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新技术系列报告(五):固态电池产业化机遇之工艺与设备
东方证券· 2025-05-20 1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工艺与成本双重挑战,虽近期取得进展,2027 年量产装车成共识,但技术上电芯大型化有瓶颈,成本上原材料需降本,技术、工艺与设备待革新,制造成本高昂 [9] - 全固态电池制造需设备到工艺全面重构,因与液态锂离子电池各层粘合逻辑和材料兼容性有根本差异,涉及电解质革命、界面工程挑战和严苛环境控制三方面问题 [21] - 设备是规模量产基石和降本突破口,干法工艺适配全固态电池制片,等静压可改善孔隙率与界面复合问题,叠片有望成装配主流,关键设备开发对规模量产至关重要 [9] - 建议关注布局关键设备,与客户紧密合作或已获订单/实现交付的设备企业,如纳科诺尔、宏工科技、先导智能、利元亨、曼恩斯特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化挑战:工艺与成本 - 从实验室到量产线,电芯大型化有技术难题,现阶段全固态电池样品单体电芯普遍 20Ah 左右,距车规级 60Ah 及以上有差距,放大生产面临多方面挑战,技术难度指数级上升 [12] - 工艺设备未成熟,全固态电池制造成本高昂,制造端工艺革新使研发费用和设备价格抬高成本,本田示范生产线投资额高,产能规模可能不超 1GWh,单位固定成本高,与成熟锂电量产线有差距 [17] 工艺革新,设备铺路 - 全固态电池制造需设备到工艺全面重构,涉及电解质革命、界面工程挑战和严苛环境控制三方面问题,设备是规模量产基石和降本增效核心突破口 [21] 干法工艺:干电极助力降本,电解质成膜工艺创新 - 干法工艺早期用于超级电容器制备,在电极生产中避免溶剂使用和后续处理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 [22] - 干电极核心优势是低成本,特斯拉主导推行,可缩短工艺流程,节省资本和运营支出,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对硅基负极有解决性能瓶颈作用 [23] - 干法制膜产业化工艺路线聚焦粘结剂原纤化和静电喷涂,粘结剂原纤化法性能稳定性和可加工性更优,成主流路线 [26] - 粘结剂纤维化是干电极工艺核心环节,核心设备有气流粉碎机、螺杆挤出机和强力混合机,其效果影响后续成膜和电池电化学性能 [28] - 辊压是成膜关键工序,干法工艺对辊压设备性能要求更高,辊压机成膜性能和生产效率是量产核心要素,行业有压实密度和生产效率目标 [32] - 干法工艺是硫化物固态电池刚需,其他电解质路线固态电池也倾向使用,可降低电极/电解质孔隙率和界面接触电阻 [34] 等静压:致密化与界面问题的潜在解法 - 固态电池设备开发侧重高压致密化与电极/电解质复合,需控制孔隙率和降低界面阻抗 [35] - 等静压是先进材料致密化技术,可消除电芯空隙,提升界面接触效果,增强导电性,提高能量密度,减少体积变化 [36] - 等静压技术分冷等静压、温等静压和热等静压三类,冷等静压常用,可用于制备固态电解质膜和电池;温等静压有调控难度,海外企业有布局;热等静压适用性好但成本高 [38][40][41] 叠片:全固态主流装配工艺,精度要求大幅提升 - 叠片工艺是全固态电池主流装配方案,因无机电解质不适用卷绕工艺,叠片工艺从多方面考虑最适用,叠片机有望取代卷绕机 [46] - 固态电池对叠片设备要求严苛,需精准控制叠片压力,避免电解质裂纹和极片偏移、弯折接触导致短路,设备需有更高精度和稳定性 [46] 设备企业相关布局 - 设备开发依赖电池 - 材料 - 设备企业协同,因材料和工艺路线未确定,现阶段设备定制化可能使企业形成强绑定关系 [49] - 多家设备企业有固态电池相关设备布局和客户进展,如先导智能有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等多种设备,获海内外订单;利元亨有多款设备,中标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等 [5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布局关键设备,与客户紧密合作或已获订单/实现交付的设备企业,如纳科诺尔、宏工科技、先导智能、利元亨、曼恩斯特 [4][52]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5月第2周周报:中美互降关税将利好新能源出口,市监局再提反内卷-20250518
中银国际· 2025-05-18 1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互降关税利好新能源出口,市监局再提反内卷,光伏、风电、新能源车、新技术、电力设备、氢能等领域均有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上涨 1.39%,涨幅高于上证综指,光伏板块涨幅最大,风电板块跌幅最大 [10][13] - 本周股票涨幅居前五个为京运通 34.34%、通达股份 22.51%等,跌幅居前五个为新雷能 -6.63%、通合科技 -6.29%等 [13] 国内锂电市场价格观察 - 部分锂电池材料价格有变动,如磷酸铁锂动力型环比降 5.26%,碳酸锂电池级环比降 2.96%等 [14] 国内光伏市场价格观察 - 光伏主材:硅料价格下滑,新增产量约 9.5 - 10 万吨,库存待消化;硅片价格走势承压,部分厂商减产;电池片价格受终端需求和上游硅片影响或继续下跌;组件价格国内近期跌势有望止稳,海外大致稳定 [15][16][17][19] - 光伏辅材:EVA 粒子价格下降,背板 PET 价格上涨,边框铝材、支架热卷价格下降,光伏玻璃价格不变 [21][22] 行业动态 - 新能源车:比亚迪发布两轮/三轮电池全系产品,4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 44.2%,动力电池装车量环比降 4.3%等 [24] - 光伏风电:部分硅料龙头有望减产,中美降低双边关税利好光伏、锂电、储能出口 [24] 公司动态 - 科陆电子与美的集团签商标许可协议;中科电气等公司有减持或增资等相关公告 [27]
国轩高科(002074):多款新品发布 2H25或迎盈利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5-18 18:34
公司新品发布 - 公司在2025全球科技大会上集中发布六款新品,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启晨二代电芯(LMFP体系)、G行重卡标准箱、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Axtrem数智化解决方案、金石全固态电池 [1] - 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产品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系统能量密度达280Wh/kg,已开始装车路测 [3] - 公司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设计产能0.2Gwh/年,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产线良品率超90% [3] - G垣准固态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235Wh/kg以上,较同体积液态电池提升超36%,已完成超5家客户电芯送样测试和超4家客户上车测试 [3] 动力电池装机量 - 2025年4月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14Gwh,同比增长140% [2] 产业化进展 - 启晨二代电芯、重卡标准箱、20Mwh储能系统等新品基于成熟材料和生产工艺体系,预计2H25起实现批量出货 [3] - 公司预计2H25电池出货量达50-60GWh时,有望迎来规模化盈利拐点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25.8x/18.2x P/E [5] - 目标价27元对应2025/2026年30.1x/21.2x P/E,较当前股价有16.9%上行空间 [5]
多方卡位固态电池竞赛,但规模量产至少仍需5年
第一财经· 2025-05-17 22:25
固态电池迈向产业化。 2025年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智能化技术向前之际,电动化的新电池技术也取得了新进 展。CIBF 2025中国深圳电池展上,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难点等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对比液态电池,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使用寿命等均有提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旗下车百智 库最新调研报告《全固态电池有望引领新一轮电池革命》认为,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上 限(约350Wh/kg),而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 Wh/kg,在产品性能上具备"技术颠覆"的潜 力。因此,固态电池一直被各大动力电池厂商、新能源车企视为下一代电池的重要开发方向,但仍需要 攻克技术、高成本等问题 贝特瑞集团研究院固态电池项目负责人杨成林表示,固态电池面临的问题包括成本过高(全固态电芯成 本达到5元/Wh)、运行压力高(全固态电芯运行所需压力在兆帕级)等。 但近一年来,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迭代,固态电池所需原材料成本出现明显下降。杨成林表示,比如固 态电解质所需的硫化锂,在大批量采购的情况下,目前的售价可以达到1000元/千克。 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下探,产业链相关厂家对固态电池量产的速度也在加速。国轩高科于5 ...
固态电池板块催化密集,电池ETF基金(562880)涨近1%,近1周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5-16 12:01
电池ETF基金表现 - 电池ETF基金近1周规模增长1123.14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周份额增长165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9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1088.67万元 [2]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估值 - 最新市净率PB为3.05倍,低于指数近5年81.74%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2]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预计达1650万辆,增速30% [2] - 国内市场渗透率预计突破55% [2]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上市公司密集推新 [2] - 贝特瑞推出固态电池材料,国轩高科将发布高安全固态电池新品 [2] - CIBF2025展会聚焦固态电池,设有全天论坛主题 [3] - 锂电公司本周计划发布新品,推测与固态电池相关 [3] 投资布局建议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电池ETF联接基金(016567)布局电池产业链 [3]
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启幕,吸引3200余家参展商 驱动未来!新能源电池巨头都来了
深圳商报· 2025-05-16 00:52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刘琼)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在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展会覆盖15个展馆,展览面积近30万平方米,汇聚了宁德时代、比亚迪、 欣旺达等3200余家参展商,3天展期预计吸引专业观众超40万人次。 "电池产业的未来竞争,是生态闭环与数智化能力的竞争。中国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与标准输出,重塑全 球价值链。"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表示。 据悉,展会同期还将举办电动航空及飞行器电池技术交流会、电池产业合作论坛、电池护照与可持续发 展技术研讨会、新能源数字化论坛暨AI应用大会、同位素核电池现状及未来发展研讨会等专业会议。 展会活动现场将重磅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蓝皮书2024》及《低空飞行器电池标准化白皮书》,并签署 多项战略合作备忘录,推动行业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CIBF作为全球电池技术首发高地,被誉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风向标"。本次展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 源行业协会主办,以"链动全球·赋能绿色·驱动未来"为主题,15大展馆涵盖了电池材料、设备、电芯制 造、Pack技术及回收再利用等全产业链,全景呈现产业发 ...
催化事件不断、机构密集调研,固态电池仍面临产业化瓶颈
第一财经· 2025-05-15 21:08
固态电池产业化现状 - 产业链配套不成熟、成本高于锂电池、核心关键材料依赖进口是主要阻碍[1] - 全固态电池生产成本预计2025年降至USD500/kWh,但仍为普通锂电池的5倍[5] - 现有设备利用率不足40%,部分关键材料依赖进口[5] 技术路线与量产时间表 - 电池厂商普遍预计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宁德时代、国轩高科)[3] - 半固态电池2024年已有实际产品出货(贝特瑞)[3] - 行业形成两大阵营:半固态先行派(国轩高科等)主攻氧化物路线,全固态派(宁德时代等)聚焦硫化物路线[5] 材料与产品进展 - 贝特瑞发布半固态及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材料[2] - 国轩高科预告将发布"前瞻电池产品",市场猜测为固态电池[2] - 星源材质固态电解质膜进入客户认证阶段,小批量供货头部客户[3] 市场反应与投资热度 - 固态电池概念股年涨幅超50%(三祥新材、冠盛股份等)[1] - 本周12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涉及固态电池(宁德时代、贝特瑞等)[2] 技术挑战与竞争格局 - 材料端多线并进,尚无明确优势路径(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电解质)[5][6] - 半固态电池当前聚焦氧化物+聚合物复合技术,仍处实验室级别量产标准[6] - 安全问题未完全解决,终端需求更注重性价比[6]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预计2025年半固态电池批量交付,全固态方案加速开发[7] - 聚合物电解质产业链或优先受益量产放量[7]
股市特别报道·产业观察 | 锂电池产业链一季度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4月以来有关A股表现活跃
深圳商报· 2025-05-15 19:18
进入4月以来,A股市场上电池板块表现活跃。截至5月15日收盘,宏工科技(301662)区间涨幅高达 153%。宁德时代(300750)从4月9日持续反弹,累计上涨21%;天宏锂电区间累计涨近35%。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要推进动力电池耐久性、热管理系统等 标准审查报批,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不断优化动力电 池性能要求。4月8日发布的《2025 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固态电池等 标准体系,以高水平标准建设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国标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高要求,安全性更 高的固态电池更有投资价值。 据统计,锂电池产业链盈利同比增幅亮眼,盈利能力环比显著提升,资产减值损失环比大幅减少。今年 第一季度产业链实现营收2353.66亿元,同比增长12.62%;归母净利润183.40亿元,同比增长27.44%, 环比增长63.06%。资产减值损失环比大幅减少,是产业链净利润环比大幅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莞证券认为,经历2023年大幅去库存后,2024年以来维持存货高周转。由于下游需求保持快速增长, 2025年第一季 ...
4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持续提升
东莞证券· 2025-05-15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加力扩围持续刺激需求潜力释放,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需求提升将驱动储能需求快速增长,预计锂电池需求维持较快增长 [4] - 下游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新建产能扩张放缓,落后产能持续出清,行业供需关系逐步改善,有利于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产业链整体价格弱稳运行,继续往下空间有限,行业盈利有望继续边际改善 [4]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迭代升级需求将带来新增长点,建议关注业绩有较强支撑的电池环节,边际改善的材料环节头部企业,以及固态电池产业链受益环节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 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1万辆和1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环比分别下降2.04%和0.89%,其中纯电动销量82.2万辆,同比增长58.4%,环比增长1.99%,插电式混动销量40.3万辆,同比增长21.9%,环比下降6.5% [4] - 1 - 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其中纯电动销量275万辆,同比增长50.7%,插电式混动销量154.9万辆,同比增长38.9% [4] - 4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2.4%,环比上升4.9pct,1 - 4月渗透率42.7% [4] - 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0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27%,占出口总量的38.7%,1 - 4月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占出口总量的33.1% [4] 动力电池装车量及出口情况 - 全球方面,2025年1 - 3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221.8GWh,同比增长38.8%,增速同比提升16.8pct,全球装车量位居前五的宁德时代、比亚迪、LGES、SK On、中创新航分别占比38.3%、16.7%、10.7%、4.7%、3.9%,CR5为74.3%,同比上升0.3pct,在TOP10中,6家中国企业市占率合计67.5%,同比上升4.7pct [4] - 国内方面,2025年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52.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9.3GWh,环比下降7.0%,同比下降6.3%,占总装车量17.2%,环比下降0.5pct,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4.8GWh,环比下降3.8%,同比增长75.9%,占总装车量82.8%,环比上升0.5pct [4] - 1 - 4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84.3GWh,同比增长52.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34.3GWh,占比18.6%,同比下降15.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50.0GWh,占比81.4%,同比增长88.0% [4] - 4月动力电池出口14.5GWh,占总出口量的64.8%,环比增长4.0%,同比增长53.6%,1 - 4月动力电池出口52.3GWh,占总出口量的62.3%,同比增长28.9% [4] - 1 - 4月,国内装车量位居前五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分别占比42.9%、24.5%、5.9%、5.2%、4.1%,同比 - 4.8pct、0.8pct、 - 0.6pct、1.5pct、 - 0.2pct [4] 投资建议及重点标的 - 建议关注业绩有较强支撑的电池环节,边际改善的材料环节头部企业,以及固态电池产业链受益环节 [4] - 重点标的为宁德时代(300750)、亿纬锂能(300014)、科达利(002850)、当升科技(300073)、璞泰来(603659)、天赐材料(002709)、星源材质(300568)、天奈科技(688116)、先导智能(300450)、纳科诺尔(832522) [4]
专家:全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前可实现小规模上车
快讯· 2025-05-15 17:01
5月15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郑亚莉在CIBF2025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 会开幕式上表示,固态电池电解质的选择需同时兼顾电导率、加工性、稳定性和制造成本等。当前更接 近产业化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硫化物电解质,二是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 还需重点突破材料层面的关健科学问题和产业层面的高效生产工艺/低成本化,预计2027年前后将建立 全固态电池试制线并推出搭载的原型车,2030年前后将可能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并装车使用。 (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