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

搜索文档
黄仁勋:中国培养了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
快讯· 2025-07-16 20:36
《科创板日报》16日讯,黄仁勋在与媒体交流时强调,中国在AI技术发明、整合与应用方面速度领 先,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了大量优质能力。他指出中国教育体系培养了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在科 学、数学、计算机领域人才储备雄厚,形成了动态活跃的生态系统。(记者 李明明) 黄仁勋:中国培养了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 ...
保密信息喂养AI,是保护还是反噬?
第一财经· 2025-07-16 18:50
商业秘密法在AI领域的应用亟须重新界定边界,以缓解技术创新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张力,其中严禁使 用保密信息训练GenAI等公共AI工具已成为基本前提。 近年来,美国专利商标局、美国版权局发布了一系列指南或研究报告,明确限制人工智能(AI)辅助 创新的专利和版权保护。例如,美国专利商标局要求人类对AI输出可能形成的发明做出"显著贡献"方能 获得专利保护;美国版权局则指出,当AI技术决定其输出的表达性元素时,生成的材料不受版权保 护。这使得商业秘密法成为企业保护AI相关创新的重要工具,因为它既不要求发明人或作者身份,也 无需政府批准或注册。 商业秘密法凭借其高度包容性和广泛适用范围,为AI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能够覆盖专利和 版权无法涵盖的敏感信息,例如用于训练AI系统的数据或模型权重。因此,业内有人戏称,用商业秘 密保护AI技术堪称"天作之合"。AI开发者和用户可以借助商业秘密法保护与AI技术相关的核心信息, 同时规避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时间限制和程序繁琐等约束。然而,将商业秘密法应用于AI技术 的保护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透明性不足、法律手段滥用以及公共利益受损等。 AI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饥饿"与 ...
黄仁勋最新演讲(全文)
财联社· 2025-07-16 15:58
公司发展历程 - 英伟达1993年成立 最初目标是利用3D图形技术重塑个人电脑游戏体验 [1] - 1999年研发首款可编程GPU 开辟加速计算新路径 [2] - 2006年推出CUDA技术 将GPU升级为通用计算引擎 奠定AI发展基础 [2] - 2016年推出全球首台AI超级计算机DGX-1 交付给初创期的OpenAI [2]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过去十年AI计算性能提升10万倍 速度比摩尔定律快1000倍 [2] - 从人工编写逻辑到机器学习智能的转变 正在重塑芯片与计算机行业格局 [2] - 公司已成为驱动全球AI生态发展的核心计算平台 [2][3] 中国市场合作 - 与中国游戏企业腾讯 网易 米哈游 游戏科学保持紧密合作 [1] - 为腾讯微信 阿里巴巴淘宝 字节跳动抖音等平台提供AI支持 [5] - 赋能小米自动驾驶与智能手机 百度AI搜索 美团智能配送服务 [5] - 支持推想医疗科技的医学影像诊断系统 服务全球20多个国家 [6] 中国开发者生态 - 中国有超过150万名开发者在NVIDIA平台上进行开发 [6] - 中国开源的大模型如DeepSeek Alibaba Tencent Hunyuan等推动全球AI发展 [6] - 中国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 促进国际技术标准协作 [6] AI应用场景拓展 - AI正在改变科学研究 医疗健康 能源开发 交通运输 物流管理等行业 [4] - AI重塑供应链 改变生产与物流方式 [7] - 中国数百个项目运用NVIDIA Omniverse模拟数字孪生 优化工厂和仓储设计 [7] 未来技术趋势 - 下一波AI浪潮将是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的机器人系统 [7] - 未来十年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 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 [7] - 智能产品生产将主要由AI主导 [7]
2025年暑假的夏令营市场的新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7-16 15:09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5年中国暑期夏令营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较2023年的732亿元年均增长18.16% [2]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中高收入家庭教育支出超5万元/年且夏令营占比升至12%、教育部政策支持、VR/AI技术使用比例达47% [2] - 市场构成:高端夏令营需求占45%(国际化教育/科技创新/体育训练),农村及二三线城市份额将增至35%,特殊教育需求群体占比15% [2] 竞争格局与头部企业 - 市场份额分布:教育培训机构45%(学科/科技教育)、旅游企业30%(户外/文化体验)、高校15%(学术研究)、民间组织10%(公益项目) [3] - 头部企业表现:新东方市场份额8%(国际游学/科技探索),携程份额6%(旅行+教育结合),启行营地教育份额5%(专业课程研发) [4] - 典型案例:新东方"硅谷创新营"吸引2万学生,携程"牛津学术营"满意度96%,启行帆船营地学员考级通过率超行业22个百分点 [4]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特征 - K12学生参与率30%(1.8亿基数),家长决策因素:安全性(80%关注)、课程专业性(70%)、师资(60%)、性价比(50%) [5][6] - 地域差异:一线城市参与率超50%(高端项目接受度高),中西部增速超25%(偏好本土文化体验),农村市场潜力大(科普类需求上升) [7][8] - 企业定制案例:腾讯"科技探索营"员工满意度98%,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合作项目5000人参与且300人获实习机会 [5][6] 政策影响与区域发展 - 政策驱动:教育部将夏令营纳入校外教育体系,广东/长沙等地提供补贴,科技类夏令营获政策倾斜(深圳新增50家机构) [9] - 区域特色:长三角占全国30%份额(科技/文化融合),中西部增速超25%(红色教育/生态科考),东北冰雪主题营吸引南方学员 [10][11] 技术创新与未来趋势 - 技术应用:VR提升参与度30%(如新东方VR课程历史知识得分+40分),AI个性化教学效果提升20%,物联网保障安全 [12] - 新兴趋势:个性化定制(如北京"小画家定制营")、跨领域融合(文化旅游+研学)、国际化项目规模未来三年增长50% [13][14] 挑战与应对策略 - 行业痛点:同质化竞争致60%产品相似(某地军事夏令营利润降50%)、师资短缺(30%家长反馈问题)、安全管理风险 [15] - 监管问题:无资质机构违规经营(武汉涉案金额千万元)、需求多样化倒逼课程创新压力 [16]
中国AI硬件市场今年将首破万亿元,未来五年还会持续高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7-16 11:27
中国AI硬件市场规模预测 - 2025年中国AI硬件市场规模预计达11020亿元 较2024年9718亿元增长13_4% [5] - 2024年中国AI硬件市场规模将首次突破万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18% [1][3][5] - 市场分为消费电子(ToC)4610亿元和公共服务(ToB/G)6410亿元 占比分别为41_8%和58_2% [5][6] 市场细分结构 消费电子(ToC) - 智能可穿戴(手表/眼镜/耳机)1190亿元 黑电(含投影)1180亿元 为最大细分品类 [6][7] - 白电760亿元 生活家电480亿元 厨房家电290亿元 呈现阶梯分布 [6] - 教育类智能硬件340亿元 智能家居(安防/娱乐等)370亿元 [6] 公共服务(ToB/G) - 信创相关智能硬件规模1750亿元 占信创总规模35% [6] - 工业级智能硬件1160亿元 医疗/智慧城市/校园等公共服务投资3500亿元 [6] 行业驱动因素 - 政策拉动(如信创国产化替代)与技术突破(如DeepSeek大模型接入200+企业服务) [3][5] - 应用场景扩展与数据支撑 资本推动2024年AI投融资380亿元 预计2025年达800亿元 [3] AI渗透率现状 消费电子领域 - 传统家电中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智能床垫AI渗透率90% 电视70% 厨房家电30% [7] - 冰箱/洗衣机/空调综合渗透率20% 投影仪智能语音交互占比87% [7] - AI笔记本机型渗透率50% 平板76% 可穿戴设备85% [8] 新兴硬件品类 - AI耳机在售机型从2023年45款增至2024年77款 眼镜在电子设备中销量渗透率65% [8] - AI门锁渗透率25_4% 摄像头26% 呈现加速普及态势 [8] 技术融合特征 - 交互智能化(语音/手势识别)与技术轻量化(低功耗)成为核心方向 [8] - 场景生态化(跨设备联动)与市场分化(高端溢价与普惠并行)同步发展 [8] - AI体验隐形化 需15分钟深度体验感知产品提升 预示技术向纵深演进 [8]
白宫AI顾问焦虑:5年后,全球8成市场被中企占据,我们就输了
观察者网· 2025-07-16 11:22
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突然政策转向,同意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1] - 超威半导体公司(AMD)也确认将恢复对华出口其受限的MI308芯片[1] - 此次政策调整符合建立"纯美国AI技术体系"的努力[3] 行业竞争 - 美国希望在全球AI竞赛中胜出,让美国技术成为全球标准[4] - 全球市场份额要么属于英伟达等美国企业,要么属于中国企业[3] - 判断标准是五年后全球市场的80%由英伟达等美国企业占据[3] 公司动态 - 英伟达H20芯片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减配版"AI加速器[4] - 新规将影响英伟达约55亿美元的季度费用[4] - 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可带来数十亿美元销售额[4] 政府立场 - 美国官员称允许英伟达重启H20芯片有助于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1] - 特朗普团队曾坚称对H20芯片的管制不在讨论范围内[5] - 中方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5]
财经观察:印度抛来橄榄枝,马斯克商业版图能否延伸?
环球时报· 2025-07-16 06:48
特斯拉进入印度市场 - 特斯拉在印度孟买开设首家展厅,正式进军印度市场,展出Model Y车型,定价为69770美元,是全球主要市场中最高的 [1][2] - Model Y在印度的零售价预计将维持高位,因印度对整车征收70%进口关税及其他附加费,新车将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先期销售的Model Y车型产自特斯拉上海工厂 [2] - 特斯拉曾考虑在印度建立制造厂,但最近消息表明公司对此已失去兴趣,未来产品将以进口形式在印度销售,继孟买之后还计划在德里设立展厅 [2] 特斯拉与印度的关税谈判 - 特斯拉对印度市场的兴趣可追溯到2016年,但印度对整车进口征收高关税的政策是主要障碍,2021年马斯克称印度关税是"全球最高" [3] - 印度对价格4万美元及以下的进口汽车征收70%关税,对4万美元以上的征收100%关税,特斯拉曾寻求大幅关税减免,但印度政府明确表示不会为单一汽车制造商调整政策 [3] - 特斯拉印度裔首席财务官坦言高额关税是推迟进军印度市场的重要因素,去年马斯克曾计划访问印度并宣布投资20亿至30亿美元,但最终取消行程 [4] 特斯拉全球市场表现与印度战略 - 特斯拉进入印度正值全球销售放缓之际,二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3%,公司在中美两大核心市场遭遇挑战 [5] - 特斯拉选择此时进入印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销量目标,而是为获取重要市场信息,未来将面临来自比亚迪及塔塔汽车的竞争 [5] - 摩根大通预测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可能从2023年的55%下滑至2025年的44%,因特朗普政府计划终止电动汽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 [6] 马斯克商业帝国的其他动向 - 马斯克的星链业务已获得印度政府批准,可在印度启动互联网服务,成为第三家获准在印度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的公司 [7] - 星链仍需建设地面基础设施并获得频谱,才能推出商业服务 [7] - SpaceX决定向xAI投资20亿美元,马斯克正动员商业帝国其他部分推动对xAI的资金整合,xAI与社交媒体平台X合并后估值达1130亿美元 [8][9] 印度市场的吸引力 - 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拥有约2亿中产阶级的消费潜力、低成本生产优势及不断优化的政策,为特斯拉提供新增长点 [6] - 印度期望通过引入特斯拉推动制造业升级与本土化,加速绿色能源转型,拓展数字经济,提升太空技术能力 [8] - 印度此举可能也在考虑通过吸引美国尖端技术投资,减少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 [8]
中概股大涨!
Wind万得· 2025-07-16 06:32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大跌436.36点,跌幅0.98%,报44,023.29点 [1] - 标普500指数下跌0.40%,报6,243.76点,早盘一度创下历史新高 [1]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18%,报20,677.80点,再度刷新收盘纪录 [1] - 推动纳指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Nvidia,该股当日上涨4%,此前公司宣布其面向中国市场的H20 GPU有望"很快"恢复交付 [2] 中概股表现 - Direxion 3倍做多上涨5.96% [3] - iShares MSCI中国ETF上涨2.03%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2.76% [3] - 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上涨3.85% [3] 美国CPI数据 - 6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7%,核心CPI同比上涨2.9%,均符合市场预期 [5] - 6月CPI环比上涨0.3%,为今年1月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 [8] - 核心CPI环比上涨0.23%,仍处于过去一年月度波动的中值区间 [8] - 与关税高度敏感的家具、玩具和服装等商品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而汽车价格则出人意料地出现下跌 [8] 第二季度财报季 - 富国银行盈利超出市场预期,但因下调全年净利息收入指引,股价大跌逾5% [6] - 摩根大通交易和投行业务强劲,整体业绩超预期,但股价依然小幅下跌 [6] - 贝莱德因营收不及预期大跌近6% [6] - 花旗集团第二季度业绩超出预期,股价上涨超3% [6] - 标普500成分股公司预计第二季度整体盈利同比增长4.3%,为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 [6] 特朗普政府AI投资计划 - 特朗普将宣布一项高达700亿美元的AI与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12] - 投资计划将涵盖新建数据中心、电力生产扩展、电网基础设施升级、AI培训项目以及学徒计划等内容 [13] - 特朗普政府加速推进AI领域的投资,今年1月宣布了"星门计划",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 [14] - 首批数据中心已在得克萨斯州阿比林动工,预计将建设10个数据中心,未来可能扩展至20个 [14]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人工智能(AI)与加密货币主管David Sacks:美国的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将需要更大规模的电力支持。对于支持AI的投资而言,能源/电力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快讯· 2025-07-15 23:49
对于支持AI的投资而言,能源/电力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人工智能(AI)与加密货币主管David Sacks:美国的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将需 要更大规模的电力支持。 ...
探索未来食品&农业!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宁波见!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5 23:16
生物制造行业趋势 - 生物制造已成为全球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领域 是我国继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后推进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1] - 各地政府正通过"研发-转化-产业-集群"协同模式发展合成生物 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 [1]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四大应用领域(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未来食品 未来农业 美妆原料) [1] 大会核心内容 - 大会设置"1+4"主题 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趋势 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化 [1] - 特色活动包括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 聚焦"十五五"发展趋势 邀请30位行业头部企业高层与专家 [9] - 设置100+融资项目路演 创新科技成果展示 青年创新技术分享等环节 发掘合作机遇 [5][12] 分论坛技术焦点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 重点开发生物基材料(PHA 尼龙 菌丝体蛋白)低成本规模化技术 [13] - 关注生物基化学品(苹果酸 己二酸 二元醇 胺类 芳香族)制造路径及化学法&生物法协同案例 [16] - 探讨非粮碳源(CO2 甲醇)转化饲料蛋白 能源化学品的产业化案例 [17] AI+生物智造 - 涉及AI智能开发技术 生物合成天然香料 新质蛋白等产业化应用 [17] - 利用AI分析工业菌株基因型与产量 耐受性的关联关系 [17] - 圆桌讨论AI与生物制造双向赋能的关键问题 [17] 未来食品&农业 - 开发高值新质蛋白 功能糖 乳铁蛋白等食品原料生物合成技术 [20] - 研究非粮生物质转化未来食品与农业应用 [20] - 探索AI在食品风味控制 成分合成底盘筛选的应用 [20] 美妆原料 - 突破新型蛋白质原料生物制造技术 开发虾青素 类胡萝卜素等绿色制造 [20] - 研究生物材料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营养糖生物学与皮肤健康 [20] 大会组织与规模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 [2] - 往届大会已连续三年在宁波举办 2024年第三届由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支持 [23] - 设置30+场青年论坛报告 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创新成果进行展示对接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