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转型
搜索文档
莲花全球整合战略进行时:上半年毛利率回升、亏损收窄四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08: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新车2813辆 实现营收2.18亿美元[1] - 调整后EBITDA亏损同比收窄37%至2.4亿美元 营业亏损减少40%至2.63亿美元[1] - 毛利率从2024年的3%环比上升至8.3% 带动营业亏损缩窄40%[4] - 卖车收入达1.97亿美元 单车均价达7万美元[4] - 技术服务收入0.21亿美元 同比增长37%[6] 资金与融资 - 获得5亿美元资金承诺 包括ATW Partners的3亿美元可转换票据及吉利控股提供的16亿元人民币非循环信贷额度[1][7] - 资金将用于推进电动化转型和全球业务扩张[1] - 截至季度末现金储备为6785万美元[7]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交付1403辆 欧洲市场交付858辆 北美市场交付122辆[2] - 北美市场受关税影响导致第二季度交付中断 7月起逐步缓解[2] - 升级版ELETRE超跑SUV在第二季度成为中国高端纯电SUV细分市场领军车型[2] - 英国市场8万英镑以上纯电细分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5%提升至12%[13] 全球战略与整合 - 推进"One Lotus"全球战略 中国市场更名为"莲花跑车"[2] - 计划2025年底完成对Lotus UK剩余股权收购 实现全球业务统一运营[12][13] - 实施"中英双引擎"战略 英国基地专注跑车研发制造 中国主导电动车型生产与智能化开发[13] - 提出"3331"市场战略 目标美国 欧洲 中国和其他地区销量占比达到3:3:3:1[1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智能驾驶业务通过路特斯机器人开展 为远程汽车提供端到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6] - 已与海外战略合作伙伴签署协议 探索在沙特阿拉伯发展Robotaxi业务[6] - 未来2至3年内多家主机厂约10款车型将搭载路特斯机器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6] - 2026年前推出EMIRA ELETTRE EMEYA三款车型升级版 2027年和2029年推出两款混动超跑[15] 发展目标 - 启动"Win26"计划 目标2026年实现经营现金流及EBITDA转正[7] - 计划在2028年品牌成立80周年之际实现全面电动化转型[2]
广汽集团上半年营收为421.66亿元,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巨潮资讯· 2025-08-30 12:0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25.3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且降幅达267.39% [2][3] - 扣非净亏损29.45亿元,同比恶化771.11%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7.69亿元,同比下滑508.75% [3] - 总资产2126.71亿元,同比下降8.51%;净资产1112.80亿元,下降2.69% [2][3] 产销情况 - 汽车总产量80.17万辆、销量75.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73%和12.48% [4] - 新能源汽车销量15.41万辆,同比下降6.08% [4] - 节能汽车销量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 [4] - 节能与新能源车合计销量占比提升至48.43% [4] 自主品牌业务 - 广汽传祺推出"向往"新能源系列车型,包括S7和M8乾崑(搭载华为鸿蒙座舱与乾崑ADS) [4] - 广汽传祺节能与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同比增长18% [4] - 广汽埃安AION S、AION Y位居纯电细分市场前列,新增两厢轿车AION UT [5] - 广汽昊铂推出豪华纯电SUV昊铂HL,并焕新GT/HT年款车型 [6] 合资品牌表现 - 广汽丰田销量34.47万辆,同比增长2.58%,凯美瑞/赛那居细分市场前列 [6] - 广汽丰田节能与新能源车销量20.23万辆(占比58.7%),同比增长30.55%,HEV车型国内销量第一 [6] - 广汽本田推出电动战略车型P7,雅阁系列通过本土化改善实现销量回升 [6] - 五羊本田销量29.37万辆持平,出口8.9万辆(同比增长19%) [6] 战略合作与技术升级 - 与华为合作赋能高端车型智能化(鸿蒙座舱+乾崑ADS) [4] - 广汽丰田与华为、小米、Momenta共建AI生态圈,规划推出增程版汉兰达/赛那及PHEV车型 [6] - 广汽本田携手Momenta、深度求索强化智能化体验 [6]
奥迪或携TT概念车亮相慕尼黑车展 经典跑车有望回归
环球网资讯· 2025-08-30 11:33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30日消息,随着9月9日慕尼黑车展临近,德国车企纷纷加码布局,而奥迪 的一则预告视频让车迷对一代经典跑车TT的回归充满遐想。据外媒Carscoops报道,奥迪计划在车展上 发布一款全新跑车概念车,或为TT车型的现代化演绎,旨在以情怀与创新结合抢占全球市场关注。 来源:环球网 为预热此次发布,奥迪官方社交媒体已连续发布两段预告视频。首段视频以TT经典车型开场,配文"昨 日的传奇是明日的蓝本",随后画面切换至奥迪历史上的标志性赛车及1991年发布的Avus概念车,暗示 新作将融合品牌赛道基因与未来设计语言。第二段视频则聚焦车辆动态轮廓,低矮车身与流线型车顶的 剪影引发网友对"电动化TT"的猜测。 目前,奥迪尚未透露更多技术细节,但业内普遍预测,新车或基于PPE纯电平台打造,并搭载高级驾驶 辅助系统。(青山) 作为奥迪旗下最具代表性的双门跑车,TT自1998年首代车型发布以来,凭借独特的设计语言与驾驶乐 趣风靡全球。此次若以概念车形式回归,或预示奥迪将在电动化转型中重塑这一经典IP。慕尼黑车展作 为欧洲最大汽车盛会,德国本土品牌集体发力,奥迪此举也被视为其加速电动化与年轻化战略的关键一 步 ...
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 大众汽车集团加速推进电动化布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23:23
合作协议签署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国一汽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8月28日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1] - 大众汽车集团将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1] - 计划到2028年推出四款入门级新能源车型[1] 电动化战略布局 - 紧凑级车型预计占据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约50%份额[3] - 售价十万元左右的入门级车型将成为市场增长核心动力[3] - 捷达品牌已累计服务超500万中国用户[3] - 首款新能源车型计划2026年上市[4] - 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华推出约50款新能源汽车[5] - 其中包含30款纯电动车型[5] 产品技术定位 - 新车将配备针对入门级市场的电动化、数字化功能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4] - 整合本土开发平台技术及合资企业技术创新实力[5] - 产品兼顾技术竞争力与价格优势[4] - 计划以中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5] 产业协同发展 - 新公司以成都生产基地为核心整合现有资源[6] - 成都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高城市之一拥有强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6] - 目标到2030年打造千亿级产业价值链[6] - 保持与大众汽车集团及一汽-大众最大化协同效应[6] 区域战略意义 - 合作响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及西部大开发战略[7] - 深化捷达品牌在四川省及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生态融合[6] - 巩固四川汽车产业领军企业地位[6]
捷达混改成立新公司:三方合资协议签署 成都地方资本入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23:23
合作模式创新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 引入本地投资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 实现合资模式突破 [1][2] - 新公司整合捷达现有资源并增加本地资本作为投资方 捷达继续作为大众子品牌运营 最大化与大众集团及一汽-大众协同效应 [1] - 混合资本模式保持大众体系标准同时赋予本土团队灵活决策空间 结合中德技术资源优势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2] 电动化战略加速 - 捷达品牌计划到2028年推出4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新能源车型 并以中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1][3] - 2026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 采用一汽-大众SOA架构 新车型将配备专为细分市场打造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保持价格竞争力 [3] - 通过地方合作组建新能源生态链 依托西南市场资源实现属地化独立运作 降低成本并加速市场铺开 [3] 市场定位与目标 - 捷达品牌2024年终端销量12万辆 较2023年16.2万辆同比下滑25.9% 因品牌溢价消失和技术平台老旧导致边缘化 [3] - 紧凑级车型预计2030年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50%份额 十万元级入门车型成为关键增长驱动因素 [4] - 新公司目标2030年打造千亿级产业价值链 深化在四川省及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生态融合 巩固四川汽车产业领军地位 [4] 集团战略协同 - 捷达电动化是实现大众集团从入门级到豪华旗舰车型全覆盖的关键 集团计划2030年前在中国推出约50款新能源汽车(含30款纯电动车型) [4] - 大众集团过去三年通过并购、合资及联合研发等模式与地平线、小鹏等科技企业合作 成为转型最快的跨国车企 [5] - 捷达转型作为大众在华整体战略最后一环 其成功取决于产品竞争力 预计将展开更多地方性技术和产业链合作 [5]
广汽集团(02238)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5.38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9:5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426.11亿元,同比减少7.88% [1]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25.38亿元,去年同期溢利15.16亿元 [1] - 每股亏损0.25元 [1] - 汽车产量80.17万辆同比下降6.73%,销量75.53万辆同比下降12.48% [1]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新能源汽车销量15.41万辆,同比下降6.08% [1] - 节能汽车销量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 [1]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8.43% [1] - 广汽传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3.5万辆,同比增长18% [2] 品牌发展策略 - 广汽传祺推出"向往"新能源车型系列,包括向往S7和向往M8乾崑 [2] - 与华为合作采用乾崑ADS技术赋能高端车型 [2] - 广汽埃安AION S和AION Y终端销量位居国内纯电细分市场前列 [2] - 推出全新纯电两厢轿车AION UT完善产品矩阵 [2] 合资品牌表现 - 广汽丰田销量34.47万辆,同比增长2.58% [3] - 凯美瑞和赛那车型终端销量位列国内细分市场前列 [3] - 首款联合开发纯电车型铂智3X连续2个月获得合资纯电车型销量冠军 [3] - 节能与新能源车型销量20.23万辆,同比增长30.55%,占比58.70% [3] 技术合作与转型 - 广汽丰田HEV车型终端销量位居国内市场首位 [3] - 计划推出增程版汉兰达和赛那,开发PHEV车型 [3] - 与华为、小米、Momenta合作构建AI生态圈 [3] - 广汽本田推出全新电动品牌首款战略车型P7 [3] 市场拓展 - 五羊本田销量29.37万辆与上年持平 [3] - 五羊本田出口8.9万辆,同比增长19% [3] - 广汽本田推出雅阁运动系列带动销量回升 [3] - 携手Momenta和深度求索强化智能化体验 [3]
燃油老将转身:捷达瞄准十万级新能源市场,四款新车在路上
观察者网· 2025-08-29 12:37
产品规划与市场机遇 - 捷达品牌计划在2028年前推出四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新能源车型,首款车型将于2026年上市 [1][2][4] - 至2030年,紧凑级车型预计将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约50%的份额,售价十万元左右的入门级车型是重要增长驱动因素 [3][4] - 首款新能源车型将配备面向入门级市场的电动化、数字化及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并保持强劲的价格竞争力 [4] 公司战略与组织架构 - 捷达品牌将成立新公司,全面整合现有资源并引入本地投资,以提速品牌的市场响应 [5] - 新公司将继续作为大众汽车旗下子品牌运营,同时保持与大众汽车集团及一汽-大众最大化的协同效应 [5] - 至2030年,新公司目标打造涵盖研发、生产、供应、销售的千亿级产业价值链 [5] 集团整体布局与海外拓展 - 捷达的产品规划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史上最大规模新能源产品攻势的一部分,集团计划至2030年在中国推出约50款新能源汽车,包括约30款纯电动车型 [2][4] - 捷达品牌计划以中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原因是中国在生产制造方面的优势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4] - 此举旨在把握中国入门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机遇,并打造覆盖入门级至豪华旗舰的电动化车型矩阵 [2]
只会“窝里横” 一汽奥迪销量创新低:嘲讽上汽保正统
新浪科技· 2025-08-29 11:49
核心观点 - 奥迪在中国市场面临价格体系崩溃、销量利润双下滑以及合资公司内斗等多重挑战 核心问题包括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主力车型大幅降价 但未能提振销量 同时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的内部竞争加剧 进一步分散品牌资源 影响整体市场表现[1][6][13] 价格竞争与销量表现 - 2025款一汽奥迪A3裸车报价跌至11.24万元起 相当于原价六六折[1][19] - 一汽奥迪2024年销量61.11万辆 同比暴跌12.5% 创多年新低[13][15] - 奥迪全球2025年上半年税后利润13.46亿欧元 同比下滑37.5% 尽管营业收入增长5.3%至325.7亿欧元[15] - 奥迪上半年全球交付新车78.35万辆 同比下滑5.9% 中国市场销量28.76万辆 同比下滑10.2%[15] - 奥迪在中国豪华车市场落后于奔驰和宝马 上半年销量低于宝马的31.8万辆和奔驰的29.32万辆[15] 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竞争 - 一汽奥迪成立于1988年 是奥迪在华主要销售力量 2024年销量占奥迪中国总销量94%[3][13] - 上汽奥迪于2024年推出新豪华电动品牌AUDI 使用英文标而非四环标识 引发品牌正统争议[8][10] - 双方在产品定价上直接竞争 例如一汽奥迪A5L最终售价23.98万元起 低于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25.99万元起[7] - 一汽奥迪通过官方渠道强调四环标识重要性 被视为对上汽奥迪新品牌的回应 但相关文章后被删除[8][10] 市场与渠道动态 - 一汽奥迪拥有600多家销售网点 而上汽奥迪采用直营加代理模式 争夺高端新能源客户[11] - 一汽奥迪推出"融合直售"模式 实行全国统一价格 旨在整合经销商和直营优势[19] - 经销商面临盈利压力 部分开始关店或转投新势力品牌 最低报价车型出现大幅折扣[19] - 专家指出一汽奥迪销量下滑主因电动化转型阵痛 燃油车占比超90% 2024年国产燃油车销量55.01万辆[18] 产品与技术策略 - 一汽奥迪与华为合作 在Q6L e-tron和A5L车型搭载乾崑智驾技术 宣称首个豪华品牌合作方[17] - Q6L e-tron入门车型售价36.98万元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需3.88万元选装 非标配功能[18] - 专家预测搭载华为ADS 3.0的A5L车型可能贡献5万-8万辆增量 但定价关键需低于35万元以提振销量[18] - 奥迪计划通过上汽奥迪的AUDI电动品牌重塑中国市场影响力 应对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16]
只会“窝里横”,一汽奥迪销量创新低,嘲讽上汽保正统?
虎嗅· 2025-08-29 10:00
奥迪品牌价格策略与销量表现 - 2025款一汽奥迪A3裸车报价跌至11.24万元起 相当于原指导价六六折[1] - 低价策略未能提振销量 奥迪半年报显示销量与利润双双下滑[2] - 2024年一汽奥迪销量61.11万辆 同比暴跌12.5%创多年新低[4][22] 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竞争关系 - 一汽奥迪发文强调"四环相扣才是奥迪" 被解读为讽刺上汽奥迪AUDI品牌[3][12] - 上汽奥迪2024年推出豪华电动新品牌AUDI 采用英文标替代经典四环标[11] - 双方存在直接价格竞争 一汽奥迪A5L最终售价23.98万元起 低于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25.99万元起[8][9][10] 奥迪中国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奥迪中国市场总销量64.94万辆 一汽奥迪占比94%达61.11万辆[19] - 2025年上半年奥迪全球交付量78.35万辆 同比下滑5.9%[23] - 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28.76万辆 同比下滑10.2% 低于奔驰的29.32万辆和宝马的31.8万辆[24][25] 财务业绩与预期调整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5.7亿欧元 同比增长5.3%[23] - 税后利润13.46亿欧元 同比大幅下滑37.5%[23] - 下调全年营收预期至650亿~700亿欧元 原预期675亿~725亿欧元[24] - 营业利润率预期从7%~9%大幅下调至5%~7%[24] 战略转型与技术合作 - 一汽奥迪推出Q6L e-tron家族和A5L车型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28] - 专家预计搭载华为ADS 3.0的A5L车型可贡献5万~8万辆增量[29] - 一汽奥迪国产燃油车占比超九成 2024年燃油车销量55.01万辆[29] - 启动"融合直售"模式 全国统一价格 整合经销商与直营优势[32] 历史背景与渠道冲突 - 一汽奥迪成立于1988年 上汽奥迪合作始于2016年[5] - 2020年三方联合声明明确上汽奥迪通过现有投资人网络销售[5] - 一汽奥迪拥有600+网点 上汽奥迪采用直营+代理制[16] - 渠道控制与品牌溢价成为双方竞争焦点[16]
只会「窝里横」!一汽奥迪销量创新低,嘲讽上汽保正统?
新浪科技· 2025-08-29 09:58
价格体系与竞争态势 - 2025款一汽奥迪A3裸车报价跌至11.24万元起 相当于指导价打六六折 [2][20] - 上汽奥迪与一汽奥迪直接价格竞争 例如一汽奥迪A5L最终售价23.98万元起 低于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的25.99万元起 [5][6] - 低价策略未能提振销量 公司销量与利润双双下滑 [3] 内部竞争与品牌冲突 - 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存在长期内部竞争 涉及渠道控制和品牌正统性 [4][11] - 上汽奥迪2024年推出豪华电动新品牌AUDI 采用英文标而非经典四环标 被视作截胡一汽奥迪电动化转型 [7] - 一汽奥迪通过官方发文强调"四环相扣才是奥迪" 被解读为嘲讽上汽奥迪 相关文章后续删除 [3][8][11] 销量与财务表现 - 一汽奥迪2024年销量61.11万辆 同比暴跌12.5% 创多年新低 [3][14][16] - 奥迪全球2025年上半年交付新车78.35万辆 同比下滑5.9% 其中中国市场销量28.76万辆 同比下滑10.2% [16]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325.7亿欧元 同比增长5.3% 但税后利润13.46亿欧元 同比下滑37.5% [16] - 奥迪下调全年营收预期至650亿-700亿欧元 营业利润率预期从7%-9%降至5%-7% [16] 战略调整与转型举措 - 一汽奥迪推出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车型 但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需选装 入门车型选装费用3.88万元 [19] - 公司开启"融合直售"模式 实行全国统一价格 但对传统经销商体系构成冲击 [21] - 专家分析指出 一汽奥迪销量下滑主因电动化转型阵痛及新势力分流 若能将含激光雷达版本价格压至35万元以内 2025年有望重回65万辆规模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