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一体化

搜索文档
推荐苗圩部长新书《志在超车》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4-13 14:21
行业知识梳理 - 作者具备汽车行业全产业链知识,涵盖通信、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跨领域技术,并对行业主要企业的最新技术进展有深入描述 [2] - 书中系统梳理了网络、数据、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技术层面的发展脉络,并采用通俗化语言解释专业术语 [2][4] - 对通信产业1G到5G迭代、半导体IDM/Fabless模式、软硬件结合的Wintel/高通+安卓/苹果/特斯拉等系统模式有产业规律总结 [3] 企业案例分析 - 详细解析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车企的发展历程与技术演进路径,提炼成长规律 [3] - 对比不同技术路线争议点,包括纯摄像头方案vs多感知融合、分段式智能化vs端到端智能化、单车智能vs车路云一体化等 [3] 产业发展建议 - 强调车用操作系统和车路云一体化需独立发展但保持全球协同,建议企业间加强合作构建生态 [3] - 提出跨部门协作机制,主张汽车、通信、半导体、交通、城建等领域通过部际联席会形成合力 [3] - 提醒技术发展需遵循市场规律,避免短期行为,注重生态建设和上下游协同 [4] 内容特色 - 将跨行业技术转化为汽车专业人士可理解的语言,避免术语堆砌 [4] - 结合大企业与政府管理经验,提出兼顾顶层设计与市场规律的实操建议 [4] - 通过幽默案例(如"公路/马路"命名渊源)增强可读性 [4] 目标读者价值 - 对业内专家及企业中高层具有趋势研判价值,可作为行业通识读物 [2][5] - 企业领导人可参考书中产业洞察,其建议质量媲美高端智库 [5]
推荐苗圩部长新书《志在超车》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4-13 14:21
行业趋势与通识价值 - 书籍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知识,包括通信、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跨行业技术,并转化为汽车专业人士易懂的语言 [2] - 对整车企业(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零部件创新企业及互联网跨界企业的技术进展有深入描述,基于广泛调研 [2] - 定位为行业趋势的通识读物,适合业内专家及企业中高层领导阅读 [2] 技术与产业规律分析 - 系统梳理网络、数据、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技术要素,提供通俗化解读 [2] - 总结通信产业(1G-5G迭代)、半导体产业(IDM与Fabless模式)及软硬件结合案例(Wintel、高通+安卓、苹果/特斯拉封闭系统)的发展规律 [2] - 提出车用操作系统和车路云一体化的关键发展路径,强调独立发展与全球协同并重,建议企业加强生态合作 [2] 企业发展与政策建议 - 分析纯摄像头方案与多感知融合方案、分段式与端到端智能化等技术争议,提供中立见解 [2] - 呼吁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如部际联席会协作),同时需遵循市场规律,避免短期行为 [2] - 通过特斯拉、比亚迪等案例总结技术演进与企业成长逻辑,指导实际工作 [2] 内容特点与读者价值 - 采用非技术化语言解释专业术语,避免晦涩表述,提升可读性 [3] - 结合汽车行业管理经验,提出企业生态建设与上下游协同的务实建议 [3] - 书中包含幽默案例(如"公路"与"马路"的辨析),增强阅读趣味性 [3] - 推荐汽车企业中高层及政府相关人员阅读,认为其洞察力可媲美高端智库 [4]
消博会“黑科技”提前看:海南“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成果首次展示
中国新闻网· 2025-04-12 00:45
文章核心观点 第五届消博会将开幕,海南高速承建的海南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示范项目首次亮相,展示阶段性成果,为技术大场景试点示范提供起点,展示海南在智能交通和数字经济领域潜力 [1][2] 消博会项目情况 - 由各种车型组成的自动驾驶车队就位消博会,为参展商和观众带来智能化出行新体验 [1] -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示范项目首次亮相消博会,由海南高速承建,以“小切口 + 全功能”打造微缩版“车路云”应用场景 [1] - 消博会主场馆周边安装好道路感知设备和多辆待命自动驾驶汽车,期间提供多种自动驾驶车辆服务 [1] - 消博会 1 号馆内和 8 号馆外设有“车路云一体化”展区,观众可通过大屏幕了解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状态等数据 [2] “车路云一体化”概念及改造情况 - “车路云一体化”指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实时的云相互连接、实时沟通,可提高车辆行驶效率和安全性 [1] - 海南高速改造数十辆海口市传统公交车,安装车载终端实现“车端 - 路侧 - 云端”实时联动与赋能 [2] 行业方案及项目意义 - 海南发布《海南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方案》,以新方案为核心打造示范省 [2] -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示范项目亮相消博会,为技术大场景试点示范提供重要起点,展示海南相关领域潜力 [2]
黑芝麻智能毛利翻倍的秘诀
雷峰网· 2025-04-01 08:25
核心观点 - 黑芝麻智能2024年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增长51.8%)和毛利1.95亿元(同比增长152.4%),毛利率从23.7%提升至41.1% [4][5] - 公司成功从"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转型为"全场景智能计算方案服务商",商业模式取得重要突破 [8][25] - 行业趋势显示硬件基础型自动驾驶公司更具竞争力,黑芝麻智能凭借芯片+算法+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成为车企刚需 [2][3]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头部车企芯片销售放量(比亚迪/东风/吉利)、商用车渗透率提升、车路云一体化政策红利 [7][14] - 毛利提升原因:高毛利SoC方案占比增加(硬件减少+算法定制化)、软件授权收入占比提升 [8] - 业务结构:自动驾驶产品收入4.38亿元(占比92%+,增速58.5%),智能影像方案收入3600万元 [14] 客户合作 - 核心客户覆盖比亚迪(A1000系列长期合作)、吉利(银河/领克车型量产)、东风(eπ系列规模化交付)、一汽(新平台定点) [12][14] - 武当C1200芯片获2家主流OEM定点,将成为行业首个舱驾一体量产芯片平台 [14] - 2024年量产车型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推动收入结构优化 [14] 技术突破 - 推出武当A2000高算力芯片平台:支持Transformer架构/BEV大模型,具备双芯粒互联(BLink)和通用AI工具链(BaRT) [18][20] - 九韶NPU核心技术:动态算力分配降低车企部署成本,可拓展至机器人等AI任务 [22] - 自研ISP技术:支持低光照/HDR等复杂环境,优化能耗比提升视觉感知能力 [22] - 武当C1200系列实现城市无图NOA验证,单芯片支持舱驾一体方案 [22][23] 战略布局 - 商用车领域:Patronus 2.0安全系统覆盖环卫车/重卡,应用于物流/无人配送场景 [27] - 车路云一体化:参与成都/襄阳等城市试点项目,方案涵盖L4无人驾驶/车路协同 [27] - 机器人市场:2025年批量出货,A2000芯片支持多模态大模型,与傅利叶合作"灵巧手"项目 [28][29] - 全球化拓展:与美国/欧洲车企建立合作,构建开放生态联合算法公司/硬件厂商 [28]
中国移动汪建球:探索车路云一体化共建共维、融合运营新模式
环球网· 2025-03-31 13:13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移动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中立足实践,以“四融合”技术架构为核心开展创新实践和新模式探索,为车路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2][3] 行业动态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举行,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探讨 [1] -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智慧交通产品部总经理汪建球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主题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1] 公司举措 - 聚焦融智需求,推动“四融合”方案,即5G+C-V2X融合、车-路算力融合、车城云-车企云融合、人车家融合 [2] - 基于“连接+算力+能力”服务体系,打造5G+C-V2X融合网络方案和多级协同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形成边缘智算赋能车辆的行业创新示范 [2] - 融通云算、数据、模型能力,打造车企云-车城云融合方案,支撑智能网联车辆、智慧城市交通的创新应用开展 [2] - 结合产品融合、渠道融通、运营融智,实现全域智慧运营,触达终端用户,实现升级增值运营服务 [2] - 提出运营商与政府协同推进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化发展的两点思路,一是共建共维算网基础设施,形成全国一张网服务;二是探索车-城智能体交互体系,推动“人车家”融合运营,构建可交互的城市交通智能体-车辆智能体体系,实现车辆-城市的双向赋能 [2] 公司作用 - 发挥运营商角色禀赋特点,为行业发展提供引导研究新视角和方法论参考 [3] - 以“国家队”站位,深化技术攻关和产业协同,为车路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3]
四大科技打开全空间无人交通
广州日报· 2025-03-26 03:02
广东省全空间无人交通体系建设进展 - 广东省提出完善充换电和车网协同基础设施 推进广州和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1] - 南沙明珠湾正打造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和低空经济先导示范区 为无人船和低空飞行器提供测试场景[1] - 全空间无人体系采用北斗导航 5G-A 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等共性技术构建未来城市智慧生活[1]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监管体系 - 广州市2019年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实时监管平台 通过OBU设备与路侧单元微波通信实现车辆数据实时传输[2] - 监管平台可监控车辆是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 实时车速及具体测试道路位置[2] - 当前平台车辆自动驾驶时长比例超90% 较2019-2020年显著提升[3] 车路云协同与城市事件监测 - 自动驾驶车辆通过车载摄像头实时采集14种城市事件 包括道路积水 占道施工和违章停车[4] - 采集数据既补充智能路侧设备信息 又上传云端形成城市事件来源 降低车企摄像头安装成本[4] - 未来低空飞行器和无人船摄像头将纳入城市事件收集体系 支持海陆空全空间超级场景建设[4] 5G-A网络技术支撑 - 5G-A网络正覆盖明珠湾高层楼宇及智慧灯杆 为低空经济和智能网联汽车提供通信基础[6] - 时延降低至毫秒级甚至亚毫秒级(较5G的10ms大幅提升) 支持每平方公里数千万至上亿设备连接(5G为百万级)[6] - 新增通信与感知一体化技术 可实时监测终端高度 位置和轨迹 提升空间感知精度[6] 智慧路侧系统与边缘计算 - 灵山岛尖23.5平方公里范围内部署智慧灯杆 集成5G基站 毫米波雷达 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设备[7] - 边缘计算网关基于RISC-V架构自主开发 可应对智能网联汽车低延时要求 在互联网中断时仍能下发指令[8] - 系统通过C-V2X协议向车辆推送预警信息 有效规避超视距"鬼探头"事件[9] 卫星网络与空天信息技术 - "五羊星座"卫星网络聚焦低纬度地区空天信息空白 实现南北35度区域实时监测与智慧地球服务[10] - 将监测能力从"半年一张图"提升至"每天一张图" 支持应急实时监测和全域每半天监测[11] - 融合遥感与通信卫星 应用场景覆盖应急管理 资源监管 低空经济及海洋经济等领域[11] 示范应用与产业生态 - 南沙市民日常使用无人驾驶出租车 6公里路程全程无人值守 最高时速60km/h[11] - 2023年10月南沙举办全国首个无人机 无人车 无人船联运体验活动 展示外卖配送和低空试飞等场景[12] - 广州智能无人体系产业成效显著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于几十公里范围内 获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支持[12]
苗圩:智能化走过两个弯路,高阶智驾不能只是噱头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22 23:05
新书核心观点 - 《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与《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构成姊妹篇,分别聚焦汽车产业变革的"上半场"(电动化)和"下半场"(智能化)[4][13] - 中国汽车产业通过"换道赛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全球领先,但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仍需突破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芯片等关键技术以保持优势[6][13] - 行业曾走过依赖高精地图和手写规则代码两大弯路,现已转向普通地图+实时感知+生成式AI的更高效路径[1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连续16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世界第一[13] - 智能网联汽车已从交通工具演变为集成AI、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终端,需解决"缺芯少魂"(芯片与操作系统)的产业链短板[19]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具备五大优势:AI技术应用领先、5G网络支撑、互联网用户基础、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体制协同创新优势[21] 技术路径分析 - 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是中国特色路径,相比单车智能更强调系统协同,需推动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19] - 自动驾驶技术从千万行规则代码转向大模型训练,代码量降至数十万行,通过实时路况感知提升适应性[14] - 行业应避免堆算力的同质化竞争,专注ToB场景差异化发展,如DeepSeek开源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潜力[1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构建软硬协同生态,重点突破车载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推动工业大模型实际落地生产线而非概念阶段[19] -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车存在天然架构契合,电动化优势为智能化奠定基础,形成双轮驱动格局[21][23] - 行业需凝聚跨部门协作解决数据安全等问题,抓住技术演进窗口期实现规模化应用[19][21]
仅四年,产量增26倍!中国汽车第一城,藏着一个“雨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1 10:53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 - 深圳从燃油车时代"陪跑者"跃升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293.53万辆的"中国汽车第一城",四年间产量激增69.2%,占全国产量20%[4] - 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模式实现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超1600亿元,日均专利申请32项[11] - 华为以ICT技术切入汽车供应链,2024年车BU上半年营收104.4亿元,净利润22.3亿元,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成为爆款标配[6] 产业链生态重构 - 传统链状供应链向网状结构迁移,电池/芯片/材料等关键资源供应商主导创新,涌现宁德时代、华为等非整车企业主导者[5][6] - 深圳形成"热带雨林"式生态圈:欣旺达/德方纳米占据电池高地,汇川技术领先电控,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出货量全国第一[7][16] - 华为乾崑智驾ADS3.0、比亚迪"天神之眼"、元戎启行VLA模型等智能驾驶技术密集落地,2024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1023.72亿元,同比增长38.8%[11][14] 技术创新范式 - 比亚迪"技术鱼池"融合颠覆式与组合式创新,推出刀片电池、CTB车身一体化等黑科技,插混技术缓解续航焦虑[9][10] - 深圳建成全球首个"超充之城",超充站1030座超加油站数量,车网互动站151座,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8] - 车路云一体化加速落地,深圳开放测试道路2000公里,坪山区实现440公里全域自动驾驶,华为VPD泊车系统全球首例机场商用[13][14] 城市产业战略 - 政府提出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达万亿级目标,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统筹"三电"+"三智"技术攻关[17][18] - 特区立法权优势推动L3自动驾驶商用,深圳机场试点全球首个自主泊车场景,计划年内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13][14] - 工程师文化催生速腾聚创、元戎启行等独角兽,激光雷达进入"千元机"时代,VLA模型实现驾驶策略本地化适配[16][17]
第二批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启动,电池企业“紧跟”布局
高工锂电· 2025-03-01 15:12
政策推动与市场规划 - 工信部联合八部门启动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10个城市入围 试点周期为2024年至2026年 [1] - 试点城市将开展车网互动、光储充换、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 并与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汽车以旧换新等工作形成合力 [1] - 预计10个试点城市将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25万辆 建设充电桩超过24万个 [1] 电池企业在商用车领域的布局 - 宁德时代与多家公交企业合作提供高性能电池产品 推出天行商用车系列电池 涵盖超充版、长寿命版、长续航版以及高强度版等多种型号 [1] - 宁德时代与宇通集团联合推出15年150万公里质保的长寿命电池 与陕汽控股签署十年战略协议 [1] - 亿纬锂能与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合作为杭州公交集团提供纯电动公交车电池 推出Omni全能电池-LMX系列新品适用于轻卡市场 与三一重卡合作打造电动化新标杆 [2] - 中创新航推出至远电池系统覆盖轻卡、重卡车型 与BMZ集团合作拓展欧洲及多个区域市场 [2] 工程机械领域电动化进展 - 宁德时代与柳工机械等合作推出高强度版电池 已量产并应用在超20款车型上 [2] - 中创新航与BMZ集团合作面向叉车、吊车、海港载货汽车等多个领域 [2] 充换电设施建设 - 宁德时代从2018年开始布局换电领域 已布局超3000座换电站 发布"加电县县通"计划 [4] - 宁德时代旗下巧克力换电品牌在多地运营 计划联合生态伙伴建设3万座换电站 其中2025年自建1000座 2027年达3000座覆盖70个城市 [4] - 国轩高科旗下易加能数字科技推出易佳电智能移动储能充电桩 在安徽、湖北多个服务区投放 [4]
华为将推车路云新品,产业趋势再验证 |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团队
计算机文艺复兴· 2024-06-20 15:53
华为新产品规划 - 华为将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新产品,重点解决车路云路侧和感知短板,包括提升雷达、摄像头等边缘计算和平台计算的效率,实现路侧信息更清晰、计算更快、服务更全面 [2] - 华为已能将通信时延控制在极低水平,但感知部分的时延仍然较高,新产品旨在优化这一环节 [2] 车路协同技术发展 - 车路协同技术通过路侧设备收集和同步数据,有效弥补单车智能在感知上的局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出,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总体成本可控甚至更低,且产业带动性强,涵盖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环节 [2] - 路侧感知技术进步将加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推动车路协同解决方案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2] 市场项目动态 - 近期车路云领域出现多个大单,包括北京百亿级项目和武汉171亿项目,福州、杭州、合肥等地也相继启动招投标或规划咨询工作 [2] - 各地项目处于不同阶段,但市场持续壮大的趋势明确,为相关企业提供产品落地和迭代的机会 [2] 行业发展趋势 - 华为新产品推出将带动行业竞争和产品迭代,预计相关企业将加快技术升级,行业进入量增、质升的快速发展阶段 [2] - 车路协同产业链架构成熟,市场空间拓展为相关企业创造发展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