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一体化
搜索文档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将亮相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新华网· 2025-09-19 16:24
行业展会概况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9月20日在合肥开幕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是大会重点环节 主题为强化创新引领建设智车强省 [1] 参展企业及展品范围 - 31家重点企业将展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 核心零部件 智能网联三大领域全产业链内容 [3] - 整车企业包括奇瑞汽车展出风云A9L 江淮汽车展出与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 蔚来汽车展出ET9 比亚迪展出仰望U7 [3] - 动力系统企业展示多元技术形式 包括奇瑞汽车电混变速箱DHT 鲲鹏混动发动机 磁通增程器及氢发动机 江淮汽车DHE-145混动发动机 汉马科技15L醇氢电动系统 康明斯燃油发动机 全柴动力F28燃气发动机 [5] - 7家动力电池企业联合参展 包括国轩高科 中科海钠 太蓝新能源 安瓦新能源 航天锂电 弗迪电池 中创新航 [5] 技术展示重点 - 智能网联领域系统展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生态 通过车路云协同融合推动高阶自动驾驶落地 [5] 区域产业数据 - 安徽省十四五期间汽车年产量增长2倍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增长15倍 [5] - 2023年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 新能源汽车产量 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5] - 目前全国约10%的汽车 11%的新能源汽车在安徽生产 [5]
智能汽车新生态:“智行”方能“致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9:30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加速融合,汽车正向智能移动空间演进。智能化竞争从功能上车迈向体验赋能,数据安全与合规治理成为行业健康 发展生命线,跨界融合重构产业生态与竞争格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助理会长柴占祥提出,整车企业、科技公司、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创 新联盟,在关键领域联合攻关,推动中国方案走向全球,提升整体竞争力。 武汉在汽车领域有深厚的发展基础。武汉有55年汽车工业积淀,集群优势显著,拥有涵盖10家整车企业、14家整车工厂、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的生态体 系,2024年新能源产能147万辆,每销售2辆新车其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型。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晓明表示,"武汉汽车产 业始终以跃迁姿态前行,未来,武汉将继续领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赛道。" 全球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呈现怎样的新特征?我国智能汽车企业应如何在全球竞合中把握机遇?在北汽研究总院智驾总工李良看来,智能汽车产业 不仅限于智能驾驶与座舱,更是推动工业、能源、芯片、AI等多行业创新的核心动力,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当前,产业还面临高端芯片、AI 模型及软件生态等"卡脖子"问题,倒逼国内企业自 ...
中国智能汽车检测“抢跑”全球 光启技术用超材料定义S级认证新标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8 15:00
享界S9T通信性能认证突破 - 华为享界S9T获得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性能测试进入紧缩场标准新纪元 [1] - 信号强度及通信有效范围达业界平均水平2.8倍以上 网络连接恢复速度超10倍以上 [2] - 认证由光启技术与中汽中心联合成立的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完成 基于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 [1][2] 技术实现与测试能力 - 采用超过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 通过高精度多维度转台全方位模拟通信场景 [2] - 光启技术拥有21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 包含亚洲最大9米级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 [3] - 解决传统近场测试无法覆盖整车级无线数据验证的痛点 实现全尺寸全频段测试 [2][3]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光启技术将航空航天级测试技术迁移至汽车领域 实现从服务国家战略向赋能民用产业的关键跨越 [3][6] - 填补全球整车级通信测试技术空白 以紧缩场标准撬动全球智能汽车检测话语权竞争 [6] - 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 为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标准化测试体系 [6][7] 合作与行业认可 - 光启技术与中汽中心于2023年12月联合成立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 [6]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公开认可光启技术国家级航空航天权威测试环境 [6] - 认证体系直接支撑智能驾驶 V2X车联网等核心功能的稳定性验证 [2][6]
四维图新:公司搭建的高精度地图基础平台可以为车路云项目提供众源更新和快速审图系统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7:45
高精度地图技术优势 - 高精度地图在智能驾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安全件角色 有效解决复杂路况导航难题并突破车辆视觉系统距离与天气条件限制[1] - 高精度地图作为关键安全冗余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重要保障[1] 国家战略应用部署 - 公司在"车路云一体化"国家战略中搭建高精度地图基础平台 为车路云项目提供众源更新和快速审图系统[1] - 公司高精度地图平台正在有序开展试点城市部署 支持国家战略实施[1]
光启技术联合中汽中心实现全球整车通信测试“零的突破”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5:41
行业技术突破 - 华为享界S9T获得全球首个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 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性能测试进入紧缩场标准新纪元 [1] - 认证由光启技术与中汽中心联合成立的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完成 折射中国超材料技术从尖端装备向民用汽车领域降维赋能 [1] - 整车通信性能S级认证是全球首个针对智能汽车通信能力的权威评价体系 随着5G深化与车路云一体化加速 汽车通信性能已从辅助功能升级为核心刚需 [1] 技术实现细节 - 认证依托光启技术航空航天级紧缩场检验检测技术 通过专业测试场地和高精度多维度转台全方位模拟通信场 [2] - 测试包含超过1万个角度的信号验证 全面评估华为S9T在复杂场景下的通信性能 [2] - 光启技术拥有21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 包含国内极少数可提供100MHz低频远场天线测试系统和亚洲最大全球最先进的9米级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 [2] 产业影响 - 光启技术将电磁调制测试经验从航空航天装备测试体系创新性迁移到汽车检测领域 解决传统测试无法覆盖的整车级通信性能验证难题 [2] - 超材料技术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在全球标准争夺战中率先突围 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标准引领者 [3] - 技术赋能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加速驶向全球创新高地 [3]
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苏州召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13:56
大会概况 - 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于9月16日在苏州召开,主题为“AI赋能智舱革新,重构人·车·未来生态” [1] - 大会设置1场全体大会、1场高端闭门会、3场关键技术会议及3场专题会议,并设有实车体验活动 [1] - 来自国内外智能座舱领域的800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 [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等技术正推动智能座舱从“功能集成”向“场景驱动”、“单机智能”向“群体智能”加速演进 [3] - 中国相关产业凭借技术与市场优势持续领跑全球 [3] - 参评车型智能座舱平均得分达6.78分,绝大多数车型稳居6分以上良好区间,头部车型突破8分,显示产业整体向上发展 [5] 技术发展路径与挑战 - 行业专家指出,“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终极发展方向 [6] - 当前“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在产业化、市场应用的生态和商业模式上尚不够清晰,相关领域投资回报不理想 [6] - 建议行业关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发展,推进车路协同标准化建设,并加强大模型上车安全监管 [6] 网络安全创新方案 - 当前以IP网络为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体系存在安全缺陷,传统防护手段难以应对AI时代攻击风险 [7] - 多标识网络融合区块链技术,通过“数字护照+数字签证+数字海关”管理模式,可实现网络安全指数级提升 [7] - 该技术方案已在多次国际安全对抗赛中验证其高可靠性 [7] 企业战略与产品创新 - 理想汽车将智能座舱定义为“幸福空间”,认为座舱将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核心,并围绕三维空间交互等三大方向构建交互体系 [8] - 斑马智行认为AI是构建专属用户关系的核心手段,其全模态端模型解决方案将通过端侧大模型部署推动座舱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陪伴” [8] - Unity中国的3D实时渲染技术已服务全球54家主机厂,赋能120余款量产车型HMI开发,未来将探索车载游戏等新应用 [9] 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 汽车智能座舱团体标准体系建设目标为:到2026年搭建好体系框架并与国家标准对接;到2030年完善体系并填补关键技术标准空白;到2035年使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杆 [5] 区域产业生态与支持 - 江苏省作为全国最大汽车产业集群地之一,已在车载芯片、车联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等领域形成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创新体系 [3] - 苏州正成为长三角汽车产业集聚区的重要力量与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先行者”,并出台涵盖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支持政策 [3]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长三角科技交流中心在苏州揭牌,将依托学会资源为长三角区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4]
计算机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稳增长方案发布,L3+智能驾驶迎产业新机
华创证券· 2025-09-16 15:45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八部门联合推出汽车稳增长方案 智能驾驶行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5] - L3级自动驾驶获准入门票 车路云一体化迎来发展机遇[5] - 多场景试点示范有序推进 商业化路径日益清晰[5] - 关键技术突破成为政策重点 产业链自主可控进程加速[5] 政策目标与行业数据 - 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 同比增长3%[5] -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50万辆 同比增长20%[5] - 计算机行业总市值59,813.55亿元 占市场5.10%[2] - 计算机行业流通市值53,712.71亿元 占市场5.68%[2] 技术发展方向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5] - 深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5] - 鼓励前装V2X 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5] - 加快突破汽车芯片 操作系统 人工智能 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5] 商业化应用场景 - 促进物流 环卫 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5] - 鼓励重点地区逐步拓展跨区域协同应用[5] - 25个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城市将新增推广新能源车辆超过70万辆[5] 产业链受益环节 - 环境感知 决策规划 车辆执行环节受益[5] - 车联网 云控平台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受益[5] - 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 速腾聚创 禾赛科技 中科创达 德赛西威等公司[5]
长沙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智能网联全场景体系建设目标
长沙晚报· 2025-09-16 09:42
核心观点 - 长沙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智能网联全场景体系建设目标 明确到2026年建成中部地区首个应用生态示范标杆 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1] 发展目标与规划 - 到2026年实现智能网联车辆接入1万辆以上 完成1450平方公里试点区域C-V2X网络全覆盖 [1] - 计划到2026年实现万辆C-V2X终端网联服务 培育550家以上集群企业 [3] - 建设“中部地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示范标杆”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城市级规模应用 [1] 区域发展战略 - 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 逐步扩展至全市域 并联动株洲、湘潭 共同构建辐射中南地区的智能网联生态体系 [1] 基础设施建设 - 分阶段推进全域路侧智能网联化 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及重点区域5G-A增强覆盖 [2] - 完成信号机网联化改造与重点路口路段的全面感知能力建设 [2] 应用场景与协同合作 - 推进“十城十车”数据互联示范 与上海、杭州、成都、合肥、无锡等城市协同 [2] - 推动红绿灯信息、道路信息等数据能够面向车端提供C-V2X应用服务 [2] - 构建智能电轨、网联公交、微循环小巴、自动驾驶出租车等联动的智慧交通体系 [2] - 推动无人配送、无人环卫、无人零售等功能型无人车示范应用 建设全域开放的无人车创新应用示范标杆城市 [2]
宁德时代大涨9%创新高!新能源政策利好+固态电池技术创新,智能电动车ETF(516380)上探4.6%创3年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9-15 20:27
智能电动车ETF表现 - 智能电动车ETF(516380)场内价格盘中飙涨超4.6%,收涨2.93%,刷新2022年8月以来高点 [1] 成分股涨幅及市值 - 电池龙头天赐材料涨停,湖南裕能涨超10%,宁德时代涨逾9%股价创历史新高 [3] - 汽车龙头均胜电子涨超7%,拓普集团涨逾6%,德赛西威、赣锋锂业、三花智控等个股跟涨 [3] - 湖南裕能涨幅10.77%,总市值337亿,成交额22.64亿;天赐材料涨幅9.99%,总市值2006亿,成交额18.06亿;宁德时代涨幅9.14%,总市值16281亿,成交额255.87亿 [3] - 均胜电子涨幅7.74%,总市值387亿,成交额37.48亿;拓普集团涨幅6.75%,总市值1246亿,成交额85.45亿;德赛西威涨幅6.69%,总市值708亿,成交额26.21亿 [3] - 赣锋锂业涨幅4.49%,总市值926亿,成交额51.59亿;三花智控涨幅3.36%,总市值1475亿,成交额82.13亿 [3] 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 [3] - 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4] - 工信部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全固态电池基础研究 [4]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国内汽车市场呈现电动化加速渗透、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特征,竞争重心转向智能化领域 [4]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头部企业预计2026年实现GWh级别产能 [4] - 锂电池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设备厂商作为产业链上游有望最先受益于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 [4] - 智能网联汽车新周期下,汽车零部件板块得到智能化拓展,整个汽车板块有望迎来全面估值提升 [5] - 2025年智驾功能进一步升级成熟,智驾系统上车门槛降低,高阶智驾下沉至中低端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5] - 车路云一体化成效显著,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示范范围,相关产业链规模预计进一步扩张 [5] 智能电车指数特点 - 智能电动车ETF(516380)及其联接基金跟踪的智能电车指数覆盖较多汽车智能化龙头标的,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摄像头、汽车电子等板块核心龙头 [7]
“剑指”3230万辆!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一文速览↓
央视网· 2025-09-15 09:28
政策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1] - 方案目标为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1] 扩大内需举措 - 方案将扩大国内消费作为核心抓手,部署25个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城市,将新增推广新能源公交、物流配送等车辆70万辆以上 [3] - 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及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深化车险改革 [3] - 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拓展改装、租赁等后市场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 [3] 智能化发展重点 - 方案将智能化发展置于核心位置,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 [5] - 加快建设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鼓励汽车前装车联网、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5] - 方案提出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即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准入,推动完善安全、保险等配套法规 [5] 自动驾驶标准与规范 - 根据行业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从L0到L5共分为六个等级,L3-L5逐步过渡到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直至完全自动驾驶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明确"接管"一词属于L3及以上自动驾驶等级专属表述,不得用于L2系统宣传中 [7] 智能驾驶测评体系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推出"智能驾驶金字塔分级测评体系",基于技术成熟度将智能驾驶划分为"安全基线""综合优选""极智拔尖"三个层级 [9] - 该体系有积累的百余款车型智能驾驶测评数据库作为支撑,旨在帮助企业开发产品并解决消费者选车难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