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牛市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监控“水牛”?这是8个关键指标
华尔街见闻· 2025-08-27 08:36
市场活跃度与投资者情绪 - A股市场成交金额突破3万亿元[1] - 年化换手率从7月467%升至8月560%[1][3] - 换手率连续2-3个月超600%可能预示市场过热[1][5] 杠杆水平与融资交易 - 融资融券交易额占比达12% 触及历史警戒线[1][10] - 市场杠杆率6.8% 低于2015年峰值但接近7.5%过热阈值[6][9] - 融资余额2.17万亿元 接近2015年2.27万亿历史峰值[17] 资金流向与市场参与度 - 日均成交额2.7万亿元 远超7月1.6万亿水平[13] - 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周均募集110亿元 与年内均值持平[21] - 上交所7月新增开户196万户 与年内均值一致[25] 增量资金趋势 - 居民存款增速放缓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加快[28] - 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向股市的趋势初步显现[28] - 若资金转移势头持续 股市或迎更多增量资金[31]
华西证券:市场放量大涨是资金情绪正盛的表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8:11
市场情绪与资金表现 - 市场放量大涨反映资金情绪正盛 [1] - 隐含波动率大幅上升显示投机热度快速上升 [1] 短期行情走势预判 - 若行情和隐含波动率加速上涨 短期或出现调整回归理性 [1] - 若市场延续慢牛格局且隐含波动率变化不大或回落 行情波动时点可能延后 [1] 中长期牛市逻辑支撑 - 稳市政策 科技主线及反内卷叙事构成三条相对牢固的中长期逻辑 [1] - 中长期逻辑不变前提下 调整视为机会并建议保持牛市思维 [1]
当牛市的“幸福”来敲门,我们该如何迎接?
虎嗅· 2025-08-27 07:47
A股市场牛市特征 - 市场处于牛市状态,呈现持续上涨态势,投资者普遍获得收益 [1] - 历史表现显示A股市场缺乏"慢牛"和"长牛"特征,更多呈现"奔牛"和"疯牛"模式,随后往往进入"慢熊"和"长熊"周期 [2] - 当前市场出现机构投资者推崇"核心资产永续增长",分析师上调热门股票目标价,散户恐慌性买入的现象 [3] 市场机制与结构问题 - A股市场存在炒壳、炒小、炒新、炒绩差、炒故事、炒概念等传统投机行为 [4] - 市场呈现"杠铃式"结构:一端是估值低位、高股息的沪深300,另一端是估值高企、故事性强的中证2000 [30] - 小微公司板块泡沫明显,以中证2000指数为代表 [20] 科技板块估值分析 - AI和芯片产业相关科技创新股票被高估 [20] - 寒武纪股价两年间上涨近10倍,市盈率达数百倍,市值超过5000亿元 [27] - 寒武纪2017-2023年累计亏损超40亿元,2024年勉强扭亏,持续盈利能力有待观察 [26] - 英伟达2024年营收609亿美元,净利润297.6亿美元,毛利率76%,市盈率约60倍,市值约3万亿美元 [24] 技术实力对比 - 英伟达拥有全球领先的GPU架构创新能力和CUDA生态系统,绑定数百万开发者 [23] - 寒武纪生态相对薄弱,缺乏有号召力的软件平台,开发者社区规模小 [26] - 寒武纪产品性能、功耗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代际差距,受制于海外先进制程获取难度 [26] 历史牛市案例 - 日本1989年日经225指数达38957点,市盈率普遍60倍,随后开启20余年下跌之路,最低跌至8000点 [10][11] -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1995-2000年从不到1000点涨至5048点,随后暴跌78%至1114点 [12][13] - 2007年上证指数从998点涨至6124点,平均市盈率超50倍,2008年暴跌73%至1664点 [15][16] - 2015年上证指数从2000点涨至5178点,创业板市盈率超130倍,随后半年内跌至2638点,跌幅近50% [17][18] 投资建议与标的分析 - 建议关注估值合理甚至偏低的沪深300,股息率高,提供良好安全边际 [30] - 需要仔细剖析公司产品、技术、客户和财务报表,评估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30] - 区分行业必要性与投资确定性,国产替代过程将是残酷淘汰赛,只有极少数公司能胜出 [28]
十年一遇的牛市“冲锋号”已吹响,深陷房贷危机,又该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27 02:30
A股市场表现 - A股成交量突破3万亿,为历史上第二次达到这一水平,市场预期指数将突破4000点 [1] - 当前日成交量为2.7万亿,显著高于前几年水平,反映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1]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达28.81亿元,同比增长43倍,表现突出 [2] 中美关系动态 - 美国释放特朗普访华计划信号,预示中美关系可能缓和,对A股市场构成利好 [1]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 - 截至2024年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2.8%,约1820万户家庭面临断供风险 [6] - 受影响人口约4500万至5000万(按户均2.5人计算),主要为20-50岁群体 [6] - 2025年一季度房贷不良率升至1.87%,上半年新增断供房超30万套 [7] - 2025年6月全国房贷断供人数达83.7万,同比增长17.2% [7] 银行房贷数据 - 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2885亿元,不良率0.44%,增量-1435亿元 [7] - 建设银行余额63865亿元,不良率0.42%,增量-931亿元 [7] - 农业银行余额51708亿元,不良率0.55%,增量-1758亿元 [7] - 中国银行余额47863亿元,不良率未披露,增量-1305亿元 [7] - 招商银行余额13852亿元,不良率0.37%,增量-37亿元 [7] - 邮储银行余额23380亿元,不良率0.55%,增量762亿元 [7] - 交通银行余额14626亿元,不良率0.37%,增量-500亿元 [7] - 中信银行余额9712亿元,不良率0.50%,增量271亿元 [7] - 兴业银行余额10759亿元,不良率0.56%,增量-214亿元 [7] - 平安银行余额3036亿元,不良率0.30%,增量191亿元 [7] - 光大银行余额5841亿元,不良率未披露,增量-57亿元 [7] 房贷危机成因 - 工作不稳定及收入下降是导致断供的主要原因 [9] - 经济增速放缓冲击多个行业,影响还款能力 [10] - 部分区域房价下跌形成"负资产",打击还款意愿 [10] 政策应对措施 - 房贷利率降至"2字开头"水平,为历史低位 [12] - 国家推行消费刺激政策,包括国补和以旧换新等措施 [12] 债务解决案例 - 通过提供近期流水证明(如月增15%),可与银行协商延期还款 [18] - 专业团队可提供资金规划、法律协议审核及银行谈判服务 [18] - 银行倾向于通过协商避免法拍,实现双赢 [19]
为什么大家都认定现在是牛市?
集思录· 2025-08-26 22:24
牛市判断与市场特征 - 当前市场被广泛认为是牛市,上证指数从2800点上涨至3800点,涨幅显著[7][12][14] - 部分投资者本月盈利达到20%-30%,显示强劲赚钱效应[13][14] - 市场已突破十年新高,但难以准确判断处于牛市初期、中期还是末期[7][8] 杠杆使用风险 - 加杠杆投资在牛市中存在重大风险,2015年牛市期间许多使用融资融券的投资者最终损失惨重[1] - 牛市上涨缓慢但下跌迅速,两天内可能损失半年累积盈利甚至出现倒贴[1] - 使用杠杆投资如同背负重石,需要支付利息且面临爆仓风险[10] 政策监管影响 - 管理层采取降温措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开始减持,交易所严查题材炒作,持续有上市公司实控人被控制[4] - 历史政策干预案例包括2008年"半夜鸡叫"和2016年熔断机制,均对市场造成重大冲击[1] - 当前管理层希望引导慢牛行情,但市场上涨节奏过快,可能迫使管理层进一步喊话干预[5] 市场阶段判断 - 市场现处于中后期特征:没有便宜标的,利空消息不再影响市场走势[6] - 突破3700点后有人认为牛市刚开始,但这种观点被认为过于激进[6] - 泡沫期尚未真正到来,但热舞正酣,市场担心牛市途中的折返回调[5] 投资策略观点 - 重要不是判断牛熊,而是建立完善的交易系统和策略,明确进出时机[15] - 部分投资者采用高波动高收益策略,既追求潜在高收益又避免杠杆风险[10] - 市场无法准确预测,上亿交易者博弈的结果任何人都难以完全预知[8] 投资者行为分析 - 市场低位时(2800点)无人敢满仓满融,高位时(3800点)反而出现杠杆资金大量涌入[15] - 后视镜效应明显:投资者常参照历史牛市(如0607年)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1] - 当前市场重新进入犹疑不前期,这显然不是行情结束的特征[5]
洪灏:牛势继续
2025-08-26 21:2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中国市场整体及上证综指[1][3] * 科创50指数及科技股[5][7] * 创新药企业(CXOs)[12] * Z世代消费股及新兴科技股[12] * 美国股市及房地产市场[13][14][26] * 中国房地产市场[13][17][18][26] 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整数关口 为2024年10月以来最佳单周涨幅[1][3] * 市场对牛市存疑 因周五强劲上涨中下跌股票数量多于上涨股票[1][3] * 部分板块估值较高 科创50及科技指数上涨缺乏盈利支撑 类似2015年创业板泡沫[5][7] * 中国GDP资本化率(市值/GDP)仅恢复至长期平均水平 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4][6][7] * 两融交易激增且领先市场约3个月 预示未来进一步上涨[9][10][11] * 美联储鸽派立场可能为中国打开降息窗口 改善流动性利好风险资产[13][14] * 国务院会议强调投资驱动增长及稳定房地产市场 显示政策支持[17][18] * 市场情绪指标处于15年高位 但牛市初期超买状态可能持续[20][22][23] * 潜在回调可能浅而短暂 因FOMO资金等待逢低买入[23][24][27] 其他重要内容 * 券商营业部调查及新开户热度远低于2023年9月水平[8][10] * 创新药企业出现显著盈利改善[12] * 美国房地产市场走弱但与美股走势分化[13][14][26] * 7月房地产销售显著恶化[13][26] * 连续四个月上涨后市场估值仍不算高[25][27]
A股终于调整了!
搜狐财经· 2025-08-26 20:26
市场情绪与调整分析 - A股市场出现调整令部分投资者感到释然 尤其是FOMO投资者担忧踏空行情[1] - 两市成交额27098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4671亿元 缩幅达15% 与10月8日3.45万亿元后缩量幅度相近[2] - 昨日增量5000多亿元与今日缩量4671亿元形成充分换手 市场流动性保持活跃[2][3] 板块轮动特征 - 房地产板块呈现一日游行情 资金迅速转向农产品等低位板块[3] - 长期无人问津的低位板块开始获得资金流入 反映市场流动性充裕条件下的资产配置需求[3] - 个别权重股大幅低开对市场节奏产生显著影响 显示控盘相对容易的市场特征[3] 技术面分析 - 沪指15分钟级别形成顶部结构 与各大指数小级别形成共振调整[9][11] - 15分钟级别调整预计持续1-2个交易日 重点关注周一跳空高开缺口支撑[11] - 大级别技术结构保持稳定 小级别调整属于预期范围内的正常波动[11] 国际宏观影响因素 - 特朗普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事件构成潜在政策风险 可能影响美联储独立性[4][5] - 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高度敏感 此前类似事件曾引发美元大幅下跌[5] - 若美元在利空环境下未跌破新低 可能预示底部支撑强劲 存在反弹可能性[6] 市场趋势判断 - 全球牛市底层逻辑建立在美元持续走弱基础上 美元反弹通常引发全球市场调整[8] - A股调整不改变市场整体进程 9月3日大叙事逻辑保持不变[8] - 市场缺乏大跌共识 调整幅度预计有限 后续需关注新叙事逻辑的形成[8]
A股尾盘跳水,两市成交额大幅缩量,消费电子、游戏板块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7:2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跌0.39%至3868.38点 深证成指涨0.26%至12473.17点 创业板指跌0.75%至2742.13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6790亿元 较昨日缩量4621亿元 [1] - 超2800只个股上涨 游戏/化纤/化肥/美容护理/农牧饲渔/装修装饰板块涨幅居前 小金属/医疗服务/生物制品/船舶制造/保险板块跌幅居前 [1] 技术面分析 - 寒武纪下跌4.04% 北方稀土下跌6.79% 但寒武纪8月累计涨幅超80% 北方稀土7月涨50.60%后8月再涨30% [3] - 个股呈现牛市多头排列特征 短期存在股价与5日线偏离度扩大的技术修复需求 [3] - 市场在天量上涨后出现蓄势整理 属于历史典型走势 [3] 历史对比分析 - 相比2024年10月9日首次破3万亿成交后沪指暴跌6.62% 超5000只个股下跌 本次调整仅跌0.39%且超2800只个股上涨 [5][6] - 当前市场韧性显著增强 资金活跃度维持高位 [6] 板块热点分析 - 消费电子板块大涨 奋达科技/歌尔股份涨停 珠海冠宇涨超10% 欧菲光/立讯精密跟涨 [6] - Meta与雷朋合作第三代智能眼镜预计年内发布 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品牌9月将召开新品发布会 [6] - 游戏板块大涨 三七互娱涨停 冰川网络/恺英网络大幅上涨 [6] - 国家新闻出版署8月批准166款国产游戏版号及7款进口游戏版号 [6] - 游戏行业暑期DAU及商业化表现亮眼 中报预期良好 [7] 行业趋势研判 - 科技板块仍是牛市主线 传媒板块明线为AI应用起势 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 [7] - 中国开源大模型发展将经历公有云价值重塑/B端赋能/C端场景落地三阶段 [7] 财报季风险提示 - 中报披露即将完毕 绩差股及前期涨幅较大但业绩不达预期公司可能面临股价下行压力 [7]
牛市还能走多远?股海浮沉尽显股民众生相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16:52
在政策利好频出、资金加速涌入、产业蓬勃发展等因素的协同推动下,A股市场近期走势强劲。上证指 数接连刷新近十年新高,彰显出市场的活力与潜力。8月25日,A股延续活跃态势,三大指数同步上 扬,沪深两市成交额达31411.37亿元 ,交投氛围热烈。然而到了8月26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 数涨跌不一,成交额2.6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621亿,显示出市场多空双方的分歧。 股海起伏间,尽显众生百态。老股民们回顾往昔牛熊,在贪婪与恐惧间徘徊不定。有人精准抓住机遇, 资产迅速膨胀;有人则在市场的大幅波动中,选择谨慎观望。 60后股民孙先生 买入三个月开始"阴跌" 再好的行情也不满仓 2007年,因赋闲在家,又恰逢开户免费,时年43岁的孙先生踏入了股市。彼时A股正处于5000多点的高 位,牛市的狂热弥漫在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怀着对财富的憧憬,孙先生开了户。"唉,谁也没有想到, 仅仅3个月后,市场便开启了漫长的阴跌之路,最终跌至2500多点。"提起往事,孙先生仍五味杂陈。因 不甘心亏损而未割肉,他从此开启了与股市的漫长博弈。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本就低迷的股市雪上加霜。市场一蹶不振,孙先生的资产也在不断缩水。这 ...
尾盘突发跳水!市场韧性较强 科技板块仍然是本次牛市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6:27
8月26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跌0.39%,收报3868.38点;深证成指涨0.26%,收报12473.17点;创业板指跌0.75%,收报2742.13点。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6790亿元,较昨日大幅缩量4621亿元。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2800只。游戏、化纤、化肥、美容护理、农牧饲渔、装修装饰板块涨幅居前,小金属、医疗服务、生物制品、船舶制造、保 险等板块跌幅居前。 日K线上,两只个股均呈现典型的牛市多头排列特征。但短期出现"股价与5日线偏离度扩大"的技术形态,有"价线同步"的技术修复需求。通过股价适度回 落或横盘震荡,等待5日线逐步上移以缩小与股价的偏离空间,反而有助于后续趋势的健康延续。 另外,对比2024年10月9日,即A股第一次冲破3万亿天量后市场走势来看,更可以看出,今日的休整是牛市更加稳固、更加健康的表现。 2024年10月9日,在头一个交易日放出3万亿天量成交后,A股迎来急挫,沪指暴跌6.62%,全市场超5000只个股下跌,逾3000只个股跌超9%,上涨个股不 足300只。这是"9·24"新政后A股首次单日深度调整。 而今日的调整,沪指仅小跌0.39%,且今日上涨家数仍然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