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一体化
搜索文档
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在烟台大学举行
大众日报· 2025-08-27 12:35
行业活动规模 - 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 参会人数突破1000人[1] - 大会设置多元板块包含特邀报告 常规论坛 学术论坛 教育论坛和创新竞赛[1] - 收到论文投稿116篇 录用49篇 展示数字服务领域最新研究成果[1] 前沿技术议题 - 涵盖智能无人系统 农业大模型 生物医药AI 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1] - 涉及低空经济 边缘智能 车路云一体化 云原生服务治理等产业热点[1] - 呈现超过100场学术报告 包含低空经济教育论坛创新设置[1] 产学研协同 - 联合烟台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高校共同承办[1] - 创新设立山东计算机学院院长论坛助力地方院校学科建设[1] - 设置保研/考研之夜环节关怀学生成长发展[1]
万马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50.91% [1] - 归母净利润1646.45万元,同比增长3.06%,但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0.96%至1145.47万元 [1] - 毛利率31.39%,同比下降12.18%,净利率4.72%,同比下降33.56% [1] - 三费占营收比17.83%,同比下降17.08%,费用控制有所改善 [1] - 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长3.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元,同比改善83.86% [1] - 货币资金7901.67万元,同比增长90.25%,但每股净资产仅微增1.79%至3.72元 [1] 资产负债结构 - 应收账款4.471亿元,同比增长31.66%,应收账款利润比高达1082.71% [1][4] - 有息负债1.4亿元,同比增长64.65%,财务杠杆显著上升 [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仅28.17%,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值流动负债比为-2.03% [4] 盈利能力与投资回报 - 2024年ROIC为7.52%,净利率7.36%,资本回报率和产品附加值均属一般水平 [3]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5.36%,2020年最低为-0.7%,投资回报表现不稳定 [3] - 上市7份年报中出现2次亏损,生意模式存在脆弱性 [3] 行业政策环境 -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积极推进Robotaxi商业化落地,北京自动驾驶汽车条例2025年4月实施 [5]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5] - 公司业务依赖研发及营销驱动,需关注政策推动下的商业化进展 [3][5] 业绩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9400万元,每股收益0.7元 [4]
金溢科技:上半年研发投入增加13%,实控人及关联方拟认购定增不超过1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2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92.04万元 同比下滑11.01% [1] - 未能实现盈利 受产品价格下降及理财产品收益减少影响 [1] - 研发投入3158.42万元 逆势增长13% [1]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拟向实控人罗瑞发及华瑞腾科技定向发行不超过5367.25万股 募集资金不超过10亿元 [1] - 发行后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增至39.17% [1]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支持业务发展及投资并购需求 [2] 行业发展趋势 -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成为交通产业核心引擎 2024年车路协同相关投资突破800亿元 [2] - 财政资金占比超65% 市场资本参与度不足30% [2] -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 智慧交通行业持续高景气发展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打造七大业务集群:智慧高速/车路云一体化/汽车电子/低空网联/数字能源/智慧物联/数字监测 [3] - 实践"F+EPC+O"业务模式 坚持"车路云+ETC"融合发展路线 [3] - 数字能源业务成功落地充电桩/工商储能柜产品 实施风光储充示范项目 [3] 未来发展举措 - 探索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并购机会 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3] - 通过外延式增长实现产业链延伸与升级 [3] - 车路云系统需突破财政与商业双重瓶颈 形成自主交通生态 [2]
“筑”路三千 联云聚车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进展与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6 09:30
工作成效 - 协同发展方面 相关标准化机构 高校 研究机构 车企 科技公司 示范区平台公司等各类单位广泛参与 共同组织编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建设与应用参考指南》等文件 为推动试点城市互联互通 支撑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3] - 城市建设方面 20个试点城市(联合体)已建设智慧道路超过3000公里 智慧路口3500余个 边缘计算单元4700余套 各类感知设备3万余台 20个城市(联合体)均提出全域红绿灯联网 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建设等目标 支持城市级场景应用 [4] - 车企参与方面 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 创新中心联合12家国内外车企开展"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 推动场景功能统一标准开发和跨区域测试工作 并计划于今年10月在北京 重庆等地方开展规模验证 一汽 东风 长安等车企深度参与城市试点规划建设工作 构建新型的车-城融合关系 [4] - 场景探索方面 交通信号灯灯态信息与交通事件信息支持量产车型应用正在逐步成为共识 智慧出租 智慧公交 自主代客泊车 干线物流 城市物流 低速无人车 封闭场景等L4自动驾驶示范场景示范规模进一步扩大 市场参与者正积极推动商业化应用探索 [5] 试点城市发展特点 - 北京围绕高级别示范应用 在"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技术探索方面处于前列 [5] - 重庆结合城市交通需求 对全覆盖路侧基础设施赋能车辆提升智能驾驶能力进行建设与探索 [5] - 无锡结合地方研究优势 积极推动交通信号数据标准化研究和验证示范工作 [5] - 杭州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基础 赋能"车路云一体化"数据治理和上车应用 [5] - 上海 苏州等地积极推动数据应用方面探索 [5] - 鄂尔多斯结合场景需求 推动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场景的探索 [5] - 广西凭祥浦寨口岸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集卡口岸跨境运输场景 实现24小时无人化通关运输 [6] - 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 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两个联合体积极探索跨城市 跨地域的互联互通与协同 [7] 标准化工作进展 - 创新联盟牵头联合汽车 通信 公安 测绘 住建 交通等跨行业标准化组织及研究机构 形成《推荐标准清单》 推动构建科学合理 协调兼容的"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 [7] - 《推荐标准清单》发布以来得到各城市广泛关注并在试点工作中积极采信 有效推动跨城市的标准统一 [8] - 创新联盟通过对各城市在试点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标准缺失问题 积极联合标委会 组织相关单位 同步开展标准立项与研究工作 [8] 场景创新与商业模式 - 城市基于实际应用需求规划场景建设 如大力推进信号灯与交通事件信息上车 实现绿波通行车速建议 闯红灯预警等功能 [8] - 部分城市加强基于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 实现对具备辅助驾驶功能车辆的感知增强 协同决策规划与控制等网联赋能场景规划 [8] - 试点城市通过明确"车路云一体化"体系相关主体及其相互信息/数据流转关系 设计具备价值交换的商业化运营路径 [8] - 基于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资源与交通数据跨域共用的特征 将支持面向车辆出行安全高效 城市交通智慧化管理与数据要素流通等应用 [9] - 部分试点城市提出由政府牵头 联合头部生态伙伴一同投入 以共建多赢方案推进"车路云一体化" [9] 未来发展趋势 - 各城市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对功能场景与产业应用的成功探索 将快速辐射至其他应用试点城市与产业 加速"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应用的形成 [10] - 试点城市需要坚持统一架构和标准一致 保障可互联互通 以需求为驱动加强城市级云控基础平台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加强应用环境建设 [11] - 创新联盟正在从产业研究 标准研究和验证 场景落地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 推动行业共识 加速试点工作落地 [11]
记者观察 | 直面一场协同攻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6 09:30
建设进展与成果 - 一线试点城市在测试道路数量 里程 场景多样性 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测试时长方面进展较快 [1] - 测试验证覆盖乘用车 无人巴士 无人配送 干线物流 环卫清扫等多场景 [1] - 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已开始赋能实际城市管理工作 [1] 标准体系建设 - 部分试点城市以"架构相同 标准统一 业务互通 安全可靠"为指导原则推进标准制定 [2] - 国家及行业标准供给滞后于实际需求 存在互联互通风险 [2] -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等城市通过地方性标准解决痛点问题 [2] 协调机制建设 - 成绩突出城市普遍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专项办公室或工作专班) [2] - 协调机制有效消除交通 通信 交管 城建等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2] - 跨区域协同推进互联互通 为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 [2] 发展挑战 - 技术闭环与商业闭环尚未形成 标准统一仍需长期推进 [3] - 路侧设备覆盖率和车端渗透率不足 影响应用自循环能力 [3] - 智慧路侧感知数据质量不高 规模不足 技术应用未充分推广 [3] 商业模式创新 - 建设主体以当地国企或控股公司为主 需吸引更多投资方 建设方 运营方参与 [4] - 专用模型 数据平台等基础资源需由专门机构统筹建设以降低成本提高统一度 [4] - 行业发展需基于需求驱动 平台支撑 场景赋能实现应用规模扩大和商业闭环 [4]
四维图新上半年营收17.61亿元,业务多点突破抢占智能网联发展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1: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61亿元 同比增长5.62% [1] - 智云业务收入达12.65亿元 同比增长24.42% [3] - 智云业务毛利率提升1.13个百分点至37.73% [3] - 智芯业务收入2.59亿元 同比增长2.48% [4] 智云业务进展 - 深度参与多地智能网联项目 包括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1.0至3.0阶段建设 [2] - 与天安智联合作推进无锡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 [2] - MineData平台与AI大模型、Agent技术深度融合 打造智能化数字孪生底座 [3] - 智能座舱导航实现车道级定位与沉浸式导航体验 [2] 智芯业务发展 - 形成SoC与MCU双轮驱动产品矩阵 累计芯片出货量超3亿颗 [4] - SoC累计出货量达9000万套片 MCU累计出货量8000万颗 [4] - 发布多核高频MCU芯片AC7870 适用于功能安全高等级场景 [4] - 智能座舱域控芯片AC8025获海内外主流车企项目定点 [4] 智驾业务突破 - 为长城、北汽等核心客户提供智驾解决方案并有序推进交付 [5] - 推出AI新基建服务架构 为智能驾驶全链条发展提供赋能 [6] - AI基建业务已获订单并服务合资头部车厂客户 [6] 智舱业务进展 - 实现技术与市场双线突破 新增大量量产定点 [1] - 发布全新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6] - 通过极致性价比方案实现从单一技术供应商向"新型Tier1"战略跃迁 [6]
四维图新(002405):新型TIER1聚焦智能化赛道 转型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61亿元 同比增长5.62%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3.11亿元 亏损同比缩小 [1] - 第一、二季度均实现营收增长且亏损持续收窄 [1] 业务收入结构 - 智云业务收入占比71.85% 同比增长24.42% [2] - 智驾与智舱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因车企量产延迟及业务聚焦调整 [1] 智云业务发展 - 参与多座"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 包括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1.0-3.0阶段及深圳智能网联汽车项目 [2] - 创新"采集-脱敏-托管"数据合规闭环体系 成为业务核心引擎 [2] 智驾业务进展 - 为长城、北汽等客户有序交付智驾解决方案 [2] - AI新基建业务获合资头部车厂订单 覆盖数据采集至模型训练全生命周期闭环 [2] 智舱业务转型 - 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新增量产定点60万套 [2] - 推出AI Agent多模感知超级助手 实现拟人化交互与全景可视可控 [2] - 基于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实现算力复用 融合座舱与泊车功能 [2] 智芯业务突破 - 杰发科技芯片累计出货量超3亿颗 [2] - 新一代智能座舱域控芯片AC8025获海内外主流车企定点 集成座舱交互与低阶泊车功能 [2] - 发布首款基于ARM Cortex-R52内核的多核高频MCU芯片AC7870 部分型号实现全国产线量产 [2] 技术生态布局 - 构建"底层地图数据-车载芯片-中高阶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应用"完整技术生态 [1] - 形成以地图为底座 覆盖智云、智驾、智舱、智芯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1]
十年新高突破3800点:内外资与散户的“内心戏”
搜狐财经· 2025-08-22 22:3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于3825.76点创十年新高 单日成交额达1.09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长9.8% [1] - 深证成指涨2.07% 创业板指涨3.36% 科创50指数大涨8.59% [1] - 全市场出现3200只个股下跌 呈现指数牛市与个股熊市分化格局 [1] 板块分化特征 - 科技成长股领涨 算力股全线爆发(云天励飞等多股涨停)芯片股集体大涨(寒武纪续创历史新高)CPO等AI硬件股反弹(新易盛等多股再创历史新高) [3] - 银行、油气、中药等传统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从传统行业向科技成长行业转移 [4] - 上证50涨0.53%与沪深300涨0.39%领涨 创业板指跌0.47%与中证1000跌0.71%回调 [4] 资金动向分析 - 北向资金连续两日净流出超800亿元 外资短期波动性增加 [5] - 内资加仓光伏、机器人、煤炭、核电 减仓液冷服务器、消费电子、医疗器械 呈现获利了结迹象 [6] - 7月新增投资者数量环比增长19% 证券账户持仓率28.7%创2016年以来新高 A股新开户数达196万户同比增长71% [6] 估值与结构特征 - 市现率PCF(TTM)百分位达100% 现金流估值处于历史极高水平 [7] - 半导体龙头寒武纪动态PE达120倍 中证1000指数市盈率较沪深300溢价35% [7] - 半导体设备厂商(盛美上海、中微公司)市占率突破20% 板块PE中位数较年初提升80% [8] 政策与流动性支撑 - 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 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八大领域 [9] - 科创板做市商数量增至25家 流动性溢价提升15% [9] - 车路云一体化推进 住建部制定智能网联基础设施标准 数字人民币将亮相服贸会 [11] 技术面与外部风险 - 沪指RSI(14)达78进入超买区间 历史超买后均值回调幅度为8%-12% [12] - 两融余额突破2.8万亿元 维持担保比例降至265%触及警戒线 [13] - 纳斯达克指数8月累计下跌6.2% 北向资金8月18日单日净流出87亿元 [13] 机构观点与市场前景 - 摩根士丹利认为流动性改善及政策放松信心推动升势持续至夏季结束 [15] - 东兴证券指出市场短期有望剑指4000点整数关口 强化中期慢牛叙事 [16] - 乐观情景下放量突破3800点可加仓金融(券商)与消费电子 [14]
金溢科技: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8-22 20:20
发行方案概要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53,672,500股,未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17][18] - 发行价格为21.43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3][17]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18][29] 发行对象及关联关系 - 发行对象为实际控制人罗瑞发及其控制的华瑞腾科技,共2名特定对象 [2][17][23] - 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发行对象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 [2][17][25] - 发行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提升至39.17% [6][21]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ETC与C-V2X技术耦合驱动智慧交通向纵深发展 [9] - 国家政策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财政部与交通运输部计划三年内支持25%繁忙普通国道和70%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 [9] - 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开放测试道路超32,000公里,部署RSU超过8,000套 [10] - 汽车电子在整车中价值比重不断提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 [14] - "车路云一体化"已形成多城市多场景规模化试点格局,尤其在物流、环卫等低速无人驾驶领域进展显著 [1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智慧交通领域,打造七大业务集群:智慧高速、车路云一体化、汽车电子、低空网联、数字能源、智慧物联、数字监测 [30] - 提供"解决方案+IOT智能硬件+边端系统"全栈式服务,具有业务周期长、资金占用大的特点 [30] - 业务范围从高速收费ETC向智慧公路、车路协同、城市数字交通管理、汽车电子等领域延伸 [37] 资金使用规划 - 补充流动资金可改善公司现金状况,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6][30] - 有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当前为15.84%),优化资本结构 [35][36] - 公司将探索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并购机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16] 股东回报政策 - 公司最近三年现金分红比例符合章程要求,2022-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2,600万元、1,735万元和3,471万元 [45][46][48] - 未来三年将继续坚持现金分红为主的分红政策,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10% [41][49] - 已制定《未来三年(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保障股东权益 [5][49]
金溢科技: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20:20
发行方案核心内容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5,367.25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对象为实际控制人罗瑞发及其控制的企业华瑞腾科技 共2名特定对象 [11] - 发行价格定为21.43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3] 行业发展背景 - ETC与C-V2X技术耦合驱动智慧交通纵深发展 终端设备层面逐步融合并覆盖多元场景 [2] - 财政部与交通运输部推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支持约30%国家高速公路、25%繁忙普通国道和70%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升级 [3] - "云+边+端"技术架构推动收费站向智能化、集约化、无人化转型 支持自助缴费机器人等创新应用 [4] - 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及16个双智试点城市 开放测试道路超32,000公里 [5] - 车路云一体化形成多城市多场景规模化试点 深圳率先支持功能型无人车在物流、环卫场景夜间规模化作业 [6] 公司业务战略 - 公司专注智慧交通领域 打造智慧高速、车路云一体化、汽车电子等七大业务集群 [10] - 提供"解决方案+IOT智能硬件+边端系统"全栈式服务 具有业务周期长、资金占用大的特点 [11] - 将通过产业链投资并购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10] 财务影响分析 - 2024年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75.48万元和5,750.77万元 [21] - 假设2025年净利润增长10% 发行后基本每股收益从0.46元摊薄至0.50元 [23] - 募集资金将优化资本结构 降低资产负债率 增强抗风险能力 [11] 合规性说明 - 发行方案符合《证券法》《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4][15] - 前次募集资金到账时间为2017年5月 距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超过18个月 [18] - 实际控制人认购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