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拟电厂
icon
搜索文档
未来电器:公司产品及业务暂不涉及虚拟电厂
新浪财经· 2025-09-26 08:50
业务布局 - 公司自动并网专用断路器产品可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 [1] - 光伏发电领域是公司下游客户产品的应用领域之一 [1] 业务澄清 - 目前公司产品及业务暂不涉及虚拟电厂 [1]
恒华科技:公司在虚拟电厂领域主要面向高耗能企业、工业园区、配售电企业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21:48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虚拟电厂业务主要面向高耗能企业(如矿产)、工业园区及配售电企业提供能源管理软件产品 [1] - 公司产品线涵盖能耗监测软件、负荷预测软件、配售电软件及碳中和监测指挥平台 [1] - 公司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均具备成熟软件产品与技术服务体系 [1] 技术能力优势 - 公司对整个电力运行体系有深厚理解 [1] - 公司已形成较好的虚拟电厂技术储备 [1]
端牢能源饭碗 加快绿色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山西实践
新华社· 2025-09-25 20:22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作为能源大省,山西肩负着保障能 源供应和推动能源转型的双重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月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统 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今年7月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 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 源体系"。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山西在坚决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前提下,高起点谋划绿色低碳转型路 径,努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 今年以来,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攻克了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快速调峰难 题,助力煤炭清洁低碳利用。该院还破解了低浓度瓦斯利用难题,为从煤矿中开发清洁能源拓宽 了技术途径。 包括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在内,山西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2家、省重点实验室173 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3家、省市两级新型研发机构155家,能源领域创新平台加速布局。 "一块煤"如何实现价值攀升? 在位于阳泉市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一矿调度中心,透过大屏幕,可以看到井下割煤机缓缓开 动,黑得透亮的煤块掉落 ...
特锐德跌2.00%,成交额10.4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730.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4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下跌2.00%至27.88元/股 成交额10.42亿元 换手率3.59% 总市值294.2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730.36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92%和13.39%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78%和24.6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7.88%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5.97%/15.30%/17.93% [1] 股东结构与资金动向 - 股东户数4.69万户 较上期减少9.45% 人均流通股21,882股 较上期增加10.35%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731.75万股至2946.14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141.44万股至1099.54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减持47.94万股至1784.68万股 华安创业板50ETF减持56.39万股至674.97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56亿元 同比微降1.21% [2] - 归母净利润3.27亿元 同比增长69.32%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能制造+集成服务70.57% 电动汽车充电网29.43% [1] - 所属申万三级行业为输变电设备 概念板块涵盖无线充电/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风能/虚拟电厂 [1] 公司基础信息 - 2004年3月16日成立 2009年10月30日上市 注册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1] - 主营220kV及以下变配电一二次产品 以户外箱式电力设备为主、户内开关柜为辅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4亿元 [3]
海得控制跌2.03%,成交额2.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060.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4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下跌2.03%至14.46元/股 成交额2.01亿元 换手率5.72% 总市值50.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060.4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14.9万元(占比1.56%) 大单净卖出3745.53万元(占比18.62%) [1] - 年内累计涨幅23.8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05%/1.90%/12.09% [1] - 年内10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1月23日净卖出1402.43万元 买入总额4755.3万元(占比4.47%) 卖出总额6157.73万元(占比5.79%)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与产品分销 收入构成:工业电气自动化53.43% 新能源32.20% 工业信息化14.37%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0亿元 同比增长15.91% 归母净利润1106.09万元 同比增长234.3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2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7038.17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33万户 较上期增加2.27% 人均流通股5556股 较上期减少2.22%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472.63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84.78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03.41万股(第五大股东) 持股数量持平 [3]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91.43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35.45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 [2] - 概念板块涵盖:虚拟电厂 减速器 专精特新 透明工厂 工业互联网 [2]
许继电气涨2.00%,成交额3.6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937.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0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24.93元/股,成交额3.60亿元,换手率1.44%,总市值253.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937.34万元,特大单买入1861.44万元(占比5.18%)且卖出2119.94万元(占比5.89%),大单买入1.04亿元(占比28.90%)且卖出8199.55万元(占比22.80%)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8.67%,但近期呈上升趋势:近5日涨5.06%、近20日涨6.36%、近60日涨15.74%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7月21日),当日净卖出2.48亿元,买入总额2.98亿元(占比9.75%),卖出总额5.45亿元(占比17.87%)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智能变配电系统(28.64%)、智能电表(23.71%)、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20.76%)、新能源及系统集成(10.79%)、充换电设备及其他制造服务(8.96%)、直流输电系统(7.1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网自动化设备,概念板块包括直流输电、虚拟电厂、特高压、农村电网及节能环保 [2] - 公司位于河南省许昌市,成立于1996年12月26日,1997年4月18日上市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4.47亿元,同比减少5.68%,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增长0.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2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70亿元 [3] - 股东户数11.40万户(截至8月20日),较上期减少2.48%,人均流通股8844股,较上期增加2.54% [2] 机构持仓动态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061.33万股),较上期减少248.73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060.95万股),较上期增加139.20万股 [3]
AI时代的电力博弈,如何理解中国的新型电力系统?
36氪· 2025-09-25 07:45
提到"电",我们总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它无声无息地存在于生活里的每个角落,驱动着现代文明的运转。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今天,电力已成为 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 当前,中国的电力系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尤其在新能源领域。2025年7月,中国单月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这一数字相当于日本全年的用 电总量,或接近法国与德国两国年用电量之和。与此同时,电力的"绿色含量"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21.59亿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接近四成。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意味着电力产业有哪些变化与机会?我们该如何理解与新能源相伴而生的"新型电力系统"?AI的发展又会对电力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最近,电力系统专家、博联智电创始人张海瑞与峰瑞资本执行董事刘鹏琦就"新型电力系统"展开了深入讨论。张海瑞拥有十余年电力系统产品、战略与创 业经验,曾任职于华为2012实验室,专注于微电网与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技术研究。 他们谈论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 我们编辑了对谈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带来新的思考角度,欢迎移步小宇宙App和Apple Podcast搜索「高能量」收听本期节目。 / 01 ...
电力市场化改革涉深水区,电价下行如何影响行业格局?
证券时报· 2025-09-24 17:2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导致电价呈现明显下行趋势,对发电企业盈利和投资决策产生显著冲击 [1][2][4] - 电价下行由政策推动、市场供需宽松、成本下降及现货市场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 [2][6][7][9] - 发电企业正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成本控制、提升交易能力、布局新业务模式来应对市场挑战 [4][12][13][14] 电价下行趋势及表现 - 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出清结果显示,光伏机制电价为0.225元/kWh,较煤电基准价下浮43%,风电机制电价为0.319元/kWh,下浮19.2% [2][10] - 龙源电力上半年所有发电业务平均上网电价为39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3元/兆瓦时,其中风电和光伏电价分别下降16元/兆瓦时和5元/兆瓦时 [6] - 大唐新能源上半年净利润率从2024年同期的29.90%下降至27.89,主要受电价下滑影响 [6] - 华能国际指出,在供需宽松情况下,电能量价格呈下行趋势,将影响公司总体收益 [7] 电价下行的驱动因素 - 政策因素:“136号文”明确新能源全电量无差别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推动电价由市场供需决定 [6][9] - 供需因素: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 [11] - 成本因素:动力煤价格中枢下移导致火电成本下降,火电企业以低价换取电量,对新能源电价形成压力;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也导致其电价降幅更明显 [7][11] - 市场建设: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攀升至60.9%,省间、区域、省内中长期交易常态化,19个省级现货市场试运行,加剧市场竞争 [9][10] 对发电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 投资决策受影响,有企业可能放弃在电价过低地区投资光伏项目,并重构项目测算模型 [4][13] - 企业需从优化电源结构、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市场交易能力等方面应对挑战,即“控成本、强交易” [13] - 具体策略包括: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电力交易能力、开发靠近负荷中心的项目、分析各省交易规则 [14] - 探索新商业模式,如利用配置储能进行峰谷价差套利、开发虚拟电厂平台参与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市场、寻求长期购电协议以锁定稳定收入 [12][14] 行业未来展望 - 随着新能源在电力总装机中比重提升(目前不到20%),电价波动幅度预计将进一步放大 [12] - 电价将呈现周期性波动,未来在不同时段和区域会有分化,整体面临下行压力,但部分时段和区域可能上涨 [13] - 行业出现新的增长点,如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靠近绿电负荷需求的数据中心或零碳园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12]
新中港涨2.76%,成交额5070.79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226.48万
新浪财经· 2025-09-24 17:05
公司业务与项目进展 - 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 利用传感器、监控系统、三维建模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电厂运行状态可视化监测 该项目属于内部信息系统 为未来实现可调度电网负荷的虚拟电厂创造条件[2] - 2019年和2020年合计碳排放配额264.83万吨 实际排放214.83万吨 结余50.01万吨 结余比例18.88% 2021年12月出售50万吨碳排放配额[2] - 公司发展目标为打造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比拟天然气机组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通过提效减碳和耦合减碳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 RDF生产线已投产 耦合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项目即将投运[2] - 2024年1月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储能电站项目[3]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 同比减少17.74% 归母净利润6181.04万元 同比减少4.62%[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9]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热电联产95.17% 储能电力4.73% 其他0.10%[7] 股权与交易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04万户 较上期减少4.18% 人均流通股19622股 较上期增加4.37%[8] - 9月24日股价涨2.76% 成交额5070.79万元 换手率1.43% 总市值35.81亿元[1] - 主力净流入118.17万元 占比0.02% 行业排名41/102 无连续增减仓现象 主力趋势不明显[4]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出5.35亿元 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4] - 近3日主力净流出109.14万元 近5日净流出1226.48万元 近10日净流出76.75万元 近20日净流出1409.37万元[5] - 主力未控盘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成交额1472.81万元 占总成交额6.12%[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9.33元 近期筹码减仓程度减缓 股价靠近压力位9.07元[6] 公司基本信息 - 浙江新中港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嵊州市 成立于1997年10月17日 2021年7月7日上市[7] - 主营业务采用热电联产方式生产供应热力和电力产品[7] - 所属申万行业: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碳中和、QFII持股、增持回购、储能等[7]
电力市场化改革涉深水区,电价下行如何影响行业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5:15
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下行趋势 - 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攀升至60.9%,全国市场交易电量达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4]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跨省跨区交易电量6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 [4] - 政策推动市场化改革深化,如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无差别参与市场交易,以及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加快 [2][4] 电价下行对发电企业的影响 - 龙源电力上半年平均上网电价39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3元/兆瓦时,其中风电和光伏电价分别下降16元/兆瓦时和5元/兆瓦时 [2] - 大唐新能源净利润率从29.90%下降至27.89%,主要受电价下滑等因素影响 [2] - 山东2025年新能源机制竞价中,光伏电价0.225元/kWh较煤电基准价下浮43%,风电电价0.319元/kWh下浮19.2% [1][5] 电价下行的驱动因素 - 动力煤价格中枢下移,火电成本下降,火电企业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对新能源电价形成压力 [3] - 光伏装机量迅猛增长,上半年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12亿千瓦,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压低了光伏电价 [5][6] - 光伏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使其成本下降空间较大,进一步导致电价降幅明显 [3] 发电企业的应对策略 - 发电企业需从优化电源结构、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市场交易能力等方面调整经营策略 [9] - 通过配置储能利用峰谷价差套利,或布局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市场以增加收益 [8] - 建议签订长期购电协议以锁定稳定电价收入,拓展投融资渠道 [9] - 公司如太阳能将加强靠近负荷中心的项目开发,并精细化管控成本、提高电力交易能力 [9] 新能源投资决策的变化 - 电价下行正深刻影响发电企业投资决策,有企业可能放弃在电价过低地区投资光伏项目 [1] - 企业需要重构光伏发电项目的测算模型,并主动理解参与电力市场规则以强化运营能力 [1][9] - 未来电价波动将随新能源比例增大而加剧,企业需根据趋势做出调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