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
搜索文档
鼎际得:POE项目即将投产 机器人皮肤等新材料空间广阔
中证网· 2025-09-01 15: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8亿元同比增长19.03% [1] - 归母净利润422.64万元同比下降20.52% [1] - 第二季度收入与利润环比显著改善 [1][2] POE项目进展 - 20万吨/年POE主装置预计9月正式投产 [2] - 中试产品已获下游头部企业好评 [2] - 配套30万吨/年α-烯烃装置和电解水制氢装置同步推进 [2] - 自产α-烯烃成本为外购价格的80% [2] - POE单位成本约1万元/吨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技术突破与应用领域 - 抗氧剂产品解决PEEK材料高温加工降解问题 [3] - 新产品耐温极限提升至300℃以上 [3] - POE改性材料拉伸强度提升30%且成本降低15%-20% [3] - 材料耐候性延长2倍以上 [3] - 机器人皮肤用POE材料具替代TPU潜力 [2][3] 市场前景与需求 - 电子皮肤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3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300亿美元 [3] - POE价格6月较年初下跌28%处于历史低位 [4] - N型电池渗透率提升及海外新兴市场需求推动三季度末价格触底回升 [4] 战略规划与预期 - 通过抗氧剂+POE改性材料双轮驱动布局高端材料 [3] - 第三季度起利润随产能爬坡快速改善 [4] - 2026年POE产品规模放量推动净利润大幅提升 [4] - 公司构建技术深耕、产业链延伸与全球化布局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4]
把握机器人产业发展红利 机器人ETF富国今日盛大发行
全景网· 2025-09-01 12:22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50年有望突破5万亿美元,数量将突破10亿台,受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替代需求增长驱动 [1] - 中国已构建国家战略引领与地方协同推进的产业政策体系,在技术攻关、产业布局和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持续发力 [1] 指数结构与成分特征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聚焦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环节,权重占比达77.2%,显著高于同类指数 [2] - 指数成分股以中小盘股为主,平均总市值217.2亿元,其中市值小于200亿元的个股权重占比48.4%,200-300亿元占比25.8% [2] 历史业绩表现 - 指数自成立以来累计涨幅141.2%,大幅跑赢机器人指数(59.95%)和创业板指(69.14%) [3] - 在2019年1月4日至2021年2月18日的牛市期间涨幅达114.4%,超越机器人指数同期92.2%的涨幅 [3] - 自去年9月24日起涨幅78.1%,领先于机器人指数(68.9%)、科创50(68.8%)和创业板指(61.4%) [3] 盈利与研发能力 - 指数近三年研发费率均超8%,领先科创50和创业板指 [3] - 未来两年一致预期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4.8%,显著高于同类及成长板块指数 [3] 产品与基金管理 - 富国机器人ETF(159272)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由基金经理苏华清管理,其从业7年并管理多只ETF产品 [4] - 富国量化团队成立于2009年,由副总经理李笑薇博士领军,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11年,管理72只ETF和47只ETF联接基金 [4] - 公司10只量化类基金近一年业绩位居同类前10%,近三年有7只产品排名同类前10% [4] 产品战略布局 - 富国基金构建覆盖指数增强、被动指数/ETF、绝对收益和主动量化的产品线,机器人ETF进一步丰富科技主题产品矩阵 [5] - 该ETF提供一键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工具 [5]
双融日报-20250901
华鑫证券· 2025-09-01 09:33
市场情绪指标分析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综合评分为73分,处于"较热"状态,历史数据显示情绪值低于5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9][13][20] - 近60个交易日全A情绪指数运行显示大盘情绪指数在20分位过冷线和80分位过热线间波动,当前接近高位区间 [13][20]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受英伟达即将推出新"大脑"产品催化,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和长盛轴承(300718) [6] - GPU主题获工信部政策支持,强调将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标的为龙芯中科(688047)和景嘉微(300474) [6] - 稀土主题因产业链座谈会推动与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融合而热度上行,相关标的包括北方稀土(600111)和广晟有色(600259) [6]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323,685.03万元居首,通富微电(002156 SZ)和宁德时代(300750 SZ)分别以179,799.92万元和144,757.09万元跟随 [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152,280.83万元领先,宁德时代(300750 SZ)和工业富联(601138 SH)分别以125,009.52万元和118,697.37万元次之 [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集中于SW计算机(-1,412,334万元)、SW电子(-1,015,754万元)和SW通信(-731,966万元) [16]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以SW电子(480,899万元)、SW通信(299,337万元)和SW电力设备(227,203万元)为主 [18]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大行业为SW电力设备(271,889万元)、SW非银金融(98,747万元)和SW食品饮料(18,175万元) [15] - 融券净卖出前三大行业为SW非银金融(2,785万元)、SW汽车(2,610万元)和SW食品饮料(1,684万元) [18]
机器人成联通中外新纽带 广东“智”造军团走向世界|机器人新视界
证券时报· 2025-09-01 08:50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依托完整产业链和成本优势 广东成为全球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中心 [4][7] - 机器人技术成为中外科技交流与商业合作的新纽带 吸引全球关注和采购需求 [1][2] - 行业仍面临关键技术突破和顶尖人才引进的挑战 [3][5] 企业动态与产品创新 - 安诺机器人公司专注于AI智慧零售场景应用 产品覆盖咖啡拉花、冰淇淋制作、调酒及奶茶制作 已获得70多项国家专利并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越疆科技全球协作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 第一代产品曾获海外超千台订单 客户包括苹果和谷歌工程师 [4] 区域产业优势 - 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相关产品出口额达457.4亿元 同比增长19.6% [4] - 大湾区内地九市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占全国32.3% 相当于全国每出口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来自该区域 [4] - 中国机器人整机成本比海外低30% 核心零部件已实现模块化和国产化 [4] 国际认可与行业地位 - 美国硅谷机器人协会指出中国是全球最适合大规模生产机器人的地区 尤其在人形机器人制造领域 [1][7] - 韩国机器人协会预测广东将在十年后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发达地区 [7] - 2025AGIC大会吸引全球1001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超1.1万名海外采购商登记参观 [2] 发展挑战 - 机器人产业链关键零部件技术仍需突破 [5] - 顶尖人才缺口需通过针对性政策支持解决 [5] - 行业普遍面临处理性能、电池续航、材料工程和成本控制等全球性挑战 [7]
机器人成联通中外新纽带 广东“智”造军团走向世界|机器人新视界
证券时报· 2025-09-01 08:22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特别是广东的机器人产业凭借规模化生产、完整产业链和成本优势正引领全球发展并加速出海 [1][4][7] - 行业在关键零部件技术突破和顶尖人才引进方面仍需加强以维持竞争优势 [3][5] - 国际专家认为广东有望成为全球机器人工业最发达地区得益于其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4][6][7] 企业出海与市场表现 - 安诺机器人公司产品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拥有70多项国家专利 [2] - 越疆科技全球协作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且首代产品获海外超千台订单 [4] - 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相关产品出口额达457.4亿元同比增长19.6% [4] - 2024年上半年大湾区内地九市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占全国32.3%相当于全国每出口3台就有1台来自该区域 [4] 产业竞争优势 - 中国厂商通过核心零部件模块化和国产化使整机成本比海外低约30% [4] - 本土复杂应用场景如餐饮、酒店等为企业提供高频试错环境使新产品推出频率远超海外同行 [4] - 广东省被行业专家认定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和企业集中地 [4] 国际认可与机遇 - 2025AGIC大会吸引全球1001家人工智能企业及超1.1万名海外采购商参展 [2] - 韩国机器人协会预测未来十年广东将取代德日成为全球最先进工业机器人聚集地 [7] - 美国硅谷机器人协会指出中国是全球最适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的地区 [1][7] 发展挑战 - 产业链在关键零部件技术上仍需突破 [5] - 顶尖人才缺口需政府针对性政策支持而非"撒胡椒面"式投入 [5] - 全球共性挑战包括机器人处理能力、电池续航、材料工程及价格问题 [7]
首程控股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上升约30%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7:5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达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 [1] - 毛利为2.95亿港元,同比增长2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9亿港元,同比增长30% [1] - 每股盈利4.77港仙,中期股息3.43港仙 [1] 收入构成 - 资产营运收入达5.11亿港元,同比增长26% [1] - 资产融通收入达2.20亿港元,同比增长69% [1] 增长驱动因素 - 机场停车场等新增项目贡献业绩增长 [1] - 首都机场等存量项目运营效率提升 [1] 科技投入与创新 - 上线AI智慧客服与问答功能,显著降低人工客服工作量 [1] - 通过投资头部企业和设立机器人科技公司布局机器人产业 [1] - 推动资产数智化升级 [1] 未来战略 - 聚焦核心区域、产业和资产的投资 [1] - 深化机器人产业布局,构建完整机器人产业生态 [1] - 提升数智化管理水平并为股东创造长期回报 [1]
豪能股份 | 2025Q2:盈利承压 机器人减速器加速布局【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31 23:0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同比增长10.30%至12.5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45%至1.84亿元,但Q2单季度盈利承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1%至0.80亿元 [2] - 差速器和航空零部件业务成为收入增长核心驱动力,机器人减速器布局加速,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4][5] - 公司同步器龙头地位稳固,差速器产品矩阵完善,未来三年营收及净利润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2.53亿元(同比+10.30%),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13.45%),扣非净利润1.72亿元(同比+10.54%) [2] - 2025Q2营收6.34亿元(同比+7.43%,环比+2.34%),但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3.01%,环比-23.34%),扣非净利润0.69亿元(同比-10.43%,环比-32.45%) [2][3] - Q2毛利率32.11%(同比+0.09pct,环比-0.03pct),净利率12.59%(同比-1.36pct,环比-4.22pct) [3] - 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2.57pct至6.80%,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45pct至6.76%,主要系职工薪酬增加、搬迁费用及技术研发投入所致 [3] 业务板块分析 - 差速器与航空零部件营收同比高增,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3] - 航空零部件子公司昊轶强2025H1营收1.67亿元(同比+32.21%),受益于C919等民用航空订单落地 [5] - 航空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投资3亿元建设有序推进,预计带来新增量 [5] 战略布局与增长曲线 - 机器人减速器领域加速布局,与重庆璧山区政府签约共建产业生态圈,一期投资10亿元 [4] - 重点开发高精密行星减速机、新型摆线减速机等产品,已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领域客户开展合作 [4] - 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推进"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覆盖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08亿元、33.76亿元、38.83亿元,同比增长19.0%、20.2%、15.0% [6][7]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元、5.33亿元、6.76亿元,同比增长19.0%、39.3%、26.8% [6][7] - 对应EPS分别为0.45元、0.62元、0.79元,PE估值分别为34倍、25倍、20倍 [6][7]
浙江荣泰上半年业绩创新高 机器人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9: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 同比增长14.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22.23% [1] - 营收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639.8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4.61% [1] - 在耐高温绝缘云母材料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 [1] - 2025年1月获评浙江省工业新产品 3月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8月产品"柔性涂层云母复合材料"获评浙江制造精品 [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线包括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小家电阻燃绝缘件、电缆阻燃绝缘带等 [1] 机器人产业布局 - 通过对狄兹精密和金力传动的股权收购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 [2] - 设立全资智能机器人子公司 [2] - 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2023年为136.32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646.0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9.51% [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3年《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出台 [2] - 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2] 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将打开滚珠丝杠的长期市场空间 [2] - 机器人产业链布局逐步落地 公司有望持续突破并为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2]
首程控股(00697.HK)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资产规模与运营效率稳步增长,加速机器人产业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格隆汇· 2025-08-31 19:0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31亿港元 同比增长36% [1][2] - 毛利2.95亿港元 同比增长26% [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39亿港元 同比增长30% [1] - 每股基本和稀释盈利4.77港仙 [1] - 宣派中期股息2.71亿港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资产营运收入5.11亿港元 同比增长26% 主要受益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新增项目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存量项目运营提效 [2] - 资产融通收入2.20亿港元 同比增长69% [2] - 业务涵盖停车资产管理、产业空间管理、基础设施REITs投资及股权投资四大板块 [2] 战略定位与运营模式 - 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智能基础设施资产服务商 专注于"资产运营+资产融通"两大核心方向 [2] - 采用"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模式 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2] - 形成覆盖基础设施与科技领域的全链条投资运营体系 [2] 产业创新布局 - 前瞻性布局机器人产业 通过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及旗下产业基金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头部企业 [3] - 设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全链条发展 [3] - 通过资本赋能与场景运营协同推动资产数智化升级 [3] 股东回报 - 董事会于2025年3月26日宣派特别股息合共7.68亿港元 [1] - 第一期特别股息2.56亿港元已于2025年4月14日派发 [1] - 第二期特别股息2.56亿港元将于2025年9月26日派发 [1] - 第三期特别股息2.56亿港元将于2025年12月29日派发 [1]
首程控股(00697)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39亿港元 同比上升约30%
智通财经网· 2025-08-31 18: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达港币7.31亿元,同比增长36% [1] - 毛利为港币2.95亿元,同比增长2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港币3.39亿元,同比上升30% [1] - 每股基本和稀释盈利为4.77港仙,中期股息每股3.43港仙 [1] 业务板块收入 - 资产营运收入达港币5.11亿元,同比增长26%,主要受益于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停车场等新增项目及北京首都机场等存量项目运营提效 [1] - 资产融通收入达港币2.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 [1] 科技与数字化运营 - 集团上线基于DeepSeek V3和阿里通义千问模型的AI智慧客服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处理停车计费、发票开具等高频需求 [1] - 人工客服工作量降低超50%,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1] 机器人产业布局 - 通过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及旗下产业基金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星海图、松延动力等头部企业 [2] - 设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构建"投、产、服"完整机器人产业生态 [2] 未来战略方向 - 加大核心区域、聚焦产业及聚焦资产的投资布局,依托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提升基础设施资产价值 [2] - 持续深度布局机器人产业,通过资本赋能与场景运营协同推动资产数智化升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