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赋能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创新筑牢农业防灾屏障
经济日报· 2025-05-02 06:07
保险行业支持乡村振兴 - 保险机构聚焦乡村重点领域,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产品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撑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提升涉农保险保障水平,推动涉农财产险扩面增品,改善服务 [1] - 2024年前两个月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0.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 [1] 高标准农田保险创新 -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工程质量风险及管护难题,人保财险推出专属保险覆盖建设期和运营期风险 [2] - 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包括工程质量缺陷、管护费用、自然灾害损毁等 [2] - 已为14个新建项目提供41次风险检查,发现风险点662项,整改474处(整改率71.6%) [2] - 为63个建成项目提供260余次巡查,发现隐患274处,提交165份风险报告 [2] 理赔与维修案例 - 人保财险仁寿支公司对2019年高标准农田渠道破损、蓄水池渗漏等问题支付维修赔款57507.2元 [3] - 曹家镇修理蓄水池支付9072元,渠道清淤150米支付800元 [3] 科技赋能保险服务 - 应用无人机遥感、AI识图、GPS导航等技术提升风险识别和查勘效率 [4] - "保险+风险减量+科技"模式将管护工作商业化,提升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4] 农业保险理赔优化 - 传统农业保险理赔因信息不匹配导致延误,"天府粮蜀农一卡通"解决支付精准性问题 [5][6] - 2021-2024年累计支付农险赔款34.09亿元,受益农户226.09万户次,支付成功率99.98% [6] - 理赔周期缩短20天,资金发放精准度达99%以上 [7] 牦牛养殖保险创新 - 人保财险在红原县承保政策性牦牛养殖保险19.83万头,商业性保险1.17万头,提供风险保障4.25亿元 [8] - 2024年支付赔款2091万元,受益9129户次,牧民仅需缴纳26元/头保费 [8] - "牦牛冷季低成本精准补饲关键技术体系"示范覆盖1200多头牦牛,降低死亡率和补饲成本 [9]
全天候消费tx渠道新选择:解锁花呗24小时在线秘籍
搜狐财经· 2025-05-02 00:58
花呗24小时在线服务 - 花呗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支持用户随时调用额度完成交易[3] - 即时开通功能让用户通过支付宝APP申请后最快数分钟即可开通,额度即刻生效[4] - 全场景覆盖包括线上购物、线下扫码、生活缴费等多场景支付,24小时畅通无阻[4] - 跨境支付时自动匹配汇率,全球商户均可使用,解决境外消费的货币兑换问题[4][5] 花呗核心使用技巧 - 最长40天免息期(部分用户可达45天)可延长资金周转周期,用户可将资金用于短期理财赚取收益[5] - 账单日后一天消费可延长免息期至下个账单周期,大额消费优先使用花呗更划算[5][6] - 分期付款功能可将账单拆分为3/6/12期偿还,每期支付少量手续费,适合预算有限的高额消费[7] - 自动还款功能24小时运行,支持支付宝余额或绑定银行卡自动划扣,避免逾期影响信用[9] 花呗风控与安全保障 - 大数据实时监控异常交易,发现风险立即触发安全锁并通过人脸识别或短信验证确认身份[9] - 用户可自主设置夜间支付限额,防止非本人操作的盗刷损失[9] - 账户被盗时可24小时联系客服一键冻结花呗,通过账单争议功能48小时内处理异常交易[10] 花呗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管家功能将根据用户消费习惯自动推荐免息期最优消费方案[11] - 信用积分体系让按时还款用户提升芝麻信用分,解锁更高额度与权益[11] - 场景化保险如"花呗安心险"将覆盖逾期还款产生的利息损失[11]
自营反转,科技赋能
国信证券· 2025-05-01 0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上涨,主要因资本市场回暖,各主要业务线同比显著增长,后续将推进科技赋能下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1] - 自营、利息业绩成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财富架构优化见效使经纪业务业绩提升,但投行、资管业绩持续承压 [2][3] 各业务情况总结 整体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32亿元,同比提升34.83%;归母净利润36.42亿元,同比提升58.97%;扣非后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提升61.42%;EPS0.38元,同比增长58.33%;ROE为2.1%,同比增0.73pct [1] 自营与利息业务 - 一季度投资业务收入(含公允价值变动)9.65亿元,同比提升46.53%,金融资产规模3855亿元,比2024年末提升4.24% [2] - 一季度利息净收入9.65亿元,同比大幅提升3倍,主要系有息债务规模及资金成本下降,利息支出下降所致 [2] 经纪业务 - 2025年一季度经纪业务收入19.36亿元,同比提升42.6%,期末货币资金1636.72亿元、同比增长3.11%,主因客户资金增加 [2] - 截至2024年末,“股票+混合”与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2289、1666亿元,仅次于中信排券业第二,买方基金投顾业务持续提升,形成多层次零售客户财富服务体系 [2] 投行业务 - 2025年一季度投行业务收入5.42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93% [3] - 一季度股权承销金额76.65亿元,同比小幅下滑3.02%;债券承销金额2861.23亿元,同比提升26.39% [3] - 当前公司IPO储备项目为6单,排名行业第五,后续并购业务有拓展潜力 [3] 资管业务 - 一季度资管业务实现净收入4.24亿元,同比下降61.7% [3]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19亿元、175.59亿元、189.37亿元,同比增长4.3%/9.6%/7.8%,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10/9.1/8.4x,PB为0.79/0.74/0.7x [3][15] 财务预测与估值相关数据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905508|814270|895697|985267|1083793| |货币资金|150320|177639|195403|214943|236438| |融出资金|112341|132546|145801|160381|176419| |交易性金融资产|413460|301747|316834|332676|349310|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2460|15228|16751|18426|20268| |负债合计|723291|622377|684615|753076|828384|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44056|121048|133153|153126|176095| |代理买卖证券款|144701|184587|203046|223350|245685| |应付债券|159816|115459|127005|146056|167964| |所有者权益合计|182217|191894|203795|216999|231149|[17]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36578|41466|44227|47818|5350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613|12948|13687|14792|16611| |经纪业务净收入|5959|6447|6919|7459|8524| |投行业务净收入|3037|2097|2215|2436|2923| |资管业务净收入|4256|4146|4281|4602|4832| |利息净收入|952|2705|2766|2852|1743| |投资收益|13281|21716|15320|17105|20779| |其他收入|7732|4097|12455|13069|14369| |营业支出|21890|25898|26979|28691|32636| |利润总额|14205|15352|17339|19208|20938| |所得税费用|1168| - 167|867|1152|1466| |少数股东损益|286|168|453|497|536|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751|15351|16019|17559|18937|[17]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1.35|1.62|1.77|1.93|2.09| |每股净资产|19.74|21.26|22.19|23.63|25.17| |ROE|8.12|9.24|8.17|8.49|8.60| |收入增长|14%|13%|6.7%|8.1%|11.9%| |净利润增长率|15%|20%|4.3%|9.6%|7.8%| |资产负债率|80%|76%|76%|76%|76%| |P/E|13.04|10.86|9.97|9.10|8.43| |P/B|0.89|0.83|0.79|0.74|0.70|[17]
华泰证券(601688):自营反转,科技赋能
国信证券· 2025-04-30 19: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华泰证券业绩上涨,主要因资本市场回暖,各主要业务线同比显著增长,后续将推进科技赋能下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1] - 自营、利息业绩成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财富架构优化见效使经纪业务业绩提升,投行、资管业绩持续承压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32亿元,同比提升34.83%;归母净利润36.42亿元,同比提升58.97%;扣非后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提升61.42%;EPS0.38元,同比增长58.33%;ROE为2.1%,同比增0.73pct [1] - 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19亿元、175.59亿元、189.37亿元,同比增长4.3%/9.6%/7.8%,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10/9.1/8.4x,PB为0.79/0.74/0.7x [3][15] 业务情况 - 自营、利息业务:一季度投资业务收入(含公允价值变动)9.65亿元,同比提升46.53%,金融资产规模3855亿元,比2024年末提升4.24%;利息净收入9.65亿元,同比大幅提升3倍 [2] - 经纪业务:2025年一季度经纪业务收入19.36亿元,同比提升42.6%,期末货币资金1636.72亿元、同比增长3.11%;截至2024年末,“股票 + 混合”与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2289、1666亿元,仅次于中信排券业第二 [2] - 投行业务:2025年一季度投行业务收入5.42亿元,同比小幅下降5.93%;股权承销金额76.65亿元,同比小幅下滑3.02%;债券承销金额2861.23亿元,同比提升26.39%;当前IPO储备项目为6单,排名行业第五 [3] - 资管业务:一季度资管业务实现净收入4.24亿元,同比下降61.7%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578|41,466|44,227|47,818|53,502| |(+/-%)|14.2%|13.4%|6.7%|8.1%|11.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751|15,351|16,019|17,559|18,937| |(+/-%)|15.4%|20.4%|4.3%|9.6%|7.8%| |摊薄每股收益(元)|1.4|1.6|1.8|1.9|2.1| |净资产收益率(ROE)|8.1|9.2|8.2|8.5|8.6| |市盈率(PE)|13.0|10.9|10.0|9.1|8.4| |市净率(PB)|0.9|0.8|0.8|0.7|0.7|[4]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905508|814270|895697|985267|1083793| |货币资金(百万元)|150320|177639|195403|214943|236438| |融出资金(百万元)|112341|132546|145801|160381|176419|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413460|301747|316834|332676|349310|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百万元)|12460|15228|16751|18426|20268| |负债合计(百万元)|723291|622377|684615|753076|828384|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百万元)|144056|121048|133153|153126|176095| |代理买卖证券款(百万元)|144701|184587|203046|223350|245685| |应付债券(百万元)|159816|115459|127005|146056|167964|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82217|191894|203795|216999|231149| |营业收入(百万元)|36578|41466|44227|47818|5350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百万元)|14613|12948|13687|14792|16611| |经纪业务净收入(百万元)|5959|6447|6919|7459|8524| |投行业务净收入(百万元)|3037|2097|2215|2436|2923| |资管业务净收入(百万元)|4256|4146|4281|4602|4832| |利息净收入(百万元)|952|2705|2766|2852|1743| |投资收益(百万元)|13281|21716|15320|17105|20779| |其他收入(百万元)|7732|4097|12455|13069|14369| |营业支出(百万元)|21890|25898|26979|28691|32636| |营业外收支(百万元)|(483)|(216)| |90|8173| |利润总额(百万元)|14205|15352|17339|19208|20938|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1168|(167)|867|1152|1466|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286|168|453|497|536|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751|15351|16019|17559|18937| |每股净资产(元)|19.74|21.26|22.19|23.63|25.17| |总股本(亿股)|90.75|90.27|90.27|90.27|90.27|[17]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1.35|1.62|1.77|1.93|2.09| |每股净资产|19.74|21.26|22.19|23.63|25.17| |ROE|8.12|9.24|8.17|8.49|8.60| |收入增长|14%|13%| |7%|8% 12%| |净利润增长率|15%|20%| |4% 10%|8%| |资产负债率|80%|76%|76%|76%|76%| |P/E|13.04|10.86|9.97|9.10|8.43| |P/B|0.89|0.83|0.79|0.74|0.70|[17]
莲花控股:双轮驱动业绩高增长 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0:3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形成“品牌复兴 + 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格局,传统调味品业务稳固,新兴算力业务发展迅速,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2][3] 分组1: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收7.94亿元,同比增长37.77%;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05.19%;扣非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105.92% [1] - 2024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26.46亿元,同比增长2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55.92%;扣非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72.36% [4] - 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6.52亿元,同比飙升781.19%;研发投入4058.76万元,同比增长41.26% [3] 分组2:业务情况 传统调味品业务 - 2024年味精销量19.81万吨,鸡精销量3.08万吨,面粉销量3.20万吨,三大核心产品市场份额持续领跑 [2] - 依托“安全、健康、美味”定位推出新品,受消费者青睐 [2] - 报告期内线上销售收入同比激增165.68%,新零售渠道覆盖主流平台,品牌影响力提升 [2] 新兴算力业务 - 2024年算力服务板块收入8064.34万元,同比暴增10447.11%,签约项目34个,合同金额超15亿元 [2] - 在9地完成智算中心布局,服务范围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自主研发云计算平台获奖 [2] 分组3:发展格局与目标 - 形成“品牌复兴 + 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发展空间 [3] - 2025年力争营收与利润增长30%以上,巩固“双轮驱动”格局 [3]
千年文脉作轴,徐州彭城七里重塑城市更新标杆
新京报· 2025-04-29 12:42
新京报讯(记者 揭明玥)作为拥有2600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徐州在时光长河中,始终 挺立着一条见证文明嬗变的精神脊梁——纵贯古今的彭城路轴线。这条千年不移、始终如一的城市中 轴,不仅串联起古城地理空间的对称美,更孕育诞生了彭祖文化、两汉文化、运河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成为徐州在新时代的标志性城市符号。 两年前,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城市更新工程正式启动,这条3.5公里的文明长廊,将235处历史 遗存编织为一体,让新石器时代的下圆墩遗址、北魏时期的代笔亭、楚汉文化的见证戏马台、北宋文学 家苏轼兴建的黄楼,与文庙、回龙窝等现代化商圈,开启跨时空对话。通过"文化解码+科技赋能+区域 联动"的创新模式,这座古城正涌动着蓬勃的发展新动能:2024年游客接待总量突破1亿人次,重点景区 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幅均接近20%,数字文创、文博旅游等新业态乘势崛起,千年文脉正转化为驱 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原真保护 235处历史遗存织就"活态博物馆" 漫步"彭城七里",时空交错感不断袭来:4300年前的下圆墩遗址处,科技感十足的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 正加紧建设中;云龙山摩崖石刻上的千年凿痕,与回龙窝历 ...
13万亿巨舰乘风破浪!中国平安估值跃迁"三重奏"
格隆汇APP· 2025-04-28 18:45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一季度新业务价值实现34.9%强劲增长,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5.0%,总资产规模达13.18万亿元保持全球最大保险公司地位 [1] - 公司寿险改革成效显著,多渠道战略推动新业务量价齐升,医疗养老与综合金融战略协同效应凸显 [3][6][14] - 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AI技术覆盖80%客服总量,智能核保实现93%寿险保单秒级处理 [23][24]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79.07亿元,同比增长2.4% [1]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268.64亿元,同比增长5.0% [1] - 寿险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新业务价值率32.0%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 [6] 渠道建设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14.0% [10]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8%,社区金融渠道增长171.3% [10][12] - 社区金融服务覆盖93个城市131个网点,组建2.4万人精英队伍 [12] 战略协同 - 综合金融为医疗养老提供资金支持,个人客户达2.45亿,客均合同数2.93个 [15] - 63%客户享有医疗养老服务,其客均合同数3.37个、客均AUM达6.12万元 [17] -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75个城市,服务超19万客户 [12] 科技赋能 - AI坐席服务量4.5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 [24] - 智能核保实现93%寿险保单秒级处理,闪赔占比56% [24] - 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34.2亿元,同比增长14.0% [24] 行业变革 - 保险行业从代理人数量扩张转向多元化服务模式 [4] - "保险+服务"模式链接健康、养老等核心需求领域 [12] - 公司寿险改革进入第六年,成效加速呈现 [5] 估值驱动 - 寿险改革带来价值重估,多渠道战略降低单一渠道风险 [19][20] - 医疗养老生态拓展业务边界,形成估值溢价潜力 [21][22] - 科技底座构建提升运营效率,创造长期发展空间 [23][24]
曾刚: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服务,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0:0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财富管理创新研讨会 - 会议由成都市天府新区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主题为"新生态·新服务——金融消保强化与财富管理创新",汇聚智库机构、互联网平台、银行、证券、基金等领域专家 [1] - 资管行业创新发展迅速,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环境日益复杂,对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 [1] 资管行业发展趋势 - 客户端(C端)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已超越投资端,成为大资管/财富管理长期发展的核心 [1] - 金融消费者保护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服务,通过动态风险匹配、信息披露透明化及科技赋能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体系 [1] - 行业需强化消保体系建设,提升数据信息与隐私保护能力,完善纠纷解决机制 [1] 科技赋能金融消保实践 - 蚂蚁集团通过AI提炼产品风险要点、动态调整用户风险画像、设置交易冷静期等机制,将消保融入业务流程 [2] - 提出构建消保科技业务正循环体系的构想,强调技术能力先行、行业协同共治及从合规到共赢的转变 [2]
上市券商业绩回暖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4-14 05:4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证券行业整体复苏明显,多业务出现回暖向好,15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1.69亿元,净利润167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21.3% [1][2] - 头部券商表现突出,中信证券营收637.89亿元(+6.2%),净利润217.04亿元(+10.06%),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国银河净利润增速均超18% [1] - 中小券商增速亮眼,华林证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约1015%,红塔证券营收增长68.36%,南京证券净利润增长47.95% [2] 业务板块分析 - 自营业务成为重要增长点,全行业自营收入1740.7亿元(+43%),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南京证券等自营收入占比超30% [2] -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恢复性增长,全年市场日均成交额1.06万亿元,逾九成上市券商经纪业务营收正增长 [3] - 投行业务承压,仅少部分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增速为正,主要受IPO节奏放缓影响 [3] 战略发展方向 - 国际化布局加速,华泰证券通过华泰国际推进海外市场拓展,提升境外影响力 [3] - 科技赋能成效显著,广发证券落地43个AI大模型应用,科技金融场景数量行业领先 [3] 未来展望 - 2025年行业盈利弹性或继续释放,驱动因素包括市场交投回暖、财富管理收入提升及自营投资低基数效应 [4] - 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券商ROE和估值存在上升空间,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大型券商优势显著 [4]
央企担当铸就温暖防线——能源保供背后的故事
中国发展网· 2025-04-13 12:20
能源保供形势与挑战 - 2024年能源保供形势复杂,极端天气频发对电力供应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保供压力大、风险大、不确定性大 [1] - 能源央企在去冬今春关键时期全力保障煤炭、电力等能源稳定供应,体现"国之大者"担当 [1] 煤炭生产与保供措施 -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补连塔煤矿在寒潮期间保持每天4万多吨产量,每刀煤可满足67万千瓦机组运行8小时 [2] - 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连续42个月保持5000万吨高位水平,疆煤出区实现月均200万吨目标 [3] - 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在零下25度严寒中平均日出煤7万余吨,单日最高产量超9万吨 [3] - 中煤新集公司通过优化生产组织管理,设备开机率提升20%,日产原煤稳定在万吨以上 [4] 能源运输保障 - 中煤秦港业务部在零下20度极寒中采取防冻措施,包括喷洒防冻液、磁脉冲振打设备等,确保煤炭运输 [5] - 朔黄铁路升级智能调度指挥系统,集成北斗定位与5G技术,极端天气下运输计划调整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5] - 黄骅港务在77小时封航挑战中与海事部门协同作战,保障能源运输通道安全 [6] 电力保供与科技创新 - 国家电网在四川二郎山重冰区利用无人机、测风仪等设备监测覆冰情况,保障300万户家庭用电安全 [6] - 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使用除冰机器人,15分钟可消除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隐患 [7] - 国网湖北电力利用AI虚拟调度员"艾丽",实现一键智能成票、精准故障研判和智能化语音调度指令 [7]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中国中煤北煤机公司通过MES系统构建"数字孪生工厂",实现两地产能数据实时互联、资源动态调配 [8] - 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关键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故障预警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防控" [8] 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 - 南方电网2024年新能源投产5932万千瓦(同比+22%),发电量2455亿千瓦时(同比+36%) [10] - 南方电网水电发电量4429亿千瓦时(同比+16.2%),广西、云南市场化填谷消纳交易规模15.4亿千瓦时 [10] -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在内蒙古卧牛山风电场保障风电设备稳定运行,助力清洁能源供应 [11] 区域能源保障 - 雁宝能源在蒙东地区投运AI配煤和无尘装运系统,单日最大装车能力3万吨,每小时可连续装车2000吨 [9] - 雁宝能源为东北三省能源安全提供稳定支持,高峰时每天超过200台车辆排队购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