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
搜索文档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迎来新突破
DT新材料· 2025-04-26 22:41
中科固能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技术突破 - 公司开发出新产品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膜,具有六大核心优势:超高机械强度、超薄厚度(15-25微米)、超高离子电导率(3.82 mS/cm)、宽幅尺寸(400毫米)、连续成卷生产(长度>1000米)、高纯度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含量(>95%)[3] - 该技术突破为全固态电池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产业化进程[3] - 产品设计满足大尺寸电池需求,并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3]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合作 - 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由吴凡教授联合中科院物理所、溧阳市政府联合创办[3] - 2023年9月启动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5-2026年满产;二期规划总投资50亿元,2030年前建成全固态电池产业园[3] - 2024年3月获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与宝晟能源合作推进无溶剂干法电极技术[3] - 2024年4月与徐工创投合作,聚焦新能源商用车及工程机械领域全固态电池量产[3] - 2024年7月与璞泰来合作开发全/半固态电池[4] - 2024年10月全球首条大规模全固态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产线开工,投资1亿元,预计12月试产[4] 研发与政策支持 - 2024年12月牵头申报的《成本效益型硫化物电解质及固态电池技术研发》项目获江苏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总经费3500万元[4] 行业活动与会议 - 2025年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暨硅基负极产业创新大会将于7月3-5日在宁波举行,涵盖固态电池产业化、材料开发、硅基负极等议题[6][9][11] - 会议特色包括圆桌论坛、AI赋能固态电池制造、终端应用需求对接等[11]
【亿纬锂能(300014.SZ)】储能消费电池优势维持,动力电池有望发力——2024年年报点评(殷中枢/陈无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1 17:09
单季度来看,24Q4营业收入为145.65亿元,同增9.89%,环增17.56%;归母净利润8.87亿元,同增41.73%,环 降15.64%;扣非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增10.30%,环降33.91%。公司24Q4业绩同比增长,主要系公司动力 电池上量带动盈利改善。24Q4毛利率为17.48%,环降1.52pcts,同降0.23pcts,净利率为6.5%,环降2.58pcts, 同增1.68pcts。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事件: 亿纬锂能24年营业收入486.15亿元,同降0.35%;归母净利润40.76亿元,同增0.63%;扣非归母净利润31.62亿 元,同增14.76%。 BBU 数据中心备电、eVTOL、无人机及飞行器等市场积极拓展, ...
【亿纬锂能(300014.SZ)】储能消费电池优势维持,动力电池有望发力——2024年年报点评(殷中枢/陈无忌)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1 17: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5%,归母净利润40.76亿元,同比增长0.63%,扣非归母净利润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 [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45.65亿元,同比增长9.89%,环比增长17.56%,归母净利润8.87亿元,同比增长41.73%,环比下降15.64% [2]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17.48%,环比下降1.5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净利率6.5%,环比下降2.5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68个百分点 [2] 储能电池业务 - 2024年储能电池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16%,出货量50.45GWh,同比增长91.90% [3] - 2024年下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29.5GWh,均价0.38元/Wh,毛利率14.96%,环比略有增长 [3] - 60GWh超级工厂投产,马来西亚工厂预计2026年初量产支持海外交付 [3] 动力电池业务 - 2024年动力电池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20%,出货量30.29GWh,同比增长8% [4] - 2024年下半年动力电池销量16.75GWh,均价0.61元/Wh,环比下降9%,毛利率16.6%,环比大幅增长5.2个百分点 [4] - 商用车和重卡领域领先地位巩固,乘用车电池业务开始发力 [4] 消费电池业务 - 2024年消费电池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3% [5] - 2024年下半年毛利率26.93%,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 [5] - 多个细分市场份额提升,实现满产满销,单月产销量突破1亿只,马来西亚小圆柱工厂预计2025年初投产 [5] 新技术与市场拓展 - 积极拓展BBU数据中心备电、eVTOL、无人机及飞行器市场 [6] - 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电池领域已完成部分客户样品交付和组装 [6] - 全固态电池完成小软包电池组装工艺开发,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2026年推出混合动力领域高功率全固态电池 [6]
亿纬锂能(300014):储能消费电池优势维持,动力电池有望发力
光大证券· 2025-04-21 1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亿纬锂能2024年营收486.15亿元同降0.35%,归母净利润40.76亿元同增0.63%,扣非归母净利润31.62亿元同增14.76%;24Q4业绩同比增长因动力电池上量带动盈利改善 [1] - 下调2025 - 2026年、新增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3.17/67.69/80.00亿元(下调12%/下调6%/新增),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12/10X;公司储能电池竞争力强,动力电池上量带来盈利增长弹性,消费电池需求向好 [3] 各业务情况总结 储能电池 - 2024年收入190亿元同增16%,出货50.45GWh同增91.90%;24H2出货29.5GWh,均价0.38元/Wh环比略增,毛利率14.96%环比略增 [2] - 60GWh超级工厂投产,储能大容量电芯应用领先;马来西亚工厂预计2026年初量产支持海外交付 [2] 动力电池 - 2024年收入192亿元同降20%,出货30.29GWh同增8%,商用车、重卡领域领先地位巩固 [2] - 24H2销量16.75GWh,均价0.61元/Wh环比下降9%降幅趋缓,毛利率16.6%大幅环增5.2pcts,产能利用率提升带来盈利改善;随着客户产品调整优化,新上市车型销量亮眼,乘用车电池业务发力 [2] 消费电池 - 2024年收入103亿元同增23%,24H2毛利率26.93%环减1.4pcts [2] - 在多个细分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带动产品满产满销,单月产销量突破1亿只;马来西亚小圆柱工厂预计2025年初投产 [2] 新领域布局总结 - 在BBU数据中心备电、eVTOL、无人机及飞行器等市场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电池领域部分客户已完成样品交付和组装 [3] - 全固态电池完成小软包电池组装工艺开发,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2026年推出混合动力领域高功率全固态电池 [3] 财务数据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8,784|48,615|59,027|70,323|77,355| |营业收入增长率|34.38%|-0.35%|21.42%|19.14%|10.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050|4,076|5,317|6,769|8,00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5.42%|0.63%|30.46%|27.30%|18.19%| |EPS(元)|1.98|1.99|2.60|3.31|3.91|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1.66%|10.84%|12.70%|14.31%|14.93%| |P/E|20|20|15|12|10| |P/B|2.4|2.2|2.0|1.7|1.5| [3] 财务报表 - 利润表涵盖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在2023 - 2027E的情况 [8] - 现金流量表包含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等在2023 - 2027E的情况 [8] - 资产负债表展示总资产、总负债等在2023 - 2027E的情况 [9] 主要指标 - 盈利能力指标如毛利率、ROE等在2023 - 2027E的表现 [10] - 偿债能力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在2023 - 2027E的情况 [10] - 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在2023 - 2027E的数值 [11]
定了!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2027年落地
鑫椤锂电· 2025-04-14 16:27
上汽集团固态电池规划 - 公司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于2027年落地 [1] - 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4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 [2] - 全新一代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 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h/L 电池容量超过75Ah [2] - 固态电池安全性能优异 在针刺及200℃热箱场景下不起火不爆炸 低温容量保持率超过90% [2] 行业固态电池发展预期 - 行业普遍预计2027-2030年进入全固态电池小规模装车阶段 [1] - 2030年后行业将实现全固态电池大规模应用 [1]
汽车早餐 | 北京加速推进“5G上车”;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2027年落地;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11 09:16
国内行业政策 - 工信部将联合多部门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聚焦强化规范管理、加快技术创新等五方面,深入实施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 [2] - 北京市印发方案,布局新兴终端生态,加速推进“5G上车”,激励车企集成5G通信模组 [3] - 成都市发布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征求意见稿,每年开放不少于70个应用场景,对优秀场景提供主体给予奖励 [4] 国内企业动态 - 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斯泰兰蒂斯集团签约,建立汽车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心,深化物流服务 [5] - 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今年底量产应用,2027年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落地 [9] - 大众集团规划到2027年在华上市超20款电动化车型,2030年提供约30款纯电动车型,市占率超15%,80%为新能源产品 [10] - 长安汽车2024年营收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下降35.37%,拟10派2.95元 [11] - 3月江淮皮卡全球销售超7400辆,同比增长超40%,一季度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5%,国际市场同比增长近20% [12] - 零跑汽车宣布智驾软件全面免费,退还已付费用户费用 [13] - 一汽奔腾董事长杨虓调任哈尔滨电气集团总会计师 [14] - 鸿海最晚2027年将在日本发售多款车型,2026年前后在大洋洲销售基于“Model B”开发的车型 [15] 国际企业动态 - 保时捷提前向美国运送库存规避关税,维持三月份订单价格,预计营运利润率低于年度指引 [6] - 欧盟发布“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简化法规,建设“人工智能工厂”网络 [7] - 特斯拉计划今年生产首批Optimus人形机器人,官网招聘约80个相关岗位 [8]
产量提升竞争优势渐显,力勤资源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财富在线· 2025-03-31 11: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92.3亿元,同比增长38.8% [1]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7.7亿元,同比增长68.7% [1] - 公司通过产业链布局和技术突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2] 产业链布局优势 - 上游与印尼和菲律宾矿山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障镍矿供应稳定 [3] - 下游与多家知名前驱体/正极企业签订长期协议深度绑定客户 [3] - 采用灵活销售及采购策略实现降本增效稳固成本优势 [3] 产能与技术实力 - 湿法冶炼项目实现年产12万金属吨镍钴化合物生产能力 [8] - 采用第三代HPAL冶炼技术处理低品位红土镍矿 [7] - 火法冶炼项目年产能达28万金属吨镍铁(参股公司HJF产能9.5万金属吨) [10] 新兴应用领域前景 - 全固态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材料预计2030年实现量产 [5] - 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锂电池需求预计2030年超100GWh,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6]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增至3.5万亿元 [6] 不锈钢市场需求 - 2024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3944.11万吨,同比增长7.54% [9] - 2024年中国不锈钢出口总量504.42万吨,同比增长21.92% [9] - 政策推动下2025年国内不锈钢消费量预计增加3.5%至2706.66万吨 [10] 行业发展趋势 - 三元锂电池因高能量密度优势有望重新夺回市场话语权 [7] - 镍需求从传统不锈钢转向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 [11] - 低端产能出清使龙头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11]
长安汽车(000625) - 2025年03月0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3-05 19:26
2月销售情况 - 2025年2月长安汽车销售161435辆,新能源销量39650辆,同比增长68.4%,海外销量47521辆,同比增长15.5% [1] - 长安引力2月销量69143辆,长安启源2月交付7931辆且累计交付突破20万辆,长安凯程2月销量19294辆,深蓝汽车2月交付18738辆,阿维塔2月销量5182辆 [1] - 长安福特2月销量11991辆,长安马自达2月销量3800辆 [1] 启源Q07亮点 - 定位全家人的智能SUV,长宽高4837mm*1920mm*1690mm,轴距2905mm,纵向车内乘坐空间和二排空间同级最大,得房率86% [1][2] - 拥有763L双层后备箱可装12个20寸行李箱,全车33处储物空间 [2] - 基于SDA天枢架构打造,首发交互式智驾,搭载同级唯一激光雷达,可实现高速领航等功能 [2] - 搭载同级唯一CDC智能魔毯悬架和IDTC智能动态扭矩控制 [2] - 搭载智慧新蓝鲸3.0插混系统,全球首发500Bar高压直喷系统,发动机热效率44.28%,纯电续航215km,综合续航1400km,馈电油耗3.9L/100km(NEDC) [2] 下一代电池研发 - 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预计年底前实现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 [3] - 能量密度达400wh/kg,满电续航超1500公里,通过AI远程诊断安全性提升70% [3] 2025年海外市场规划 - 东南亚罗勇工厂投产,全球化策略进入2.0阶段 [4] - 召开欧洲品牌发布会,登陆欧洲市场 [4] - 独联体区域KD项目正式投产 [4] - 中南美完成巴西子公司设立 [4] - 中东非完成CHANGAN、DEEPAL、AVATR三大品牌全面导入 [4][5] - 2月22日阿维塔11、12在卡塔尔上市,完善中东市场布局 [5]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2月24日-3月2日)
乘联分会· 2025-03-04 18:10
行业信息 - 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应用 [2][8][9] - 深圳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9.2%,占全国22.3%,超充站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 [10][11]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全固态电池2027年开始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化应用 [12] -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 [14] - 香港推出3亿港元资助计划,预计推动业界装置3000个高速充电桩 [12] 政策信息 - 工信部等多部门研究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新能源汽车相关建议 [10] - 八部门在天津等10个城市启动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预计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超25万辆 [19] - 两部门支持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金融支持 [19] - 国家能源局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探索管道输氢项目试点 [20] - 工信部要求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车辆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应在24小时内提交事故信息 [3] 企业动态 - 华为广州研发中心启用,重点从事智能汽车等领域研发,可容纳5000人办公 [7][8] - 超20家中国央企接入DeepSeek大模型,涉及能源、金融等领域 [8] - 宁德时代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无人驾驶和数智化展开合作 [16] - 小鹏汽车自研图灵芯片将于5月首搭新品上车,支持L4级自动驾驶 [28] - 特斯拉FSD在中国开始推送,更名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29] 技术进展 - 岚图汽车启动第三代固态电池技术迭代,能量密度300Wh/kg,电解液含量0% [27] - 极氪完成座舱端侧大模型离线部署,实现不依赖网络的实时图文理解能力 [31] - 长安汽车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预计2026年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 [33] - 小米SU7实现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升级,覆盖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停车场 [28]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完成首次冬季标定,工厂预计三季度竣工投产 [15] 市场与销售 - 深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76.9%,2025年拟新建充电桩5万个 [11] - 全新岚图梦想家累计大定突破6.5万台,单车均价超39万元 [27] - 第十万台吉利星愿A0级纯电轿车下线 [27] - 3000余辆新能源汽车从青岛出口,为今年以来最大规模国际贸易 [13] - 永达汽车加速扩展新能源汽车网络布局,股价拉升逾12% [13] 新产品发布 - 红旗天工05上市,定位中型轿车,售价15.98万起,CLTC续航最高750km [35][36] - 新款智己LS6剧院版上市,限时权益价21.99万起,CLTC续航最高802km [37][39] - 小米SU7 Ultra上市,售价52.99万起,0-100km/h加速1.98秒 [41][43] - 新款启辰大V DD-i虎鲸上市,限时权益价12.59万起,CLTC纯电续航150km [46] - 埃安AION UT鹦鹉龙上市,售价6.98万起,定位纯电两厢车 [7]
每日速递|宁德时代25GWh动力电池项目8月投产
高工锂电· 2025-03-03 17:55
电池 - 宁德时代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无人驾驶与数智化两大核心领域展开合作,推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普及及AI工业应用 [1]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达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产量826GWh占比70.6%,储能电池260GWh,消费电池84GWh [2] - 2024年锂电池装机量645GWh(同比增长48%),出口总额4348亿元(同比下降5%) [2] - 宁德时代福鼎时代5号超级工厂封顶,年产25GWh动力电池,预计2025年8月投产 [4][5] - 蔚来参与起草德国换电系统行业标准,推动换电技术规范化 [3] 材料 - 日本出光兴产投资213亿日元(约10.35亿元)建设年产1000吨硫化锂项目,支持丰田2027-2028年全固态电池汽车目标 [7][8] - 凯赛生物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安徽凯酰时代,注册资本1.5亿元,开发生物基复合材料用于电池壳体及汽车零部件 [9][10] 电池回收 - 江苏亚逊新能源获批2万吨/年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2万辆/年报废汽车拆解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投资5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3.85亿元 [11] 海外技术 - 荷兰LeydenJar研发纯硅负极电池能量密度达390Wh/kg(较石墨电池高70%),完成7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70%,目标2027年将成本降至50美元/kWh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