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投顾沙龙·西安站】十年蓄势终破局,季末乘风觅机遇
新财富· 2025-09-18 18:28
十年上证箱体,在今夏终于强势破局。市场波澜再起,投资格局随之变动。站在四季度的起点,投资者们无不思考:如何在风云激荡中把握方向?如何 通过科学配置与 ETF 定投,找到财富增值的新机遇? 九月古都西安,历史与现代交织之地,正成为这场思想盛会的见证。9月25日,朝阳永续X 新财富2025年线下投顾巡回沙龙即将抵达西安,我们将在此 汇聚基金经理与投资顾问,共同探讨资产配置的破与立,ETF定投的价值与节奏,以及财富管理的未来路径。 ✅深度解析当下的ETF配置策略,把握投资核心工具 ✅洞察弱美元背景下的新兴市场机会,拓展全球投资视野 ✅分享投顾展业的全链路方法论,助力专业转型与成长 沙龙主题:十年蓄势终破局,季末乘风觅机遇 沙龙时间:2025年9月25日 13:30-16:00 沙龙地址:西安高新希尔顿酒店 8楼 会议室5&6(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22号) 风起古都,机遇正盛。 我们诚邀您莅临,与时代同行,共探四季度市场脉动,布局属于您的投资新篇章。 本次沙龙将带您: 谭弘翔 华泰柏瑞基金 指数投资部总监助理 ● 弱美元背景下新兴市场配置机会 谭 米 南方东英基金 投资部董事 基金经理 13:30 签到互动 14:0 ...
中国新富人群加大金融市场参与度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19:50
新富人群财富管理趋势 - 在无风险利率走低背景下,新富人群正从依赖房产和储蓄转向加大金融市场参与度以实现资产增值[1] - 新富人群的养老准备方式多元化,购买养老保险(占比未明确)首次取代定期储蓄成为主要方式[1] -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设率同比下降,主要原因为投资回报不高、税收优惠有限及账户流动性不足[1] 资产配置行为变化 - 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新富人群减少现金和定存配置比例,基金投资大幅上升至五年来最高水平,且基金在投资组合中的平均占比提高[2] - 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持续升温,主要原因为其高透明度、风险分散功能及对各种投资策略的高适配度[2] - 尽管寻求更高回报,新富人群整体风险承受度趋于保守,超过60%无法接受超过10%的亏损,显示投资行为与风险偏好存在显著错配[2] 海外投资态度与行为 - 接近40%的新富人群对海外投资表现出兴趣,最看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市场[2] - 实际持有海外投资比例不足30%,主要受制于缺乏知识与渠道[2] - 对海外市场的态度趋理性,盲目追求“稳定性”动机减少,更关注资产配置合理性[2] 新兴投资者群体特征 - “新世代投资者”(指在特定行情后首次开始投资人群)占新富人群的13.1%,平均年龄30.7岁,投资热情高涨但对风险与收益关系认知不足[3] - 18岁至24岁“00后”年轻新富人群对财务规划的接受度高达71.8%,远超其他群体[3] - “00后”群体实践中频繁“追涨杀跌”,基金持有期不足三个月的比例超过30%,主要原因为资金有限和需要频繁调换头寸以捕捉新投资标的[3] 人工智能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 中国新富人群对AI生成投资建议的信任度高于海外市场[3] - 个人风险偏好与投资经验是影响新富人群对AI信任度的两大关键因素[3] - 市场分析与风险管理是新富人群最期待AI介入的两大场景,但人性化陪伴与服务仍不可替代,未来最佳路径或在“人机协同”[3]
七获权益团队殊荣 | 中泰证券资管再添四项英华投资大奖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9-17 19:32
公司荣誉与奖项 - 中泰证券资管获评权益类券商资管示范机构 为第七次在英华奖中荣获权益团队奖项 [1][4] - 旗下两款集合产品分别荣获五年期权益券商资管优秀产品示范案例和三年期固收+券商资管优秀产品示范案例奖项 [1][4] - 投资经理张亨嘉荣获五年期权益券商资管优秀投资经理 [1][4] 投资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过去6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收益率在所有公募基金管理人中排名第1/86 [5] - 过去5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收益率排名第1/95 [5] - 过去4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收益率排名第3/109 [5] - 过去3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收益率排名第5/122 [5] 投资理念与能力建设 - 英华奖评选以三年业绩为起评点 重点考察中长期投资能力和表现 [5] - 主动权益投资是公司特色业务 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 打造投研一体化平台 [5] - 公司通过准确刻画和表达投资理念与能力 帮助投资者完成产品适配 [5] - 目标不是做最好看的朋友 而是要做诚实 不怕露怯的投资路上的好朋友 [6]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 英华奖由《中国基金报》主办 是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评选活动之一 [5] - 公司副总经理姜诚应邀担任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圆桌分享嘉宾 [5]
家办扎堆去香港
FOFWEEKLY· 2025-09-17 18:07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表示: 我们欢迎全球家族办公室来香港探索机遇,规划在港布局家族办公室,续写亚洲家族财富管理新篇章,期待与你并 肩同行! 来源: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 香港投资署署长刘凯旋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香港是投资者首选的财富管理枢纽。作为策略性投资者,家办积极参与香港本 地创科及初创企业投资,助力推动香港创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香港投资署除了积极吸引更多家办落户香港,亦致力构建资本对接平台,推动金融与 科技双引擎发展。通过资本投入带动科研创新,进一步吸引耐心资本,形成良性循环,为香港的多元经济注入持续动能。" 香港投资署家族办公室环球总裁方展光表示:"香港拥有逾百年私人财富管理的深厚根基,是全球高净值家族设立及营运家办的理想据点。随着香港 本地家办生态圈持续蓬勃发展,这股动能正有效带动资本市场、专业服务及人才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完善的传承规划能有效避免家族争产纠纷,维护 企业治理与社会形象。我们致力协助更多家族建立完善的传承机制,实现财富与价值观的世代传承。" 展望未来,香港政府会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办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而我们也会继续与商会、行业协会及家办服务提供商网络携手 ...
家办排队落户香港
投资界· 2025-09-17 16:21
香港家族办公室发展里程碑 - 香港家族办公室数量已超200间 超额完成2022年《施政报告》绩效指标 [4]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家办已成为金融业重要一环 [4] - 原定目标为2025年底前吸引不少于200间家办 现提前达成目标 [4][6] 政策支持体系 - 2023年3月推出《有关推动家办业务在香港发展的政策宣言》包含八项措施 [6] - 措施包括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税务宽减 便利市场措施及成立财富传承学院 [6] - 2023年5月推出家族办公室税收优惠制度 满足特定条件可享投资利润免税 [6] - 2023年11月成立香港财富传承学院 由金发局设立 郑志刚担任董事会主席 [6] 重要家族办公室案例 - 李嘉诚家族于2023年7月宣布在香港成立家族办公室 管理人员包括同事及家族成员 [7] - 中原集团2023年8月在香港举办家办开业典礼 目标12个月内达1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 [7] - 张一鸣旗下Cool River Venture于2024年11月获香港证监会9号牌照 可管理海外资金 [8] - 国际机构包括Tikehau Capital 合众集团 许氏家族及Federated Hermes均在香港设点 [8] 行业规模与特征 - 香港目前家族办公室达2700间 管理规模均超1000万美元 [11] - 过半家办资产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 预计总数将突破3000间 [11] - 花旗调查显示346个全球家办平均净资产21亿美元 73%寻求直接收购企业股权 [12] - 初创公司成为家办最受欢迎投资领域之一 [12] 对创投生态影响 - 家办积极参与本地创科及初创企业投资 推动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 内地创投机构专门在香港设办公室 以维护挖掘家族办公室LP资源 [12] - 家族办公室成为GP重要募资对象 尤其在当前募资艰难环境下 [12]
市场交投活跃 券商业绩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9-17 06:01
整体业绩表现 - 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30.8%,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 [2] - 头部券商营收规模领先,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营收和137.19亿元净利润居首,国泰海通净利润同比增幅达214% [2] - 中小券商增速显著,东北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225.9%,国金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144.19% [3] 业务板块分析 - 自营业务收入1123.54亿元,同比增长53%,中信证券自营收入190.52亿元(+62.42%),国泰海通自营收入93.52亿元(+89.59%) [5] - 经纪业务收入增长,中信证券经纪收入64.02亿元居首,申万宏源经纪业务净收入24.87亿元(+31.47%),新增客户51万户 [6] - 投行业务收入155.3亿元,同比增长18%,IPO募资规模380.02亿元(+25.53%),再融资规模6763.87亿元(+704.33%) [7] 市场与政策驱动因素 - A股日均成交额1.39万亿元(+61%),两融余额1.84万亿元(+20%),推动经纪与投资收入增长 [3] - 政策支持交易机制优化和中长期资金入市,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成为收入结构优化重点 [4] - 沪深300、中证500、万得全A指数上半年分别上涨0.03%、3.31%、5.83%,债券市场同步走强 [5] 并购重组动态 - 行业整合加速,国联证券并购民生证券后营收达40.11亿元(+269.4%),净利润11.27亿元(+1185%) [8] - 头部券商通过并购补齐短板,中小券商实现规模效应和业务互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9][10] 未来展望 - 行业ROE和估值存在上升空间,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和业务能力提升 [9][10] - 财富管理、投行产业赋能、交易风险管理和跨境业务成为券商战略转型方向 [9]
对话汇丰张凯:穿越变局,锚定亚洲及中国投资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8:27
文章核心观点 - 汇丰银行看好亚洲特别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增长潜力 将亚洲作为财富管理业务重心 通过全球化多元配置和"三个C"策略深耕中国市场 同时注重AI技术应用与人机协同[1][3][5][7][8][12][13] 亚洲财富市场机遇 - 波士顿咨询预计2023-2028年全球将创造92万亿美元金融财富 其中近三成新增财富来自亚洲[3] - 亚洲是汇丰财富管理业务重心 中国香港 中国内地 新加坡和印度是最重要财富增长引擎[3] - 香港是全球第二大离岸财富管理中心 2024年离岸资产管理规模达2.7万亿美元 较2023年增长2300亿美元 预计2029年超越瑞士成为全球第一[3] - 新加坡是第三大离岸财富管理中心 2024年离岸资产规模1.9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2000亿美元 家族办公室数量从2020年400个增至2022年1100个[3][4] - 亚洲拥有1100万海外华人和1600万印度侨民两大跨境理财群体[4] - 中国拥有约26万亿美元在岸流动资产 印度拥有约4万亿美元 汇丰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22% 新投资资产净值440亿美元中60%(270亿美元)来自亚洲[5] 中国财富市场潜力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 过去五年信托 理财 保险等受托资产规模年均增速8%[7] - 麦肯锡预计2022-2030年中国个人金融资产保持9%年均增长 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7] - 中国家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一半 远高于OECD国家约1/3水平 财富正转向非现金金融资产[7] - 到2030年中国家庭财富预计达800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55万亿元将流向保险和个人养老金产品[8] - 政策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 资产配置等领域加大布局[8] 汇丰中国战略实施 - 采用"三个C"策略:Continuity(连续性)通过银行 保险 资管等多牌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Connectivity(连通性)利用全球网络连接全球机遇 Collaboration(联动性)通过公私业务协同服务企业家客户[8][9] - 私人银行业务推出家族信托咨询 代销对冲基金信托计划 手机银行投资功能等创新服务[9] - 三大实施抓手:Product(产品)通过QDII QDLP 香港互认基金等渠道强化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Platform(平台)在9个城市开设财富管理旗舰网点并拓展至南京 青岛等城市 People(人才)拥有外资银行中规模领先的客户经理团队并持续扩招[9][10] - 注重AI技术应用与人机协同 投资AI和机器学习超十年 通过智能客服辅助工具 语音机器人等提升客户体验[12][13]
青农商行(002958) - 002958青农商行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16:44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理财业务是零售中间业务收入重要来源 [2] - 搭建普惠财富管理和私行财富管理体系 完善产品 队伍 服务和科技四大支撑 [2] - 深化客群精耕 针对重点客群配备专属产品和专项活动 [2] - 通过培训赋能 实战赋能和数字化赋能三大机制提升理财经理能力 [2] 负债端稳定性管理 - 聚焦客户分层和客群精耕 覆盖中高端客群 临界客群 流失客群和社保卡客群 [2] - 推动全员分户管户 通过专属权益 活动赋能和产品配置提升经营质效 [2] - 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深化公私联动 场景营销和支付结算批量获客 [2] - 上半年个人存款余额突破2300亿元 实现规模增长 结构优化和成本压降三位一体发展 [2]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 - 上半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幅度7.11% 高于整体资产增幅5.05个百分点 [2][3] - 增长原因包括具备现券综合类做市商资格 三大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承销资格 以及地方政府债承销资格 [2][3] - 加大做市和承销业务规模后 按监管要求将相关头寸放置在交易账簿 [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的债券持仓余额有所上升 [2][3]
专业选手实战大赛丨哪些ETF备受“牛人”青睐?9月16日十大买入ETF榜、十大买入金额ETF榜出炉
新浪证券· 2025-09-16 16:17
活动概况 - 新浪财经主办、银华基金独家合作的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涉及超3000名专业投顾参与模拟组合PK[1] - 活动旨在为投资顾问提供展示平台并助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健康发展 股票组榜首收益率超150%[1] ETF买入频次排名 - 9月16日场内ETF买入次数排名第一的是机器人ETF(sz159530) 第二为旅游ETF(sz159766) 第三为香港证券ETF(sh513090)[2] - 前十榜单包含三只机器人主题ETF(代码sz159530/sz159559/sh562500) 两只半导体主题ETF(sh513310/sh512480)[2] - 智能汽车ETF(sh515250)位列第四 电池ETF(sh561910)位列第八 黄金股ETF(sh517520)位列第十[2] ETF买入金额排名 - 9月16日场内ETF买入金额排名第一的是机器人ETF(sz159530) 第二为中韩半导体ETF(sh513310) 第三为旅游ETF(sz159766)[3] - 机器人主题ETF在金额榜占据显著地位 共有四只产品入围(代码sz159530/sz159278/sz159559/sh562500)[3] - 芯片ETF龙头(sz159801)位列第八 云计算ETF(sh516510)位列第十 智能汽车ETF(sh515250)位列第九[3] 数据来源说明 - 榜单数据来源于所有参赛选手当日买入个股/ETF的次数和金额统计[4] - 评选活动分为股票模拟组、场内ETF模拟组和公募基金模拟配置组三个组别 对持仓比例、最大回撤率和调仓次数均设有限制[4] - 所有数据均为模拟交易数据而非实际交易情况[4]
对话汇丰张凯:穿越变局,锚定亚洲及中国投资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4:07
全球财富管理格局与亚洲机遇 - 全球预计2023-2028年新增金融财富92万亿美元 其中近30%来自亚洲[3] - 亚洲是汇丰财富管理业务重心 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及印度为核心增长引擎[3] - 中国香港2024年离岸资产管理规模达2.7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2300亿美元 预计2029年成为全球最大财富中心[3] - 新加坡2024年离岸资产规模1.9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2000亿美元 家族办公室数量从2020年400家增至2022年1100家[3][4] 中国财富市场潜力与需求演变 -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过去五年信托、理财、保险等受托资产年均增速8%[6] - 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 规模超美国总人口 提供庞大客户基础[7] -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50% 远高于OECD国家约33%的平均水平[7] - 预计2030年中国家庭财富达800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55万亿元将流向保险和个人养老金产品[7] 汇丰亚洲业务战略与业绩表现 - 亚洲业务占集团财富管理业务重要比重 上半年财富管理收入增长22%[5] - 全球新投资资产净值440亿美元 其中270亿美元来自亚洲 占比60%[5] - 服务两大侨民群体:1100万海外华人和1600万印度侨民 满足跨境理财需求[4] - 战略目标成为亚洲富裕和高净值客户首选国际财富管理机构[5] 汇丰中国业务策略与实施路径 - 采用"三个C"策略:连续性(Continuum)、连通性(Connectivity)和联动性(Collaboration)[8][9] - 连续性:通过银行、保险、资管和证券等多牌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8] - 连通性:升级内地与香港、新加坡机构合作 推出"汇丰·汇享成双1+1"跨境服务[8] - 联动性:推出"企业家财富管理"服务 整合私人银行与企业银行业务资源[9] 产品与平台建设举措 - 产品多元化:通过QDII、QDLP、香港互认基金等渠道强化全球资产配置能力[11] - 与汇丰人寿、汇丰晋信基金和汇丰前海证券联动 合作头部基金及资管公司[11] - 在9个主要城市开设新一代财富管理旗舰网点 计划拓展至南京和青岛等城市[11] - 升级财富规划工具 包括动态市场观点、资产配置模型及保单检视工具[11] 人才与数字化战略 - 拥有外资银行中规模领先的客户经理团队 持续扩招前线人员[12] - 创建AI智能陪练项目 提升员工专业技能与市场适应能力[12] - 重点吸纳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 应对市场人才紧缺挑战[14] - 全球推进客服中心转型 采用智能客服工具、语音机器人等提升自动化服务水平[15] 技术应用与风险管理 - 内地金融机构快速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大数据分析技术[14] - 注重成本与客户体验平衡 以及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衡[14] - 十多年前已投入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开发 强调人机协同模式[14] - 优先保障资金安全 确保负责、合规、安全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