成产业趋势共振向上 多点开花格局 结构性机会持续涌现 [4] 半导体行业并购整合 - 芯原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5] - 芯来科技是中国本土最早RISC-V CPU IP供应商之一 收购将完善芯原股份CPU IP布局并强化AI ASIC设计能力 [5]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 - 翔宇医疗 麦澜德 博拓生物 熵基科技等10余家A股公司披露脑机接口业务动态 部分企业预计年内实现营收贡献 [6] - 地方政策通过增设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推动产业进入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双轮驱动新阶段 [6][7] 中长期资金入市态势 - 5家险企股票配置规模增长逾28% 国内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外资持有A股总市值持续增加 [8] - 保险资金 社保基金 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日益明确 推动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生态形成 [8] 保险行业资本运作 - 中国平安8月底买入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 对两家险企H股持股比例突破8% [9] - 险企高管表示A股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将稳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并优化投资策略 [9] 光模块产业升级 - 新易盛 中际旭创 光迅科技等头部厂商在光博会展示1.6T光模块产品 现场采取保密措施 [10] - 2025年为1.6T光模块商业化元年 头部厂商已向海外出货 国内市场以400G/800G为主力 产业链积极扩产并布局硅光技术 [10] 指数体系丰富化 - 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中证A500相对成长指数 相对价值指数 纯成长指数 纯价值指数等6条新指数 [11] - 新指数从中证A500样本中选取100只证券 提供更精细化投资工具 [11]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固态电池概念股持续走强 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终极形态 [12] - 固态电池解决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瓶颈 安全隐患及低温性能缺陷等问题 [12] 数据中心行业并购 - 东阳光集团牵头银团以280亿元现金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 创行业最大规模并购交易 [13] - 行业并购逻辑转向区位价值 客户黏性 能效水平综合评估 预示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13][14]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公募三阶段降费落地,1H25保险行业增配二级权益超6000亿元-2025090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7 19:43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非银金融行业 [1]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落地 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 三个阶段费改累计让利超500亿元 [16] - 1H25保险行业增配二级市场权益6223亿元 上市险企增配4862亿元 [2] - 分红险转型成效超预期 为险资入市提供长期驱动力 [2] - 港股市场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截至8月底融资总额达1375亿港元 同比增长接近6倍 [17] 市场表现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0.81% 非银指数下跌4.96% [5] - 券商指数下跌5.31% 保险指数下跌4.03% 多元金融指数下跌5.55% [5] - 保险板块A股表现:中国人保下跌6.57% 中国太保下跌5.63% 中国平安下跌3.31% 中国人寿下跌4.87% 新华保险下跌7.20% [7] - 券商板块仅2只个股上涨:太平洋上涨6.80% 华林证券上涨0.18% [7] 保险行业数据 - 1H25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较年初增长8.9%至36.2万亿元 [2] - 7家上市险企投资资产规模合计较年初增长7.5%至21.8万亿元 占行业整体60.3% [2] - 1H25险资增配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6222亿元 占比较24年末提升0.7个百分点至13.05% [2] - 截至2025年6月末 7家上市险企二级市场权益配置比例合计达13.2% 其中股票占比9.4% 基金占比3.8% [2] - 平安上半年增配二级权益2076亿元 占上市险企增配总规模42.7% 国寿增配1632亿元 占比33.6% [2] 分红险转型表现 - 太平人寿分红险在长险首年期缴保费中占比87.1% [2] - 中国人寿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超50% 新单保费占比超19.87% [2] - 太保寿险分红险占新保期缴42.5% 新单保费占比16.1% [2] - 新华保险1H25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10.9% [2] - 友邦保险分红账户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达39.0% 高于非分红账户28.0个百分点 [2] 券商行业数据 - 本周沪深北日均股票成交额26,035.62亿元 环比下降12.75% [15] - 2025年至今沪深北日均成交金额15,768.22亿元 同比增长48.25% [15] - 截至2025年9月4日 两融余额22,795.44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22.3% [15] - 2025年至今两融日均余额18,856.55亿元 较2024年全年日均余额增长46.9% [15] - 2025年9月股权融资首发募资6.0亿元 [49] - 2025年9月券商主承销债券1175.15亿元 [12] 利率环境 - 截至2025年9月5日 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83%和1.87% [12] - 国债和国开债期限利差分别为0.43%和0.33% [12] - 1年期和10年期企业债信用利差分别为0.27%和0.46% [12] 投资建议 - 券商推荐三条投资主线:综合实力强的头部机构 业绩弹性较大的券商 国际业务竞争力强的标的 [2] - 保险持续推荐中国人寿(H)、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国太保 [2] - 港股金融/多元金融推荐香港交易所、中银航空租赁、江苏金租、远东宏信 [2] 重点公司动态 - 永安期货累计回购股份96.7万股 支付金额1499.7万元 [21] - 中银证券选举周权为董事长 [22] - 信达证券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更完成 [23] - 中泰证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24] - 华创云信股东杉融实业0.4亿股将被司法拍卖 [27] - 国联民生获准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亿元 [30] - 广发证券累计新增借款529.81亿元 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34.61% [31] - 国盛金控总经理辞职 董事长代行总经理职责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