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

搜索文档
业绩不及预期,股价一度跌超10%!特宝生物回应:需要考虑集采的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14:46
财务业绩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73亿元 同比增长2348% [2] - 归母净利润182亿元 同比增长4140% [2] - 扣非净利润189亿元 同比增长2881% 低于去年同期的4290%增速 [4]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次日股价低开低走 盘中跌幅超过10% [3] - 投资者认为业绩增速不及预期 扣非净利润增速放缓 [4] 业绩驱动因素 - 重点产品派格宾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2] - 总体费用率降低使盈利水平提高 [2] - 江西集采自2024年5月中下旬执行 中标价格较原价降幅近20% [4] 产品与研发 - 派格宾是全球首个40kD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 [5] - 该产品系治疗用生物制品国家1类新药 现行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 [5] - 主要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 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一线用药 [5] 行业政策影响 - 江西集采周期为4年 大部分地区已按集采价格销售 [4][5] - 集采价格影响需要纳入同比业绩考量 [4] - 多家券商看好派格宾新增适应症及长效生长激素获批前景 [5]
长春高新业绩跳水背后:短效水针集采影响显现 带状疱疹疫苗高开低走
新浪证券· 2025-04-23 10:3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34.66亿元同比下降7.55% 归母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暴跌43.01%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66% 净利润跌幅扩大至44.95% [2] - 自2004年以来首次年度营收负增长 净利润倒退至2019年水平 [2] 子公司业绩表现 - 金赛药业2024年收入106.71亿元同比下降3.73% 净利润26.78亿元同比下降40.67% [4] - 百克生物2024年收入12.29亿元同比下降32.64% 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下降53.67% [4] - 金赛药业2023年净利润占长春高新净利润99.60% 收入占比约90% [5] 股价表现 - 业绩披露次日股价跌幅5.27% 市值蒸发近20亿元 [4] - 与2021年历史高点相比股价跌幅超80% 市值蒸发逾千亿 [4] 生长激素业务 -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行业市占率达84.2% [6] - 短效水针2022年市场份额超60% 2023年11月被纳入浙江集采 [6][7] - 水针剂市场金赛药业份额高达99% 粉针剂市场份额超50% [6] - 长效水针年治疗费用超15万元 目前面临特宝生物等多家竞品竞争 [6][7] 疫苗业务 - 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2024年营收2.51亿元同比下降71.54% [8] - 带状疱疹疫苗销售量同比减少69.8% 库存增加79.97% [8] - 2025年一季度百克生物营收1.62亿元同比下降39.96% 净利润106.4万元同比下降98.24% [8] - 水痘疫苗和鼻喷流感疫苗2024年营收均有所增长 [8]
【私募调研记录】同犇投资调研甘源食品、乐普医疗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4-22 08:06
甘源食品调研要点 - 2024年四季度开始深入调研东南亚市场 计划2025年加快产品出海步伐[1] - 通过提前储备、供应链替代、增加直接采购比例应对原材料波动[1] - 2024年经销商出口收入规模较大 2025年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1] - 小额快速融资已获董事会通过 待股东大会审议[1] - 应收账款增长主要受春节错峰影响 销售高峰期导致应收款项增加[1] - 综合果仁和豆果系列增长来源于零食量贩渠道和海外渠道[1] - 2024年一季度促销力度大导致电商毛利率低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上升[1] -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增长主要因启动东南亚出口战略 投入市场调研、产品设计、销售人员费用及新增明星代言费[1] 乐普医疗调研要点 - 对未来利润增长寄望于结构心、皮肤科、神经调控业务[2] - 对各业务板块设定利润率考核 控制成本费用以保持现金流健康[2] - 集采趋势可能变温和 各省差异大[2] - 中美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 部分产品国产替代进程或提速[2] - 心血管植介入新产品推广顺利 冠脉植介入业务销售目标同比增长10%[2] - 无创血糖仪正做进一步测试[2] - 民为GLP-1/GCGR/GIP-Fc融合蛋白候选药物MWN101已完成二期临床试验[2] - 脑机接口业务处于孵化阶段[2] - 冠脉支架市占率未达预期 去年起公司重视该业务[2] - AI业务将更多嫁接硬件设备[2] - DSA产品推广因中美经贸博弈背景存在机会[2] - 心脏电生理赛道拥挤 公司更重视神经调控管线[2] - TAVR产品拟通过合理定价提升普及率[2] 百克生物调研要点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明显 分别下降32.64%和39.96%[3] - 业绩下滑主要因带状疱疹疫苗销售受影响[3] - 计划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带状疱疹疫苗市场认知度[3] - 继续稳固水痘疫苗市场地位[3] - 推进国际市场扩展[3] - 研发方面多个项目取得进展 包括液体鼻喷流感疫苗、狂犬单抗等[3] - 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率将提升 随后逐步下降[3] 同犇投资机构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 实缴资本1000万[4] - 2014年5月4日获得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4] - 为数不多的由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创建的阳光私募[4] - 五年金牌分析师转型阳光私募的唯一团队[4] - 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童驯先生02-13年在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工作12年[4] - 08-12年连续五年荣获新财富食品饮料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4] - 擅长大消费投资[4]
调研速递|乐普医疗接受中金公司等108家机构调研 业绩与发展规划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21 14:25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0日乐普医疗举办业绩说明会介绍2024年业绩情况与2025年展望并解答投资者问题 2024年公司业绩下滑多板块业务受影响 2025年多板块业务有望增长 [1][2][3] 分组1:业绩说明会概况 - 4月20日乐普医疗举办业绩说明会 108家境内外机构共154名参会人员通过电话会议参与 [1] - 公司董事长、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接待并介绍业绩情况与展望 解答投资者问题 [1] 分组2:2024年业绩情况 - 总体营收同比下降23.52% 医疗器械板块营收同比下降9.47% 药品板块营收降幅明显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9.24% [2] - 体外诊断业务降幅较大致医疗器械板块受影响 冠脉植介入和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分别同比增长6.35%和44.03% [2] - 原料药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4.99% 制剂业务营收降低46.50% 受院外药品四同政策及院内氯吡格雷集采降价影响 [2] - 血氧类产品需求降低致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营收下降 [2] - 受商誉和特定资产减值损失2.51亿元影响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0.37% [2] - 公司进行人员优化 整体员工减少1409人 涉及乐普诊断等人员 工作接近尾声 [2] - 公司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关停部分前景不明朗子公司 [2] 分组3:2025年展望 - 公司对2025年持谨慎乐观态度 [3] - 药品板块若全年出货同比增长30% 制剂业务收入预计18亿元左右 正通过产品多元化回补氯吡格雷降价影响 [3] - 医疗器械板块预计同比增长10%左右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预计同比增长10 - 15% 增量依靠TAVR等产品 外科麻醉和IVD业务预计维持稳定 [3] - 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板块预计同比增长15% 增长来自合肥高心医院等部分外贸业务 [3] - 首款皮肤科注射剂产品聚乳酸真皮注射填充剂预计二季度末获批 透明质酸钠注射剂预计年中获批 正积极准备营销队伍建设 [3] 分组4:提问环节情况 - 投资者就利润率、新品利润增长、集采趋势、外贸业务、器械板块核心产品增长预期等问题询问 [4] - 公司控制制剂销售费用、减少无效研发降低对利润率影响 对刚上市新产品销售费用率控制在30%以内 [4] - 未来利润增长可能来自结构心、皮肤科、神经调控等业务 2026年利润情况无法预期 [4] - 集采趋势可能温和 各省实施差异性大 [4] - 美国相关政策对公司负面影响小 部分产品国产替代进程提速是机会 [4] - TAVR推广顺利但进院慢 一季度实现2000万元收入 外周植介入新产品销售目标5000万元 产品正在挂网 [4] - 冠脉/外周植介入和结构性心脏病新产品销售目标总体2.5亿元 冠脉植介入业务销售目标同比增长10% [4] - 无创血糖仪正在健康人群中进一步测试 [4] - 公司还对心泰增长目标等多个问题进行回应 [4]
长春高新近20年来年度收入首次同比下滑 2024年和一季度净利润降幅均超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0 22:3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66亿元,同比降低7.55%,归母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降低43.01%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9.97亿元,同比减少5.6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减少44.95% [1] - 2024年为近20年来首次年度收入同比下滑 [2] 业务板块分析 - 基因工程制药(金赛药业)2024年总收入106.71亿元,同比降低3.73%,归母净利润26.78亿元,同比降低40.67%,国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4%至0.99亿元 [2] - 生物疫苗(百克生物)2024年收入12.29亿元,同比降低32.64%,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降低53.67% [2] - 房地产(高新地产)2024年收入7.56亿元,同比降低17.32%,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降低80.09% [3] - 中成药(华康药业)为唯一保持业绩正增长的重要子公司,但营收占比仅为个位数 [3] 费用与人员变动 - 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1.20%至26.90亿元,占收入比重提升至19.97% [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81%至44.39亿元 [3] - 销售人员从3155人增加到4995人,同比增加近六成,研发人员从1329人减少到1264人,同比减少4.89% [3] 产品研发进展 - 小儿黄金止咳颗粒2024年1月获批上市 [4] - 伏欣奇拜单抗注射液(水剂)2024年1月申报上市 [4] - 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粉剂)2023年4月申报上市,预计2024年内获批 [4]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研发进度推迟至2026年6月30日 [4] - GenSci098注射液、GenSci122片、GS1-144片已在美国获批临床试验 [5][6] - 终止长效生长激素美国申报项目,计提减值准备1.33亿元 [6] 市场与股价 - 股价从2020年历史高点683.78元下跌至90元左右 [3] - 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在即,市场关注创新产品变现能力 [3] 分红与回购 - 拟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占2024年净利润的56.81% [1]
石药集团:新品或推动2025年业绩边际改善,当前估值合理,维持中性-20250331
交银国际· 2025-03-31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石药集团中性评级,目标价5.8港元,潜在涨幅14.6% [1][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石药集团2024年业绩受多美素集采拖累,但神经线改善趋势明显,原料药业务小幅承压;2025年多美素集采影响趋于稳定,新产品放量将推动收入恢复正增长;当前前瞻市盈率11倍,对应2024 - 27年11%的利润CAGR,估值合理,后续上行空间有限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7.12港元,52周低位4.34港元,市值582.27亿港元,日均成交量2.14亿,年初至今变化5.86%,200天平均价5.09港元 [5] 盈利预测变动 |项目|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人民币)|29,600(较前预测-1.0%)|31,594(较前预测+0.2%)|33,320| |毛利润(百万元人民币)|20,868(较前预测-3.8%)|22,432(较前预测-2.4%)|23,824| |毛利率|70.5%(较前预测-2.1ppt)|71.0%(较前预测-1.9ppt)|7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4,754(较前预测-4.4%)|5,324(较前预测-2.3%)|5,895| |净利率|16.1%(较前预测-0.6ppt)|16.9%(较前预测-0.4ppt)|17.7%|[5] 业绩分析 - 2024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7%/25%(4Q24:-17%/-60%),成药收入全年/4Q下降7%/20%,肿瘤板块受多美素集采影响走弱,中枢神经板块边际改善;原料药和功能食品收入全年/4Q下降9%/2%,受VC和抗生素需求减少、咖啡因价格下调影响 [6] 未来展望 - 2025年收入有望正增长,因多美素库存稳定、神经线明复乐卒中适应症纳入医保后快速放量、新品/次新品持续放量 [6] 研发进展 - 2025年有望上市7个新产品/新适应症,提交至少11个新上市申请;EGFR ADC在中美同时推进注册研究 [6] 财务数据 损益表(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31,450|29,009|29,600|31,594|33,320| |毛利|22,177|20,299|20,868|22,432|23,824| |净利润|5,873|4,328|4,754|5,324|5,895|[11] 资产负债简表(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总资产|46,282|44,389|45,998|47,881|49,901| |总负债|11,264|10,523|10,608|10,784|10,915| |股东权益|33,203|32,265|33,666|35,236|36,975|[11]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4,179|4,682|5,347|5,719|6,339| |投资活动现金流|607|-2,536|-2,588|-2,762|-2,913| |融资活动现金流|-2,301|-3,277|-3,352|-3,754|-4,157| |年末现金|10,491|9,359|8,767|7,969|7,238|[12] 财务比率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核心每股收益(人民币)|0.495|0.369|0.412|0.461|0.511| |毛利率(%)|70.5|70.0|70.5|71.0|71.5| |净利率(%)|18.7|14.9|16.1|16.9|17.7| |ROA(%)|12.7|9.8|10.3|11.1|11.8| |ROE(%)|16.8|12.8|13.4|14.4|15.1| |流动比率|2.6|2.3|2.3|2.2|2.2| |存货周转天数|123.5|131.2|149.2|153.8|163.6|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10.9|115.7|118.6|118.9|119.3|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111.9|109.5|112.8|114.5|115.5|[12] 行业覆盖公司情况 - 交银国际覆盖的医药行业公司中,多家公司评级为买入,部分为中性或沽出,石药集团评级为中性 [10]
两年造假超十亿的普利制药走向退市
界面新闻· 2025-03-24 16:03
两年造假超十亿的普利制药走向退市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历经近8个月的调查,普利制药虚增业绩一事迎来最终裁决。 3月21日晚间,普利制药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虚增业绩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 票可能被终止上市。自3月24日起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停牌。 经查明,2021年至2022年,普利制药通过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的方式,虚假确认药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其中, 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4.36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8.90%,多计利润总额2.90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 62.06%;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4.56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5.23%,多计利润总额3.79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 的86.36%。 同期,普利制药将其开展的不具有控制权的乙酰碘化物、碘化物(碘佛醇专用)和酵母抽提物贸易业务按总额法核算, 导致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7799.73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5.17%;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5925.97亿元,占当年披露 营业收入的3.28%。 普利制药成立于1992年,销 ...
套现近亿元!眼科器械龙头遭减持
思宇MedTech· 2025-03-24 11:42
股东减持与业绩表现 - 公司股东白莹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10万股(占0.58%),减持价87.58元/股,金额9633万元,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8.002% [2] - 公司净利润从2018年2031万元增长至2024年3.87亿元,7年CAGR达78%,累计涨幅18倍,远超茅台同期29%的增速 [2] - 2024年营收14.1亿元,净利润3.87亿元,连续7年保持双增长,但股价自上市首日616.84%涨幅后持续低迷,市值从252.86亿元降至182.78亿元 [2] 估值与市场反应 - 科创板上市时发行市盈率55倍,首日市盈率突破500倍,远超迈瑞医疗(65倍)和欧普康视(120倍) [4] - 2024年受兴齐眼药阿托品上市影响股价逐级下跌,叠加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77.45%降至2024年27.36%) [4][2] - 医保控费、集采、行业反腐等政策因素加剧市场担忧 [3] 核心业务分析 人工晶状体 - 人工晶状体营收8.4亿元(+25%)占总营收60%,集采中标价从3200元/片降至2200元/片(-31%),销量从180万片增至260万片(+44%) [6][8] - 市场份额从2021年15%提升至2024年35%,毛利率微降1.5%至89.7%,手术渗透率从1.5%提升至2.8% [6][8] - 中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超80%(约2.4亿人),预计年手术量从2023年370万例增至2030年1200万例(CAGR 14%) [8] OK镜业务 - 2024年OK镜营收3.5亿元(+15%)占总营收25%,增速较2023年26.03%明显放缓 [9][10] -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52.7%,但OK镜渗透率仅1.2%(美国8%),潜在市场规模可从45亿增至112亿(渗透率3%) [10] - 面临价格战压力,公司推出多款离焦镜产品应对竞争 [10] 隐形眼镜业务 - 2024年隐形眼镜收入占比提升至30%,毛利率达85%,销量突破3000万片 [11] - 通过收购天眼医药、优你康等快速扩张,日抛产品定价4元/片(竞品10元/片),Z世代复购率62%远超行业平均38% [11] - 线上SKU从12款增至28款,独立访客增长140%至120万/月,线下入驻6000家门店单店月销增长50%至1.8万元 [11] 新业务布局 - 研发透明质酸钠凝胶预计2026年上市,对标华熙生物"润百颜",潜在市场规模超50亿,毛利率超90%,已与200家医美机构签意向协议 [12] - 医美赛道竞争白热化,需应对营销方式转型挑战 [13] - 海外收入2383万元占总营收3.48%,产品进入30余国,人工晶状体参与"一带一路"医疗援助项目 [14] 行业竞争格局 - 人工晶状体领域外资品牌(爱尔康、蔡司)仍占主导,公司为国内唯一掌握非球面衍射型技术企业 [8] - OK镜市场入局者增多,价格战初现端倪 [10] - 隐形眼镜行业门槛低,医美企业和跨界玩家涌入加剧竞争 [11]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1.77%,泰恩康和胃整肠丸境内生产注册申请获受理
长城证券· 2025-03-17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利好政策频出,行业景气度有望稳步复苏 [4] - 短期内,前期受医药反腐和集采影响较大的院内市场,有望逐步复苏,建议关注制剂板块优质标的 [4] - 中长期看,创新疗法具备较大增量和替代需求,国产BIC/FIC创新药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国产替代和走向国际均具备广阔空间,建议关注管理效率优异、产品管线优质的Biotech企业 [4] - 重点推荐奥赛康、云顶新耀 - B、迪哲医药、人福医药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医药生物板块行情一览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涨幅为1.77%,跑赢沪深300指数0.18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中排名第15位 [1][6] - 二级子板块中,医药商业上涨6.44%;中药II上涨2.63%;生物制品上涨1.63%;医疗服务上涨1.46%;化学制药上涨1.39%;医疗器械上涨1.09% [1][6]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行业涨幅为1.69%,跑赢恒生综合指数2.44个百分点,在12个行业大类涨跌幅中排名第4位 [9] - 化学制药板块,金城医药等领涨,双成药业等领跌 [3][10] - 中药II板块,葫芦娃等领涨,长药控股等领跌 [3][11] - 生物制品板块,康华生物等领涨,荣昌生物等领跌 [3][15] - 医药商业板块,塞力医疗等领涨 [3][17] - 医疗器械板块,*ST东洋等领涨,热景生物等领跌 [3][19] - 医疗服务板块,澳洋健康等领涨,药康生物等领跌 [3][21] 2. 本周行业重点新闻 - 正大天晴/康方生物「派安普利单抗」获批第4项新适应症,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24] - 罗氏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在华获批上市,联合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用于内分泌治疗耐药、PIK3CA突变、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 [26] - 首款国产实体瘤细胞疗法「爱可仑赛」拟纳入优先审评,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高复发风险的部分人群术后预防复发治疗 [29] - 诺华启动瑞米布替尼对比度普利尤单抗的头对头III期研究,用于治疗二代H1抗组胺药控制不佳的中重度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成人患者 [31] - BMS以每股5.00美元的价格收购CAR - T细胞疗法公司2seventy bio,股本总价值约为2.86亿美元 [35] - 辉瑞CD3/BCMA双抗埃纳妥单抗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38] - 艾伯维重磅IL - 23抑制剂「利生奇珠单抗」在华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成年患者 [40] - 抗OX40单抗Rocatinlimab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两项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有望成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全新治疗选择 [44] 3. 本周行业重点公告 - 百奥泰戈利木单抗注射液(BAT2506)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 [52] - 海思科创新药HSK44459片获得“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两项新适应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54] - 泰恩康和胃整肠丸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56] - 科伦药业子公司核心产品芦康沙妥珠单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第二个适应症,用于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58] - 广生堂乙肝治疗创新药GST - HG131联合GST - HG141的II期临床研究获得优化审评审批试点项目确认书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