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可持续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闯干实”书写创新答卷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10:22
行业战略方向 - 石油和化工行业需加大科技投入并提升创新能力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企业需以"闯"字为先精神进入未知领域 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1] - 企业需以"干"字当头态度将目标转化为实际成果 把握发展机遇 [2] - 企业需以"实"字为要行动实现技术突破 攻克卡脖子难题 [2] 企业创新案例 - 四川广元瑞峰新材料通过科技创新研发聚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 成为国内首家TPU系列绿色涂层产品研发单位 [1] -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通过化学加工将煤炭转化为氨纶和对位芳纶原料 实现煤炭应用领域拓展和附加值提升 [2] 技术创新影响 - 煤炭转化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 推动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 [2] -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2]
研判2025!中国防臭袜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新一代消费群体崛起,防臭袜市场有望持续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4 09:46
防臭袜行业概述 - 袜子作为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 但传统纯棉袜子吸湿透气性差 导致85%中国人群受脚气困扰[1][13] - 防臭袜凭借抗菌 防臭 透气等功能特性 逐渐获得市场关注 尤其吸引注重品质的新一代消费者[1][13] - 2024年中国防臭袜市场规模达57.7亿元 同比增长15% 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13] 消费驱动因素 - 2025Q1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5.6%) 消费支出7681元(同比+5.3%) 推动功能性袜子需求[5] - 男性消费者占比68% 因其汗腺分泌量更大 运动场景下日均出汗量达200-300毫升 防臭需求更迫切[1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棉 麻 竹纤维) 合成纤维及银离子等特种抗菌材料[7] - 中游:生产制造企业如健盛集团 浪莎控股等 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17][18][20] - 下游:线上渠道(电商 直播)占比提升 2025年1-4月网上零售额4.74万亿元(同比+7.7%)[11] 核心材料发展 - 竹纤维作为第五大天然纤维 2024年产量10.46万吨(同比+5.62%) 其抗菌透气特性广泛应用于防臭袜[9] 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浪莎控股(2000+专卖店) 健盛集团(2025Q1营收5.6亿元) 大唐复鑫等[17][18][20] - 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部分企业通过降价促销争夺市场份额[17] 未来趋势 - 产品功能多元化:向智能温控 健康监测及抗菌防紫外线等多功能延伸[22] - 绿色转型:采用生物降解材料 天然纤维 推动生产环节节能减排[23] - 渠道融合: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满足体验与便捷双重需求[24][25]
《上海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告(2025)》
搜狐财经· 2025-06-09 14:06
上海跨境电商发展背景 - 上海跨境电商始于2010年代初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规模不断扩大[2] - 2016年成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之一,推动行业快速发展[2] - 凭借地理位置、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优势,成为推动上海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1][2] 区域发展特点 浦东新区 - 以金融支持和技术创新为核心,利用自贸试验区优势优化支付、结算和融资流程[3] - 跨境电商规模较大,进口集中在化妆品、保健品和母婴用品,出口集中在电子产品、服装和家居用品[3] 黄浦区 - 以品牌建设和服务优化为核心,依托南京路步行街等商圈提供品牌展示平台[4] - 跨境电商规模较小但增速快,进口聚焦高端消费品和奢侈品,出口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时尚配饰为主[4] -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通过体验店提升购物体验并拓展销售渠道[5] 静安区 - 以高端消费市场为核心,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专业服务团队[6][7] - 跨境电商以进口为主,集中在高端化妆品、时尚服装和家居用品领域[7] - 出口聚焦高端设计产品和时尚配饰,通过时尚展会等活动提升企业水平[7] 闵行区 - 以制造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传统制造业向跨境电商转型[9] - 进口集中在居家用品、母婴用品和食品,出口聚焦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产品[9] - 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企业发展[9] 杨浦区 - 以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核心,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运营流程[10][11] - 进口集中在健康食品、智能设备和文化创意产品,出口聚焦智能硬件、软件服务等领域[11] - 通过创新创业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11] 政策环境与支持 - 2023年发布《上海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2025年培育100家自主品牌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12] - 2022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841亿元,同比增长38.6%,其中出口1200亿元(+40%),进口641亿元(+36%)[14][16] - 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优化营商环境[1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出口商品以服装、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以化妆品、保健品和母婴用品为主[16]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上海港口优势、政策支持和旺盛的消费需求[17] 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 - 海外仓覆盖欧美、东南亚等主要市场,面积超100万平方米[18] - 发展智慧物流和供应链金融,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优化物流配送[20] 品牌建设与市场辐射 - 实施"出海优品"计划培育本土品牌,举办跨境电商博览会提升国际知名度[21] - 进口商品来源地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拓展至欧美、东南亚和非洲[22][23] 未来发展趋势 - 聚焦技术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和政策优化[29] - 推动数字化转型,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提升运营效率[29] - 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参与全球跨境电商规则制定[29][30]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乡村“绿色工厂” “蔬”写致富新答卷
中国新闻网· 2025-06-08 21:35
公司运营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八塘街道高朗村蔬菜基地占地约1200亩,自2015年开始建设,种植近30种蔬菜[1] - 基地日采收芦笋稳定在400斤至500斤,每斤售价7元人民币,主要销往广西南宁、柳州等城市[5] - 基地采取精细流程处理高附加值品种,如芦笋、佛手瓜苗、枸杞等,采摘后立即打包并冷冻保鲜,确保第二天清晨发往外地市场[5] - 基地引入节水喷灌、水肥一体化滴灌等先进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和肥料利用效率[7] 行业发展 - 贵港市港南区八塘街道种植蔬菜3900亩,截至今年5月产量达1.2万吨[7] - 基地成功吸引20余位投资者发展农业,通过合作社流转经营将荒地改造为现代化菜园[2] - 特色蔬菜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动力[7]
资本赋能高质量发展,古麒绒材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6-06 18:42
公司上市与行业背景 - 安徽古麒绒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29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1390,标志着公司进入资本助力发展阶段 [1] - 全球羽绒行业处于上升期,中国年产羽绒羽毛约40万吨(羽绒产量6.5万吨),国内市场需求5.5万吨(价值190亿元),全球市场需求达137亿美元 [1] - 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波司登等品牌通过高端化转型推动行业向品牌化发展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高规格羽绒产品研发生产20余年,为波司登、海澜之家、森马服饰等知名品牌提供鹅绒和鸭绒产品 [2][3] - 产品应用于服装、寝具、户外装备等领域,2019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6.67亿元增至9.67亿元(CAGR 20.37%),净利润从0.97亿元增至1.68亿元(CAGR 31.67%) [3] 财务表现与募投项目 - 2022-2024年资产总额从9.5亿元增至14.1亿元,主营业务毛利从1.51亿元增至2.45亿元 [4] - 流动比率稳定在2.29-2.51,速动比率1.16-1.32,资产负债率34.31%-38.07%,财务结构稳健 [4] - 本次发行5000万股(发行价12.08元/股),募资6.04亿元投向2800吨功能性羽绒绿色制造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5][6]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 公司拥有CNAS认证检测中心及省级科研平台,研发方向包括清洁生产工艺(产品蓬松度>28cm vs 国标≥16cm)和功能性材料技术(拒水羽绒测试超300分钟) [6][7] - 拒水羽绒产品2024年销售额达5115.25万元,获军需客户认可 [7] - 建成日处理万吨中水回用系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及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8] 行业影响力与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参与制定《羽绒羽毛》《羽绒服装》等国家标准,是唯一深度参与羽绒服装新国标制定的生产企业 [9] - 上市首日股价涨幅164.9%(收盘价32元/股),总市值达64亿元,触发盘中临停 [10] - 芜湖市上市公司总数增至30家(省内第2位),公司上市体现区域营商环境优势 [10]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继续深耕羽绒材料主业,聚焦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客户开拓,推动行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11]
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丝绸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6-01 09:11
行业概况 - 丝绸定义为纯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护肤、保健等内在品质,符合绿色消费潮流,广义涵盖"桑、蚕、茧、丝、绸、成品"全产业链 [1] - 现代丝绸产品主要包括生丝、绢纺丝、蚕丝及其交织物(蚕丝含量≥50%)和蚕丝被4类 [1] 产业链剖析 - 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游为农业原材料供应,中游为蚕茧收烘、缫丝加工等制造环节,下游为服装、家纺等成品流通 [3] - 主要企业多选择全产业链布局,代表企业包括嘉欣丝绸、凯喜雅等;单环节布局企业较少,如经纬纺机(机械)、汉川万桦合作社(种植) [4][6] 行业发展历程 - 丝绸产业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唐朝达到生产巅峰,明清时期因封建制度阻碍停滞,建国后成为世界生产与出口大国 [7] - 当前行业正经历设计研发、消费理念与营销渠道的深刻变革,仍保持国际资源优势地位 [8] 行业政策方向 - 政策聚焦绿色环保、数字科技赋能和文化品牌建设,如《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24年)》鼓励天然纤维高品质加工技术 [9][12] - 其他重点政策包括《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24年数字化率目标超70%)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支持广西纺织业) [1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丝绸行业营收724.2亿元(同比+9%),2024年达765.85亿元(同比+5.75%),蚕丝被市场规模220亿元(头部企业增速30%-50%) [13] - 2024年蚕丝产量+3.79%,绸缎+6.25%,蚕丝被-7.53%;绢纺和丝织加工营收占比43%(同比+2.6%),缫丝加工占比47%(同比+11.36%) [15][16] 行业竞争格局 - 区域分布:3673家存续企业中,浙江占比40%(1488家),江苏超300家,广西集中上游蚕茧企业 [19] - 企业竞争:嘉欣丝绸2024年营收38.17亿元(同比+6.41%),华佳丝绸3.3亿元(同比+1.28%)为仅有的两家增长企业 [2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AI应用于花型设计,智能化生产提升附加值 [24] - 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方向,环保政策驱动绿色供应链建设 [24] - 消费升级与国际化推动品牌建设,线上渠道拓展加速 [24]
“绿色金砖 金色未来”鹰瞳科技受邀出席2025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
新浪证券· 2025-05-29 10:00
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 - 会议主题为"绿色金砖 金色未来",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界精英、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与 [1] - 会议启动了"全球南方"绿色合作联合研究项目和绿色合作工作站两大倡议 [1] - 绿色合作联合研究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旨在为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提供绿色转型建议 [1] - 绿色合作工作站将整合北京市海淀区的企业、人才资源,推动绿色产业国际合作 [1] 绿色科技合作 - 会议设立"绿色科技与产品标准"对话环节,探讨标准互认、数字技术赋能等合作路径 [3] - 绿色合作工作站特别关注绿色科创企业如鹰瞳科技、科大讯飞等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1] - 项目聚焦清洁能源、绿色矿产等领域的跨国合作机会 [1] 鹰瞳科技参与情况 - 公司作为医疗AI代表企业受邀参会,展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5] - 公司副总裁吴晓磊在"绿色科技与产品标准"环节发表演讲 [5] - 公司展示了AI眼底检测技术,为与会专家提供体验服务 [3] 鹰瞳科技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视网膜影像诊断AI解决方案,集成便携式智能眼底相机 [5] - 系统可自动识别55种眼部疾病及多种慢病风险,诊断准确率达专家级水平 [5] - 技术方案能有效拉平地区医疗资源差距,推动医疗普惠化 [5] 公司战略定位 - 以"让健康无处不在"为使命,积极参与全球绿色发展 [5] - 通过AI技术创新拓展医疗资源可及性,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5] - 寻求在绿色科技领域的多元化国际合作机会 [5]
浙江开发区绿色石化产业对接会举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14:57
行业动态 - 2025年浙江开发区绿色石化产业对接会在宁波举行,活动由浙江省商务厅主办,宁波市商务局等单位承办 [1] -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 - 浙江石化产值位居中国前三,形成以宁波、舟山、绍兴等为核心的绿色石化产业带,拥有70家开发区涉及该产业 [1] 发展战略 - 浙江将绿色石化产业列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的核心产业集群,展现出强劲市场韧性与增长潜力 [1] - 浙江开发区要抓住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机遇,深化与中东欧及"一带一路"国家在绿色技术、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2] - 推动石化产业向高端化、终端化、差异化发展,加大研发中心布局,攻关核心关键技术 [2] 合作成果 - 浙江开发区绿色石化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首批14家单位入选绿色石化科创中心名单 [2] - 宁波、绍兴、平湖等开发区与吉林、黑龙江等地开发区签署共建合作协议,推动跨省产业联动 [2] - 活动吸引浙江、上海、黑龙江、吉林4个省份200余人参会 [2]
氟硅行业以两大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10:0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国内21家有机硅上市公司和32家氟化工上市公司多数净利润率下降 行业呈现"增量不增效"现象 [1] - 氟硅行业承受市场和经营双重压力 但中国经济稳健复苏有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有机硅和氟化工体系 但整体处于大而不强状态 [1] 转型方向与战略 - 行业需强化科技赋能和产链协同 推动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 [1] - 有机硅行业需强化安全环保与集约化发展 实施上中下游一体化整合 拓展全球化市场布局 [2] - 氟化工行业需聚焦新能源/半导体配套材料、国产化替代、定制化服务、绿色可持续发展及产业链高端化升级 [2] - 新材料发展路径为"重研发、补短板、锻长板、提品质、创品牌" 重点方向包括新型能源材料、工程塑料、绿色建材 [1] 细分领域数据与规划 - 2024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72.9万吨 产量27.7万吨 消费量同比增长8% [2] - 生态环境部已全面淘汰29种含POPs类物质 计划2027年建立本土化有害PFAS管控清单 [2] - 氟化工行业发起负责任生产倡议 加快PFAS淘汰、强化环境排放控制、推进绿色替代 [3] 行业资源整合 - 发布《中国氟化工产业年度报告(2025年版)》 提供产业发展数据并对大宗产品产能项目发出预警 [3]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批重点工程投用在即
新华网· 2025-05-26 20:55
投资规模与重点工程 - "十四五"期间北京城市副中心年均保持千亿元投资强度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南延段计划2023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1] - 运河东大街东延等道路工程将于2023年内基本完工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中深层地热项目将于2023年内开工 [1] - 河北廊坊"北三县"供水工程北京通州段将于2023年内开工 [1] 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将于2023年内开放 [1] -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将于2023年9月迎来28个教学单位和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 [1] - 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 [1] - 北京胸科医院危房改建项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将于2023年内完工 [1] 产业项目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新建北京艺术博物馆 [2] - 加速推进华夏银行总部、同仁堂集团总部搬迁项目 [2] - 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第二批北京市属国企搬迁工程 [2]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 [1] -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更加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