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行情
搜索文档
近一个月超百只基金限购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2 13:14
绩优基金限购现象 - 近期A股市场回暖,上证指数站稳3600点并创年内新高,绩优基金产品密集发布限购公告,超四成限购的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率超30% [2] - 近一个月至少有133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其中214只限购的主动权益基金中211只近一年斩获正收益 [3] - 中欧数字经济A以146.87%的同期回报领跑限购产品,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等产品近一年累计回报也实现翻倍 [4] - 限购额度差异较大,单日申购上限从100元至5000万元不等,部分产品近期收紧申购上限,如中信保诚多策略从1万元降至1000元 [4] 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 中欧数字经济规模从去年二季度末的1238.46万元暴增至今年二季度末的15.27亿元,一年增长超过122倍 [4] - 限购基金中有36只产品规模实现翻倍增长,海富通量化前锋A等9只产品增幅超过10倍,去年底规模均不超过6000万元 [4] - 除主动权益类产品外,部分绩优债基及QDII基金也加入限购行列,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近一年累计上涨143.85% [5] 限购原因分析 - 基金公司表示限购是为保证投资策略有效性,让基金运作更加稳定,避免规模约束影响阿尔法收益获取能力 [5] - 限购机制可避免投资者受短期业绩驱动跟风买入,减少盲目追涨杀跌行为,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绩优基金 [5] A股市场走势 - 上证指数8月11日盘中冲高至3656.85点创年内新高,今年以来A股累计新开户数量达1456万户,同比增长36.9% [6] -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A股估值仍处于低位,未来存在较大扩张空间,国内出口数据超预期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是支撑因素 [6] - 长城基金汪立认为国内经济自然周期底部可能已出现,结构性机会将频繁出现,短期行情未必立即结束但可能进入中后段 [2][6] 行业投资机会 - 金鹰基金建议以科技成长为核心主线,搭配医药生物与周期制造的业绩弹性,保留金融红利的防御属性 [7] - 博时基金陈西铭认为创新药板块进入考验实际兑现的第二阶段,能达成BD合作和产品放量超预期的公司有望表现突出 [8] - 医疗设备、骨科、创新药上游等业绩表现突出或有望改善的板块值得关注,部分CXO公司2025年业绩有所改善 [8]
近一个月超百只基金限购
第一财经· 2025-08-12 13:04
绩优产品密集限购 - 知名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自8月11日起单日限购10万元,上一轮限购为2019年10月单日限购500万元 [5] - 近一个月至少有133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多数为年内业绩突出、规模快速扩张的产品 [5] - 目前处于限购状态的214只主动权益基金中,211只近一年正收益,超四成回报率超30%,中欧数字经济A以146.87%回报领跑 [5] - 限购额度差异大,单日申购上限从100元至5000万元不等,部分产品近期收紧上限,如中信保诚多策略从1万元降至1000元 [6] - 业绩推动资金涌入导致规模暴增,中欧数字经济一年规模从1238.46万元增至15.27亿元,增长超122倍 [6] - 36只限购基金年内规模翻倍,海富通量化前锋A等9只增幅超10倍,去年底规模均不超6000万元 [6] - 限购阵营还包括绩优债基及QDII基金,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近一年上涨143.85%后暂停申购 [6] 限购原因分析 - 基金公司主动限购是为保证投资策略有效性及运作稳定性,避免规模约束影响阿尔法收益获取能力 [7] - 限购机制可避免投资者受短期业绩驱动盲目追涨杀跌,建议理性规划及逆向投资 [7] A股市场走势 - 上证指数站稳3600点后持续攀升,8月11日创年内新高3656.85点 [9] - 今年以来A股新开户1456万户同比增36.9%,7月新开户196万户同比增71%,融资余额创2016年来新高 [9] - 国内出口数据超预期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A股估值仍处低位存在扩张空间 [9] - 经济周期见底早期通常表现为总量平淡但结构活跃,结构性机会频繁出现 [9] 行业展望 - 短期流动性支撑仍在,但指数震荡调整可能性加大,成长与价值或轮动表现 [10] - 创新药板块进入业绩兑现第二阶段,能达成BD合作或产品放量超预期公司有望突出 [10] - 科技成长为核心主线,搭配医药生物与周期制造业绩弹性,保留金融红利防御属性 [10] - 创新药上游及CXO公司2025年业绩改善,骨科、医疗设备等板块值得关注 [11]
午评:两市走强创指涨0.91% 燃气板块领涨
中国经济网· 2025-08-12 11:4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午间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报3666.33点涨幅0.51% 深证成指报11330.34点涨幅0.34% 创业板指报2401.52点涨幅0.91% [1] 行业板块涨幅排行 - 燃气板块涨幅居首达2.22% 总成交量296.93万手 成交额29.64亿元 净流入资金1.88亿元 板块内28家上市公司全部上涨 [2] - 港口航运板块涨幅1.97% 总成交量1159.56万手 成交额68.07亿元 净流入资金11.27亿元 31家上市公司上涨 [2] - 多元金融板块涨幅1.67% 总成交量963.56万手 成交额96.06亿元 净流入资金10.58亿元 24家上市公司上涨 [2] - 医疗器械板块涨幅1.12% 总成交量1416.45万手 成交额288.63亿元 净流入资金5.73亿元 上涨家数81家超过下跌家数50家 [2] - 保险板块涨幅0.97% 总成交量354.25万手 成交额34.47亿元 净流入资金2.67亿元 6家上市公司全部上涨 [2] 行业板块跌幅排行 - 能源金属板块跌幅最大达2.22% 总成交量399.16万手 成交额122.39亿元 净流出资金9.71亿元 下跌家数12家远超上涨家数1家 [2] - 军工装备板块跌幅1.79% 总成交量1947.95万手 成交额456.70亿元 净流出资金66.36亿元 下跌家数76家 [2] - 小金属板块跌幅1.53% 总成交量679.04万手 成交额165.38亿元 净流出资金19.13亿元 下跌家数22家 [2] - 光伏设备板块跌幅1.33% 总成交量946.38万手 成交额146.27亿元 净流出资金30.21亿元 [2] - 化学制药板块跌幅1.32% 总成交量2565.57万手 成交额391.00亿元 净流出资金56.35亿元 下跌家数138家远超上涨家数19家 [2]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六连阳
长江商报· 2025-08-12 07:4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0.34%报3647.55点 深成指涨1.46%报11291.43点 创业板指涨1.96%报2379.82点[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8269.73亿元 沪指实现六连阳并创年内收盘新高[1] 行业板块表现 - 能源金属板块强势上涨 盛新锂能 天齐锂业 赣锋锂业涨停[1] - PEEK材料概念股持续爆发 中欣氟材 金发科技涨停 华密新材 新瀚新材涨幅超10%[1] - 算力硬件股走强 胜宏科技创历史新高[1] - 贵金属板块调整 赤峰黄金跌超5% 银行 影视院线 中船系 可燃冰等板块跌幅居前[1]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经济根基稳步筑牢 资金流动性主导的市场行情将持续获得新增资金助力[1] - 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预计同步出现向上拐点[1]
近一个月超百只基金限购 业绩高增为何主动“踩刹车”?
第一财经· 2025-08-11 20:31
绩优基金限购现象 - 知名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基金自8月11日起实施单日限购10万元 此前2019年限购额度为500万元 [1][2] - 近一个月至少133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 其中214只主动权益类限购基金中超四成近一年回报率超30% [2] - 中欧数字经济A以146.87%回报率领跑限购产品 广发成长领航等多只产品实现翻倍收益 [2] - 限购额度差异显著 单日申购上限从100元至5000万元不等 中信保诚多策略从1万元收紧至1000元 [3] 基金规模暴增情况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规模从2023年二季度末1238.46万元暴增至15.27亿元 一年增长超122倍 [3] - 36只限购基金年内规模翻倍 海富通量化前锋等9只产品增幅超10倍 去年底规模均不足6000万元 [3] - 限购阵营扩展至绩优债基及QDII基金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近一年上涨143.85%并暂停申购 [3] 限购原因与市场影响 - 基金公司通过限购保障投资策略有效性 维持基金运作稳定性 避免规模约束影响阿尔法收益能力 [4] - 限购机制抑制投资者追涨杀跌行为 引导理性投资规划和长期持有策略 [4][5] - 避免短期业绩驱动下的盲目跟风买入 降低因业绩持续性不确定带来的投资风险 [4] A股市场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8月11日冲高至3656.85点创年内新高 年内新开户数量达1456万户同比增长36.9% [7] - 7月新开户196万户同比增长71% 融资余额创2016年以来新高 流动性成为市场主要支撑 [7] - 国内出口数据超预期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 A股估值处于低位存在较大扩张空间 [7] 行业板块投资机会 - 创新药板块进入业绩兑现第二阶段 具备实际BD合作与产品放量能力的公司有望突出 [8] - 科技成长板块为核心主线 医药生物与周期制造提供业绩弹性 金融板块保留防御属性 [8][9] - 创新药行业带动上游及CXO公司股价表现 骨科、医疗设备等板块业绩改善值得关注 [9]
近一个月超百只基金限购,业绩高增为何主动“踩刹车”?
第一财经· 2025-08-11 19:33
绩优基金限购现象 - 知名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基金自8月11日起单日限购10万元,2019年限购额度为500万元 [2] - 近一个月至少有133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其中214只主动权益基金处于限购状态,超四成近一年回报率超30% [2] - 中欧数字经济A以146.87%的近一年回报领跑限购产品,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等限购产品回报率翻倍 [2] 基金规模增长情况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规模从2023年二季度末的1238.46万元暴增至今年二季度末的15.27亿元,增幅超122倍 [3] - 36只限购基金年内规模翻倍,海富通量化前锋A等9只产品规模增幅超10倍,去年底规模均不足6000万元 [3] - 绩优债基及QDII基金也加入限购行列,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近一年上涨143.85%,富国久利稳健配置A回报超65% [3] 限购原因分析 - 基金公司通过限购控制规模以保障投资策略有效性和运作稳定性,避免市场过热时策略失效 [4] - 限购机制可抑制投资者追涨杀跌行为,引导理性规划和长期投资 [5] A股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上证指数8月11日盘中冲高至3656.85点创年内新高,年内新开户数达1456万户同比增长36.9%,7月新开户196万户同比增71% [6] - 融资余额创2016年以来新高,流动性驱动下A股估值仍处低位,存在扩张空间 [6] 行业与板块展望 - 创新药板块进入业绩兑现第二阶段,具备BD合作或产品放量超预期的公司有望表现突出 [7] - 科技成长为核心主线,医药生物与周期制造具备业绩弹性,金融板块保留防御属性 [7] - 创新药上游公司及CXO企业2025年业绩改善,骨科、医疗设备等板块值得关注 [8]
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沪指创年内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8-08 08:0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呈现低开高走后下跌探底走势 沪指收盘3639 67点创年内新高 涨幅0 16% 深证成指报11157 94点跌0 18% 创业板指报2342 86点跌0 68% [1] - 行业板块分化明显 小金属 珠宝首饰 半导体 医疗器械 贵金属 能源金属 物流行业涨幅居前 生物制品 化学制药 保险 钢铁行业跌幅居前 [1] 板块热点 - 稀土永磁板块午后爆发 正海磁材 阿石创 宁波韵升等个股涨停 [1] - 半导体板块震荡走强 富满微等20余股涨停 [1] - 医疗器械板块拉升 赛诺医疗 中红医疗 大博医疗等涨停 创新药概念股调整 千红制药跌停 [1] 机构观点 - 银河证券预计市场维持震荡偏高中枢运行 8月政策空窗期叠加半年报集中披露 建议把握业绩确定性强的配置机会 [1] - 巨丰投顾认为市场整体趋势向上 沪指突破3600点后分歧加剧 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或同步出现向上拐点 [1]
收评:指数持续分化沪指涨0.16% 半导体板块走强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15:3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639.67点,微涨0.16%,成交额为7497.00亿元 [1] - 深证成指收于11157.94点,下跌0.18%,成交额为10757.90亿元 [1] - 创业板指收于2342.86点,下跌0.68%,成交额为5476.51亿元 [1] 领涨板块 - 金属新材料板块涨幅居首,达2.39%,总成交额221.04亿元,资金净流入13.29亿元 [2] - 半导体板块涨幅为1.85%,总成交额达1206.30亿元,为高成交额板块,资金净流入24.59亿元 [2] - 贵金属板块上涨1.64%,总成交额79.85亿元,板块内成分股全部上涨,资金净流入10.13亿元 [2] 领跌板块 - 生物制品板块跌幅最大,为-1.51%,总成交额155.31亿元,资金净流出22.52亿元 [2] - 化学制药和保险板块同样跌幅居前 [1]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
财联社· 2025-08-07 15:21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 16%再创年内新高 深成指跌0 18% 创业板指跌0 68%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1 83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14亿 [1] - 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 个股跌多涨少 [1] 板块涨跌 - 涨幅居前板块:稀土永磁(宁波韵升涨停) 半导体(富满微等20余股涨停) 物流 医疗器械(利德曼20CM涨停) [1][2] - 跌幅居前板块:创新药(千红制药跌停) 保险 铜箔 光伏 [1][2] 涨停数据 - 封板率79% 封板59家 触及涨停16家 [6] - 昨日涨停个股今日平均涨幅2 71% [6] - 涨停股高开率78% 获利率62% [6]
【盘中播报】沪指涨0.69% 综合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4:3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0.69%,A股成交量905.34亿股,成交金额12872.0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9.38% [1] - 个股方面,3236只上涨(58只涨停),1911只下跌(2只跌停) [1] 行业涨跌幅 - 涨幅前三行业:综合(+1.63%)、银行(+1.46%)、钢铁(+1.18%) [1] - 跌幅前三行业:建筑材料(-0.39%)、医药生物(-0.31%)、计算机(-0.03%) [1][2] 行业成交额变化 - 成交额增幅最大行业:通信(+51.87%)、房地产(+48.88%)、非银金融(+33.70%) [1] - 成交额降幅最大行业:医药生物(-9.55%)、石油石化(-7.99%)、交通运输(-5.70%) [1][2] 领涨个股表现 - 通信行业领涨股澄天伟业(+19.99%),汽车行业华密新材(+17.01%) [1] - 钢铁行业马钢股份(+10.09%),房地产行业上实发展(+10.06%) [1] - 医药生物行业领跌股奇正藏药(-10.01%),计算机行业*ST广道(-13.30%) [2] 重点行业数据 - 电子行业成交额最高(1603.80亿元),机械设备次之(1194.77亿元) [1] - 银行行业成交额261.35亿元(-1.63%),领涨股浦发银行(+4.57%) [1] - 国防军工行业成交额832.41亿元(+17.18%),领涨股北方长龙(+13.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