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化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业内人士:降低指数产品运营成本 有望推动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
快讯· 2025-04-29 14:23
业内人士:降低指数产品运营成本 有望推动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 金十数据4月29日讯,4月28日,两大指数公司——中证指数公司及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同时公告,调 整指数基金使用费,这也是继指数基金使用费改为基金管理人承担之后,出现的最新降幅举措。调整内 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取消许可使用固定费;二是基点费率下调20%;三是调整基点费季度下限,上述 调降方案自2025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的角度看,降低指数产品运营成本, 有望推动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从基金公司角度看,指数公司此举是以实际行动助力基金行业稳健发 展。 (中国基金报) ...
重磅利好!影响万亿市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4-29 14:17
【导读】万亿市场再迎重磅利好,两大指数公司宣布调整指数使用费 五一小长假前夕,超5万亿元指数基金市场迎来重磅消息。 4月28日,两大指数公司——中证指数公司及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同时公告,调整指数基金使用费, 这也是继指数基金使用费改为基金管理人承担之后,出现的最新降幅举措。 调整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取消许可使用固定费;二是基点费率下调20%;三是调整基点费季度下 限,上述调降方案自2025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的角度看,降低指数产品运营成本,有望推动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从基金 公司角度看,指数公司此举是以实际行动助力基金行业稳健发展。 中证指数公司宣布调整指数使用费 4月28日,多家基金公司收到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关于调整被动投资组合标的指数授权费的告知 函》,自4月1日起调整被动投资组合标的指数授权费。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一、取消许可使用固定费 自2025年4月1日起,所有新增授权的指数产品不再收取许可使用固定费;已获取授权的指数产品许可使 用固定费执行原协议收费方案至2025年3月31日。 二、调整许可使用基点费率 告知函发出之日前签署的指数许可使用协议,所有指数产品自20 ...
指数产品化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
期货日报网· 2025-04-29 02:15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申万宏源证券首批获得中国国债期货收益指数10年期使用授权,推出挂钩该指数的场外期权和浮动收益凭证 [1] - 公司累计发行挂钩10年期指数的浮动收益凭证超70期,发行规模达16亿元,兑付产品在敲出情形下取得较高收益 [1] - 挂钩10年期指数的场外期权累计卖出名义本金超过9000万元,有效解决移仓换月问题并提供灵活交易期限选择 [2] 指数优势与产品特性 - 中国国债期货收益指数具备收益表现直观、成分合约流动性好和价格连续三大优势 [1] - 指数通过平滑展期影响反映不同期限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益,解决主力合约价格波动导致的连续性不足问题 [3] - 指数展期规则透明稳定,可降低长期配置者的移仓成本,并提供更长交易期限选择 [2] 市场影响与战略布局 - 国债期货指数填补市场空白,对丰富利率工具、优化衍生品体系和改善投资者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3] - 公司已取得10年期和2年期指数授权,计划覆盖5年期等更多期限,形成短中长期产品体系 [3] - 指数可作为基金挂钩标的、业绩基准及衍生品基础工具,服务于机构风险管理和居民财富增值 [4] 政策环境与发展前景 - 新"国九条"及配套政策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已印发 [4] - 国债期货市场运行稳定,交易量持仓量持续上升,期货现货联动效应显著 [2] - 指数产品化在金融市场的认可度提升,未来将更广泛应用于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领域 [4]
指数化投资提速扩容 ETF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
经济日报· 2025-04-28 14:39
ETF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市场ETF规模于4月24日达到4.06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 [1] - 股票ETF是规模增长主力军,自2004年首只产品问世后,突破1万亿元耗时16年,而2020年后加速明显:2023年8月突破2万亿元,2024年9月突破3万亿元,2025年4月突破4万亿元 [1] - 规模扩容持续提速,反映出投资者对指数化投资工具的认可度增强 [1] ETF产品优势与投资者需求 - ETF具备交易便捷、费用低廉、风格稳定、风险分散等优点,满足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社保基金)和个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 [2] - 覆盖股、债、商品等多资产类别的ETF产品池提供系统化组合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实现更优风险收益平衡 [2] - 首批9只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于4月14日开始募集,自由现金流作为企业财务健康核心指标,适合大类资产配置 [2]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新"国九条"明确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包括《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丰富产品体系、优化注册发行、完善运作机制等举措 [2] - ETF市场有望持续扩容,跨资产、跨市场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涵盖宽基、行业、主题等策略型指数,ESG、碳中和等新兴主题ETF加速布局 [3] ETF投资策略与注意事项 - 个人投资者需了解ETF类型(宽基、行业、主题等)、基础资产、管理费、流动性等要素,选择适合自身投资目标的产品 [3] - 分散投资可降低单一ETF风险,需关注跟踪误差、流动性风险(低成交量导致高买卖价差)及跨境ETF的汇率波动影响 [4] 行业专家观点 -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指出,ETF标准化、透明化的工具属性成为资产配置新范式,"ETF通"等创新渠道助力全球资产配置 [1][3] - 南开大学教授田利辉强调,ETF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市场参与途径,但需具备相关知识以优化选择 [2][3]
从诞生到普及,指数基金在美股的三个发展阶段
银行螺丝钉· 2025-04-25 21:47
指数基金发展概况 - A股指数基金规模在2024年超过三万亿创历史新高 前几个月规模增长达几千亿 相当于前十年的总和 [1] - 海外指数基金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与A股同步发展 [1] - 美股指数基金发展分为理论奠基、机构产品诞生、个人普及三个阶段 [1][6][16] 理论奠基期(20世纪初-60年代) - 巴舍利耶提出市场涨跌不可预测理论 [3] - 马科维茨创立分散配置降低波动风险理论 [3] - 威廉·夏普提出阿尔法/贝塔收益并构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 - 尤金·法马提出市场有效假说 后期补充策略可超越市场收益 [4] - 理论体系构成现代投资基础 被广泛收录于金融教材 [5] 机构指数基金诞生(20世纪70年代) - 美国国家银行1973年推出内部标普500追踪组合 [7] - 百骏财务管理公司1973年推出专户产品 持有标普500前250大股票 [10] - 富国银行首创等权重指数基金 覆盖纽交所全部股票 规模600万 [11] - 早期参与者均为养老金、银行等机构 个人无法参与 [13][14] 个人指数基金普及(70年代至今) - 先锋领航1976年发行首只个人标普500指数基金 募资1132万美元 [17][18] - 初期规模不足需部分模拟指数 70-80年代熊市制约发展 [19][21] - 80年代美股牛市推动指数基金规模爆发 2000年首只产品达1072亿 [23][24] - 指数基金规模超越明星基金经理彼得·林奇 [25] - ETF品类随后崛起 当前美股指数基金规模达万亿美元 [26][27] A股指数基金发展展望 - 参考海外45年超越主动基金历程 A股预计需1-2轮牛熊市 [31] - 国内指数基金发展20年 速度将快于海外市场 [31] - 行业预判指数基金将持续高速发展 进入黄金时期 [31]
【广发金工】基于ETF申赎的ETF轮动策略
ETF市场概况 - 指数化投资理念愈发受到投资者认可,ETF产品凭借透明、低费率、交易便捷等优势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2] - 截至2025年4月,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1141只,市值总规模达到4.04万亿元,较2024年底(3.73万亿元)继续增长,规模创历史新高 [3] - 权益ETF总规模由2014年的约2000亿元增长至2025年4月的3.47万亿元,在各资产类别中规模增长相对明显 [19] ETF交易机制特点 - ETF具有独特的双层交易机制,即一级市场的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的买卖交易 [8] - 一级市场主要通过实物申赎实现,用一篮子股票换取ETF份额或反向操作,总体门槛较高适合机构投资者 [9][11] - 二级市场交易门槛低,1手起购适合普通投资者,交易便捷且不会影响ETF总份额 [12] - 当二级市场价格与净值出现显著偏离时会出现套利机会,套利行为推动ETF市价回归净值 [13][14] ETF资金流因子构建 - 从ETF产品、跟踪指数和明细成分股3个维度构建因子,覆盖原始资金流、资金流数据占比等特征 [28] - 数据层级包括ETF维度、指数维度和个股维度,个股维度可将资金流数据下沉到具体股票中 [30][31] - 主要覆盖原始申赎资金流数据、资金流相对ETF规模占比和资金流相对成交额占比三个细分方向 [34] - 数据形式包括原始因子数据、固定百分位和滚动百分位 [35] 回测结果 - ETF资金流相关因子总体呈现反转特征,IC为负,相对较高资金流入的ETF后续预期有相对较差的市场表现 [39] - 个股维度相关因子的回测结果相对较优,月度换仓总体优于周度换仓 [49] - 基于stock_flow2amt_ma5构建的组合回测期间年化收益为10.2%,相比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实现较明显超额收益 [50] - 剔除宽基类ETF后构建的因子表现总体边际提升,基于stock_flow2amt_ma5构建的组合年化收益提升至15.3% [54] 市场结构分析 - 宽基类ETF占比相对较高,截至2025年4月规模合计为2.20万亿元占比约64%,行业主题类产品规模合计6351亿元占比约18% [22] - 2024年宽基ETF大幅流入,金额明显高于其他类型ETF产品,部分原因在于"救市资金"通过ETF产品形式流入市场 [53] - 行业主题型ETF在2020、2021年流入相对较多,宽基类ETF在2023年有相对明显的资金流入 [25]
ETF破4万亿之后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23 21:30
蚂蚁"指数+"平台上线 - 蚂蚁上线"指数+"平台 标志着基金行业工具的重大升级 将改变基民购买基金的方式[1] - 该平台旨在优化基民购买指数产品的体验 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推出的[8] - 平台三大核心功能包括:指增产品表现可视化对比 行业信号模型辅助择时 进阶投资工具开发[12] ETF市场加速发展 - 国内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 从1万亿到4万亿的突破时间呈现加速态势(17年→3年→9个月→6个月)[3] - 各类ETF均呈现高增长:黄金ETF近1个月规模增长超40% 债券ETF和跨境ETF单月增速均超10%[3] - 商品型ETF资金净流入504.71亿元 跨境型ETF净流入491.08亿元 债券型ETF净流入308.33亿元[4] 指数化投资趋势 - 场外股票型指数规模达1.1万亿 与场内指数形成"半壁江山"格局[6] - 指增产品规模突破2000亿 预计将成为2025年指数业务新增长点[6] - 指数化投资满足投资者对"掌控感"的需求 这一趋势具有不可逆性[6] 互联网平台角色转变 - 蚂蚁平台指数基金保有量达3200亿 超1100万人开启指数定投 平均定投时长1239天[7][10] - 指数业务成为头部平台建立差异化优势的关键 从产品筛选转向工具赋能[16] - 平台数据分析能力 基金公司联动运营 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要素构成新护城河[17] 全球市场动态 - 全球风险资产普遍反弹 黄金价格从高位回落5%[21]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3% 汽车和机器人板块受关税缓和及车展刺激表现突出[23] - 债券市场面临单日3000亿国债供给冲击 包括1200亿超长期国债和1650亿特别国债[24][25]
《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生态跃迁》诚邀各位品鉴!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4-22 18:53
华宝证券金融产品年度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连续十四年发布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红宝书"),系统记录财富管理生态演进历程,从2012年《新视角》到2025年《生态跃迁》形成完整研究体系 [4] - 2025年报告聚焦买方视角,提出中国财富十大现象与现状,覆盖基金、信托、银行理财等跨市场金融产品研究,并引入AI大模型等创新方法论 [4] - 报告分为两大部分:财富生态洞察(10个热点议题)和金融产品跨市场回顾与展望(银行理财、公募基金、ETF等细分领域) [5] 第一部分:2024年财富生态洞察 - **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趋势**:探讨低利率环境下存款替代产品的收益下行压力 [5] - **净值型产品接受度瓶颈**:分析投资者对净值型固收产品的认知障碍与市场教育难点 [5] - **零售业案例启示**:研究胖东来模式对财富管理机构客户服务体系的借鉴意义 [5] - **基金与理财选择动因**:揭示投资者在两类产品选择背后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差异 [5] - **指数化投资影响**:指出工具化浪潮下指数产品如何重构金融产品竞争格局 [5] 第二部分:金融产品跨市场研究 银行理财领域 - **行业二十年发展**:以"净值归原"总结银行理财从刚兑到净值化转型的关键节点 [5] - **产品竞争力分析**:突出超低波策略类产品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优势地位 [5] - **2025年配置方向**:提出"固稳开新"策略,平衡传统固收与创新产品布局 [5] 公募基金领域 - **市场格局演变**:描绘"薄利时代"下基金公司规模扩张与利润压缩的生存现状 [5] - **策略协同进化**:强调产品设计需与资产配置战略形成联动效应 [5] - **未来配置框架**:构建"稳定资产为盾+战略导向为矛"的资产配置模型 [5] ETF市场发展 - **市场全景分析**:通过鸟瞰视角展示ETF产品谱系与规模增长轨迹 [5] - **核心竞争优势**:归纳高效、透明、低廉三大特性推动ETF成为爆款品类 [5] 报告发布与获取 - 2025年度报告仅发行实体版,计划于4月25日正式上市 [6] - 提供早鸟优惠,4月25日前咨询研究人员可享受折扣福利 [9]
《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生态跃迁》诚邀各位品鉴!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4-22 18:53
2024年财富全盛洞路 - 存款替代产品的收益率趋势分析,探讨是否会更低 [5] - 净值型固定收益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挑战及难点 [5] - 胖东来案例对财富管理机构的启示意义 [5] - 基金与理财选择背后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5] - 指数化投资对金融产品竞争格局的影响 [5] - 不同人群的养老金规划策略 [5] - 私募行业在新规下的转型路径 [5] - 结构化产品投资的定制化趋势 [5] - 低利率时代下新兴金融产品的机会 [5] - 投资策略中"长期正确"与"当下赚钱"的权衡 [5] 2024年银行理财年度报告 - 银行理财20年发展回顾,净值化转型成果 [5] - 理财市场中的超低波动产品表现 [5] - 2025年银行理财选择策略:稳健与创新并重 [5] 2024年公募基金年度报告 - 公募基金市场全景分析 [5] - 薄利时代下公募基金的规模竞争格局 [5] - 产品策略的协同进化趋势 [5] - 未来资产配置方向:稳定资产与战略导向结合 [5] 2024年ETF年度报告 - ETF市场全景分析 [5] - ETF产品的核心特性:高效、透明、低成本 [5] 报告发布信息 - 2025年华宝证券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仅提供实体版,无电子版 [6] - 正式纸质报告将于2025年4月25日发布 [6] - 提前咨询可享受优惠福利 [7]
年内沪市ETF净流入已近1300亿元 上交所:构建“长钱长投”的生态环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6 19:49
4月16日,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在国泰海通"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以ETF为代 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上交所努力携手各方构建"长钱长投"的生 态环境,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据介绍,今年以来,两市ETF资金净流入约2000亿元,其中沪市ETF净流入近1300亿元,占比约七成。 而2024年,两市ETF净流入约1.2万亿元,其中沪市ETF净流入8400亿元。 沪市股票ETF规模超2万亿元 当前,ETF产品数量已经迈入"千只时代",总规模3.9万亿元。其中,股票ETF规模2.9万亿元,而沪市股 票ETF规模占比近七成,超2万亿元。 记者注意到,宽基ETF规模增长较快。以沪市为例,2024年以来,有超过60只宽基ETF在上交所上市。 其中,科创综指、中证A50、中证A500等新指数产品均在加速"上新"。目前,沪市宽基ETF规模已近1.6 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ETF产品也吸引了更多国际资金以指数化方式投资中国。据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 前境外跟踪上证、中证指数的产品规模达到1500亿元。 携手各方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交所正围绕"指数化投资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