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国际双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央视网· 2025-09-22 17:29
长江经济带战略定位与发展成就 - 长江经济带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2] - 202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3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近一半,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3] 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转型 - “十四五”期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1] - 2021年至2024年沿江省市船舶累计使用岸电4.5亿千瓦时,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设定目标 [1] - 长江干流连续五年保持Ⅱ类水质,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史无前例的“十年禁渔”全面启动 [2] 交通物流与对外开放 - 2024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历史性突破40亿吨,稳居全球内河首位 [1] - 综合交通体系实现整体布局,自贸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平台沿江集聚 [2] - 内陆港口升级为“世界中转站”,货物从重庆果园港启航经上海洋山港通达全球 [1][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上海、合肥、成渝、武汉等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 [3] - 新兴产业集聚壮大,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38家,占全国57.7% [3] - 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96家,推动区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3]
以“郑州枢纽”之能 促“统一市场”之畅
郑州日报· 2025-09-22 09:01
交通枢纽优势 - 郑州拥有密集的国内航线网络和“航空+铁路+公路”多式联运体系,为大型活动的人员和物资运输提供完美解决方案 [1] - 郑州是纵横交错的高铁网络、辐射全球的航空运输、贯通南北东西的公路网的交汇点,赋予其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 [1] - 郑州已初步形成以航空、铁路为骨干,公路为脉络,海运为延伸的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0多个城市 [8] 高铁网络建设与影响 - 郑州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成为国家高速铁路网的“心脏”,京广、徐兰、郑渝等高铁在此交会 [2] - 从郑州出发,2小时出行圈覆盖北京、西安、武汉等主要城市,5小时可抵达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 [2] - 高铁显著改变了商业活动,例如茶叶商从信阳到西安的时间从十多个小时缩短至3小时,并借助郑太、徐兰高铁打开了甘肃和山西市场 [3][4] - 平漯周高铁、新建郑州南站、雄商高铁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以持续强健高铁网络的“血脉经络” [4] 航空货运与开放格局 - 郑州机场北货运区运作高效,南非海鲜通过航空运输可在次日中午摆上北京、上海的餐桌,郑州生产的智能手机零部件36小时内可抵达全球大多数制造商 [6] - 郑卢航线网络覆盖欧美亚三大洲24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卢森堡货航在郑州累计货运量超过120万吨,带动郑州机场年货运量突破80万吨 [7] - 中豫航空集团与卢森堡货航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就做强航空货运、开拓绿色航线等提出新构想,为郑卢“双枢纽”建设注入更强劲动力 [6] - 机场三期工程、中国邮政航空枢纽等项目将加快建设,以持续提升货运枢纽能级,放大郑州—卢森堡、郑州—吉隆坡“黄金双枢纽”的协同牵引作用 [7] 多式联运模式创新 - 郑州首创“一单制”“一箱到底”模式,实现全程可视化监控,解决了传统联运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8] - 多式联运实现高效衔接,例如从长三角运抵郑州的电子产品,当天即可装上前往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15天后到达欧洲 [8] - 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有效降低了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9] - 郑州—连云港“海铁直运”、郑州—天津港“铁海直运”等线路的开通,正在编织更密、更广、更智能的国际物流网络 [9]
为什么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搜狐财经· 2025-09-22 05:18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战略意义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国内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重大战略安排,旨在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1]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进一步激发和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1] - 通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以国内大市场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济作用 -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促进商品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 [3] - 该战略旨在构建促进创新、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最终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经济循环体系 [3] - 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容量、丰富应用场景和充分市场竞争,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迭代升级,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改革需求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以解决市场体系不健全、部分市场发育不充分的问题 [3] - 通过统一基础制度规则和扩大市场配置资源范围,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 - 目标是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更加系统完备、成熟定型的高水平阶段迈进 [3]
上期综合业务平台仓单交易业务上新
期货日报· 2025-09-22 00:06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上线首日,国际铜保税标准仓单及氧化铝标准仓单交易业务运行平稳,泺亨中 国、上海智维、山东黄金贸易集团、中信寰球和上海靖升等企业参与了国际铜品种保税标准仓单的交 易;兰州新区东方凯尼、浙油供应链、永富物产、杭实化工、浦发银行、杭实国贸、物产永利等企业参 与了氧化铝品种标准仓单的交易。 当日,首单国际铜保税标准仓单线上质押顺利落地,上海靖升以国际铜保税标准仓单为质押物,从江苏 银行上海分行获得了139万元的质押融资。此次线上质押业务得到了洋山海关的支持,在去年20号胶保 税标准仓单质押落地的基础上新增了备案资料上传、海关质押备案线上审批等功能,提高了保税标准仓 单线上质押的办理效率。 国际铜保税标准仓单质押的落地,进一步拓宽了国内有色贸易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产业客户提供了更加 高效、安全、透明的融资工具,同时有助于促进国内有色贸易企业的期现结合,为有色贸易企业进一步 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助力。 从标准仓单起步,平台通过整合交易商准入、产品购销、资金清算、实物交收和线上质押等功能,搭建 起全流程线上业务闭环,交易商覆盖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能源化工等产业链企业和贸易商。截至目 前,平台已上线铜、铝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喀什:以古城改造撬动文旅经济新增长
央广网· 2025-09-19 21:30
古城改造与旅游发展 - 喀什启动总投资超70亿元的老城改造工程,惠及2万余户居民,历时7年完成7000余处历史民居加固 [1] - 改造后古城居民住房抗震等级超过8级,生活条件改善,并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 - 2025年1月至7月,喀什古城接待游客166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7亿元,古城内各类商户数量达5000多户 [2] - 旅游业发展带动居民收入显著增长,例如药茶传承人年收入从4-5万元提升至30-40万元 [2] 区位优势与外贸产业 - 喀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商品重镇,具有“一路连欧亚,五口通八国”的区位优势 [3] - 作为中吉乌铁路和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当地支持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新产业 [2] - 2025年1月至8月,喀什外贸进出口额达到134亿元 [3] - 当地计划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政策,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 [3]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国际“磁吸力”
经济日报· 2025-09-18 06:07
具体而言,要瞄准分工定位,聚焦具备潜在比较优势的未来产业方向,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和成长;完善 创新生态,提升科技与产业匹配度,提升金融、贸易等高端服务功能,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 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着力打造良性竞争市场环境,以营商环境建 设替代"政策洼地"竞赛;等等。 作为我国"聚人""聚产"的主要空间载体,超大特大城市会对周边毗邻地区的要素尤其是高端要素产 生"虹吸效应";发展到一定阶段,非核心功能向外疏解,又会产生"辐射效应",为周边地区创造更多新 的发展机会。破解"虹吸"与"辐射"矛盾的关键,就是找准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锻长自身长板,加快形 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中,创新居于首位。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超大特大城市制度创新、要素配置和科技创新能力明确提出 3个"支持"。这意味着,超大特大城市必须更好发挥中心城市的节点链接作用,增强国际"磁吸力",打 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超大特大城市,往往是国家或区域经济中心,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 ...
西北民航“国际首乘”经济效益显著 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1.5亿元
中国民航网· 2025-09-17 14:31
行业政策与战略 - 西北民航管理局发布《"场景引领"首乘服务再升级工作方案》 将拓展国际航空市场和提振服务型消费列为核心任务 [2] - 政策以"客票+服务"模式推出国际首乘产品 紧贴首次出境旅客需求并顺应国际航空市场发展特点 [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国际首乘产品包含特惠客票和专属服务 首次出境旅客经身份认证后可享受折扣价格或"抵现"优惠券 [2] - 航空公司与机场联合推出差异化服务 包括东航的证照咨询及客舱留言册、南航的"六个一"通关登机服务、春秋航空的双语服务及国际首乘休息区 [2] 市场表现与成效 - 2024年1月至2025年8月西北主要航空公司国际首乘产品销售额突破1.5亿元人民币 [1] - 产品有效提升出境旅行意愿 对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航司收益提升及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3]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科技日报· 2025-09-16 10:00
工业生产增长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 [1]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7% [2] - 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 [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5% [2] 外贸与贸易多元化 - 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增长5.4% [2] 服务业与绿色转型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2.1%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4%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2.7% [2] -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44.2% [2]
金社平:以“立破之道”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
人民日报· 2025-09-16 08:22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的优势所在。用好市场资源和优势,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 场建设,是当务之急,更是战略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 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必须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好,增强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 化。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 国大市场彰显出强大韧性。 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和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有的地方"政策洼地"比拼、产业盲目跟风等现象依然存在, 成为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阻碍。 打通堵点、畅通循环,必须用好"立破之道"。 "立"什么、"破"什么,怎么"立"、如何"破"……在认识上和实践中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推进全国 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立"显规则"、破"潜规则"。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破立并举、先 ...
人民日报:以“立破之道”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
人民日报· 2025-09-16 07:3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与意义 - 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优势资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战略举措 [1] - 国内生产总值上半年同比增长5.3%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1] - 存在低价无序竞争 地方政策洼地比拼 产业盲目跟风等阻碍国内大循环的问题 [1] 制度建设与市场准入改革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2018年151项缩减至2025年版106项 缩减比例约30% [3] - 三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民营资本参股比例从2%提高至10% [2] - 出台社会信用体系意见 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3] 区域协同与基础设施联通 - 长三角地区7年多建成16条省际断头路 苏台高速公路二期通车 [5]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形成"6轴7廊8通道"主骨架 提升路网通行效率 [7] - 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实施 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下降 [7] 要素市场化配置进展 - 上半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2% [8] - 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4.8% [8] -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额保持增长 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8] 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 - 安徽六安与上海松江建立"统计分算 财税分成"的产业园区利益共享机制 [10] - 长三角构筑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 广西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 [11] - 福建培育县域重点产业链冠军企业 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并进 [11] 市场监管与考核机制 - 山东将"市场壁垒清零"纳入地市考核 湖北将营商环境优化纳入政绩考核 [11] - 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知识产权执法指引 [11] - 通过考核指挥棒和监管穿透力激发市场活力 [11] 内外贸一体化与开放举措 - 浙江1415家企业完成"同线同标同质"认定 覆盖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产业 [13]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 自贸试验区扩围至22个 [14] -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推进标准制度与国际接轨 [14] 区域开放平台建设 - 京津冀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 长三角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14] - 粤港澳大湾区推进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 川渝搭建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 [14] - 海南自贸港简化商业航天准入审批 浙江自贸区发布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