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

搜索文档
A股七大资金主体面面观:谁在卖?
天风证券· 2025-05-09 17:42
报告核心观点 4月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落地,A股和港股月初大幅波动后经国家队等维稳反弹,主要宽基指数ETF获主力资金大幅流入,两融资金流入转流出,北向月度日均成交额下滑,外资情绪低迷,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大幅收窄;4月风险落地后,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1]。 各部分总结 公募基金 - 4月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570.48亿份,较前月增加69.59亿份,处于近3年94.59%分位,权益新基发行量环比提升[4][8] - 分结构看,主动型偏股4月新发份额39.74亿,较上月减少66.45亿;被动型偏股新发份额450.95亿,较上月增加73.90亿,被动型产品新发份额创新高[4][11] - 3月以来存量偏股型产品净申购157.75亿份,存量+新发总份额环比上升1500.82亿份[15] - 4月存量股票型ETF净申购额为1973.02亿元,宽基类ETF是资金流入主要方向,仅行业类ETF净赎回[16] - 4月沪深300、中证1000等宽基类ETF资金集中流入,沪深300ETF部分产品净申购额超300亿,中证1000相关ETF净申购额达273.37亿,南方中证500ETF净申购额为175.24亿[20] - 4月主动管理类产品权益仓位继续上升,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估算仓位分别为89.68%、87.36%、68.52%和62.78%,较上月底环比变化+0.22/+1.30/+0.27/-2.61pcts [24] - 20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加配汽车、有色金属、电子等行业,主要减配电力设备、通信和国防军工[26] 私募证券基金 - 3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为5.25万亿,较2月环比小幅上行[29] - 3月股票型产品新发数量为1072只,较2月增加511只,呈底部回升趋势但仍处历史低位[29] - 3月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份平均仓位为56.56%,较2月环比回落1.75pcts,仓位由升转降,处于2010年以来的14.8%分位[30] 北向资金 - 4月北向月度日均成交额为1522.08亿,较上月环比下降18.98%,北向成交额占全A总成交额比升至12.32%,较前月上升0.02pcts [32] 两融资金 - 截至4月末,场内两融余额合计1.78万亿,较上月环比下降6.89%,融资余额为1.77万亿,较上月下降6.91%,融券余额为107.90亿,较上月环比下行2.86% [34] - 4月两融净流出1315.35亿元,两融成交额占比为8.64%,交易活跃度较上月回落[36] - 4月两融资金整体净流出,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等行业净流出规模领先;增配靠前的行业为汽车、农林牧渔、银行,减配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38] 保险资金 - 2024Q4,财产险+人身险持有权益资产规模净减少80.68亿元,2024年累计净增加6307.23亿元[44] - 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10%,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44] 银行理财 - 4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5993只,较上月环比下降3.62%;发行 - 到期数量2086只,较上月环比增加22.06% [49] - 4月新发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0.52%,较前月上升0.44pcts,25Q1理财资金权益比例较上期基本持平[52] 产业资本 - 4月产业资本整体净减持3.7亿元,其中增持106.22亿,减持109.91亿,交易日均净减持规模为0.18亿,减持规模较上月大幅收窄[4][56] - 5月、6月限售解禁规模预计分别为1101.03、2475.30亿,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行业解禁压力相对较大[57] 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 - 截至4月30日,3主体资金流指标值为 - 0.15,位于2015年底以来的26.6%分位,交易热度降温,交易情绪谨慎[63]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509
光大期货· 2025-05-09 15:48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 | 品种 | 点评 本周三部门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央行宣布降准降息政策,缓解商业银行息 差压力,为其向科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贷款留出空间,降低企业负 | 观点 | | --- | --- | --- | | | 债端成本。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通过类平准基金 的方式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保险资金加大入市力 | | | | 度、设立新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增持股票指数基金 | | | | 等。增量资金入市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并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 A 股 | | | 股指 | 资产在国际权益市场中的配置价值。证监会表示将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收 | 震荡 | | | 费模式,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一季度,A 股上市公司全市场 | | | | 营收增速跌幅连续 3 个季度收窄,但仍低于政策利率,净利润同比 4%左右, | | | | 出现回升,但 ROE 仍处于筑底企稳阶段。上述措施有利于帮助企业加快修 | | | | 复资产负债表,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发展,使得股市估值平稳抬升。此外,中 | | | | 美将于近日针对 ...
【机构策略】预计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09:08
A股市场流动性及韧性分析 - 市场已对外部风险有所预期且政策端正有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央行的结构性工具对资本市场进行底部流动性支持 A股流动性更具韧性 [1] - 伴随业绩期结束 融资或终止流出过程 新题材涌现将为融资流入创造契机 [1] - 2025年一季度全A单季营收同比增速较2024年四季度回落 单季归母净利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显著改善 [1] 板块及风格表现 - 各板块单季营收同比增速分化 仅主板回落 净利同比增速均现改善 [1] - 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盘股实现营收和净利同比增速双双改善 中证500为代表的中盘股在营收同比增速回落背景下实现净利同比增速回升 [1] 市场走势及政策影响 - 周四A股市场早盘低开后震荡上行 沪指在3359点附近遇阻 午后维持震荡 通信设备、文化传媒、电池及酿酒行业表现较好 贵金属、化肥、航运港口及珠宝首饰行业表现较弱 [2] - 政策重心转向扩大内需 本月重点关注财政政策落地及消费刺激措施 央行释放宽松信号 汇金增持托底市场 融资余额有望回升 ETF资金持续流入提供流动性支撑 [2] - 短期市场预计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延续政策与业绩双轮驱动的结构性行情 需平衡防御与成长 聚焦业绩确定性高、政策催化明确的板块 [2] 技术形态及增量政策预期 - 周四市场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处于5日均线上方 阳线实体覆盖昨日阴线 短期多头占优 技术形态延续企稳向上 [3] - 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一系列金融政策 揭开今年新一批增量政策序幕 类"平准基金"积极表态预示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 对大盘权重股形成显著利好效应 [3] - 预计未来更多增量政策将出台 尤其在财政政策发力、扩大内需和稳定外贸等方面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增强经济韧性和稳定性 [3]
力推ETF定投场景化应用策略 深交所“ETF大讲堂”成都专场顺利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5-08 11:53
境内ETF市场发展 - 境内ETF市场进入"质量提升"新发展阶段,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从3万亿元到4万亿元仅耗时7个月 [1] - 深交所推出"大话策略之定投"投资者服务系列活动,推动行业由推广单一产品向推广投资策略组合转变 [1] 政策支持与中长期资金入市 - 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加大入市力度 [2]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ETF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2] - 证券ETF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引下,将为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市场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2] ETF产品特点与优势 - ETF具有分散化、流动性好、低成本、透明度高等特点,2024年深市ETF规模增长103% [3] - 深市主要宽基指数投资工具不断丰富,包括深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 [3] - 定投策略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得相对稳健的长期收益,分批入市锁定金额投资,提高获取收益的概率 [3] 投资者策略与ETF选择 - 定投策略能够提升投资者体验,ETF品类丰富,投资者可利用ETF工具把握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机会 [4] - 投资者需熟悉ETF类型,结合自身目标挑选产品,考察基础资产状况,研究宏观经济动态 [4] - 应对比不同ETF的管理费及相关费用,优先选择日成交量可观的ETF以保障流动性 [4] ETF市场生态与未来方向 - ETF市场"机构化"趋势凸显,深交所努力将ETF定投从"小众策略"转化为"大众工具" [5] - 深交所围绕中长期资金需求,在新产品供给、新生态建设与新监管要求上给出明确方向 [5] - 深交所将持续推广核心ETF单品定投策略和ETF组合定投策略案例,开展全渠道、场景化投资者服务活动 [5]
金融三部委联合新闻发布会解读:以稳促进
国信证券· 2025-05-08 11:35
央行政策 - 降准0.5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大型和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分别降至9%和6%,整体平均水平从6.6%降至6.2%;汽车金融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4][6] -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带动LPR下行约0.1个百分点;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5年以上从2.85%降至2.6%,5年以下从2.35%降至2.1%[4][7]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至3万亿元[4] 金管总局政策 - 前4个月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稳中向好,不良贷款率同比降约0.1pct,拨备覆盖率同比升约10pct,为实体经济新增融资约17万亿[17]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批复600亿,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房地产“白名单”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增至6.7万亿元,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7500多亿,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28%[18][19] - 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放宽“控股型”并购贷款占比和期限;扩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起主体;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24] 证监会政策 - 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研判,完善应对预案,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央行健全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27] - 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增强制度包容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发展科技创新债券[29][30] - 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提升投资者回报,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36]
吴清:推出系列务实举措 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金融时报· 2025-05-08 09:40
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 当前经济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创造基础条件 [2] - 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四大底气来源: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1+N"政策体系落地、A股科技叙事逻辑清晰、A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2] - 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研判,动态完善外部风险应对预案,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3]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3] - 发布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相关监管指引 [3] - 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3]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 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 [4] - 改革重点包括强化利益绑定(浮动管理费、高管跟投比例提高)、增强投资稳定性(三年以上考核权重≥80%)、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出直销平台) [4] - 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优化分类评价机制,丰富指数基金和主动型基金,提高权益类基金注册效率 [5] 应对关税冲击 - 上市公司具备强大韧性和适应能力,证监会将加大走访帮扶 [6] - 对受影响较大上市公司增强监管包容度(股权质押、再融资、信息披露豁免),支持转型升级和并购重组 [7] - 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股、债、REITs等工具融资,鼓励合规境外上市 [7]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外资已成为A股重要参与力量,证监会将推进高水平开放 [7] - 扩大机构开放(优化QFII准入、支持外资申请业务资格)、丰富产品供给(开放期货期权、债券市场、纳入REITs) [7] - 深化市场开放(提高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加强跨境监管合作(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 [8]
金融政策组合拳密集发布 助力市场稳定与预期改善
搜狐财经· 2025-05-08 07:37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 预计向市场提供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 [1]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 以增强特定领域信贷供给能力 [1] - 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 1个百分点至1 4% 预计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0 1个百分点 [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 25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 25个百分点 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 85%降至2 6% [1] 资本市场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总额度8000亿元合并使用 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扩大至40家 回购增持再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至3年 [2] - 汇金公司将在必要时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 并获得充足再贷款支持以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2]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2] 中长期资金入市措施 - 证监会将协同各方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 抓紧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 [2]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努力吸引更多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2]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择机出台深化科创板 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发布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3] - 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 稳步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务实举措 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3] 政策效果预期 - 金融政策组合拳显示监管部门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提高精准性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3]
上证报:系列政策形成合力,资本市场长钱可期
快讯· 2025-05-08 06:20
资本市场政策优化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联合推出优化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1] - 政策重点包括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及推进公募基金改革[1] - 相关政策旨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1] 中长期资金作用 - 中长期资金被视为资本市场专业投资力量的核心组成部分[1] - 其功能定位为市场"压舱石"和"稳定器"[1] - 政策落地后预期将显著改善投资者结构[1] 市场影响预期 - 新政有望引导更多"长钱"进入资本市场[1] - 预计将增强市场稳定性与抗风险韧性[1]
金融政策打出组合拳 释放稳市场稳预期强烈信号
证券时报· 2025-05-08 01:57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 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 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2] - 同步完善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制度 阶段性将其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 以降低负债成本并增强对汽车消费和设备更新投资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2] - 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 1个百分点至1 4% 预计带动LPR下行0 1个百分点 同时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 25个百分点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 25个百分点 [3] 资本市场稳定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优化调整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总额度8000亿元合并使用 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扩大至40家 回购增持再贷款最长期限延长至3年 [3] - 中央汇金公司被明确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其必要时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提供充足再贷款 [4]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拟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近期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同时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以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6] 中长期资金引入 - 证监会将协同各方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 [6] - 中长期资金具备长期属性和投资耐心 更有利于支持创新企业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6]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证监会计划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发布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发展科技创新债券 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 [7] - 改革将提升制度包容性 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 促进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同时提高境外上市备案质效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