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定币
icon
搜索文档
连连数字20250724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连连数字[1][2][4] - 行业:跨境支付、稳定币[2][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连连数字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三大跨境支付服务商之一且唯一上市,70%收入来自跨境支付业务;拥有最齐全传统支付与清算牌照,覆盖中美欧市场且与美欧监管关系良好;是唯一获 VATP 牌照中资企业,在香港 11 家获 VTB 牌照公司中唯一主营跨境支付;在蚂蚁国际和京东链科技分拆上市前,是 A 股和港股潜在稳定币业务体量最大、概念最纯股票[4] - **稳定币对全球跨境支付格局影响**:正快速颠覆并重塑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与格局,美国加速推进稳定币立法推动各方布局,中国通过稳定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采用香港先行、大陆跟进策略,在中美主导下其他国家也将推进稳定币应用,提升其全球跨境支付渗透率[5][6] - **推动稳定币发展的催化剂**:美国 Genius 法案加速落地,将带来新美元稳定币;香港 8 月 1 日实施稳定币法案并接收申请材料,预计年内发第一批牌照,第一批港元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有望问世应用;RWA 规模提升增加对稳定币需求;连连数字市值提升有望 12 月进入港股通吸引资金关注[7] - **连连数字股价与增长空间**:股价自 5 月底上涨 77%仅反映部分预期,受市场关注分散和解禁抛压影响,若进入港股通有补涨行情;无 Web3 业务 2024 - 2027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 30%,2026 - 2027 年利润加速释放,考虑 Web3 业务营收增速超 50%,毛利率提至 80% - 90%;按明年 10 倍估值市值可达 236 亿港元,目标价 21.85 港元,有 75%增长空间[2][8][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者需关注美国和香港法案落地、牌照发放、稳定币渗透率以及中美政策收紧等风险因素,这些会影响公司表现和市场前景,投资决策需综合考虑[3][10]
中金缪延亮:稳定币、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
中金点睛· 2025-07-25 08:47
稳定币的本质与特性 - 稳定币是加密货币,也是加密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本质是"中心化里最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里最中心化的",技术去中心化而监管中心化 [3][7] - 稳定币与法币挂钩,必须接受传统金融体系监管,采用中心化运营模式,发行机构需持有足额法币储备 [8] - 稳定币不是货币也不是货币市场基金,其信用来源于锚定的法币国家主权,叠加私人企业信用 [10][11] 稳定币的市场现状与发展 - 当前稳定币总规模超过2600亿美元,2024年转账总额达15.6万亿美元,首次超越Visa [13][17] - 近期关注度提升源于美国和中国香港稳定币立法进展、Circle上市及中资券商获香港加密牌照等事件 [12] - 稳定币符合"成功叙事"特征,具有重复性、关己性、叙事星座和自我强化等特点,形成破圈效应 [14][15][16] 稳定币的金融基础设施属性 - 稳定币有潜力成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具备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特征,可实现"支付即结算" [3][23] - 作为连接法币与加密生态的枢纽,稳定币像"超音速客机"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但上下链仍存难点 [24][39] - 稳定币产业链形成激励相容机制,用户、发行方、做市商、托管行等各方各取所需 [28][29] 稳定币的"不可能三角" - 稳定币存在价格稳定、去中心化、资本效率的"不可能三角",当前成功案例都侧重价格稳定目标 [34][35] - 主流稳定币选择与传统金融融合,接受中心化监管,USDT和USDC等中心化稳定币占据主导 [35] 稳定币的金融市场影响 - 提升支付效率:尤其适用于跨境支付,可缩减中间环节实现秒级到账,成本低于传统银行体系 [38][43] - 增强金融普惠: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在高通胀经济体中被用作储蓄工具对抗本币贬值 [41][42] - 潜在稳定性冲击:存在监管套利空间,美元稳定币可能威胁部分国家货币主权和金融稳定 [45][46] 稳定币与国际货币体系 - 稳定币信用依赖锚定法币,必须先有法币需求才有稳定币需求,不直接创造新货币需求 [54] - 美元稳定币通过降低使用门槛扩大美元渗透范围,但面临非美稳定币和CBDC的竞争 [56] - 对中国影响:可能削弱资本管制效力,但技术层面存在监管抓手,需防范跨境"对敲" [59][60] 中国参与稳定币发展的路径 - 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是优先选择,限定境外运营流通,利用香港制度优势 [65] - 需构建贸易和投资真实应用场景,鼓励链主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生态建设 [66] - 稳定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术",根本在于夯实人民币的"法理之锚"和"功能之锚" [67]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刘晓春:稳定币不能脱离应用场景谈发行,支付工具要服务真实需求
新浪财经· 2025-07-25 08:14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 才法案》),标志着美国首次正式确立稳定币监管框架。与此同时,香港也在加快监管落 地。8月1日,《稳定币条例》将正式生效。 有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稳定币的种类已经拥有170多种,全球稳定币的总市值已达到 约2550亿美元。 在这场变革中,专家如何看待稳定币的实际价值?稳定币是否具备进入主流社会生活的可 能? 在与新浪金融研究院对谈时,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 聘教授刘晓春指出,稳定币说到底是代表"钱"的一种工具。加密资产交易之所以能越做越 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锚定法币的稳定币的介入。立法之后,会在稳定币领域划出一条 清晰的界线:哪些属于合规范畴,哪些明确不被允许。 他指出,技术的价值不光体现在"能不能用",还体现在"能不能被规范地用"。稳定币未来应 用可能是更多的还是在链上支付,或者说在一些特殊场景内的支付。 稳定币并非终点,而是数字金融的一块拼图 新浪金融研究院: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就要生效了,一些机构人士觉得港府跟进得非常迅 速且坚决,您怎么看待香港的速度? 刘晓春:我认为这反映了香 ...
浙商早知道-20250725
浙商证券· 2025-07-25 07:3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市场进行总览,并对锅圈、连连数字、杰克股份进行重要推荐,对汉仪股份进行重要点评,分析各公司业务模式、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 [7][10][12][15] 市场总览 - 大势:周四上证指数涨 0.7%,沪深 300 涨 0.7%,科创 50 涨 1.2%,中证 1000 涨 1.4%,创业板指涨 1.5%,恒生指数涨 0.5% [5][6] - 行业:周四表现最好的行业为美容护理(+3.1%)、有色金属(+2.8%)等,最差的为银行(-1.4%)、通信(-0.2%)等 [5][6] - 资金:周四沪深两市总成交额 18447 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 37.2 亿港元 [5][6] 重要推荐 锅圈(02517) - 推荐逻辑:锅圈是中国门店最多的在家餐食品牌,其“高密度门店+标准化供给+平台型组织”一体化模型驱动高质量增长,通过下沉市场主导、高效加盟体系和柔性供应链构建先发优势 [7] - 超预期点:下沉市场加速渗透,标准化产品有结构性机会,供应链成本可优化 [7][8] - 驱动因素:门店扩张与下沉战略、标准化产品需求激增、高效经营模型推动发展 [8] -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7483.38、8338.77、9308.20 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5.82、361.63、403.67 百万元 [8] - 催化剂:门店扩张、渗透率提升、财务指标改善或带来股价提振 [8] 连连数字(02598) - 推荐逻辑:作为深耕 web3 且唯一获 VATP 牌照的全球跨境支付服务商龙头,有望在稳定币浪潮中脱颖而出 [10] - 超预期点:稳定币颠覆并重塑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与格局 [10] - 驱动因素:中美及全球推进稳定币立法和场景落地,推动其在跨境支付中渗透率提升 [10] - 盈利预测与估值:不考虑稳定币增量,24 - 27 年营收 CAGR 超 30%,26 - 27 年利润有望加速释放;现价对应今年 PS 为 7.7x,2026 年为 5.7x [11] - 催化剂:美国法案落地、香港法案实施、RWA 规模提升、纳入港股通标的或带来积极影响 [11] 杰克股份(603337) - 推荐逻辑:行业底部向上,龙头优势凸显;纺服行业为人形机器人成长提供沃土 [12] - 超预期点:行业底部向上叠加产业链转移,有望获更多份额;人形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12] - 驱动因素:行业回暖,纺服产业链出海,龙头优势凸显;人形机器人有望催化 6000 亿元以上新增市场空间 [12][13] -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7113、7473、8118 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80、1208、1427 百万元 [13] - 催化剂:纺服需求、出口拿份额、产品结构提升、AI 缝纫机销售、人形机器人发布超预期或带来利好 [14] 重要点评 汉仪股份(301270) - 主要事件:汉仪股份发布对外投资公告 [15] - 简要点评:6730 万元受让老股获 32.25%股权,3500 万元增资扩股持股升至 39%,获 2 席董事席位参与核心决策 [15] - 投资机会:从工具型软件商向文化消费生态平台转型的三级跃升 [15] - 催化剂:新品上线或带来积极影响 [15]
香港稳定币发行进入“倒计时”
每日商报· 2025-07-25 07:17
公司动态 - 经纬天地宣布进军加密支付领域,推出稳定币支付平台"Fopay",该平台基于稳定币加密支付概念开发,提供稳定币托管及预付卡支付功能 [1][2] - "Fopay"的推出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万亿美元规模的加密支付赛道,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1][2] - 公司股价在消息发布次日大涨18 11%,7月23日继续上涨4 35%,自2024年1月上市以来股价已涨超4倍 [1][2] - 此次业务拓展是继5月28日公告发展支付服务及金融科技业务分部后的重要进展,公司正积极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全球支付服务 [2] - 公司控股股东经纬天地集团以约4 5亿港元的价格向恒峰国际出售19 9%的股份,恒峰国际背后股东包括钱峰雷、曹国伟、沈国军、胡晓明等知名人士 [3] - 钱峰雷入主后,公司股价在1月7日单日暴涨87 46%,并在次月创下25 2港元/股的历史新高,1月6日至4月15日期间累计涨幅达193 92% [3] 行业趋势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发牌通道即将开启,向公众宣传推广无牌稳定币将属违法 [5][6]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强调稳定币作为新兴支付工具通过监管进入传统金融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但需防范市场和舆论过度炒作 [5][6] - 金管局初期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已有数家机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包括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渣打银行-安拟集团-香港电讯联合体、蚂蚁数科和蚂蚁国际 [6] - 稳定币概念热潮持续走高,多家上市公司因布局稳定币消息引发股价飙涨,如众安在线、华检医疗、联易融科技等 [4] - 部分A股公司如御银股份、汇金股份在被划为稳定币概念股后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不涉及稳定币业务 [5]
二度“接盘”万达资产中国儒意首次回应收购快钱逻辑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2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拟以2.4亿元现金收购快钱30%股权,交易对手为万达金融[2][3] - 交易分三期支付,完成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最大单一股东[3][6] - 此次交易标志着中国儒意首次进入第三方支付领域[2] 交易背景 - 万达集团2014年以3.15亿美元收购快钱68.7%股权,现仍持有30%股权[3] - 快钱近年配合过多家互联网公司尽调,最终选择与中国儒意合作[4][8] - 中国儒意此前已通过收购万达电影20%股权与万达建立合作信任机制[4][5] 快钱业务现状 - 快钱是国内首批获央行支付牌照机构,业务覆盖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3] - 在保险、航空、金融领域积累优势,并服务万达商业、酒店等线下场景[6] - 已启动海外布局,正在申请多国支付及金融科技牌照,探索RWA和稳定币业务[7] 协同效应 - 中国儒意拥有5亿+用户生态,可打通线上线下支付场景[7] - 计划开发适配文娱场景的支付产品,如影院支付、会员钱包充值等[7] - 快钱将保持独立运营,但中国儒意将参与重大事项决策[6][7] 中国儒意战略 - 2020年上市后频繁收购,包括字节跳动、腾讯游戏资产及万达电影[10] - 目标构建"内容+科技+金融"闭环,支付是平台化能力的关键环节[11] - 未来可能根据业务协同进展增持快钱股权[11] 估值与市场地位 - 中国儒意当前市值526亿港元(约480亿元人民币),为影视行业第二大市值公司[10] - 快钱交易估值对应100%股权价值为8亿元人民币[3]
维立志博-B暗盘涨近100%;商汤向无极资本配售融资约25亿港元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01:40
维立志博-B上市表现 - 维立志博-B(HK09887)于7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暗盘表现惊艳,最高报82.00港元,较招股价35.00港元上涨134% [1] - 暗盘收盘报69.75港元,较招股价上涨99.29%,每手100股最高盈利4700港元 [1] - 公司作为创新药企,技术实力与研发管线受资本青睐,吸引众多基石投资者 [1] 商汤融资动态 - 商汤-W(HK00020)拟配发约16.67亿股B类认购股份,募资约25亿港元,每股认购价1.50港元较市价折让6.25% [2] - 融资资金将用于发展人工智能核心业务及布局具身智能、现实世界资产(RWA)、稳定币等创新领域 [2] - 无极资本旗下基金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作为认购方,显示对公司行业地位与发展潜力的认可 [2] 聚智科技上市进展 - 聚智科技于7月23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此前1月17日的申请已失效 [3] - 公司专注于母婴电子产品制造,核心产品婴儿监护器2024财年销量达140万件创历史新高 [3] - 海外市场表现突出,但面临研发投入与渠道依赖等挑战 [3] 中慧生物-B上市计划 - 中慧生物-B于7月24日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此前1月23日的申请已失效 [4] - 公司专注于创新疫苗研发,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已上市,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在研 [4] - 面临研发风险高、资金压力大及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4] 港股市场行情 - 7月24日恒生指数报25667.18点,上涨0.51% [5] - 恒生科技指数报5743.00点,微跌0.05% [5] - 国企指数报9257.62点,上涨0.18% [5]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 艾德金融领跑数字资产服务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7-25 01:18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发展 - 全球金融市场对数字资产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资本市场对加密资产的投资需求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1]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 为稳定币市场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指引 [1] 香港虚拟货币ETF市场动态 - 香港交易所虚拟货币ETF产品加速扩容 艾德金融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未来的关键桥梁 [1] - 潘渡比特币ETF(02818HK)于2025年7月登陆香港交易所 成为今年香港首只获批上市的比特币ETF [1] - 艾德证券期货获委任为潘渡比特币ETF参与证券商 投资者可通过现金或实物申赎方式交易 [1] - 香港市场共有7只已上市虚拟资产现货ETF 均可在艾德金融的Eddid ONE应用程序上交易 [2] - 这些ETF保留了数字资产的成长潜力 同时纳入香港证监会严格监管 资金风险大幅降低 [2] 艾德金融的竞争优势 - 艾德金融凭借全牌照资质与技术积淀 成为香港市场少数覆盖所有已上市虚拟资产现货ETF的券商 [5] - 旗下艾德证券期货持有第1/2/3/4/5/9类受规管活动牌照 覆盖证券交易、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全链条业务 [5] - 公司通过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牌照 在数字资产托管、结算、信息披露等环节的理解远超普通机构 [5] - 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提供数字资产存取服务 涵盖比特币、以太币、美元稳定币等多币种 [5] 稳定币条例与未来布局 - 《稳定币条例》生效进入倒计时 艾德金融业务布局将持续提速 [6] - 公司将持续为市场提供主流稳定币及其他数字资产的专业造市服务 并加速拓展稳定币、代币化实体资产等产品的分销布局 [6] - 通过科技赋能的创新能力与持牌合规的确定性 为香港数字资产市场树立标杆 [6]
香港金管局为稳定币二度降温,走向成熟尚需时日
北京商报· 2025-07-24 21:24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监管态度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强调需防范市场对稳定币的过度炒作,指出当前市场存在泡沫化趋势,投资者应保持理性 [1][3] - 部分上市公司因宣布布局稳定币业务股价大幅上涨,如普星能量公告认购HashKey Holdings优先股后单日涨幅达141.38%,5个交易日累计涨275.86%,经纬天地推出稳定币支付平台后单日成交额达1.08亿港元 [5] - 监管机构对稳定币态度谨慎,国际清算银行(BIS)指出稳定币尚未通过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测试,无法成为货币体系支柱 [4] 稳定币应用与行业问题 - 多数机构对稳定币的探索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和可行方案,部分机构虽提出跨境支付、Web3.0等愿景但无具体实施计划 [5][6] - 市场存在以稳定币为噱头的非法集资和诈骗行为,多地监管机构已发布风险提示,如鑫慷嘉等案例 [6] - 稳定币技术层面存在缺陷,法币担保型稳定币依赖储备资产质量,算法型稳定币在极端情绪下难以维持锚定,智能合约安全和跨链互通仍需完善 [7] 稳定币发展挑战与未来展望 - 投资者对稳定币认知存在偏差,将其视为无风险资产,忽略储备资产透明度、兑付压力等问题,市场炒作加剧潜在波动 [7] - 全球范围内缺乏统一监管框架,跨境协作和反洗钱机制不足,货币主权受美元主导的稳定币结构冲击 [8] - 行业分析预计2025-2030年为关键窗口期,稳定币需在技术、市场、监管三方面协同提升,形成高效链上清算和跨链互通,并通过真实场景驱动应用扩展 [8][9] 监管政策与行业路径 - 香港金管局采取"先严后松"的监管策略,强调严谨要求短期内可能限制业务扩张,但更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9] - 监管趋严是必然趋势,需平衡创新与风险,通过技术穿透力和跨链监控弥补当前监管短板 [8][9]
管涛:稳定币在货币体系中将扮演何种角色仍待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7-24 20:57
稳定币监管与发展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天才法案》将稳定币纳入监管 鼓励和规范私人发行数字货币 [1] - 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重塑支付体系 缩短跨境支付链条 改善支付体验 [1]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稳定币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测试中未达标 未来角色尚不明朗 [1]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进展 - 数字人民币已扩展至17省市26个试点地区 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 8亿个 交易金额达7 3万亿 [2] - 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扩充至10家 采用区块链技术简化跨境支付环节 [2] - 中国是"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创始成员 项目已结束沙盒测试并投入运营 [2] 第三方支付发展 - 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试点自2013年开启 已实现7*24小时快速到账 [2] - 第三方支付技术路径多样 可快速切换至区块链技术以提升效率 [3] - "跨境支付通"上线 实现内地与香港支付系统直连 提高汇款效率并降低成本 [4] 跨境支付创新方向 - 对稳定币支付工具持开放态度 鼓励私人部门参与跨境支付场景以推动竞争和创新 [4] - 不神话稳定币 聚焦具体问题 保持数字货币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定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