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王毅表态之际,70岁的默克尔,送给欧盟一个忠告,美国彻底急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5:58
中欧关系发展 - 王毅外长与欧盟高级代表举行战略对话 会谈内容涉及双边关系定位和全球治理合作等多个层面 被视为观察中欧关系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1] - 中方在战略对话中系统阐述对欧政策立场 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试图消除欧盟决策层对"中国威胁论"的疑虑 [3] - 中欧日均贸易额超过27亿美元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 紧密的经济联系成为双方关系的压舱石 [3] 欧盟对华政策分歧 - 欧盟委员会倾向于采取更强硬的对华立场 在经贸领域推动"去风险"战略 德国作为欧盟经济引擎态度尤为关键 [3] - 默克尔要求欧盟不应盲目追随美国对华施压 而应基于自身利益制定独立对华政策 反映出欧洲政治精英对跨大西洋关系的重新思考 [3] - 欧盟27个成员国的不同利益诉求使得难以形成统一对华战略 默克尔讲话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有待观察 [7] 欧美贸易摩擦 - 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关税高达50% 汽车关税维持在25%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损害欧洲企业利益并暴露欧美利益分歧 [3] - 默克尔警告若欧盟在关税问题上退让将助长美国贸易霸凌行径 呼吁欧盟团结一致采取反制措施 [1][3] 中欧全球治理合作 -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世贸组织改革等全球性议题需要中欧携手应对 王毅提出加强多边框架下的协调配合 [5] - 中欧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合作需求成为关系重要纽带 为化解分歧提供动力 [5] 欧洲战略自主趋势 - 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建立"欧洲军"减少对美国军事依赖 德国工业界反思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风险 [5] - 默克尔强调欧盟需要制定独立对华政策 实质是要求欧盟在国际事务中摆脱美国操控实现战略自主 [5] - 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趋势将不可阻挡 [7] 跨大西洋关系变化 - 美国在北约军费分摊 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单边主义做法引发欧洲不满 欧盟认为美国将欧洲视为地缘政治棋子而非平等伙伴 [5] - 默克尔表态折射出欧洲对美欧关系重新定位的思考 呼吁欧洲摆脱对美国过度依赖 [5]
镍半年报:弱现实与强成本博弈,镍价低位震荡
铜冠金源期货· 2025-07-07 14: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半年宏观叙事摇摆、扰动因素频发,产业上镍矿紧缺、镍铁厂承压、不锈钢排产走弱、新能源消费起伏不定,基本面偏空 [3] - 下半年美国经济滞涨风险犹存,国内政策注重供给,产业上镍矿难宽松,电镍供给或维持高位,镍铁承压,不锈钢拉动弱,新能源难提振,弱现实与强成本博弈,镍价震荡 [3] - 预计下半年沪镍主力在115000 - 130000元/吨之间,伦镍波动区间在14000 - 16000美元/吨 [3] 各部分总结 半年回顾 - 2025年上半年基本面偏空,宏观预期反复,政策扰动致镍价阶段性反弹,如菲律宾禁矿传闻、印尼外汇管理及税收政策等,后消费低迷镍价下行 [8] 宏观分析 美国 - 上半年经济增速下行、通胀有反复,财政发力支撑居民消费,关税政策落地、贸易谈判迟缓 [13][14][15] - 下半年滞涨风险犹存,关税与原油支撑通胀,消费前景暗淡拖累经济增速 [16][17] 国内 - 上半年基本盘稳固,失业率先升后降,财政个税收入升,消费回暖但自主意愿低,企业利润改善有分化 [18][19] - 后期不确定性强,关注政策风向 [19] 基本面分析 政策扰动频发,镍矿紧缺贯穿全局 - 上半年海外镍矿紧缺,菲律宾禁矿扰动、印尼政策干预加码,中国镍矿进口减少,港口库存低 [23][24][25] 供给充裕,资源向LME流转 - 上半年纯镍供给过剩有增量预期,资源由俄罗斯流入、向LME流出,LME亚洲仓库资源占比大幅上升 [27][28] 镍铁先涨后跌,成本压力凸显 - 上半年镍铁消费下行、成本压力显,进口增加,下半年有新增产能,需求难回升,价格或低位震荡 [30][31] 硫酸镍价格整体平稳,消费增量预期有限 - 上半年硫酸镍产量回落、进口微增,价格先涨后跌,后期消费依赖动力终端,难明显改善 [33] 不锈钢消费低迷,去库进程缓慢 - 上半年不锈钢价格随地产波动,产量增、库存累,后期基本面偏空,贸易政策或有提振 [35][36] 终端消费韧性存疑,政策倒逼车企排产收缩 - 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增,受补贴驱动,后期主动消费意愿有限,车企排产或受压制;海外消费增速预期放缓 [39][40][41] 过剩资源向外流转,国内库存相对平稳 - 上半年纯镍库存先增后降,资源向LME交仓,下半年出口利润收窄,库存或推高 [43][44] 行情展望 - 供给上出口窗口支撑纯镍供给高位,需求上地产和新能源需求增量有限,成本上镍矿紧缺成本支撑强,宏观上美国滞涨、国内通缩,镍价震荡 [45]
日本前首相一语惊人:中国不用独自对付美国,赶紧跟另两国联手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42
国际关系与贸易战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提议中国应与日本、韩国合作以对抗美国压力,引发对中美日三国关系的关注 [1] - 特朗普政府延续并升级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多国加征关税,导致全球170多个国家等待美国解决方案,但多数谈判陷入僵局 [1] - 欧盟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指责美国将关税作为武器进行勒索 [3] 美国经济影响 - 美国国债飙升,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国内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高 [3] - 美国零售商塔吉特百货因依赖墨西哥进口商品,计划调高水果和蔬菜等商品价格 [3] 日本经济与贸易 - 特朗普威胁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至35%,可能严重打击日本汽车产业,影响出口竞争力和产业链 [4] -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表示将分析美国关税措施对日本企业的影响并采取对策 [4] - 日本尝试降低对美出口依赖,开拓其他海外市场,加强与亚洲、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4] 韩国经济与贸易 - 韩国与美国贸易谈判困难重重,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谈判艰难,美国关税政策使韩国出口企业面临困境 [5] - 韩国担心美国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将减少韩国对美钢铁出口 [5] - 韩国考虑加强与中国的合作,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寻求国际贸易新平衡 [6] 中美贸易战动态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但中国采取强硬反制措施,美国在C919发动机供应和芯片软件领域做出让步 [8] - 中美贸易关系部分退回4月2日之前状态,显示中国在关税战中占上风 [8] 中日韩合作潜力与挑战 - 中日韩三国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韩国半导体领先,日本精密仪器技术精湛,合作可提升区域竞争力 [9] - 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可降低贸易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但面临政治障碍,如日本在台湾问题和核污水排放上的行为 [9] - 三国需增强战略自主性,通过高层对话和民间交流增进互信,克服合作障碍 [9][11]
中欧贸易战开打?欧盟要限制中国!中国被迫反制!欧盟为何反水?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26
中欧贸易争端 - 中国商务部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反倾销措施,裁定倾销幅度为27.7%-34.9%,自7月5日起实施为期5年的反倾销措施,但34家提交价格承诺申请的欧盟企业获免征资格 [1] - 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中方通过反倾销裁定回应欧盟未解决电动汽车关税问题 [1] - 法国财政部长隆巴尔主张修改贸易规则、强化贸易壁垒限制中国进口商品,认为这些商品可能损害欧洲工业经济 [2] 中欧经贸关系现状 - 中国电动汽车凭借智能化配置和高性价比在欧洲市场销量攀升,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为期5年的反补贴调查 [4] - 欧盟依据《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欧盟医疗器械公共采购,针对核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设备 [5] - 欧洲高端商品和汽车在中国市场长期享受开放红利,奔驰、宝马等品牌扎根中国市场数十年 [15] 中国立场与应对 - 中国商务部对白兰地实施反倾销调查和对欧盟医疗器械限制政策的回应,彰显维护贸易秩序的坚定态度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技术突破并进入欧洲市场,欧盟却通过修改规则打压中国产业发展 [5] - 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姿态寻求合作共赢,期待欧盟摒弃成见,视中国为合作伙伴而非对手 [15] 欧盟内部矛盾 - 欧盟内部27个国家存在利益冲突,部分国家对中国友好,部分国家怀有敌意 [8] - 欧盟对中国的一系列关税壁垒和制裁被指为"给自己下错了定位" [13] - 欧盟部分势力将中国无端指责为"规则违反者",但欧洲品牌在中国市场长期获益 [15] 中欧高层互动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访欧洲,与欧盟高层展开对话,强调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体制 [1] - 王毅在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中指出中国有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不能用他国视角审视中国 [10] - 部分国外媒体传播不实信息干扰中欧正常交流氛围 [10]
通胀触底遇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澳央行周二或启动六年首次连续降息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07:04
货币政策预期 - 澳大利亚央行预计将在7月8日货币政策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至3.6%,这将是六年来首次连续降息,本轮宽松周期累计降息幅度达75个基点 [1] - 货币市场预计年内可能进一步降息两次,最终将现金利率推至3.1%,而多数经济学家认为3.35%或成为政策暂停的临界点 [4] -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分析称,行长可能在发布会上强调后续降息需满足特定条件,以延缓市场对8月降息的定价预期 [4] 经济数据支撑 - 澳大利亚月度通胀率已接近2%-3%目标区间的下限,家庭支出增长乏力,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 [1] -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认为即将公布的季度截尾均值通胀指标或超2.5%目标中点,且失业率可能低于央行4.2%的预测,叠加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胀上行风险仍存 [4] 国际环境影响 - 澳大利亚面临美国10%的基准关税,总理正试图争取更有利的贸易协议 [4] - 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加剧及中国需求放缓对澳大利亚出口构成压力,铁矿石价格下跌已冲击资源收入 [4] - 年内升值超6%的澳元可能加剧金融环境收紧 [4] 机构动态与政策背景 - 新任财政部长将首次参与利率决策,标志着澳大利亚两大核心经济机构均由女性执掌 [7] - 董事会将讨论提升政策透明度,或就内部异议披露机制展开重新审议 [7] - 澳大利亚央行的鸽派立场与欧洲、加拿大、英国等近期的降息行动形成共振,而美联储则计划将政策维持至2025年上半年 [7] - 新西兰储备银行可能于周三会议后延续自2024年8月以来的225个基点降息周期并保持利率稳定 [7]
积极引领全球治理,呈现更强南方声音,里约金砖峰会聚焦六大议题
环球时报· 2025-07-07 06:30
金砖国家峰会核心议题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主题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 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 聚焦全球卫生与健康 贸易投资与金融 应对气候变化 人工智能治理 全球安全体系改革及金砖机制自身建设等六大关键领域 [1] - 峰会召开背景包括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经贸金融稳定 以及金砖机制经过两次扩员后已成为全球南方的代表机制 [1] - 巴西作为轮值主席国明确将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 加强金砖国家在社会 经济和环境发展领域的伙伴关系作为核心议题 [4] 参会阵容与筹备情况 - 出席峰会包括中国 巴西 印度 南非 印尼 埃塞俄比亚等国领导人 俄罗斯由外长率团 普京通过视频参会 阿联酋 埃及 伊朗等由高级官员率团 [3] - 巴西政府计划发布总体声明外 还将单独发布关于卫生 气候和人工智能的三份专项声明 [4] - 金砖国家外交官已就联合声明内容达成一致 但在巴以冲突等议题上仍存在分歧 [4][5] 经济与金融合作进展 - 金砖国家财长首次达成统一立场 呼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要求重新分配投票权并终结欧洲长期掌控管理权的传统 [7] -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批准价值超过390亿美元的120个项目 重点关注基础设施 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 [7] - 推动成员国间贸易采用共同货币结算成为重要议题 旨在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 [8] 全球影响力与定位 - 金砖国家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世界GDP的1/3 超过七国集团 掌控全球约40%的石油产量和近3/4的稀土材料 [7] - 金砖国家正从关键参与者转变为全球治理引领者 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成为国际局势的"稳定锚" [6] - 扩员后的金砖机制在经济体量 意识形态和全球雄心上的多样性已超越其初始形态或G7 [8] 中巴双边合作 - 中巴两国元首就深入推进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 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等达成重要共识 [9] - 双方同意加强在联合国 金砖国家 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的沟通协调 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9] - 中巴合作被视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紧密合作对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0]
一周重磅日程:7月9日“对等关税”大限,美联储会议纪要,中国6月CPI、PPI
华尔街见闻· 2025-07-06 20:16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 - 特朗普宣布将于8月1日起对约12个国家实施新关税 税率区间10%-70% 上限较4月提出的50%显著提高[3] - 英国已达成协议维持10%基础税率并获得汽车等领域豁免 越南部分商品关税从46%降至20%[4] - 策略转向单边通牒源于与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谈判受挫 特朗普称将发出"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最后通牒信函[3][4]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 第十七次会晤主题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 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 印尼和10个伙伴国首次参与[5] - 扩员后的金砖机制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广阔战略对话平台 有助于争取全球治理话语权[5] 美联储货币政策 - 6月非农就业增加14.7万人 超预期的10.6万 失业率从4.24%降至4.12%[6] - 利率互换显示7月降息概率接近零 9月概率75% 市场仍预期年内降息50个基点[7] - 鲍威尔称劳动力市场"稳健且逐步降温" 为政策观望提供依据[6]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 5月CPI同比下降0.1% PPI降3.3% 预计6月CPI同比转正 PPI增速或持平[8][9] - 5月社融增量2.29万亿元 同比多增2247亿元 M2-M1剪刀差缩小[11] 能源与大宗商品 - OPEC+考虑8月增产55万桶/日 高于前三个月41.1万桶/日的增幅[13] - IEA预测2025年前全球石油供应充足 过剩状态可能持续至2030年[13] 全球通胀与利率 - 德国6月通胀率回落至2% 达欧洲央行目标水平[14] - 英国央行6月维持利率4.25% 但内部出现3票支持降息的分歧[15]
警惕!法国给中国使坏
搜狐财经· 2025-07-06 20:04
欧洲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壁垒 - 法国财政部长埃里克-隆巴德表示欧洲必须加强关税壁垒以应对可能损害欧洲工业经济的中国进口产品 [1] - 隆巴德指出中国在每个行业都拥有超过50%全球市场份额的生产能力政策将摧毁欧洲工业 [1] - 欧洲已对钢铁和汽车行业采取行动但需修改规则以允许更广泛地对来自中国的进口货物采取措施 [1] 中欧贸易紧张关系 - 中国对欧洲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但对同意设定最低价格水平的主要干邑生产商予以豁免 [1] - 此举是针对欧盟决定对国产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45%关税的回应 [1] - 中国政府计划将本月与欧盟领导人的峰会从两天缩短至一天显示双方紧张关系加剧 [1] 中国产能过剩对欧洲的影响 - 法国工业部长马克-费拉奇指出原本流向美国的中国制造现在正转向欧洲 [3] - 费拉奇表示中国在众多行业中形成过剩产能对欧洲行业既敏感又危险 [3] - 法国智库研究员称欧洲希望重建制造业无法承受来自大量中国进口产品的冲击 [3] 中欧关系立场 - 王毅部长表示中国不是美国不应将美国道路镜像中国 [3] - 王毅指出中欧历史文化价值观不同但不能因差异视为对手或寻求对抗 [3] - 王毅强调欧洲面临的挑战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是来自中国 [3]
帮主郑重:特朗普70%关税砸向谁?这场贸易豪赌背后藏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06 17:56
关税政策内容 - 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对部分国家加征最高70%的关税 税率分三档:10%-20%针对"听话"国家 30%-50%针对"顽固分子" 60%-70%针对"战略对手" [3] - 政策直接跳过谈判环节 计划向170多个国家发放"关税通知书" [3] - 此次关税上限70% 超过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水平 被称为"贸易核武器" [3] 政策背景与动机 - 2025年4月曾推出"对等关税"政策 导致全球股市暴跌 美国国内物价飙升 [3] - 主要针对欧盟和日本汽车关税谈判僵局 以及印度农业市场开放问题 [3] - 采用极限施压策略 如威胁日本"买更多美国车或交35%关税" [3] 行业影响分析 - 汽车行业六大组织联合反对 警告高关税将摧毁美国制造业 进口车价格可能上涨数万美元 [4] - 电子产品 药品等进口商品价格将随关税上涨 可能导致美国CPI突破5% [4] - 全球供应链面临重组 越南 墨西哥等"中国替代"制造中心可能失去优势 泰国面临36%关税 马达加斯加47% [4] 各国应对措施 - 欧盟准备反制清单 涵盖木材 药品 芯片等产品 [4] - 印度向WTO申诉 计划对美国汽车征收报复性关税 明确拒绝开放农业市场 [4][5] - 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此前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到位 本次不会轻易妥协 [5] 经济影响预测 - 若所有关税按最高标准执行 美国进口商品平均税率将从3%飙升至20% [4] - 政策可能重蹈2018年贸易战覆辙 当时未能减少贸易逆差 反而导致美国农民损失惨重 [4] -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混乱 汽车 电子 药品等进口依赖型行业受冲击最大 [5]
“中方不得不采取对等限制措施”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16:15
中欧医疗器械采购争端 - 欧盟于2025年6月20日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2] - 中方于2025年7月6日起对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对等限制措施 [2][5] - 中方措施仅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产品 在华欧资企业生产产品不受影响 [2] 中国具体限制措施 - 采购预算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项目需排除欧盟企业参与 [5] - 非欧盟企业提供的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50% [5] - 措施不适用于仅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能满足采购需求的项目 [5] 政策实施细节 - 措施自2025年7月6日起施行 [5] - 施行日前已发布中标结果的采购项目可继续执行原合同 [5] - 具体受限医疗器械品目清单见财政部通知附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