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绿色、低碳、可持续 第五届“青山科技奖”申报启动
环球网资讯· 2025-07-09 10:51
第五届"青山科技奖"申报启动 - 本届奖项聚焦"绿色、低碳、可持续"主题,延续关注绿色低碳材料、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及储能、降碳减污协同控制四大议题 [1] - 着重鼓励数字技术在相关科研议题中的创新应用 [1] - 拟评选不超过10人,每人可获奖金,面向4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工作者 [1] - 申报时间为2025年7月8日至9月26日,预计2026年2月公布获奖名单 [1] - 优先支持40岁及以下青年科研工作者、女性科研工作者 [1] 评选规则与关注重点 - 着重鼓励数字技术在相关议题中的创新应用,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绿色低碳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2] - 美团"青山科技奖"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鼓励更多科研力量投身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研究,加强对数字技术在绿色低碳科研领域的应用和赋能 [2] - 该奖项由美团于2021年发起设立,已举办四届,累计资助39名青年科学家 [2] - 最年轻的获奖者获奖时仅34岁 [2] 获奖成果展示 - 获奖者们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包括智能调温的辐射制冷/制热涂层材料、城市多源垃圾数智化协同焚烧、净化工业烟气的"膜"等 [3] - 开发了全球首套250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 [3] - 在新能源、精细化工和生命健康领域开发了智能感知芯片及系统 [3] 行业趋势 -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 -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1]
从耗能大户到减碳先锋,内河航运如何实现绿色逆袭?
中国环境报· 2025-07-09 07:11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政策 - 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重点包括发展新能源船舶、打造绿色港口、建设绿色航道等任务 [1] - 内河航运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内河货运量达49.5亿吨(2012年的2.2倍),货物周转量2.2万亿吨公里(2012年的2.9倍) [1] - 内河航运成本优势显著,吨公里运价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7,且运能更大(一艘万吨级货船相当于100节火车车厢或400辆大型卡车) [1] 内河航运的环保优势与发展现状 - 水运单位货物碳排放仅为公路的1/10,国家正推进"公转水"、铁水联运等以降低碳排放 [2] - 2023年拆解老旧船舶2500艘,新建大型化、标准化船舶,新能源内河船舶已超1000艘 [2] - 部分地区仍存在岸线管理粗放、港口污染治理不到位等问题 [2][3] 绿色船舶发展面临的挑战 - LNG燃料动力船舶成本比柴油动力船舶高40%,且燃料价格波动影响船东积极性 [3] - 需完善LNG加注站等配套设施,加大技术研发,出台优先靠离泊等支持政策 [3] - 部分地区存在港口违规占用岸线、废料露天堆放、污水处置不完善等问题 [3] 港口与航道绿色化措施 - 推进码头绿色改扩建,建设近零碳码头,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 [4] - 推动港口机械和运输工具使用新能源,大宗散货疏运优先使用铁路和新能源货车 [4] - 开展"美丽航道"建设行动,应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减少水资源污染 [4] 内河航运的战略意义 - 内河航运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通道,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4] - 对内陆城市是实现通江达海的关键,对沿海地区可发展江海联运 [4] - 需实现内河航运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4]
力鸿检验(01586)获北京绿色交易所2024年度最佳交易奖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8:05
公司荣誉与认可 - 力鸿检验荣获北京绿色交易所2024年度最佳交易奖 [1] - 奖项体现北京绿色交易所对公司碳市场实践及品牌公信力的高度认可 [2] 碳市场参与与贡献 - 公司作为北京绿色交易所会员单位,积极支持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市场及北京地方碳市场建设 [1] - 力鸿检验是北京碳市场重要碳资产交易商之一,与头部客户合作扩大碳资产交易规模,帮助客户低成本完成年度履约 [1] 北京绿色交易所地位 - 北京绿色交易所是生态环境部授权的全国CCER交易系统运行和管理机构,以及北京市碳排放权试点交易平台 [1] - 该交易所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之一,2021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支持其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秉承"长期主义"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2] - 未来将持续发挥绿色低碳优势,携手北京绿色交易所支持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
轮胎业破局“三重门” ——2025中国轮胎投资研讨会聚焦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8 17:5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自2006年以来稳居世界最大轮胎生产国和橡胶消费国,轮胎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3] - 2024年轮胎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显示,近8成企业实现营收增长,但超5成企业净利润下滑,头部企业已连续亏损6年[3] - 2025年一季度除一家轮胎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微增0.46%外,其余企业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滑[3] - 行业面临三重挑战:新能源汽车底盘革新对轮胎性能提出新要求,绿色转型及"双碳"目标下的环保材料应用挑战,产业链协同环节存在研发与需求脱节问题[4] 新能源与绿色转型影响 - 新能源汽车对轮胎耐压性、抓地力、低噪声表现及耐磨性等关键指标提出更高要求[4] - 欧盟绿色壁垒持续加码,碳足迹核算、回收材料比例、有毒化学品限制等法规重构行业规则[5] - 中国超半数轮胎出口欧盟,面临全生命周期碳追踪挑战[7] - "十五五"期间我国年均碳排放需减少近5%,石化化工行业将于"十五五"期间被纳入全国碳市场[7] 低碳发展与技术路径 - 一辆新能源汽车约需要200kg橡胶,共计需要3吨标准煤,能源消耗问题突出[6] - 欧盟、日本、韩国2024年橡胶轮胎回收率超过90%,美国达80%,中国需加强回收工作[8] - 行业节能提效分三步走:淘汰落后产能兼并整合、先进节能技术应用、开发颠覆式创新工艺[9] - 建议发展电氢协同、原燃料双替代,推动能源消费革命[9] 行业转型方向 - 行业需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变,绑定新能源赛道成为突围关键[9] - 以生态链思维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9] - 国家橡胶轮胎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持续推动行业以解剖数据库为杠杆撬动创新未来[9]
天水电网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发电10亿千瓦时
中国能源网· 2025-07-08 17:13
新能源发电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天水电网新能源发电量累计10.08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6.68% [2] - 新能源利用率达98.6% [2] 电源装机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底天水地区电源总装机186.62万千瓦 [2] - 火电装机66万千瓦 风电装机90.45万千瓦 光伏装机22.77万千瓦 [2] - 生物质装机3万千瓦 余热及垃圾发电装机3.9万千瓦 小水电装机0.5万千瓦 [2] - 新能源装机合计113.22万千瓦 占电源总装机的60.66% [2] 新能源发展规划 - 天水市将构建"陇东南新能源基地" 大力发展风电光电 [2] - 2025年将完成67.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并网 [2] - 第三批新能源项目完成系统接入论证后将陆续开工 [2] 电网建设规划 - 公司将超前谋划电网建设布局 推进电网网架建设 [3] - 优化电网资源配置能力 加快新型电力系统体系建设 [3] - 全力满足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和消纳需求 [3]
邹骥:绿色低碳已经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7-08 16:54
绿色低碳投资与经济增长 - 绿色低碳领域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14%,达6万亿元,填补了2020年以来大部分房地产投资的下降额度,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动能 [1] - 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从2021年的784万辆(纯电动车640万辆)增长到2024年的3140万辆,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从2021年的1.44GW增长到2024年的73.76GW,增长超过50倍 [1] 风光能源发展 - 中国风力和光伏发电2021年至2024年新增装机分别为1.0亿千瓦、1.2亿千瓦、3.0亿千瓦、4.0亿千瓦,2024年底累计风光装机超过14亿千瓦,超过煤电装机总量 [1] - 风光能源被认定为最安全的能源,从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角度看具有显著优势 [2] 绿色低碳技术革命 - 当前围绕绿色低碳的能源科技产业革命已到来,动力电池、热泵、电解槽、关键金属处理产能、特高压直流输电距离、数据和AI技术应用等领域快速发展 [1] - 中国"新三样"(新能源车、风光设备、储能技术)占出口总额的6%左右,增加值占GDP的2%以上 [2] 能源转型与政策建议 - 深化改革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需促进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加快部署高比例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 [2] - 建议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合理分担储能和电网稳定性成本,推行电价实时峰谷波动制度,鼓励终端用户削峰填谷 [2] - 未来十年应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碳市场范围,支持风光发展的盈利性 [2]
活力西青·民营新引擎丨从三色钢板到单项冠军:一家天津民企的绿色蜕变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7-08 16:19
西青,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民营经济的发展浪潮正汹涌澎湃。众多民营企业在这里扎根、成长、壮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们不仅在各自 领域精耕细作、创新发展,还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西青的繁荣发展贡献着智慧与力量。智通财经开设"活力西青·民营新引擎"专栏,以10个民营企业为 切入点,报道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势头,展现我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一同走进西青,感受民营经济的澎湃力量,见证区域发展的无限可能。今 天,带您走进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 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新宇彩板厂区内,智能机械臂在无人车间灵活舞动,AGV无人驾驶运输车沿着预设轨迹穿梭不息。阳光透过厂房屋顶的光伏板洒 下,为这座现代化的工厂镀上一层"绿色光芒"。这里没有传统钢铁企业的轰鸣与烟尘,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控制室的静谧与高效。谁能想到,这座曾以高 耗能著称的传统钢铁企业,如今已蜕变为集"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化标杆工厂。 从"百亿企业"到转型阵痛,破局高端市场 时间回溯到2002年,新宇彩板还只是一家以建筑涂板为主的小企业,产品仅有红、蓝、白三色,厂房不足如今的十分之一。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实惠的价 格,企业迅速崛起,2011 ...
以数观势丨从近岸到深海 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新华社· 2025-07-08 16:11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态势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1] - 海洋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指数为131.0,同比增长1.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在海洋经济中占比不断提升 [1]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全球航运业加速转型,船舶动力企业构建多燃料类型、全功率段产品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动力装备高端化 [1] - 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联合之江实验室研发全球首个深海海山数字化智能系统,填补深海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空白 [3] 海洋旅游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国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6135亿元,同比增长9.2% [2] - 沿海城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超14%,亲海空间品质提升带动市场持续升温 [1] - 大连金石滩推出低空游览和共享无人机项目,打造"海滩、海上、海底、海天一体"四维业态 [2] 科技创新与突破 - 深海科技取得突破,数字化智能系统推动深海发展进入数智化时代 [3] -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1]
刘世锦: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要保持速度,深化改革创新应对挑战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5:06
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已进入不可逆阶段,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1] - 绿色低碳产业在"十五五"时期及更长时间内需保持适度快速增长 [1] - 光伏、风电、储能、氢能及数字化技术等关键领域,中国处于局部或全局前沿位置 [1] 绿色投资与经济增长 - 绿色低碳投资已成为中国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增长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1] - 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开辟了新产业赛道,带动大量投资、生产和消费 [1] - 绿色创新成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 [1] 新能源发展现状与目标 - 中国新能源发展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通过创新大幅降低关键绿色技术成本 [2] - 原有可再生能源增长目标偏低,建议适当调高以符合产业发展内在规律 [2] 供给侧改革与电力系统转型 - 加快新型电力系统设计和建设是应对新能源发展挑战的重要路径 [2] - 电力系统需从垂直一体化体系转向主网、配网、微网分层平衡的新型体系 [2] - 该转型需要大量技术创新及管理制度、监管体系的重大改革 [2] 需求侧改革与碳市场发展 - 需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过渡,并落实量化目标 [2] - 应继续发展和扩容碳市场,开展碳市场创新 [2]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e起节电”热力推进 点亮绿色低碳新图景
中国能源网· 2025-07-07 17:46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e起节电"活动 - 公司开展以"e起节电"为主题的推广活动,旨在引导市民形成节能新时尚,为绿色低碳生活注入电力动能 [1] - 活动覆盖商超、小区等场所,通过现场宣传和线上渠道扩大影响力 [1][3] 居民节电措施推广 - 工作人员科普待机耗电问题,如机顶盒待机每月消耗10度电,关闭后可有效减少浪费 [3] - 提供实用节电技巧:空调设置26度最节能、热水器不用时断电等,使节能理念更贴近日常生活 [3] - 重点推广"网上国网"APP的"e起节电"功能,用户可报名参与并查询用电明细,精准掌握家庭用电习惯 [3] 多渠道宣传与用户反馈 - 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渠道广泛传播,扩大活动覆盖面 [3] - 针对居民关心的电器待机耗电、错峰用电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居民反馈将从细节做起,主动节能 [3] 活动延伸至学校与企业 - 走进校园开展节电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培养儿童节能意识,通过"小节能员"带动家庭 [4] - 深入企业举办节能讲座、开展用电诊断,助力企业优化用电方案,降低能耗成本 [5] 未来计划 - 公司将持续推进"e起节电"活动,使其从短期热点转变为长期行动 [5] - 通过多样化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良好风尚,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