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宇宙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概念多数走高 近期人形机器人催化频出 行业景气度加速上升
智通财经· 2025-09-25 12:57
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极智嘉-W(02590)股价上涨10.54%至29.16港元 [1] - 金力永磁(06680)股价上涨6.29%至22.32港元 [1] - 优必选(09880)股价上涨6.04%至144港元 [1] - 越疆(02432)股价上涨4.52%至63.6港元 [1]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宣布"十五五"时期将开辟人形机器人新赛道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1] - 科技部部长表示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1] 行业发展动态 - 特斯拉目标未来5年内实现月产量10万台人形机器人 并将累计交付100万台设为激励目标 [1] - 国内优必选、智元、宇树等公司获得亿元级别订单 智元和天太机器人出货量及订单突破万台 [1] - 东方证券指出行业正处于从初期走向量产的拐点时刻 景气度加速上升 [1]
推动“百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9-25 07:26
□ 陈 飞 今年9月11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 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出,要聚焦融合发展,完善文化旅游业产品体系。通过深化拓 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深化多业态创新融合,拓展"百业+文旅"融合发展的消费场景 针对不同行业特性,设计"百业+文旅"差异化融合模式,形成"一业一特色场景"。其中,"演艺+文 旅""乡村+文旅""体育+文旅"是典型的融合消费场景。 以"演艺+文旅"强化消费体验。演艺与文旅的融合,催生了多种新型文旅消费场景,如实景演艺、沉浸 式戏剧、主题街区演艺等。鼓励景区景点和公共文化场馆挖掘自身特色,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 间,并将创排的各类沉浸式演出嵌入街巷之中、融入景区之内,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从"旁观 者"到"参与者"乃至"共创者"的身份转变。 以"农业+文旅"打造消费品牌。"农业+文旅"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文旅为手段,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实 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和乡村美丽,创造出以乡村为核心场景的新型消费场景和文化空间。要基于区域 资源禀赋,围绕地域文化、农业品牌、民俗风情, ...
数字赋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创新
新华日报· 2025-09-25 07:22
行业核心观点 - 博物馆行业正普遍选择利用馆藏资源开发兼具审美、文化和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 [1] - 行业通过结合内容数字化与在线教育、艺术普及等功能,并运用5G、全息投影等新兴数字技术,以消除空间限制,增强产品的沉浸感和交互性 [1] 数字化资源库建设 - 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是文创开发的重要基础,旨在将文物资源转变为可深度挖掘的数字资产 [2] - 行业采用高清摄影、激光扫描、多光谱成像等技术采集文物图像、音频、视频信息,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处理 [2] - 通过创建支持智能检索的文物数据库,以及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打造虚拟化馆藏地图,为用户提供自主浏览和细节观赏的互动体验 [2] 文创产品形态创新 - 数字技术使行业得以突破传统实物商品限制,发展虚拟体验、互动设计和个性化开发等多元化产品形态 [3] - 行业基于文物元素融合现代潮流进行IP形象设计,并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I重建等技术开发虚拟融合产品及数字文创产品 [3] - 行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者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生成个性化设计方案并直接链接生产端完成定制 [3] 文创人才培养策略 - 行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在于培养兼具数字技术与文创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 - 策略包括引进数字技术、视觉设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并邀请跨领域技术人员担任顾问以激发灵感 [4][5] - 行业通过鼓励高校开设跨学科课程、组织基于真实项目的实践教学,以及完善在职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来系统化培养专业人才 [5]
汤姆猫IP“褪色”,两任董事长接连减持背后的经营困局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22:49
公司股权变动 - 前董事长王健于2025年5月26日至9月19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3157.9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89% [1] - 减持后王健持股比例降至4.99% 退出持股5%以上股东行列 [1] - 减持系执行人民法院裁定 其持有的被司法冻结或标记股份存在平仓风险 [1] 公司治理沿革 - 王健2019年以持股18.9%成为公司董事长 但自2019年7月起密集减持 [2] - 2020年底持股比例降至11.19% 期间因强制平仓减持被通报批评并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 [2] - 王健于2021年1月辞去董事长职务 接任者朱志刚在2021年8月底后减持达公司总股本5.18% [3]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2016年通过收购杭州哲信切入移动互联网领域 2017年作价42亿元收购Outfit7公司56%股权获得"会说话的汤姆猫家族"IP [2] - 围绕IP进行深度开发 包括推出系列动画 上线超20款移动应用游戏及主题乐园 [3] -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 IP影响力逐渐衰退 [3]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18年27.25亿元连续下滑至2024年11.43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63亿元 同比减少19.62% 归母净亏损3032.69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4] - 广告收入同比下滑22.87%至3.35亿元 游戏发行业务收入下滑16.8%至4952.39万元 新商业服务营收减少18.13%至5173.74万元 [4]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滑51.93%至7387.06万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商誉余额17.85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近45% 主要源于2017年收购Outfit7形成的减值风险 [4][5]
利好!八部门,重磅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9-24 20:50
政策总体要求 - 政策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旨在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丰富数字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激发社会经济活力[6]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 - 扩大数字产品消费,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以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并加快智能家电、智能安防、视频照护系统的研发及互联互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7] - 提升数字服务消费,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休闲街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多元化消费场景,并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卫生"[7] - 创新数字内容消费,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鼓励运用元宇宙、文生和图生视频大模型等技术推出数字文创,支持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精品创作,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虚拟现实电影等新业态[8] - 拓展数字消费渠道,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实体商贸企业全流程数字化营销,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制生产、数智供应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及偏远地区物流配送的投入[9]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 提升数字消费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技术研发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加强创新孵化基础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 - 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优化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县域数字消费龙头企业和区域特色品牌[10] 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 打造数字消费平台载体,鼓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丰富数字供给,加快建设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停车场等数字化载体,推动现有步行街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11] - 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加强智能取餐柜、快递柜等配送终端建设[11] - 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引导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加强合作以提升移动支付对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友好度和便利性[12] - 强化要素投入保障,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场馆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地方制定数字消费专业人才认定标准并纳入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扩大数字消费领域公共数据供给[12] -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数字消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消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3] 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 - 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指导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国际消费季"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发挥电子商务渠道优势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数字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等优惠措施[14] - 推动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教育等领域合作,加强"丝路电商"互利共赢机制建设,支持海外优质商品和服务通过电商进入中国市场[15] - 促进规范健康发展,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制定,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加强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15]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8:53
【导读】事关 数字消费赛道 ,重磅文件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舟 事关 数字消费赛道 ,重磅文件来了! 9月24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 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消费的概念。 数字消费包括: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 内容消费以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 《指导意见》确定了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 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增强社会经济 活力。 《指导意见》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任务举措: 一是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扩大数字产品消费,提升数字服务消费,创新数字内容消费, 拓展数字消费渠道,以数字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需求。二是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提升数字消费企业创新能力,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支持数字消费企业发展壮大,不断 增强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三是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打造数字消费平台载体,完善快递 物流配送体系,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强化要素投入保障,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构建高效协 同 ...
商务部等八部门:面向银发群体,开发老年数字文化体验等“智慧+”新内容
财经网· 2025-09-24 18:07
数字消费政策指导 -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1] - 数字消费涵盖数字产品消费、数字服务消费、数字内容消费及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1] 数字内容消费创新 -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开发和共享[1] - 鼓励运用元宇宙、文生和图生视频大模型等技术创新表现形态,推出融入博物馆藏、非遗元素的数字文创[1] - 面向银发群体开发老年数字文化体验等"智慧+"新内容[1] - 推进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贯通发展,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超高清内容供给[1] - 支持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精品创作,鼓励衍生授权、文化共创等模式促进二次创作[1] - 发展虚拟现实电影、LED数字影厅等电影新形态、新业态[1] - 创新"微短剧+文旅"模式,拓展视听消费新场景新业态[1] 支付便利化水平提升 - 推动重点场所开展境内支付宣传活动,加快银行卡清算机构等与国际支付平台互联互通[2] - 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提升数字消费支付便利度[2] - 引导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加强合作,考虑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需求,做好适老化、国际化服务安排[2]
八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9-24 17:31
政策核心与总体要求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旨在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 [1] - 政策总体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增强社会经济活力 [4] - 指导意见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4个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举措 [1]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 - 扩大数字产品消费,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 [5] - 提升数字服务消费,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并开展"人工智能+消费"案例推荐工作 [5] - 创新数字内容消费,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鼓励运用元宇宙、文生和图生视频大模型等技术创新表现形态,推出更多数字文创 [6] - 拓展数字消费渠道,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并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制生产、数智供应链等方向的投入 [7]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 提升数字消费企业创新能力,强化相关基础技术研发,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8] - 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优化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开展电子商务惠民惠企活动,并实施"数商兴农"等工程培育县域数字消费龙头企业 [8] 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 打造数字消费平台载体,鼓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丰富数字消费供给,加快建设智慧街区、智慧门店等数字化载体 [9] - 完善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 [9] - 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引导银行、支付机构提升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友好度和便利性 [10] - 强化要素投入保障,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场馆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并鼓励地方制定数字消费专业人才认定标准,在落户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 [10] -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数字消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并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消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 [11][12] 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 - 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指导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数字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等优惠措施 [13] - 推动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教育等领域合作,加强"丝路电商"互利共赢机制建设 [13] - 促进规范健康发展,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制定,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并建立健全反映数字消费规模、结构的监测分析体系 [14]
商务部等8部门:创新数字内容消费,以数字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需求
商务部网站· 2025-09-24 17:25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通过丰富数字消费供给、培育经营主体、优化支撑体系和营造良好环境,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数字消费潜力,以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和激发社会经济活力 [1][2]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 - 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 [3] - 加快智能家电、智能安防、视频照护系统等研发及互联互通,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3] - 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多元化消费场景,并开展"人工智能+消费"案例推荐 [3] -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 [3] -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鼓励运用元宇宙、文生视频大模型等技术推出数字文创,并面向银发群体开发新内容 [4] - 推进超高清内容供给,支持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精品创作,鼓励衍生授权和文化共创模式,发展虚拟现实电影等新业态 [4] - 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实体商贸企业全方位数字化营销,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 [5] - 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制生产、数智供应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及偏远地区物流配送等方向投入力度,支持垂直产业电商发展 [5]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 强化数字消费相关基础技术研发,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 [6] - 加强数字消费领域创新孵化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6] - 鼓励电子商务园区高质量、差异化发展,打造引领创新的数字消费企业和产业集聚区 [6] - 优化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开展电子商务惠民惠企活动,助力提升中小微和初创企业数字化发展效力 [6] - 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县域数字消费龙头企业和区域特色品牌 [6] 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 鼓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丰富数字消费供给,加快建设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停车场等数字化载体 [7] - 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 [8] - 加强智能取餐柜、快递柜等配送终端建设,鼓励各地升级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县乡村网点数字化改造 [8] - 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提升支付便利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以提升移动支付友好度和便利性 [8] - 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场馆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地方制定数字消费专业人才认定标准并给予落户政策倾斜 [8] - 扩大数字消费领域公共数据供给,探索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等融合开发,形成高质量数据集和服务产品 [8] - 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数字消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数字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9] - 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消费项目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融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9] 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 - 指导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国际消费季"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发挥电子商务渠道优势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 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直播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数字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等优惠措施 [10] - 鼓励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教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加强"丝路电商"互利共赢机制建设 [10] - 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制定,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鼓励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开展信用评价 [11]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数字消费监测分析体系,开展用户数字消费信心数据分析 [11]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全文)
商务部网站· 2025-09-24 17:23
总体要求 -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消费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 [2] 丰富数字消费领域供给 - 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释放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桌面级3D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 [3] -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培育建设新消费品牌,推动数字国潮等品牌创新发展 [3] - 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赋能文博场馆、旅游景区、休闲街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多元化消费场景 [3] -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 [3] -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鼓励运用元宇宙、文生和图生视频大模型等技术创新表现形态,推出数字文创 [4] - 推进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贯通发展,支持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精品创作,发展虚拟现实电影、LED数字影厅等新形态 [4] - 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实体商贸企业全方位、全渠道、全流程数字化营销,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5] - 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制生产、数智供应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及偏远地区物流配送等方向投入力度 [5]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经营主体 - 强化数字消费相关基础技术研发,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6] - 优化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开展电子商务惠民惠企活动,助力提升中小微和初创企业数字化发展效力 [6] - 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县域数字消费龙头企业和区域特色数字消费品牌 [6] 优化数字消费支撑体系 - 鼓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丰富数字消费供给,加快建设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停车场等数字化载体,推动现有步行街(商圈)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 [7] - 推动智慧物流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 [8] - 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提升数字消费支付便利度,引导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加强合作,提升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友好度和便利性 [8] - 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场馆、老旧厂房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鼓励地方制定数字消费专业人才认定标准,在落户政策、人才引进、家属随迁等方面给予倾斜 [8] - 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数字消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与数字消费企业加强合作开发适应数字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9] 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环境 - 指导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国际消费季"等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发挥电子商务渠道优势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数字消费券、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等优惠措施,运用大数据及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做好全流程监管 [10] - 鼓励中外企业高质量开展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教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加强"丝路电商"互利共赢机制建设 [10] - 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制定,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鼓励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开展信用评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