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美湖股份涨2.01%,成交额1.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11:1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36.04元/股,成交额1.53亿元,换手率1.26%,总市值122.2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1.27万元,特大单买入1472.28万元(占比9.61%),大单买入2098.17万元(占比13.7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大幅上涨158.89%,但近20日下跌18.04%,近60日上涨26.37% [2]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3日,龙虎榜净买入-6947.69万元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10.74%,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0.26% [3]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6亿元 [4]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以柴油机机油泵(28.57%)和新能源车用零部件(21.57%)为主,汽油机机油泵占比15.28%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43万,较上期增加3.42%,人均流通股13979股,较上期增加35.37%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018124)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012.86万股,较上期增加790.73万股 [5]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830.63万股,较上期增加132.12万股,前海开源嘉鑫混合A(001765)为新进第六大股东 [5] 公司背景与行业属性 - 公司全称为湖南美湖智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4日,于2016年11月30日上市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发动机系统的泵类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2]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长安汽车概念、线控底盘、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等 [2]
完成B4轮融资 九识智能预计年底启动海外千辆级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6:23
作为在国内快递、邮政等物流领域市场占有率超70%的头部RoboVan(无人驾驶厢式车)企业,九识智 能于2023年发布的行业第一款容积达5立方米的大中型无人驾驶货车量产车型Z5改写了行业逻辑,也为 公司找到了一条真正意义上商业可行的路径。随后,公司围绕城市物流场景持续扩展冷藏车、高载重车 等细分市场,推出了"Z""E""L"三个系列的多款量产车型。 "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To C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而瞄准了To B的方向。在推出Z5 前,团队对2立方米、3立方米、4立方米的车型都进行过尝试,但无论是配送时效和产品的性价比都无 法实现商业闭环。"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潘余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直到5立方米的厢式 车型,其在经济账上终于拥有了可行性。除一次能装更多的货物提升客户运载效率,5立方米车型的很 多零件可以直接从已有的汽车供应链上采购,极大降低了此前物流小车需要定制零件的成本。" 在Z5车型打开市场后,九识智能借助先发优势针对不同客户和场景推出更具性价比、面向冷链等具体 场景和关注重载、高效需求的多款不同车型。 近日,九识智能宣布完成了由蚂蚁集团领投、蓝湖资本、BV百度风投 ...
九识智能预计年底启动海外千辆级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4:12
融资与商业进展 - 公司完成由蚂蚁集团领投、蓝湖资本、BV百度风投等新老股东跟投的1亿美元B4轮融资,B轮累计融资额达4亿美元 [1] - 融资将用于加大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品迭代、供应链自主可控、全球市场拓展及客户服务体系提升 [1] - 在中国邮政7000台无人车租赁采购项目中,公司成为8个包件中4个的主选供应商,将获得整个标包50%以上的订单 [1] - 公司通过“交钥匙售车+运维”模式已实现全生命周期正毛利,单台无人车月均使用成本下探至约3000元 [3] - 公司产品已落地覆盖全球超300个城市和地区,累计送单量超10亿件,自动驾驶累计运营里程超5000万公里 [4]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专注于To B的城市物流配送市场,市场占有率超70%,城配自动驾驶整车销售市占率达76%,其中RoboVan(≥5立方米)市场占有率达88% [2][4] - 2023年发布行业首款容积达5立方米的大中型无人驾驶货车量产车型Z5,实现了商业闭环,并围绕城市物流场景扩展出“Z”、“E”、“L”三个系列的多款量产车型 [2] - 5立方米车型因可采购标准汽车供应链零件而降低成本,并提升客户运载效率,后续针对不同场景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车型 [2][3] - 公司帮助客户降低50%-70%的运营成本,并将配送效率提升40% [3] - 2025年以来,快递行业客户占比从原来的八九成降至50%以下,公司通过开放接口帮助合作方在巡检、清扫、安防等更多场景进行二次开发 [4][5] 技术研发与迭代 - 公司全栈自研技术构建品牌护城河,车辆配备算力超过500Tops的车规级双Orin Drive计算平台 [3] - 基于自研ZOE 2.0架构优化传感器集成和扩展,提升数据传输密度和处理效率,通过OCC融合检测等技术将车辆端推理延迟压缩至50毫秒内,功耗降低至150瓦 [3] - 9月底发布L4+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多模态传感器时序+空间融合,360度全方位感知覆盖,显著降低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提升复杂场景适应能力 [4] - L4+技术标志着自动驾驶从区域限定示范迈入全域可行的规模化商用阶段 [4] 全球化布局 - 2025年是公司出海和全球化的重要一年,以“技术本地化+标准共建”为策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产品落地 [5] - 公司与新加坡最大连锁超市FairPrice Group签署协议,获得无人货运商业运营牌照,成为当地首个可在公路上行驶的无人驾驶车辆,计划部署近百台无人车 [5] - 公司与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签署合作协议,并与阿联酋7X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5] - 公司预计在2025年底及2026年于海外进行千辆级别的产品布局,最终目标是将中国技术和产品推向世界 [5]
【公告全知道】存储芯片+光刻机+无人驾驶+国家大基金持股!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超19000%
财联社· 2025-10-23 23:11
存储芯片与光刻机行业 - 公司产品已用于存储芯片制造 光刻胶系列产品供货长鑫存储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9000% [1] - 公司拟投资20亿元建设半导体项目 [1] 量子科技与商业航天行业 - 公司为量子加密通信业务提供自研卫星通信解决方案 [1] - 公司与华为在数据中心等领域存在合作 [1] 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行业 - 公司业务涉及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领域 [1] - 公司业务涉及数据中心领域 [1]
诺科达科技(00519) - 自愿公告国际销售部署阶段性成果
2025-10-23 20:41
业务转型 - 公司2025年初启动业务转型,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无人驾驶领域[3] 市场策略 - 构建“线上 + 线下”全域营销网络[4] 市场扩张 - 国际业务在中东、欧洲及东南亚落地[5] - 与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地企业签合作备忘录[5]
首都在线前三季度营收9.26亿元同比降12.05%,归母净利润-9941.30万元同比增32.11%,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11%
新浪财经· 2025-10-23 20: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26亿元,同比下降12.05% [1] - 归母净利润为-9941.30万元,亏损额同比收窄32.1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6亿元,亏损额同比收窄21.89%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 [1][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2.75%,同比提升3.99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11.91%,同比提升5.52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3.16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净利率为-9.96%,较上年同期上升3.28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为-9.01%,同比上升6.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6% [2] 费用控制情况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总额为2.2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7.01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为23.98%,较上年同期上升2.43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11%,管理费用同比减少3.24%,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1.99%,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92% [2] 估值与市场数据 - 以10月23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38.45倍,市净率(LF)约为12.36倍,市销率(TTM)约为8.26倍 [2]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股东总户数为6.57万户,较上半年末下降2.27万户,降幅25.68%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11.04万元增加至18.13万元,增幅为64.21%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的IDC服务及云服务等信息技术服务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云主机及相关服务49.89%,IDC服务45.83%,其他收入4.28%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涉及概念板块包括AI训练、智谱AI概念、东数西算等 [3]
信测标准前三季度营收5.97亿元同比增8.31%,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8.33%,净利率下降0.51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3 20:19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97亿元,同比增长8.3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8.3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增长8.93% [1]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6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31% [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9.90%,同比上升0.36个百分点,但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58.62%,同比下降1.4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92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26.38%,较上年同期下降0.5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27.50%,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0.36和0.84个百分点 [2] 费用与估值水平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为1.82亿元,期间费用率为30.50%,较上年同期上升1.11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34%,管理费用同比增长0.69%,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0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0.79% [2] - 以10月23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TTM)约为36.95倍,市净率(LF)约为4.41倍,市销率(TTM)约为9.03倍 [2] 公司业务与股东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可靠性检测、理化检测、电磁兼容检测和产品安全检测等检测服务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领域检测49.98%,电子电气产品检测27.80%,试验设备22.22% [3]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71万户,较上半年末下降3.82%,户均持股市值由27.02万元增加至33.65万元,增幅24.50% [2] 行业归属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概念板块包括食品检测、小盘、土壤修复、无人驾驶、蔚来汽车概念等 [3]
增收不增利!特斯拉三季度利润下滑近30%,股价一度跌近5%,马斯克“剧透”了这些新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19:19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达到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 [1][2] - 第三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17.7亿美元,同比下滑29% [1][2] - 第三季度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50美元 [1] - 核心汽车业务营收增长6%至212亿美元,能源业务营收大增44%至34.2亿美元,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增长25%至34.75亿美元 [2]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24.96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为4.1%,自由现金流为1.46亿美元 [3] 生产与交付 - 第三季度全球汽车产量为44.74万辆,同比下降4.8%,全球交付量为49.70万辆,同比增长7.4%,高于市场预期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总交付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5.9% [4] - Model 3和Model Y第三季度交付量为48.11万辆,同比增长9%,其他车型交付量仅为1.59万辆,同比下降30% [4] - 第二季度Model 3/Y产量为396,835辆,总交付量为384,122辆 [5] 中国市场动态 - 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16.92万辆,环比增长31%,其中上海超级工厂9月单月交付超过9万辆新车 [6] - 2025年上半年在华销量为26.34万辆,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4% [6] - 为巩固竞争力,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多轮促销政策,包括“5年0息”金融政策及车漆费用减免优惠,并已延长至10月31日 [7] - 2025年在中国相继推出Model Y焕新版、Model 3长续航版及六座Model Y L车型等多款产品 [6] 战略重心与未来展望 - 公司发展重心已从电动汽车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未来约80%的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 [8] - 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并预计在年底前于8-10个区域运营Robotaxi服务,在奥斯汀实现全无人化自动驾驶运营 [1][8]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目前处于试点阶段,车队规模约39台,正全力研发固定式储能产品Megapack 4 [8] - FSD(全自动驾驶)已覆盖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公司正与中国、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的监管机构紧密合作以推动FSD获批 [13] - 据行业报告,预计到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至13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0.29% [12]
涛涛车业(301345):Q3净利符合预告,单季利润率新高
华泰证券· 2025-10-23 17: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 目标价为270.27元 [5][7] 核心观点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符合业绩预告,单季度利润率创下新高 [1] - 公司营收和利润实现同比高增长,主要得益于高尔夫球车海外需求旺盛以及渠道网络优势 [1][2] - 公司通过海外产能布局和产品结构优化,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并降低了关税波动的影响 [2][3][5] - 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包括人形机器人和无人驾驶领域,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4] - 基于业务表现,报告上调了对公司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 [5][11]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10.60亿元,同比增长27.73%,环比下降1.35%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121.44%,环比增长3.25%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7.73亿元,同比增长24.89%;累计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101.27% [1] - 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46.05%,同比提升9.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4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24.95%,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控制得当:销售费率7.3%(同比-1.0pct),管理费率4.7%(同比+1.01pct),研发费率2.6%(同比-0.6pct) [2] 业务进展与产能布局 - 高尔夫球车产品因海外需求旺盛驱动营收增长 [2][3] - 越南工厂已具备完备生产体系,产能持续爬坡;泰国工厂建设有序推进;美国本土制造产能已于10月开始生产,计划11月批量生产 [3] - 电动高尔夫球车第二品牌TEKO已与50多家经销商门店签约并开启销售 [3] - 公司启动人形机器人及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布局,采用"国内研发基地+海外创新支点"联动模式 [4] - 公司与宇树科技/开普勒的机器人海外销售及ODM合作正有序推进,并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9/10.9/13.6亿元,上调幅度分别为17.5%/28.4%/29.4% [5][11] - 对应每股收益(EPS)预测为7.27/10.01/12.46元 [5][11] - 上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41.8/54.9/67.3亿元,上调幅度分别为3.0%/3.8%/2.5% [11] - 上调2025-2027年毛利率预测至39.7%/40.7%/41.3%,上调幅度分别为1.2/1.7/1.9个百分点 [11] - 基于可比公司2026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18.0倍,给予公司2026年27倍PE估值 [5][12] - 当前收盘价为238.03元(截至10月22日),市值为259.57亿元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