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争端
搜索文档
欧盟寻求本月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周三将发出更多关税信函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21:45
贸易谈判进展 - 欧盟正努力在本月末之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1][2] - 特朗普表示与中国和欧盟的贸易谈判进展顺利 [2] - 欧盟委员会计划在8月1日之前达成协议 甚至可能在几天内完成 [2] - 意大利经济部长警告谈判非常复杂 可能持续到截止日期 [2] 关税措施 -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铜材征收50%关税 并计划对半导体和药品实施关税 [1] - 特朗普将在周三发布至少七份关税通知 下午还有更多通知 [1] - 美国向14个贸易伙伴发出关税信函 要求对韩国 日本等国家征收25%及以上关税 8月1日生效 [1] - 消费者实际承受的美国关税税率升至17.6% 创九十年新高 [3] 关税收入 - 特朗普政府称关税是重要收入来源 目前已获得约1000亿美元收入 [6] - 预计到年底可能再获得3000亿美元收入 [6] - 近年来美国每年通过关税获得约800亿美元收入 [6] 协议达成情况 - 特朗普政府承诺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 但目前仅与英国和越南达成两份协议 [7] - 特朗普表示与印度的协议已接近达成 [7]
豆粕生猪:成交小幅回暖,连粕震荡反弹
金石期货· 2025-07-09 21: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美豆期货价格受美国中西部利好天气和贸易争端影响下探,短期关注1000 - 1010美分区间支撑;巴西大豆出口销售压力缓解,贴水报价易涨难跌;国内连粕短期底部区间震荡,现货成交略回暖,基差承压但跌破前期低点难度大;油厂有累库压力,远月基差销售进度慢 [17][18] - 生猪短期供应偏紧价格偏强波动,后期出栏节奏若恢复价格上涨步伐放慢,需求淡季和中期供应压力掣肘价格上方空间 [19] 各部分总结 行情综述 - DCE豆粕主力2509合约收盘价涨0.41%至2947元/吨,沿海主流油厂报价降10 - 30元/吨;DCE生猪主力2509合约收盘价降0.07%至14265元/吨,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跌0.11元/公斤;隔夜CBOT美豆主力合约降0.29%收1018美分/蒲式耳 [2] 主产区天气 - 美国中西部本周中段有局部至分散性阵雨,气温接近至高于正常水平;6 - 10日展望有局部至分散性阵雨,气温接近至高于正常水平;许多地区天气条件基本有利,但有潮湿和干燥区域 [3][4] 宏观、行业要闻 - 路透预计全球2025/2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1.2631亿吨,预估区间1.235 - 1.4亿吨,USDA 6月预估为1.253亿吨 [5] - 7月9日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进口成本价下跌 [5] - 7月8日国内主流油厂豆粕成交增加,现货成交增加,基差成交减少,成交均价创6个半月新低 [5] - 分析师预计巴西2024/25年度大豆产量1.6925亿吨,阿根廷2024/25年度大豆产量4927万吨 [5] - 分析师预计美国2025/26年度大豆产量43.34亿蒲式耳,单产52.5蒲式耳/英亩,2024/25年度年末库存3.58亿蒲式耳 [6] - 截至7月4日当周,CBOT大豆可交割库存较前一周减3.15%,较上年同期增196.92% [6] - 截至6月30日,欧盟2024/25年油菜籽和豆粕进口量高于去年 [6] - 马托格罗索州2025/26年度大豆总供应4855万吨,总需求4761万吨,年末库存94万吨,此次预估较上次降3.28%,产量预估降7.29%,种植面积增1.67% [7] - 截至7月4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盈利增加,外购仔猪养殖亏损减少 [7] - 2025年6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同比、环比下降,上半年同比下降 [7] 分析及策略 - 豆粕方面,美豆关注支撑位,巴西贴水报价强势;国内连粕震荡,现货成交回暖,基差承压;油厂有累库压力,远月基差销售慢 [17][18] - 生猪方面,短期供应偏紧价格偏强,后期出栏恢复价格上涨放缓,需求淡季和中期供应压力限制价格 [19]
准备好反制!欧盟官员称特朗普政府没诚意
证券时报· 2025-07-09 20:23
欧盟与美国贸易争端 - 欧盟与美国贸易争端集中在钢铁、汽车、铜及制药产品关税领域 [1] - 欧盟主要出口药品、汽车和机械设备 迫切需要与美方达成协议 [1] - 美方未承诺降低关税 也未接受欧盟提出的"冻结条款" [1] - 欧盟已准备好反制措施 第一阶段将于7月14日自动生效 [1] - 特朗普政府被指未表现出足够诚意 欧盟呼吁重建真正的伙伴关系 [1] 美国新关税政策 - 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新关税 [1] - 特朗普向日本、韩国等14国发出征税威胁 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 [1] - 对日本、韩国等国家征收25%新关税 波黑、南非30% 印度尼西亚32% [2] - 特朗普警告若日韩提高关税回应 美国将在25%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关税 [2] - 美方高官施压贸易对象加快谈判 暗示可延长谈判截止期限 [2] 行业影响 - 铜价因50%新关税威胁而飙涨 [7] - 汽车行业成为欧盟与美国贸易争端焦点之一 [1] - 制药产品可能成为美欧贸易争端新领域 [1]
沪铜日评:国内铜冶炼厂7月检修产能或环减,国内外电解铜总库存量连续累积-20250709
宏源期货· 2025-07-09 11: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传统消费淡季特征显现,全球电解铜总库存量连续累积,但因美国对进口铜加征关税引导跨市套利交易,海外多个铜矿生产或运输存在扰动,或使铜价震荡偏强,建议投资者前期空单逢低止盈并短线轻仓尝试多主力合约,关注不同市场铜价的支撑位和压力位[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8日,沪铜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79620,较昨日涨350;成交量61263手,较昨日降14051手;持仓量207382手,较昨日增2876手;库存19109吨,较昨日降2573吨;SMN 1电解铜平均价79795,较昨日降90 [2] - 2025年7月8日,沪铜基差175,较昨日降440;广州、华北、华东电解铜现货升贴水分别为 -50、 -200、 -55,较昨日分别降45、30、15;沪铜近月 - 沪铜连一为220,较昨日降60;沪铜连一 - 沪铜连二为170,较昨日升20;沪铜连二 - 沪铜连三为240,较昨日降10 [2] - 2025年7月8日,LME3个月铜期货收盘价(电子盘)9665,较昨日降119;注册与注销仓单总库存量较昨日降102500;LME铜期货0 - 3个月合约价差51.31,较昨日降28.49;LME铜期货3 - 15个月合约价差 -10.76,较昨日降16.61;沪伦铜价比值8.2380,较昨日升0.14 [2] - 2025年7月8日,COMEX铜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5.51,较昨日升0.37;总库存量221788,较昨日升834 [2] 行业资讯 - 北方铜业在互动平台回应称生产的压延铜箔为PCB业务链上游产品,产能规模为5000吨/年 [2] - 6月铜线缆企业开工率72.41%,环比降9.27%,同比微增0.70%,预计7月开工率续降至71.98%,行业持续承压 [2] - 印尼内政部长要求放宽对安曼国际矿业公司的铜精矿出口禁令,因其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 [2] 重要资讯 - 宏观上,美国参议院版法案将债务上限提高至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扩张或超3万亿美元;8月ADP就业人数为 -3.3万低于预期和前值,使美联储7月不降息概率下降,降息预期时点为9/10/12月 [3][4] - 上游方面,中国铜精矿进口指数为负且较上周升高,港口铜精矿出港量和库存有变化;欧洲高品质废铜受限,国内废钢经济性或提高,部分冶炼厂停产或投产;国内7月电解铜生产量或增加,进口量受限,社会和交易所库存量增加 [4] - 下游方面,部分铜加工企业7月因成品库存高有减产降库计划,多个铜加工行业产能开工率、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环比下降,铜箔产能开工率或环比升高 [4]
特朗普下定决心,印欧日韩有大麻烦?中国成了美国不敢碰的“钉子”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42
据上观新闻报道,7月5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透露已签署12封贸易信函,将在7日发出并公布收信 国,而这些信函直指8月1日生效的关税政策。这一动作,让本就紧张的全球贸易局势再添变数。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策略正从"暂缓"转向"强攻"。按其说法,已签署的12封信函将告知相关国家具体关 税,税率最高达70%,且8月1日就会正式征收。这种"突然袭击"式的操作,延续了特朗普惯用的谈判伎 俩——用模糊信息制造压力,逼迫对手在猜测中让步。 李在明(资料图) 从4月初到7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即将结束,75个受影响国家中,仅英国和越南选择妥 协。英方在汽车领域接受10%的加征关税,越方则同意美对其商品加征20%关税(原威胁加征46%), 换来美对越出口零关税。这种看似"双赢"的协议,实则是弱势方的无奈之举。 但日印韩三国的硬刚,却戳中了特朗普的痛点。日本金融机构此前大幅抛售美债,直接迫使美国暂停关 税战;印度在贸易谈判中从"迎合"转向"反制",用WTO诉讼表达不满;韩国因政权更迭,新政府"亲华 实用主义"立场让美韩贸易谈判失去原有节奏。这三个美国在亚太的重要盟友集体"唱反调",让特朗普 的关税策略遭遇前所未有的 ...
专家:中国没有将欧洲视为对手,而是希望与其共同维护平等互利的经贸往来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02
中欧贸易争端现状 - 中国和欧盟在7月底峰会前暂停解决贸易问题,双方未提出新方案打破僵局 [2] - 中国要求欧盟取消电动汽车出口和医疗器械市场的歧视性措施 [2] - 欧盟要求中国取消白兰地进口关税并停止对乳制品和猪肉的反倾销调查 [2] - 欧盟希望中国取消稀土元素和磁铁出口许可证要求 [2] 稀土出口管制争议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稀土出口不应成为中欧问题,只要遵守规定将保障欧洲企业需求 [2] -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指责中国对稀土出口实行"不透明"限制,欧盟准备抵制 [2] - 专家指出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是对美国贸易战的必要反制措施 [3] - 选择稀土作为反制工具因其战略意义大但产业规模小,对全球贸易扰动最小 [3] 中欧经贸关系分析 - 欧盟面临既要避免与美国冲突又要维持与中国重要经贸关系的两难 [7] - 中国视欧盟为关键伙伴但不会在峰会前急于达成协议 [7] - 欧盟尚未放弃在国际事务中对中国指手画脚的做法,影响关系正常发展 [7] - 中国采取谨慎态度,等待美欧、美中谈判进展 [7]
万通智控(300643) - 2025年6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15:4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643,证券简称为万通智控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编号为 2025 - 010,活动类型为电话会议 [1]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7 日,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李滨 [1] 公司业务情况 - 已是春风动力的摩托车 TPMS 和气门嘴供应商,已取得上海本田和五羊本田的定点 [1] - 一辆重卡安装的车队管理系统含 16 - 22 个 NLP 传感器、接收机和 T - Box,单车价值 2,000 - 3,000 元 [2]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宣布从 8 月 1 日起对 14 个国家进口产品征 25%至 40%关税,泰国将被加征 36%关税,公司有 20 多天暂缓期 [2] - 公司在德国、捷克、美国和泰国设厂,实现全球本地化生产和供应,能有效抵御贸易争端风险 [2]
中国对欧盟限制采购中国医疗器械发起反制
财富FORTUNE· 2025-07-07 19:15
中欧医疗器械贸易争端 - 欧盟于6月20日宣布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欧盟公共采购金额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和设备项目之外,分包给中国实体的部分不得超过项目金额50% [1] - 这是欧盟首次依据2022年通过的《国际采购工具》(IPI)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措施,欧盟政府采购市场价值约2万亿欧元/年,占欧盟GDP14% [1] - 欧盟指责中国推行"Buy China"政策,要求县级医院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2025年达70%,2030年达95%,并称87%的中国公共采购项目存在限制进口医疗器械情况 [5][6][7]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实力显著提升,已进入CT设备、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高端领域,具备与国际领先企业竞争能力 [2] - 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凭借产品线丰富、检测快速、价格合理等优势,在欧洲基层医疗和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市场取得进展 [2] - 2015-2023年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出口增长一倍多,2024年出口额达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3] 中方回应与反制措施 - 中国外交部批评欧盟"以公平竞争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是典型双重标准 [7] - 欧盟中国商会认为IPI调查结论不公允,指出中欧长期保持GPA磋商,欧盟单边措施令业界失望 [8] - 中国宣布对等限制措施,采购预算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项目需排除欧盟企业参与,但豁免在华欧资企业 [13][14] 后续发展 - 7月下旬中欧领导人峰会将在北京举行,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外界期待双方借此契机解决贸易争端 [14]
美与他国贸易争端应通过多边平台解决——访意大利经济学教授马里奥·蒂雷利
新华社· 2025-07-03 13:1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争端波及范围广且不确定性大,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是欧盟对美出口最重要领域,2024年该类产品占欧盟对美出口总额30%以上,受新关税冲击最大 [1] - 欧美贸易谈判面临困难,因美国谈判目标不明确,欧盟需形成统一立场才能增强谈判筹码 [1] 多边贸易机制重要性 -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与多边主义相悖,WTO作为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平台,应通过多边机制公开公平解决各国关切 [1] - 欧盟、中国等认同多边主义的国家需团结捍卫WTO机制,施压美国重返多边谈判 [2] 中欧合作机遇 - 中欧建交50周年为深化贸易投资合作提供契机,双方在绿色能源领域互补性强,欧盟可与中国合作发展电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及风力发电技术 [2] - 中国可借鉴欧盟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和金融科技领域的经验 [2] - 双方应保持开放对话,实现贸易投资互利共赢 [3]
特朗普称“不需延长最后期限,将给各国指定税率”,“亲爱的日本,你们要付25%汽车关税”
华尔街见闻· 2025-06-30 18:43
美国单边关税政策转向 - 特朗普表示将单方面通知各国对美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再进行贸易谈判[1] - 美国计划对日本汽车征收25%的关税[1] - 特朗普强调将很快发出关税信函,并称"我们不需要开会"[2] 美日贸易谈判进展 - 美日贸易谈判已陷入停滞,第七轮部长级谈判未能取得突破[3] - 日本首席关税谈判代表未能与美国财政部长会面[3] - 谈判核心分歧集中在汽车关税问题上[7] 特朗普政府立场变化 - 特朗普表示宁愿直接发信通知关税安排,而非通过谈判解决[5] - 这一立场与美国商务部长等官员此前承诺将达成协议的表述形成反差[6] - 特朗普重申对日贸易长期不平衡的立场,特别提到汽车贸易问题[7] 美日汽车关税争端 - 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5%提高至27.5%[8] - 日本寻求破局但未获成功,与美方在汽车行业待遇上分歧显著[8] - 特朗普建议日本通过购买美国石油等商品来减少贸易逆差[8] 历史承诺与执行情况 - 特朗普曾在5月16日和6月11日承诺发送单边关税信函,但均未兑现[2] - 日本首相与特朗普的会晤未达成协议,谈判陷入僵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