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

搜索文档
普天科技(002544) - 002544普天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4 17:0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天科技,是从事公网通信、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智能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 年 1 月 28 日在深交所上市,央企控股,股票代码 002544,注册资本 6.8 亿元 [2] 更名背景 - 原全称中的“广州”与业务区域布局不匹配,拟免冠“广州” [3] - 2021 年度信息通信类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年度营业收入 80.75%,为匹配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经同意和授权,将“杰赛”字号变更为“普天”字号 [3] 业绩情况及原因 - 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19.2 万元,同比下降 68.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24.2 万元,同比增长 70.68% [4] - 公网通信板块收入规模略增,净利润改善;专网通信及智慧应用板块收入下降,净利润改善,因客户资金紧张,项目招标推迟或取消致延期较多;智能制造板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受市场需求不振、产品订单规模和单价下滑、制造成本上升影响 [4][5] 亮点及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以“夯实基本盘,拓展延长线,谋划第二曲线”为指引,聚焦信息通信领域,布局新兴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 [6] - 公网通信板块聚焦重点行业和客户,拓展业务,加大研发,参与集采 [6] - 专网通信及智慧应用板块稳固基本盘,探索“低空经济”应用,推动数字应用创新 [6] - 智能制造板块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更新设备,提升高可靠性、高技术含量产品市场占有率 [7] 业务情况 - 数据治理业务打造核心能力平台,涵盖多方面,面向多领域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行业人工智能业务创新 [8] - 卫星互联网是战略方向之一,与西电 ISN 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多方面合作,积极布局产品研制、北斗应用、提供卫星设备组件,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空天一体能力体系 [9] 资本运作规划 - 坚持稳中求进,通过内涵式和外延式发展,抓好资本驱动,促进产融结合,围绕产业链延展布局,推动核心能力构建 [10] 应收账款催收和化债工作 - 高度重视应收账款清收,制定方案并跟踪执行,目前应收账款呈下降趋势,将持续推进催收工作 [11]
越南半导体,瞄准封测
半导体芯闻· 2025-05-13 19:0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半导体芯闻综合。 CT半导体公司已开始在越南建设其芯片封装和测试工厂的第二期工程,目标是到2027年每年生 产1亿颗芯片。作为越南第一家完全本土拥有的工厂,它代表着越南与英特尔、安靠、韩亚美光 等公司以及越南主导的举措等重大项目一起,在半导体领域开展更广泛的推动。 据《投资者报》报道,越南CT集团旗下子公司CT半导体公司已开始在平阳省顺安市建设新的半 导体封装测试工厂二期工程。该工厂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年产1亿 片芯片的目标。 作为越南首家完全本土拥有的半导体工厂,该项目是CT集团进军人工智能、无人机和智能交通等 高科技领域的重要举措。二期投资预计近1亿美元,涵盖洁净室基础设施、设备和智能工厂系 统。CT半导体公司还在开发氮化镓、光子学和先进封装等技术,用于人工智能、6G和无人机应 用。 越南半导体产业正在快速扩张,在外资的推动下,外包半导体封装测试(OSAT)领域增长强 劲。该国正逐渐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关键参与者,吸引了英特尔、安靠(Amkor)、Hana Micron和CT半导体等公司的重大项目。 英特尔在越南运 ...
中瓷电子:5月9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新投资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13 18:45
光模块业务 - 400G/800G/1.6T电子陶瓷材料封装外壳及基板性能已对标海外厂商,受益于AI需求增长,该业务将持续增加,主要客户为光通信器件头部企业且份额占比较大 [2] - 精密陶瓷零部件领域已开发氧化铝、氮化铝产品,陶瓷加热盘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水平并批量应用于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3] 第三代半导体业务 - SiC芯片市场竞争压力较小,产品因性能、质量及成品控制优势获市场高认可度,头部客户供货中实现零批次质量事故,新用户认证进展良好 [4] - SiC模块已进入智能电网、感应加热等高压市场并形成小批量订单,新能源车领域通过主驱模块业务布局提升份额 [5] - GaN射频芯片在海外5G建设上升期及射频能量、卫星通信等领域具备长期成长性 [6] 研发与技术布局 - 6G技术储备方面,公司推进5G-A/6G/星链通信相关射频芯片与器件研发,已储备关键技术并开展产品验证 [10] - 技术合作方面,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建立战略合作,推动协同创新与产业升级 [8] - 研发团队通过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创新能力 [7]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6.14亿元(同比+12.01%),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48.81%),毛利率35.93%,主因产品结构优化、成本管控及国联万众股权收购 [11] - 机构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区间为5.14亿-7.08亿、5.55亿-9.07亿、8.72亿-10.46亿元 [14]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969.74万元,融券净流出162.22万元 [14] 战略与管理 - 第三代半导体为核心业务,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并拓展高毛利应用领域,通过降本增效优化成本结构 [5] - 管理层换届有序推进中,原董事会继续履职 [5] - 公司研究多元化员工激励工具,但暂无股份回购计划 [6]
三维通信(002115) - 三维通信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8:06
公司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面向全体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3 日 15:00 - 17:00,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李越伦等 4 人 [2] 海卫通经营情况 - 2024 年实现收入 17,262.81 万元,同比增长 13.91%,稳固国内商船卫星通信运营市场主导地位,加速国际化布局 [2] - 2024 年推出面向智慧海洋的船岸云一体化 SeaCube(海基)平台,荣获杭州市滨江区“2024 年滨创未来星创新百强榜” [2][3] 海外业务情况 - 2024 年通信海外业务收入 45,519.69 万元,同比增幅达 8.84%,通过“精准渗透 + 服务升级”双轮驱动发展 [3] - 未来围绕无线覆盖等三大业务,依托技术和产品储备构筑核心竞争力,加强市场洞察和渠道维护,扩大全球化业务布局 [3] 6G 布局发展 - 6G 将实现多网络融合,子公司海卫通是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运营商,其智慧海洋服务平台可提供多种服务 [3][4] 市值管理举措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通过创造公司价值和提升市场形象,实现市值与内在价值动态均衡 [5] 研发竞争力 - 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 13,351.55 万元,通信板块研发投入占板块收入 13.39% [6] - 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水平,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证书,拥有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商标 [6] 互联网业务 AI 应用 - 子公司巨网科技在互联网 AI 创新业务领域探索,在虚拟人主播等多方面应用创新技术 [7] 巨网科技商誉情况 - 2017 年收购巨网科技形成商誉 11.05 亿元,2021 年和 2024 年计提减值,截至 2024 年底剩余商誉 0.66 亿元 [8] 5G 通信基础设施业务 - 2024 年末子公司新展技术拥有各式通信铁塔近 10000 座,区域覆盖多省份,在民营第三方铁塔行业排名前列 [9] - 未来 2 - 3 年计划巩固市场地位,力争跻身民营通信铁塔租赁行业前三强 [9] 其他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通信业务和互联网营销业务 [10] - 利普维因网优覆盖业务相关研发投入处于亏损状态,亏损 3200 万元 [11]
中瓷电子(003031) - 003031中瓷电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6:5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9 日 - 2025 年 5 月 13 日 [3] - 活动地点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经济开发区昌盛大街 21 号 [3]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包括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20 家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副院长赵瑞华等 6 人 [3] 业务情况 光模块业务 - 400G/800G/1.6T 电子陶瓷材料封装外壳&基板性能对标海外友商,随 AI 需求持续增加,业务会持续增长,主要客户为光通信器件头部客户,份额占比较大 [3] 精密陶瓷零部件业务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氧化铝、氮化铝精密陶瓷零部件产品,建立制造工艺平台,陶瓷加热盘产品核心指标达国际同类水平并批量应用于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3] 国联万众 SiC 芯片业务 - 存在一定市场竞争压力,但 SiC 竞争压力不大,因产品性能、质量和成品控制优势,市场认可度高,头部企业供货零批次质量事故,份额持续增加,新用户拓展向好 [3] 三代半业务 - 是公司核心业务和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研发资源和资金投入,开拓高毛利业务领域应用,对 GaN、SiC 业务分团队并按发展情况投入资源,推动降本增效 [4] SiC 模块业务 - 在智能电网、感应加热等高压市场推广,已形成小批量订单;在新能源车领域布局主驱模块业务,通过合作解决痛点、提升质量、控制成本来提升份额 [4] GaN 射频芯片业务 - 国内 5G 基站建设平稳,海外上升,GaN 器件在射频能量、低空经济、卫星通信等领域有长期成长性 [4] 公司管理与战略 管理层换届 - 公司已发布延期换届公告,换届工作有序推进,原董事会、管理层继续履职,会积极推进并及时披露信息 [3][4] 市值管理 - 重视人才激励,建立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研究多元化激励方式,审慎考虑股权激励计划;截至目前暂无股份回购计划,会综合权衡并及时披露 [4][5] 技术与人才 技术人才团队 -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多种方式引进高端人才,扩大研发中心队伍,建立全流程激励机制,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 [5] 技术合作与专利布局 - 坚持合作共赢,与行业内外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5] 6G 技术储备 - 博威公司推进 5G - A、6G、星链通信等新一代通信系统用射频芯片与器件研发,储备关键技术,按用户需求推进产品开发和验证 [6][7] 财务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原因一是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管控增强使毛利增加,二是 2024 年 7 月收购国联万众剩余股权后归母比例由 94.6029% 上升为 100% [6]
大富科技(300134) - 300134大富科技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7:44
市值管理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提升经营和规范运作水平以提升公司质量 [1]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精密金属零部件、塑胶零部件、整机组件等,下游应用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及 AR/VR 等领域,精密金属结构件已应用于头部折叠屏手机和 VR 品牌产品 [1] - 大富方圆形成闭环制造体系推动消费电子业务增长,未来计划拓宽产品品类,扩大医美仪器、智能出行和智能家居等制造服务,坚持从加工制造到智能制造战略,投入研发提升技术实力 [1] 配天智造业务 - 配天智造是公司控股的公众公司,相关数据以其公开披露为准,2024 年机床及配套产品营业收入 2411.50 万元,投产设备 106 台,金额约 7709.56 万元,业务对内对外赋能合计 10121.06 万元 [2] 滤波器业务 - 公司是 5G 通信系统核心部件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供应商,滤波器应用领域延伸创新重点围绕下一代 5G - A、6G 通信系统技术演进需求,以及新一代通信技术对滤波器与其他技术集成应用需求 [3] 5G - A 业务 - 2024 年是 5G - A 元年,公司 5G - A 新品完成技术孵化,部分已批量交付客户,具备更低功耗、融合更宽频谱与信道数量、更小尺寸/轻量化等技术优势,支撑 5G - A 新技术场景应用 [4] 汽车零部件业务 - 汽车结构件产品拓展到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逆变器壳体领域,新能源商用车电控逆变器壳体完成项目交样,氢能源结构件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5] - 空调系统前端散热模块订单稳定,自主开发无刷电机提升产品寿命和毛利,空调压缩机业务获海外巴西市场多型号订单,与韩国客户签订协议并完成样件测试 [5]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关注 AI 对各行各业的拉动,将依托共享智造平台和装备技术平台拓展新业务,工业机器人配件加工经验和配天智造能力将为人形机器人配件加工赋能 [6] 公司规划与措施 - 公司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沿着从加工制造到智能制造、从研发生产到技术革新路径,践行“新质生产力”,将高精密一体化制造能力拓展到新能源和军工领域 [7]
烽火通信六年投190亿研发 光通信主业稳居行业龙头
长江商报· 2025-05-12 08: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49亿元 归母净利润5520万元 同比增长33.08% 扣非净利润5395万元 同比增长28.96% [1] - 净利润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占比 推动整体毛利率改善 [1]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19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89.77亿元 呈现阶梯式增长 2019年23.33亿元 2021年34.98亿元(同比+49.6%) 2022年达峰值41.02亿元 [4] - 2024年研发结构优化 28.81亿元重点投向50G PON、空芯光纤、海洋通信等前沿领域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6.92亿元 [4] - 公司在光传输芯片、全光网络、算力基础设施、海洋通信四大战略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 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4][5]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光通信主业稳居行业龙头 在光传输、光接入、光纤光缆领域保持全球领先 2024年中标三大运营商400G OTN集采 巩固核心供应商地位 [2] - 海外市场加速渗透 2025年一季度光网络设备在东南亚、欧洲份额提升 4月泰国OPTISEN光纤光缆产业基地投产 [2] - 孵化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子企业 掌握光纤预制棒及特种光纤自主生产工艺 关键技术全球领先 [5] 行业前景 - 数字经济与AI浪潮驱动下 光传输设备市场有望稳定增长 公司将持续受益 [3]
【私募调研记录】正圆投资调研信科移动、海天瑞声
证券之星· 2025-05-12 08:07
信科移动调研要点 - 国内三大运营商2025年5G相关资本开支预计继续下降 因投资回报和行业需求有限[1] - 6G预计2030年左右商用 5G仍有较长发展周期 需标准技术和行业应用双驱动[1] - 国际市场5G建设滞后于国内 亚太、拉美、中东及非洲市场增长潜力较大[1] - 公司重点推进国际化战略 加大营销资源投入 提升高端产品市占率 目标建立海外"稳定产粮区"[1] - 公司在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拥有超过1万件移动通信发明专利[1] - 2024年专利运营业务创新高 已与全球主要终端厂商达成专利许可协议[1] 海天瑞声调研要点 - 2025年Q1收入显著增长 驱动因素包括多模态大模型迭代、高质量图像视频数据采购增加等[2] - 视觉业务占比超45%首超语音业务 文本业务占比约10%[2] - 训练垂类大模型数据来源包括公开数据、客户自有数据和定向采集数据[2] - DeepSeek模型仍需大量高质量数据 预训练阶段不会降低AI行业数据需求[2]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业务模式、技术平台、供应链管理和数据安全合规能力[2]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数据堂、标贝、ppen及Scale AI等[2] - 与运营商合作顺利 运营商加速布局通用+垂类大模型研发带动高质量数据需求[2] 行业动态 - 5G资本开支呈现下降趋势 行业关注点转向5G-Advanced和6G技术发展[1] - AI行业数据需求持续旺盛 高质量图像视频数据采购需求显著增加[2] - 卫星互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标准制定和专利布局成为竞争关键[1]
通信行业周报:海外巨头持续投入AI,重视“海外+国产”算力
开源证券· 2025-05-11 16: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巨头持续投入AI,重视“海外+国产”算力,持续看好国产AI算力产业链、卫星互联网、6G等七大产业方向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投资观点 Meta - 2025Q1营收4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66亿美元,同比增长35%;第一批Llama 4 AI模型已发布,更大参数的Llama 4 behemoth model正在开发,近10亿月活用户使用Meta AI,使用率持续提升 [12] - 2025Q1资本开支1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4%,主要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投资;预计2025Q2营收425 - 455亿美元,2025年总资本开支640 - 720亿美元,高于年初指引,将持续增加数据中心和基础设备投资支持AI工作 [12][13] 微软 - FY2025Q3营收701亿美元,同比增长13%;微软云营收424亿美元,同比增长20%,毛利率69%;智能云业务营收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1%,Azure及其他云服务同比增长33%,AI推动Azure云营收增长16%;本季度处理超1万亿tokens,同比增长5倍,3月创下单月500亿tokens记录 [14] - FY2025Q3资本开支214亿美元,略低于预期,超一半云和AI资本开支用于购买长期资产,其余用于服务器;积压订单3150亿美元;预计FY2025Q4资本开支环比增长,下半年维持指引,FY2026继续投入,同比增速低于FY2025;预计FY2025Q4智能云营收287.5 - 290.5亿美元,同比增长20 - 22%,Azure云营收同比增长34 - 35% [15] 亚马逊 - 2025Q1营收1557亿美元,同比增长9%;AWS云业务营收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AI和非AI业务持续增长;2025Q1 AWS积压订单189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加权平均寿命周期4.1年 [16] - AI领域有数十亿美元年化收入率,以三位数年增长率增长且处于早期阶段;定制芯片Trainium2已大量生产,性价比提高30 - 40%;2025Q1现金资本开支243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建设AWS基础设施满足AI需求,更多投资于Trainium定制芯片,其余用于建设北美和国际市场基础设施及配送运输网络;预计2025Q2营收1590 - 1640亿美元,同比增长7 - 11% [16][17] 投资建议 - 看好国产AIDC算力产业链、海外AIDC产业链、AI应用、运营商、卫星互联网&6G等板块投资价值,建议重视七大产业方向,包括AIDC机房建设、IT设备、网络设备、算力租赁、云计算平台、AI应用、卫星互联网&6G [18] 市场回顾 - 本周(2025.05.06—2025.05.09),通信指数上升4.95%,在TMT板块中排名第一 [26] 通信数据追踪 5G - 2025年3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39.5万站,比2024年末净增14.5万站;3月,三大运营商及广电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0.68亿户,同比增长22.20%;2月,5G手机出货1798.2万部,占比88.7%,出货量同比增长43.5% [28] 运营商 - 云计算方面,2024年中国移动移动云营收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中国电信天翼云营收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中国联通联通云营收686亿元,同比增长17.1% [45] - ARPU值方面,2024年中国移动移动业务ARPU值为48.5元,同比略减1.6%;中国电信移动业务ARPU值为45.6元,同比略增0.4%;2023年中国联通移动业务ARPU值为44.0元,同比略减0.7% [45]
北交所周观察第二十五期:北交所即将迎来2025年第四家公司上市,10余家公司已过会待发行
华源证券· 2025-05-11 15:20
报告核心观点 - 北交所即将迎来2025年第四家公司上市,市场周度反弹3.62%,建议关注稀缺性与强主题双主线标的,全年对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4][15] 周观点 天工股份上市情况 - 天工股份于2025年4月30日发行完毕,5月13日登陆北交所,网上发行获配户数117,455户,获配股数5100万股,获配金额2亿元,获配比例0.04%,有效申购倍数2,416.69倍;战略配售股份实际获配1800万股,募集资金7092万元,涉及12家机构 [4][7] - 42.54万户投资者参与打新,网上有效申购数量1232.51亿股,发行价格3.94元/股,网上冻结资金超4800亿元 [4][7] - 公司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型,开拓新兴市场,2024年归母净利润1.72亿元 [4][8] - 公司与高校合作推进研发成果转化,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和研究生工作站认定,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2020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94% [9] 北交所支持科技创新债券 - 2025年5月7日北交所发布通知,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包括拓宽发行主体和资金使用范围、简化信息披露安排、完善配套支持机制 [12] - 新增支持金融机构和股权 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扩大服务覆盖面 [13] - 简化科技创新债券信息披露和申报材料签章文件,健全融资审核“绿色通道”机制,鼓励创新设计债券条款 [14] - 优化做市等交易机制,引导投资机构加大投入,降低交易结算成本 [14] 市场展望与投资建议 - 本周市场反弹,日均成交额回升到311亿元,关注A股市场情绪和北交所成交额变化 [4][14] - 后市可能震荡盘整,建议机构投资者稳扎稳打,深度调整时介入,5月关注五新隧装并购重组动向 [15] - 全年对市场乐观,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高端智造+泛科技、高股息+内需基建、特色消费产业链和热点主题相关标的 [4][15][16] 市场表现 - 本周创业板和北证A股整体PE估值回升,创业板从32.99X到34.17X,北证A股从46.46X到48.96X,科创板从55.44X回落到55.05X [18] - 北证A股本周日均成交额311亿元,较上周上涨44%,日均换手率8.34%,较上周+2.3pcts;科创板日均换手率2.69%,较上周+0.47pcts;创业板日均换手率5.34%,较上周+0.93pcts [18] - 北证50指数PETTM72X,本周报1,379.31点,较上周上涨3.62%;沪深300指数报3,846.16点,上涨2%;科创50指数报1,006.32点,下跌0.6%;创业板指报2,011.77点,上涨3.27% [20] 新股上市 - 2024年1月1日到2025年5月9日,北交所26家企业新发上市,本周无新公司上市 [25] - 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5月9日,103家上市企业发行市盈率均值16.34X、中值15.93X,首日涨跌幅均值99%,中值48%,涨幅最大前3家为阿为特、铜冠矿建、方正阀门 [28] 新股IPO - 2025年5月6日 - 5月9日,交大铁发更新至注册,丹娜生物更新至提交注册,联川生物更新至已受理,奥美森等5家更新至已问询,控汇股份更新至终止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