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鑫元基金张峥青:政策与周期共振,科技投资进入新阶段
中国经营报· 2025-11-07 21:20
政策环境与战略定位 - “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战略核心要义,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10次提及“科技”,8次提及“创新”,2次提及“新质生产力” [1] - “十五五”规划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主要目标,叠加“未来十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政策表述,意味着A股科技板块在未来五年具备结构性主线地位 [2] - 国家明确未来十年对算力、半导体、工业自动化、绿色能源等领域进行资金和资源持续倾斜,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 [2] 科技行业发展趋势 - 本轮科技周期是政策、资本、需求三重力量共振推动的系统性升级,而非单一技术替代 [1] - 长期趋势清晰,包括AI驱动算力持续扩张、智能制造推动工业升级、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加速渗透 [1] - 政策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创新能力提升,促进科技行业成长与盈利预期增强 [2] 利率环境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 全球利率下降通过降低贴现率和风险溢价,直接作用于企业估值中枢,对SaaS、云计算、AI应用、创新药等“长久期”成长型板块的估值扩张影响最大 [3] - 利率变化影响全球流动性和跨境资本流动,美联储政策及美元趋势引导非美新兴市场和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 [3] - 利率下降降低科技企业债务和再融资成本,有利于提升资本开支加速,例如AI大厂的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3] - 汇率变化通过成本和汇兑收益影响利润表,弱美元与本币升值阶段改善进口依赖型企业的成本结构 [3] - 利率下行周期驱动风险偏好变化,使投资人倾向配置高成长性科技标的 [4] 投资策略与风险识别 - 投资需回归业绩和护城河基准,坚持估值与盈利匹配原则,把“含科量”转化为可量化的增长指标 [6] - 应关注具备清晰商业化路径、持续研发投入与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例如AI产业链中具备模型算法、算力芯片、数据资源与产业落地协同能力的企业 [6] - 估值风险的本质是兑现风险,投资者应通过产业验证与业绩周期研判,判断企业的兑现节奏是否与市场定价一致 [6] - 配置应保持均衡,长期仓位聚焦具备全球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资产,短期仓位参与景气较强的细分领域轮动 [7] - 在高估值阶段,投资者需要以更长视角和更严标准审视企业成长质量,做到“以业绩化解估值” [7] 政策分析与效果验证 - 区分长期“制度红利”与短期“情绪催化剂”的关键在于理解政策的传导路径,即从“方向确定—资金分配—执行落地—业绩兑现”四个阶段 [9] - 真正的长期政策具备“持续、可衡量、具备执行力”的特征,例如有明确的考核目标、财政或金融配套机制,并持续出现在中长期规划文件中 [10] - 政策的真正价值需通过落地后的产业数据验证,包括财政支出、项目批复、设备订单、企业资本开支、毛利率改善等硬指标 [11] - 投资者可跟踪地方专项债投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清单、AI算力中心建设节奏等数据,判断政策是否形成产业合力 [11]
刚刚!重磅利好来袭!
券商中国· 2025-11-07 19:57
政策核心与总体要求 -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5年11月2日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具体情境,连接技术和产业,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1][8] - 政策总体要求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核心,支持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行业领域集成式场景及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发展路径 [9]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 - 深入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支持数据分析挖掘、流通使用、安全防护等领域技术创新,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 [3][10] - 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以满足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多领域发展需要 [3][11] 制造业与工业升级 - 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生物、工业智能等核心技术应用,创新柔性生产线、智能工厂、绿色工厂、高标准数字园区、零碳园区等应用场景 [3][13] - 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向自主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产品开放应用场景,并遴选培育工业领域垂直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 [3][13] 生物技术与清洁能源 - 推动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新材料、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创新场景,重点开放生物基材料替代、生物能源低碳转化、天然产物绿色制备等应用场景 [3][11] - 推动清洁能源在铁路、公交、环卫、重卡、农机、物流等领域开放应用,建设清洁能源车辆运输走廊,并创新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生产运行管理、智能电网、绿电直供、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 [11] 全空间无人体系与低空经济 - 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并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场景 [4][11] - 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 [4][11] 智慧物流与交通运输 - 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等发展,探索与新技术、新业态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和公铁、水水、铁水智慧联运新场景 [13] - 创新无人运输、无人装卸、无人配送、智慧仓储等应用场景,并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开拓国际航班空运过境货物转运应用场景 [13] 现代农业与种业创新 - 加快种业应用场景建设,加强设计育种、生物育种等科学技术支撑引领,推出育种、制繁种、扩繁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 [6][14] - 支持建设旱区、寒区、高原、盐碱地等特色种业应用场景,并推出智慧农(牧、渔)场等一批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14] 医疗卫生与养老助残 - 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创新健康咨询、问诊指引、辅助诊断、远程医疗、用药审核等医疗应用场景 [4][18] - 创新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终端服务系统、在线家庭医生药师等应用场景,打造科技助残、家政服务、托育照护、康复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的生活服务场景 [4][18] 消费跨界融合与文旅创新 - 加强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交通等消费跨界融合,培育互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沉浸式互动式场景 [5][19] - 加快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推广应用,加强数字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多业态集成,建设快速通行、预约预订、智能导游、客流管理、虚拟浏览相融合的数字文旅应用场景 [19] 场景开放与要素配置 - 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要求各地区深入挖掘场景资源,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吸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 [6][20] - 探索创新空天、深海、频谱轨道等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发挥技术、数据、人才、资本等要素支撑作用,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做好金融服务 [4][20]
丽臣实业:上海基地建成的新产能将提高公司向长三角地区和西南、河北及海外市场的供应能力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17:49
公司产能与市场拓展 - 上海基地新产能将提高公司向长三角地区、西南、河北及海外市场的供应能力 [1] - 公司计划通过加大对优质客户的供应力度、拓展客户数量来提升市场份额 [1] - 公司计划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以增加出口 [1] 公司战略与发展目标 - 公司致力于将上海基地建设成集科研、产销于一体的科创型示范基地及智能制造名片 [1] - 公司目标是将上海基地打造成为表面活性剂的国际桥头堡 [1] - 上海基地新增产能的消化释放预计将助力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1]
赛腾股份(603283):业绩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向好
国元证券· 2025-11-07 17:12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 - 报告对赛腾股份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2.80亿元、38.60亿元、46.16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9亿元、5.94亿元、7.20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为1.78元、2.12元、2.57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估值分别为27倍、23倍、19倍 [4] 近期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Q1-Q3)公司实现营收25.35亿元,同比下滑20.62%;实现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下滑15.61%;扣非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下滑17.91% [1] - 2025年第三季度(Q3)单季实现营收11.62亿元,同比下滑25.64%;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下滑13.26%;扣非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下滑16.66% [1]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1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22亿元实现由负转正,主要系销售回款增加及采购支出减少所致 [1]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6.18%,同比提升1.49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8.19%,同比提升3.8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6.52%,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2]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03%/5.35%/9.33%/0.80%,同比变动+0.99/-2.35/+0.79/+0.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控制显著 [2] 业务发展机遇与战略布局 - 公司积极把握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战略机遇,通过并购整合与自主研发成功切入晶圆检测与量测设备领域 [3] - 相关半导体设备产品已导入Sumco、Samsung、协鑫、奕斯伟、中环半导体等国内外领先晶圆厂供应链,并在HBM等前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构筑第二成长曲线 [3] - 在消费电子基本盘领域,公司紧密跟随AI手机、折叠屏、可穿戴设备等技术趋势,持续为客户提供高精度、智能化的组装与检测装备,巩固市场地位 [3]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6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1.62% [3]
“十四五”期间 广东省基础设施预计完成投资超6万亿元 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发展网· 2025-11-07 16:40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 - 全省基础设施预计完成投资超6万亿元 [1] 交通运输 - 高速铁路里程超3000公里 高速公路里程超1.17万公里 [1] - 港口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7400万标准箱 民航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超2亿人次 [1] - 实现市市通高铁 县县通高速 航空航运网络覆盖全球 [1] 能源保障 - 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近3000座 线路总长达10.3万公里 [2] - 电源装机总容量超2.56亿千瓦 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长1.5倍 [2] - 建成油气管道超7600公里 公共充电桩70万个 实现1123个乡镇公共充电桩全覆盖 [2] - 全省能源自给率提升6个百分点 天然气储气能力翻一番 [2] 水利安全 - 水利投资规模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 其中2023 2024连续两年投资超千亿元 [2] - 新增水库总库容4.42亿立方米 年供水能力26亿立方米 [2] - 农村供水规模化率提升至89.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3%以上 [2] - 建成大中型灌区335宗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率提升至81% [2] 数字基础设施 - 累计建成5G基站数43.1万个 5G用户规模全国第一 [3] -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5.8亿户 全国首个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光网全覆盖 [3] - 广州和深圳两个国家级超算中心加快改造升级 [3]
日发精机:目前在中国轴承制造装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名列前茅
证券日报· 2025-11-07 16:13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秉承重点赛道占头部、核心业务上规模,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的远景目标 [2]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技术攻关 [2] -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创新和产品升级迭代 [2]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轴承装备领域业务和产品在精度和性能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 公司受到客户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2] - 公司在中国轴承制造装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名列前茅 [2] - 公司已成为轴承行业国际著名全球供应商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2] - 公司凭借多年来在各细分市场积累的技术优势、优质的客户资源以及稳定的供货能力奠定竞争优势 [2]
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发布 涉及新兴领域、交通和绿色低碳等方面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14:23
新兴领域标准 - 发布稀土永磁材料、精细陶瓷、碳纤维复合材料等167项国家标准,促进新材料技术迭代与成果转化 [1] - 发布智能计算等4项国家标准,涉及术语、参考架构和测试方法,夯实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基础 [1] - 发布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14项国家标准,涉及电子元器件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助力半导体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1][4] 交通和绿色低碳标准 - 发布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报警信息、信号系统等3项国家标准,引领公共轨道交通保障能力提升 [2] - 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登记和运行识别、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燃气汽车等30项国家标准,助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 [2] - 发布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垃圾焚烧设备、温室气体管理体系等22项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2] - 发布风能发电系统、数控卷板机、往复式内燃机等199项国家标准,加快高端装备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2] 安全生产标准 - 发布燃气输配设备安全、压力管道规范、小型游乐设施安全等22项国家标准,强化基础设施与公众场所安全 [2] - 发布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完善产品安全性能要求 [2] - 发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电子产品等11项重点消防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2] 经贸服务标准 - 发布跨境电商、电商平台交易信息等3项国家标准,指导跨境电商风险防控和独立站建设 [3] - 发布物流单证、物流服务合同、汽车零部件周转箱等5项物流和多式联运国家标准,提升单证、集装器具规范化水平 [3] - 发布瑞典、芬兰、挪威、丹麦、泰国等5种外语地名中文译写导则国家标准,促进与北欧、东盟国家经贸往来 [3] 农业农村标准 - 发布饲料、农药、动物卫生、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等30项国家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供技术基础 [3] - 发布粮油、烟草、林业生物质材料等46项国家标准,服务高质量农产品供给 [3] - 发布水利节水、农产品购销等7项国家标准,助力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提升 [3] 百姓生活标准 - 发布智能家电应用场景、家电再生材料、家电用锂离子电池等10项家电国家标准,推动家电产品提升智能化、绿色化与质量安全性 [3] - 发布智能纺织品、领带丝织物、鞋号对照表等13项纺织服装及鞋类产品国家标准,指导企业规范生产,增强消费者穿戴体验 [3] - 发布碘缺乏病消除等6项医疗健康国家标准,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保障 [3]
涉稀土永磁、集成电路等,一批国家标准发布
上海证券报· 2025-11-07 13:04
新兴领域标准 - 发布稀土永磁材料、精细陶瓷、碳纤维复合材料等167项国家标准,促进新材料技术迭代与成果转化,引导产业规范化发展[1] - 发布智能计算等4项国家标准,涉及术语、参考架构和测试方法,夯实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基础[1] - 发布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14项国家标准,涉及电子元器件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助力半导体产业规范健康发展[1] 交通和绿色低碳标准 - 发布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报警信息、信号系统等3项国家标准,引领公共轨道交通保障能力提升[2] - 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登记和运行识别、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燃气汽车等30项国家标准,助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2] - 发布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垃圾焚烧设备、油田生产能耗测试等22项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2] - 发布风能发电系统、数控卷板机、往复式内燃机等199项国家标准,加快高端装备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促进制造业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2] 安全生产标准 - 发布燃气输配设备安全、压力管道规范、小型游乐设施安全等22项国家标准,强化基础设施与公众场所的安全稳定运行[2] - 发布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烟花爆竹产品安全性能要求[2] - 发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电子产品、泡沫灭火剂等11项重点消防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更新升级相关技术要求,加强质量控制[2] 经贸服务标准 - 发布跨境电商、电商平台交易信息等3项国家标准,指导跨境电商风险防控和独立站建设,为电商平台企业提供技术参考[3] - 发布物流单证、物流服务合同、汽车零部件周转箱等5项物流和多式联运国家标准,提升单证、集装器具等的规范化水平[3] - 发布瑞典、芬兰、挪威、丹麦、泰国等5种外语地名中文译写导则国家标准,为促进同北欧、东盟国家经贸往来和社会文化交流提供支撑[3] 农业农村标准 - 发布饲料、农药、动物卫生、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等30项国家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供技术基础[3] - 发布粮油、烟草、林业生物质材料等46项国家标准,服务高质量农产品供给[3] - 发布水利节水、农产品购销等7项国家标准,助力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提升[3] 百姓生活标准 - 发布智能家电应用场景、家电再生材料、家电用锂离子电池等10项家电国家标准,推动家电产品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绿色化与质量安全性[3] - 发布智能纺织品、领带丝织物、鞋号对照表等13项纺织服装及鞋类产品国家标准,指导企业规范生产,增强消费者穿戴体验[3] - 发布碘缺乏病消除等6项医疗健康国家标准,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保障[3]
日发精机(002520) - 2025年11月3日至11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7 11:48
数控螺纹磨床业务进展 - 数控螺纹磨床用于加工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等行业的高精度丝杆和螺母,效率高且精度符合要求 [3] - 已具备高精数控螺纹磨削设备的生产能力,市场开拓如期推进,已与贝斯特、五洲新春、三联锻造等客户签署合同或达成战略合作 [3] - 用于丝杆、螺母的内、外螺纹磨床及用于螺母加工的专用磨床已向部分客户交付使用 [3] - 因部分下游行业如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大规模量产,数控磨削设备尚未实现持续产能释放 [3] 公司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 公司远景目标为“重点赛道占头部、核心业务上规模,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 [4] - 通过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和产品升级迭代,在轴承装备领域的精度和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 - 在中国轴承制造装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名列前茅,并成为轴承行业国际著名全球供应商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4] 经营模式与未来规划 - 采用直销和代理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生产模式以“以销定产”为主,根据订单合同组织生产 [4][5] - 未来将继续聚焦主业研发,改进产品细节,优化工艺验证,提升机床品质和生产效率 [5] - 计划全力打造高精、高效、智能化产品及产线,加快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