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中芯国际(688981):——(0981.HK+.SH)2025年三季度业绩点评:中芯国际(688981):25Q3业绩全面超预期,强劲需求驱动2026年扩产有望加速
光大证券· 2025-11-16 20:12
投资评级 - 维持中芯国际A股(688981.SH)"买入"评级 [4] - 维持中芯国际港股(0981.HK)"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3Q25业绩全面超预期,收入、毛利率及净利润均超过公司指引和市场预期 [1] - 强劲需求由AI和国产替代驱动,公司预计2026年产能扩产有望加速 [1][3] - 存储芯片涨价对手机等终端厂商的逻辑电路出货节奏产生短期扰动,但不影响整体需求 [1][2] 3Q25业绩表现 - 3Q25收入23.82亿美元,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7.8%,超过公司指引上限和市场预期的23.47亿美元 [1] - 3Q25毛利率22%,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超过公司指引上限和市场预期的19.6% [1] - 3Q25归母净利润1.92亿美元,同比增长28.9%,环比增长44.7%,高于市场预期的1.81亿美元 [1] - 3Q25非控制性权益为1.24亿美元,同比增长66.1%,环比大幅增长771.6% [1] - 4Q25收入指引为环比增长0%至2%,对应23.8亿至24.3亿美元,毛利率指引为18%至20% [1] 业务细分表现 - 按应用划分:3Q25智能手机、电脑与平板、消费电子、互联与可穿戴、工业与汽车占晶圆收入比例分别为21.5%、15.2%、43.4%、8.0%、11.9% [1] - 消费电子和工业与汽车领域表现优异,营收占比分别环比提升2.4和1.3个百分点 [1] - 按尺寸划分:3Q25 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77%,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 [1] - 按地区划分:3Q25中国区、美国区、欧亚区收入占比分别为86.2%、10.8%、3% [1] 需求与产能分析 - 整体需求强劲,AI需求持续旺盛,其他领域温和增长,当前订单相对产线供不应求 [2] - 国产替代趋势推动中芯国际客户订单和市场份额提升,模拟芯片、存储器、CIS等产业链积极向国内切换 [2] - 3Q25稼动率达95.8%,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 [3] - 3Q25晶圆出货量(折合8英寸)为249.95万片,3Q25约当8英寸月产能达102.28万片 [3] - 3Q25资本开支23.9亿美元,环比增长27%,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为同比持平或略高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中芯国际(0981.HK)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4亿、11.0亿、13.2亿美元,较上次预测分别上调5%、26%、10% [4] - 上调中芯国际(688981.SH)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9.3亿、76.0亿、91.0亿人民币,较上次预测分别上调5%、26%、10% [4] - 港股股价对应2025-2026年PB为3.5倍、3.4倍,A股股价对应2025-2026年PB为6.2倍、5.9倍 [4]
看好工业母机、深冷装备和燃气轮机
国金证券· 2025-11-16 16:4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投资建议指向“股票组合”[3] 核心观点 - 中日关系趋于紧张,建议关注工业母机自主可控投资机会,特别是数控系统、丝杠导轨等核心环节龙头企业以及低估值的通用机床龙头[5] - 深冷装备海外龙头查特工业新签订单高速增长,25Q3新签深冷装备订单7.61亿美元,同比增长79%,1-3Q25新签订单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4%,看好行业高景气下中国企业出海,建议关注中泰股份[5] - 西门子能源2025财年Gas Services业务新签订单230亿欧元,同比增长43%,在手订单提升至540亿欧元,较24年末提升20%,看好其国内涡轮叶片唯一供应商应流股份订单高增[5] - 细分行业景气指标显示:工程机械、铁路装备、燃气轮机景气度稳健向上,通用机械持续承压,船舶下行趋缓,油服设备底部企稳[5] 行情回顾 - 上周(2025/11/10-2025/11/14)SW机械设备指数下跌2.22%,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08%[3][13] - 2025年至今SW机械设备指数上涨31.88%,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7,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7.62%[3][17] - 上周机械细分板块涨幅前五为磨具磨料/其他通用设备/纺织服装设备/机床工具/制冷空调设备,涨跌幅分别为3.38%/0.78%/-0.35%/-0.79%/-0.83%[22] - 2025年初至今机械细分板块涨幅前五为印刷包装机械/金属制品/激光设备/磨具磨料/其他专用设备,涨幅分别为68.66%/60.16%/57.92%/50.74%/44.49%[22] 股票组合 - 近期建议关注的股票组合包括:华中数控、中泰股份、应流股份[11] - 华中数控总市值57.5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的-0.6亿元改善至2025年的0.1亿元[12] - 中泰股份总市值79.0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的-0.8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4.3亿元[12] - 应流股份总市值253.8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的2.9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4.5亿元[12] 重点数据跟踪 - 通用机械景气度持续承压,10月份制造业PMI为49.0%,连续7月低于荣枯线,2025年9月叉车销量130,380台,同比增长23.0%[25] - 工程机械景气度加速向上,25年10月挖掘机总销量18,096台,同比增长7.8%,其中内销8,468台同比增长2.4%,外销9,628台同比增长12.9%[35] - 铁路装备景气度稳健向上,2025年以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6%左右的稳健增长[47] - 船舶景气度下行趋缓,截至2025年10月全球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84.87,新造船价格下滑趋缓[48] - 油服设备景气度底部企稳[50] - 燃气轮机景气度稳健向上,1-3Q25全球燃机龙头GEV新签燃机订单19.6GW,同比增长39%[58] 行业重要动态 - 通用机械领域有多个重大项目进展,包括世界首台650摄氏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开工建设,全球首台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并网成功等[60] - 机器人领域融资活跃,新创公司无界动力获3亿天使融资,深朴智能获2亿种子轮融资,特斯拉计划在得州超级工厂年产10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60][61] - 工业母机&3D打印领域,南京聚隆进军FDM 3D打印材料,博理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华曙高科助力华翔医疗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获批上市[64] - 科学仪器领域采购需求旺盛,北京理工大学采购意向预算达1.01亿元,北京大学采购意向预算达1.24亿元[64] - 工程机械领域有多款新产品下线及交付,如山河智能SWE225FNLC挖掘机、山推90吨级挖掘机、晋工新能源电动小装等[68] - 铁路装备领域,阿尔斯通拿下波兰16亿欧元42列车大单,西门子交通获瑞士联邦铁路至多200列双层EMUs供应框架合同[68] - 船舶海工领域,HD现代重工与泰国船东签订2艘138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价值约3亿美元,大连造船宣布获超30艘新船订单[67][69]
转债周策略20251116:供给端如何支撑转债估值?
民生证券· 2025-11-16 15:38
核心观点 - 当前转债估值处于相对高位,部分次新券溢价率较高,主要受旺盛的配置需求和高景气行业正股超额收益支撑[1][10] - 供给端分析显示,待上市转债中高估值行业余额占比达61.957%,接近2025年68.750%的水平,预计新券上市将继续支撑全市场估值中枢[2][11][15] - 中证转债指数本周上涨0.52%,市场流动性充裕,风险偏好回升,中期股指预计震荡向上,建议关注AI产业化、反内卷行业、未来产业三大方向[3][17] 策略分析:供给端对估值支撑 - 次新券高溢价原因包括配置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度高、正股波动性上升,投资者对正股预期升温和期权波动性定价共同支撑高估值[1][10] - 2025年高估值行业转债余额占比为68.750%,高于2023年53.543%和2024年47.917%,拉高全市场估值中枢[2][11][15] - 待上市转债高估值行业余额占比为61.957%,接近2025年水平且高于2023-2024年,新券上市将维持次新券估值高位并对全市场形成支撑[2][11][15] 周度市场表现与行业聚焦 - 中证转债指数本周涨跌幅为0.52%,综合、纺织服饰、商贸零售等行业涨幅靠前,大部分平价区间转债价格中位数上升,估值处于历史相对高位[3][17] - 行业关注方向包括:AI产业化加速及国产替代科技板块、反内卷驱动的光伏及钢铁等困境反转板块、氢能和核聚变等未来产业[3][17] - 增量资金流入转债市场,主因市场结构与当前风格匹配度上升,光伏、锂电、煤炭、钢铁等机构底仓品种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改善[4][18] 具体转债标的建议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环旭、信服、华特等转债,受益于海外算力需求升温及半导体国产替代[4][18] - 高端制造领域关注天能、崧盛、福立等转债,预计下半年景气度修复[4][18] - 反内卷优化供需格局行业关注友发、隆22、福22、凤21等转债[4][18]
华盛昌(002980) - 2025年11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16 15:29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专业测量测试仪器仪表企业,拥有300余项国内外专利技术,产品覆盖通用仪表、专业仪表、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仪器、新能源等领域 [1][2] - 采取全球化战略,产品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专注于电网、新能源、汽车、工况和食品安全等专业场景的测量需求 [2]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测量设备供应商 [2] 财务业绩与运营状况 - 2025年9月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1,376.21万元,2024年9月净利润为1,331.80万元,同比企稳,盈利能力逐月修复 [3][8]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4,939.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4.87万元,增幅4.91% [8] - 2025年1-9月实现净利润6,489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2,181万元后净利润约为8,670万元 [8] - 受中美关税升级及研发投入增加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订单良好,经营正常 [8] 产品结构与业务发展 - 2025年1-6月专业仪表销售收入15,755.94万元,增幅12.11%;专业测试仪器销售收入4,071.58万元,增幅16.42%;医学诊断设备销售收入436.47万元,增幅76.68% [8] - 三大核心产品板块(专业仪表、专业测试仪器、医学诊断设备)收入合计占比58.00%,较上年同期(53.44%)提升4.56个百分点,三大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85% [8] - 公司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转型升级 [8]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涵盖医疗检测、半导体、新能源、传感器、测量技术、算法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工业AI眼镜等领域 [10] - 开发了AI-7760电能质量分析仪、端侧AI拉弧检测系列、面向C端的AI工业眼镜等创新产品 [10] - "DeepSense深度感测大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主要应用于仪器仪表、专业测量和检测等相关行业 [10] - 未来将深化精密测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AI+"战略发展 [10][11] 海外市场与全球化布局 - 海外业务占比较高,主要出口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与欧洲占比较高 [5] - 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及生产基地,越南工厂已实现规模化投产,产能持续爬升,获国际客户质量认可 [5][6] - 越南基地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客户需求、制造成本差异、贸易政策变化等合理制订排产计划,以优化综合成本,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5] 战略合作与高端仪器布局 - 与东莞泽攸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涉及电子束光刻机、扫描电镜、台阶仪等国产高端精密仪器和半导体工艺设备 [11] - 通过合作提升在高端仪器和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技术水平与产业化能力,构建更安全、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11] - 高端仪器和半导体工艺设备国产替代正加速推进,已成为行业趋势 [11]
AI影视化的新突破
新浪基金· 2025-11-16 14:22
AI影视创作进展 - 字节跳动旗下即梦AI举办AI短片首映礼,七组青年导演历时近百天创作七部影视级AI短片[1] - 作品题材多元,如《畲战:狗王传说》融合畲族神话与中式美学,《大梦》以"庄周梦蝶"构建多重时空,突破以往AI影像粗糙感[1] - AI影视化从单点工具迈向全链条协同,技术覆盖场景生成到角色塑造全流程,使中式美学留白和科幻场景精准落地[1] - 内容质量实现影视级突破,新一代AI短片摆脱算法拼接碎片化局限,达成79%剪辑相似度与真人导演作品持平效果[1] - AI从效率提升工具升级为创意孵化平台,重塑内容生产底层逻辑[1] AI投资市场动态 - A股科技股滞涨大半个月,偶有上涨但伴随资金获利了结,市场情绪从不温不火转为不温不火[2] - 美股Mag7的2025年Q3财报显示云厂商对AI相关资本开支维持积极扩张态势[2] - 市场态度出现分化,对过度投入AI基建却未形成稳定盈利闭环的企业,资本市场开始用脚投票,AI投资增长可持续性首次遭广泛质疑[2] - 科技巨头普遍依赖发债支撑AI融资,头部企业AI相关资本开支占经营性现金流比例超90%[2] - 与互联网泡沫相比,当前AI行情依旧健康,高景气有望延续[2] 投资主线与机会 - 上游基础设施企业业绩稳定性突出,A股中深度嵌入海外算力产业链的光模块相关企业凭借刚需属性成为波动行情压舱石[3] - 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先进制程关键设备国产化率仍处低位,但本土企业已在刻蚀、薄膜沉积等设备领域实现营收突破[3] - 中美高科技领域脱钩趋势未改,"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有望推动半导体设备及芯片国产替代实现关键突破[3] - 建议投资者同时关注国产及海外算力产业链,可通过通信ETF(515880)、半导体设备ETF(159516)等产品布局相关机会[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细分市场、重点企业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国产替代加速破局,新兴显示引领需求[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16 09:07
内容概要:显示玻璃基 上市企业:彩虹股份(600707.SH)、凯盛科技(600552.SH)、京东方A(000725.SZ)、沃格光电 (603773.SH)、蓝思科技(300433.SZ)、戈碧迦(920438.BJ)、维信诺(002387.SZ) 相关企业: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有限公 司、咸阳虹宁显示玻璃有限公司、常熟佳合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艾杰旭显示玻 璃(昆山)有限公司、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显示玻璃基板、新型显示、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产业链、显示玻璃基板发展现状、显示玻璃基板 竞争格局、显示玻璃基板发展趋势 一、显示玻璃基板行业相关概述 显示玻璃基板是一种以高纯度特种玻璃为核心原料,经精密加工制成的具有超高平整度、优异光学性能 和稳定物理化学特性的薄板状基底材料。其核心功能是作为显示器件(如LCD、OLED、Mini/Micro LED等)的核心支撑载体,为上层功能材料(如液晶分子、发光二极管芯片、电极层等)提供稳定的附 着基础,同时保障信号传输的高效性、光学性能的一致性和器件的长期可靠性。 显示玻璃基板的分类可从 ...
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证券时报· 2025-11-16 09:06
近日大健康产业持续走强,多只牛股诞生。 上周,A股继续高位震荡,上证指数在创出10年新高后回撤整固,4000点得而复失,深证成指、创业板 指、科创50、北证50等主要股指均小幅下跌。日成交额在2万亿元上下波动,全周合计成交10.22万亿 元。 今年累计融资净买入6340亿元 融资客延续加仓的趋势,上周融资净买入逾126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6340亿元,距2014年创下的 历史最高年度净买入只差不到400亿元。电力设备行业获得逾53亿元净买入,有色金属行业、基础化工 行业均获得超30亿元净买入,电子行业、医药生物行业获得超10亿元净买入。计算机行业被净卖出逾28 亿元,汽车行业净卖出逾17亿元,非银金融、国防军工等行业也净卖出超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上周医药生物行业获得逾3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基础化工行业获得逾243亿元净流 入,食品饮料、房地产、电力设备、商贸零售等行业均获得超百亿元净流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农 林牧渔、纺织服饰等行业也均获得超60亿元净流入。电子行业则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161亿元,计算机 行业净流出逾89亿元,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逾44亿元,通信行业净流出逾26亿元。 银行板块频创历 ...
打破MEMS探针卡的国外垄断,强一股份登陆科创板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1-16 09:03
强一股份:唯一跻身全球半导体探针卡前十的中国大陆企业 强一股份的探针卡产品核心服务于半导体设计与制造的晶圆测试环节,是直接影响芯片良率及制造成本的关键工序,对于半导体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探针 卡作为半导体产业基础支撑元件,具有高复杂性、高精密型、高定制化等特点。在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不断革新的趋势下,探针卡的性能保证了在通 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以及工业等领域半导体产品的可靠性。 麦姆斯咨询获悉,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52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发布,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强一股份")科创 板首发过会。据招股书披露, 强一股份是市场地位领先的拥有自主MEMS探针制造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销售MEMS探针卡的厂商,打破了境外厂商在 MEMS探针卡领域的垄断。强一股份是近年来唯一跻身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前十大厂商的境内企业。 强一股份团队深耕行业多年,创始团队具有近20年探针卡或相关行业从业经验,对行业及技术发展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强一股份建立了一支专注探针及 探针卡技术创新的研发团队,在MEMS探针、MEMS探针卡、垂直探针卡、悬臂探针卡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并积累了可观 ...
内存条变身「电子茅台」,谁买单?
新浪科技· 2025-11-16 08:49
内存价格暴涨现象 - 红米K90系列新品因存储成本上涨远高于预期而引发定价争议,小米集团高管公开回应[2] - 雷克沙DDR4 16GB内存条价格从去年179元飙升至699元,一年多时间涨幅超三倍[5] - 部分千元级别DDR5内存条从1000多元涨至近2000元,部分型号相比两个月前涨幅达到100%甚至更多[6] - 2025年第三季度DRAM价格较去年同期暴涨171.8%,同期国际现货黄金涨幅不到110%[7] - 主流1TB容量PCIe4.0 SSD渠道均价相较年初累计上涨超过60%,部分热门型号涨幅达80%以上[7] - 金士顿某款1TB固态硬盘价格从2月5日的369元涨至11月5日的579元,涨幅约57%[7]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AI产业爆发是需求最大增量来源,单台AI服务器对DRAM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8] - OpenAI的"星际之门"项目每月需要90万片DRAM晶圆,接近全球DRAM产量的40%[8] - 全球存储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控制约70%的DRAM芯片市场份额,其产能向HBM和DDR5等高端芯片转移,挤压DDR4产能[10] - 三大国际存储厂商已确定停止生产DDR4并拆除相关旧设备,市场供应缺口将持续扩大[10] - 消费电子市场在2024年末回暖,手机厂商推行存储容量标配升级,推高存储芯片需求门槛[13] - 智能汽车、无人车领域爆发式增长,车载存储容量正从512GB向1TB突破[13] 供应链与市场动态 - 2025年下半年DDR4市场持续供不应求,服务器刚性订单挤压PC和消费市场供应[10] - PC OEM厂商加速导入DDR5方案,消费级厂商面临高价、难以获取物料的挑战[10] - 三大DRAM原厂持续将产能优先分配给高阶服务器DRAM和HBM,挤压手机、PC等消费电子设备所需存储芯片产能[11] - DDR4的紧缺或将持续到2026年上半年[13] - 2025年初有经销商预判存储颗粒会涨价,开始大规模扫货囤货,华强北市场DRAM现货流通量明显减少[14] - 电商平台曾有商家以"内存理财"为噱头营销,人为制造紧张氛围推动价格非理性上涨[16] 行业格局与国产替代 - 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四大存储品类全面缺货涨价是其从业三十余年来首见[8] - 长鑫科技2025年DRAM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50%,全球市场份额将从一季度的6%提升至四季度的8%[22] - 长江存储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月产能提升至15万片,2028年总产能达30万片/月,目标占据全球15%的NAND市场份额[22]
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证券时报· 2025-11-16 08:0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周A股主要股指高位震荡 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后回撤整固 4000点得而复失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科创50 北证50均小幅下跌 [2] - 日成交额在2万亿元上下波动 全周合计成交10.22万亿元 [2] - 今年以来融资累计净买入6340亿元 距2014年创下的历史最高年度净买入仅差不到400亿元 [3][4] 行业资金流向 - 上周融资净买入方面 电力设备行业获逾53亿元净买入 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行业均获超30亿元净买入 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获超10亿元净买入 [4] - 融资净卖出方面 计算机行业被净卖出逾28亿元 汽车行业净卖出逾17亿元 非银金融和国防军工等行业也净卖出超亿元 [4] - 主力资金净流入方面 医药生物行业获逾305亿元净流入 基础化工行业获逾243亿元净流入 食品饮料 房地产 电力设备 商贸零售等行业均获超百亿元净流入 有色金属 机械设备 农林牧渔 纺织服饰等行业也均获超60亿元净流入 [4] - 主力资金净流出方面 电子行业遭净流出逾161亿元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逾89亿元 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逾44亿元 通信行业净流出逾26亿元 [4]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股连续走强 板块指数频创历史新高 年线连续3年上涨 累计涨幅高达94% 远超同期上证指数29%的涨幅 也远超北证50 创业板指 科创50同期60% 33% 42%的涨幅 [6] - 农业银行连续4年上涨 2022年涨8.82% 2023年涨42.79% 2024年涨60.88% 今年以来涨66.67% 4年累计大涨317% [6] -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同期也分别大涨141% 122% 175% [6] - 银河证券称政策引导银行信贷结构优化 呵护息差 资本市场回暖打开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空间 中期分红力度不减 红利价值持续凸显 [8] 大健康产业表现 - 大健康产业持续走强 医药商业 生物疫苗板块指数连续6日上涨 民营医院日线连续5日上涨 周线连收7阳 免疫治疗 创新药 减肥药均全周保持涨势 [10] - 大健康产业牛股辈出 合富中国14个交易日12涨停 累计飙升逾265% 人民同泰连续5日涨停 金迪克5日3板 盘龙药业 众生药业均3日2板 特一药业4日2板 [10] - 据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预计 2025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7.4万亿元 到2030年达到29.1万亿元 [14] 机构后市观点 - 渤海证券指出市场整体估值预计将进入稳态 结构性行情或成为主要特征 可关注TMT板块投资机会 以及煤炭 银行的配置机会 [15] - 太平洋证券认为创业板支撑在3070点附近 上证指数支撑在3920点附近 支撑不破持续看多 预计后续科技股整体表现分化 有业绩支撑的如存储等仍有上行动力 [15] - 中信证券认为医疗健康产业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 拥抱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将是相对更有确定性的布局方向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