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辅助驾驶

搜索文档
雷军,职务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5 17:40
公司工商变更 - 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军由执行董事改任董事 [1] - 公司经营范围新增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美发饰品销售 [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孙波,注册资本1亿元 [2] - 公司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2] - 公司实缴资本为5000万人民币 [3] - 公司参保人数为258人,分支机构参保人数为219人 [3] 公司业务动态 - 小米汽车4月交付新车超2.8万辆 [3] - 小米SU7 Ultra双风道前舱盖版已开始陆续交付 [3] - 小米汽车App显示,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 [7] - 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小米SU7 Ultra搭载的Xiaomi HAD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7] - 小米汽车5月限时购车权益包括"小米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 [8] 行业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 [10] -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11] - 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联合多家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11] - 倡议全行业实事求是地宣传,明确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 [11] 资本市场表现 - 截至5月2日收盘,小米集团-W涨超6% [3] - 小米集团-W股价为53.100港元,涨幅6.31% [4] - 公司2024年预计收入36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0% [4] - 2024年预计净利润23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4% [4]
【2025年一季报点评/赛力斯】业绩符合预期,M8大定表现亮眼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5-01 22: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单季度实现营收191.5亿元,同环比分别下降27.9%和50.3% [4] - 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240.6%,环比下降60.8% [4]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244.3%,环比下降78.2% [4] - 单车盈利1.09万元,同比增长468.6%,环比下降26.9% [5] - 净利率3.9%,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 [5] 产品交付与结构 - Q1问界品牌交付4.53万辆,同环比分别下降45.7%和53.1% [5] - M9交付2.33万台,同比增长117.4%,环比下降51.6% [5] - M7交付1.79万台,同环比分别下降74.3%和57.3% [5] - M9销量占比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ASP提升至42.3万元 [5] 财务指标 - Q1毛利率27.6%,同比提升6.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08个百分点 [5] - 销管研费用率分别为13.9%/3.4%/5.5%,同比分别提升1.1/1.7/1.9个百分点 [5] - 资产负债率76.83%,较2024年底87.38%明显改善 [6] - 引望10%股权已在Q1末完成过户,预计Q2起贡献投资收益 [6] 新品与订单 - 问界M8上市13天大定突破6万台 [6] - M9订单转化历程为86天取得大定6万台 [6] 资本运作 - 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联交所主板上市 [7] - 拟将IPO募资净额的70%用于研发投入,20%用于营销渠道和海外销售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6/142/185亿元 [8] - 对应PE为22/15/11倍 [8]
上海车展见证历史:从「西为中用」到「中为西用」,行业风向标携手Momenta
量子位· 2025-05-01 10:07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工业正经历从"技术输血"到"智能造血"的历史性转折,上汽大众与Momenta的合作标志着这一转变 [1][2][3][4] - 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开始反向输出至德、日、美等传统汽车强国,"中为西用"成为新趋势 [3][30][37][42] - 合资车企市场份额从2020年超60%下滑至2023年不足35%,智能化转型成为其重获增长的必选项 [35][36] 上汽大众的历史性转型 - 作为中国首家轿车合资企业(1984年成立),上汽大众桑塔纳国产化率从2.7%提升至90%,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发展 [11] - 累计产销量突破2800万辆,打造了桑塔纳、帕萨特、朗逸等多款经典车型 [11][13][16] - 2025年上海车展发布首款增程式概念车ID.ERA,搭载Momenta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开启智能化新篇章 [6][8][16] Momenta的技术优势 - 采用"一个飞轮两条腿"技术路线:数据驱动飞轮+量产辅助驾驶与Robotaxi业务协同 [20][22] - 即将推出基于强化学习的R6飞轮大模型,算法泛化能力超越传统模仿学习体系 [23][24][26][27] - 2024年上海车展期间与8大品牌(含上汽大众、通用别克等)达成合作,获得超130款定点车型(去年5倍) [29][32] 行业变革趋势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从2020年15%跃升至2024年55%,预计全年达65% [36] - 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形成"外溢效应",宁德时代(电动化)与Momenta(智能化)成为全球车企转型共识 [39][41][42] - 中国汽车工业从接受全球标准(桑塔纳时代)转变为制定全球标准(ID.ERA时代) [43][44]
博世发布辅助驾驶新方案 新产品矩阵即将投放市场
经济观察报· 2025-05-01 08:54
博世辅助驾驶新方案发布 - 公司发布全新辅助驾驶品牌"博世纵横辅助驾驶",涵盖基础版、升级版和至尊版三大产品线,形成完整覆盖SAE L2级的全系辅助驾驶矩阵 [1] - 纵横辅助驾驶至尊版是面向SAE L2级城区辅助驾驶市场的量产解决方案,基于双Orin-X的方案已于2023年底实现量产,2025年初推送两段式无图端到端 [2] - 基于Orin-Y的方案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Orin-Y售价比Orin-X低20%左右,定位为"入门级城区智能驾驶芯片" [2] - 2025年初推出基于端到端模型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年底将端到端模型拓展至高快路及城市记忆行车辅助驾驶方案 [2] - 公司正在研发视觉语言模型,提升辅助驾驶系统对语言与交通场景的理解能力 [3] 博世AI智能座舱平台 - 公司首展AI智能座舱平台,融合多个技术生态中的大语言模型,计划于2026年正式推出 [3] - 在中国市场获得首个具备舱驾融合能力的高性能座舱域控制器项目,支持AI功能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等多个系统功能集成于单个SoC芯片 [3] - 软件正成为智能辅助驾驶的核心驱动力,协调优化硬件功能,实现持续迭代、功能拓展与个性化服务 [3] 博世智能底盘和商用车解决方案 - 线控制动方面,BWA+ESP®10方案将在中国某主流主机厂的车型中应用 [4] - 本土研发的线控转向解决方案已获得三家中国主机厂订单,计划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开始量产 [4] - 推出全新的超级重卡和超级轻卡智能解决方案,分别面向长途重载运输和城市或短途物流配送两大应用场景 [4] - 自2025年初起对商用车业务进行战略重组,产品组合从多元化动力系统拓展至智能底盘、辅助驾驶与跨域软件平台 [4] 博世48伏低压电网解决方案 - 推出全新一代48伏低压电网架构解决方案 [4] - 预测未来三至五年内中国市场以48伏为主干低压电网、并辅以特定功能的12伏分支电网的车辆将逐步投入量产 [4] 博世业务表现 - 智能出行业务是公司最大业务领域,2024财年创造559亿欧元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近62% [4] - 2024年智能出行集团在华销售额增长4%至1166亿人民币,占全球智能出行业务销售额的1/4 [5] - 在中国获得的未来五年新业务中有65%与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 [5]
赛力斯(601127):业绩符合预期,M8大定表现亮眼
东吴证券· 2025-04-30 19: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M8大定表现亮眼,问界品牌锚定高端,品牌势能继续向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5,842|145,176|152,072|185,130|210,825| |同比(%)|5.09|305.04|4.75|21.74|13.8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450)|5,946|9,614|14,201|18,528| |同比(%)|-|-|61.69|47.71|30.4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50)|3.64|5.89|8.69|11.34| |P/E(现价&最新摊薄)|-|34.83|21.54|14.58|11.18|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26.79元,一年最低/最高价70.24/149.89元,市净率8.96倍,流通A股市值207,094.49百万元,总市值207,094.49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4.16元,资产负债率76.83%,总股本1,633.37百万股,流通A股1,633.37百万股 [6] 2025Q1业绩情况 - 营收191.5亿元,同环比分别 - 27.9%/-50.3%;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环比分别 + 240.6%/-60.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环比分别 + 244.3%/-78.2% [8] 营收层面 - Q1问界品牌交付4.53万辆,同环比分别 - 45.7%/-53.1%,因春节假期和新品切换期影响;M9交付2.33万台,同环比分别 + 117.4%/-51.6%,M7交付1.79万台,同环比分别 - 74.3%/-57.3%;产品销量结构改善,M9销量占比环比 + 1.7pct,Q1单季度ASP提升至42.3万元,同环比分别 + 32.6%/+6% [8] 毛利率 - Q1毛利率27.6%,同环比分别 + 6.10/-1.08pct,问界位居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第一梯队,毛利率维持高位 [8] 费用率 - Q1销管研费用率分别为13.9%/3.4%/5.5%,同比分别 + 1.1/+1.7/+1.9pct,环比分别 + 0.4/+0.0/+2.3pct,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8] 净利润 - 合并报表口径单车盈利1.09万元,同环比分别 + 468.6%/-26.9%;净利率为3.9%,同环比分别 + 3.1/-1.0pct [8] M8情况 - 截至4月29日(上市约13天)问界M8大定已突破6万台,M9 86天取得大定6万台 [8]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负债率76.83%,与2024年底87.38%相比改善较多,因持续盈利和发行股份购买股权;引望10%股权Q1末完成过户,预计25Q2起贡献投资收益 [8] 公司筹划事项 - 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股票并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4/28已提交港股招股书,拟将IPO募资净额的70%用于研发投入,20%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8]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65,998|88,314|114,904|137,036|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28,366|27,616|28,210|29,163| |资产总计(百万元)|94,364|115,930|143,114|166,199| |流动负债(百万元)|76,265|81,762|99,578|110,673|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6,194|7,222|8,672|9,925| |负债合计(百万元)|82,458|88,983|108,249|120,598|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2,264|28,622|37,846|49,87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359)|(1,675)|(2,981)|(4,27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1,906|26,947|34,865|45,601|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94,364|115,930|143,114|166,199|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45,176|152,072|185,130|210,825|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07,210|110,503|134,134|151,134|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888|4,073|4,958|5,646| |销售费用(百万元)|19,184|19,769|22,493|25,404| |管理费用(百万元)|3,547|3,346|3,703|4,217| |研发费用(百万元)|5,586|5,627|6,665|7,168| |财务费用(百万元)|(295)|(317)|(356)|(416)|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1,068|1,174|1,292|1,421|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10|800|1,200|1,700|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101|19|22|20| |减值损失(百万元)|(2,296)|(2,060)|(2,045)|(2,106)|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4|4|4|8| |营业利润(百万元)|4,942|9,009|14,006|18,716|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9|10|11|12| |利润总额(百万元)|4,951|9,019|14,017|18,728| |减:所得税(百万元)|211|721|1,121|1,498| |净利润(百万元)|4,740|8,297|12,896|17,230|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206)|(1,317)|(1,305)|(1,29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946|9,614|14,201|18,528|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3.64|5.89|8.69|11.34| |EBIT(百万元)|6,302|8,701|13,661|18,312| |EBITDA(百万元)|10,676|12,457|17,296|22,132| |毛利率(%)|26.15|27.33|27.55|28.31| |归母净利率(%)|4.10|6.32|7.67|8.79| |收入增长率(%)|305.04|4.75|21.74|13.88|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42.72|61.69|47.71|30.47|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2,515|8,951|24,351|22,29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6,509)|(7,711)|(8,470)|(8,396)|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4,167)|8,952|(3,818)|(5,295)|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854|10,192|12,063|8,599|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4,374|3,756|3,635|3,820| |资本开支(百万元)|(6,989)|(6,407)|(5,695)|(6,005)|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11,862|(4,646)|6,807|609| |每股净资产(元)|8.12|17.52|23.17|30.54|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633|1,633|1,633|1,633| |ROIC(%)|43.43|33.08|33.54|34.95| |ROE - 摊薄(%)|48.48|33.59|37.52|37.15| |资产负债率(%)|87.38|76.76|75.64|72.5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34.83|21.54|14.58|11.18| |P/B(现价)|15.61|7.24|5.47|4.15| [9]
为什么尚界不止是一个 “新品牌”?
晚点LatePost· 2025-04-30 17:22
华为与上汽合作推出尚界品牌 - 华为与上汽首次联袂亮相上海车展,合作推出鸿蒙智行的第五个品牌"尚界",定位20万元级主流市场,采用华为智选车合作模式[2] - 尚界首期投入60亿元打造超级工厂,组建超5000人专属团队,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表示将"All in 尚界",拿出最好资源支持[2] - 华为通过鸿蒙智行主导产品设计、定义、定价及销售,已打造多款热销车型;上汽是中国连续18年销量第一的汽车集团[3] 20万元级汽车市场机遇与挑战 - 20万元级"黄金价格带"燃油车仍占较大份额,月销过万电动车型稀少,主要因电池成本高企及智能化功能下放困难[4] - 中国消费者购车偏好快速向国产新能源倾斜,对智能辅助驾驶需求强烈,但市场缺乏合适产品[4] - 随着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成熟及成本降低,预计将有新电动车型在该市场树立标杆[4] 爆款车型的成功要素 - 问界M9成交均价超50万元,连续10个月销量破万,全量搭载华为顶级解决方案[4] - 小米SU7累计交付23万辆,销量表现优于特斯拉Model 3,在纯电中型轿车细分市场创造纪录[4] - 特斯拉Model Y满足中产电动车需求,理想ONE通过增程式技术消除里程焦虑,均以差异化体验赢得市场[4] 尚界的竞争优势 - 尚界是鸿蒙智行"底子最好的一界",融合华为智能化技术与上汽70年造车底蕴[6][8] - 采用华为家族化设计语言,搭载全向主动安全能力及乾崑智驾ADS 4,提供鸿蒙座舱等前沿技术[8] - 鸿蒙智行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0多城市、超1000家门店,为尚界提供渠道支持[8] 合作双方资源整合 - 上汽拥有成熟供应链体系,包括华域、延锋等零部件龙头企业,并吸收德系/美系制造工艺[8] - 华为对产品要求严苛,在合作中拥有绝对话语权;上汽视此次合作为"第二次合资",愿向华为学习[8] - 双方理念高度一致,均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尚界品牌DNA体现"用户至上"核心价值[5]
微软进一步放缓AI基建投入;保时捷否认在华停售电动车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4-30 17:22
报道称微软再次放缓数据中心投资。 部分中国供应商按原价恢复向美国供货。 早前沃尔玛等美国大型零售商已经发出发货通知,愿意承担关税。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些中国供应 商已经恢复向美国发货,仍按照加征关税之前的价格。但在竞争更激烈的服饰行业,有供应商收到 市场调研机构 Semianalysis 称,过去两个季度,微软放弃远超 2GW 的数据中心租赁合同。此外, 微软还在冻结 1.5GW 近期自建数据中心项目——这些项目原计划在 2025 年和 2026 年投入使用。 数据中心的功耗越大,算力越强。作为对比,马斯克旗下 xAI 建设的 20 万张 GPU 数据中心,功 耗大约 0.5 GW。该报告称,微软放缓数据中心投资与 OpenAI 转向与甲骨文合作、微软的 AI 服务 推广缓慢等因素有关。 保时捷称在华停售电动车是误读。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博穆透露,"未来两到三年内,保时捷可能停止在中国市 场销售电动汽车。" 对此,保时捷 29 日在发给我们的回应中表示,"这是误读,保时捷在中国仍将 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动化进程,也将加快提供产品数智化本土解决方案。我们下一款纯电车型将是全 新的纯电动 Cayenn ...
为家庭用户带来更多智能化体验 理想汽车两款增配车型正式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30 15:10
文章核心观点 理想汽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发布新车型及版本并开启订购或预订,同时自研操作系统部分模块代码开源 [1] 分组1:新车型发布及价格 - 理想汽车发布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和理想L6智能焕新版 [1] - 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全国统一零售价55.98万元,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全国统一零售价52.98万元,两款车型即日起开启订购 [1] - 理想L6智能焕新版全国统一零售价24.98 - 27.98万元,即日起开启预订 [1] 分组2: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特点 - 二排配备两把零重力旋转座椅,旋转45度方便上下车,旋转90度解决儿童座椅拆装不便,单侧180度旋转形成“对坐亲子模式” [3] - 新增前排静音电动门,采用无级阻尼设计,具备智能助力和防摔门设计,可任意角度悬停 [3] - 全车采用11块双层夹胶玻璃,升级RNC主动路噪消除功能,40公里/小时通过水泥路时第三排噪声降低3.8分贝 [3] - 辅助驾驶升级NVIDIA Thor - U芯片,算力达700TOPS,未来支持运行VLA司机大模型 [3] 分组3:理想L6智能焕新版特点 - 全系标配ATL全天候激光雷达,AD Pro辅助驾驶升级地平线征程6M芯片,AD Max高级辅助驾驶升级NVIDIA Thor - U辅助驾驶芯片 [5] - 理想L6 Pro智能焕新版主动安全能力提升,雨夜湿滑路面可从120公里/小时刹停,新增自动紧急转向(AES)功能 [5] - 全系标配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AES)功能,夜间可连续避让障碍物,工作速度最高支持120公里/小时 [5] - 新增外观颜色天青色特别版珍珠漆、全新黑棕双色内饰选项和全新设计的20英寸、21英寸轮毂 [5] 分组4:操作系统开源 - 理想汽车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部分模块代码于4月23日登陆官网“开源社区”,未来定期发布新模块 [7]
2025上海车展的一些小感受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30 14:15
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显示汽车行业正从流量营销回归技术本质,智能驾驶宣传更严谨,强调"辅助"功能并加强安全性教育[4] - IT跨界带来的新鲜感消退,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发展模式[2] -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本土化加速,Momenta、地平线等本土服务商获广泛合作,外资品牌如奔驰宝马加快技术适配中国道路[5][6] - 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成为新焦点,小鹏、峰飞航空等展示eVTOL产品,政策推动低空经济发展[10] 外资车企动态 - 奔驰全球首发纯电CLA,宝马推出中国专属iX3L,外资车企将电动车置于展台C位[7] - 丰田本土化率达87%,设立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研发权限全面下放中国团队[7] - 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开展平台合作,技术主导权向中方倾斜[7] - 外资车企通过腾讯、阿里等本土科技企业构建生态合作,如奔驰合作腾讯开发沉浸式导航[7] 供应链变革 - 超50家零部件供应商首次单独参展,展位紧邻整车企业,15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零部件百强[9] - 国产供应链全产业链崛起,覆盖从原材料到整车的完整环节[9] - 供应链展区面积达10万平方米,1200余款国产芯片集中亮相,芯片企业与智能化趋势深度绑定[11] - 宁德时代、延锋、均胜电子等企业在细分领域形成技术优势[9] 技术发展 - 工信部新规促使车企规范智驾宣传,现场未见"高阶智驾"等违规表述[4] - 多家车企推出AI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提升消费者技术信任度[4] - 本土化智驾系统针对中国复杂路况优化,表现优于特斯拉FSD初期版本[6] - 端到端大模型、AI定义汽车等技术热词与芯片创新密切相关[11] 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在电动化领域领先,但传统汽车技术仍与外资存在差距[12] - 外资车企通过深度本土化弥补电动化短板,如丰田CLTC续航超600公里车型[7] - 供应链企业面临研发投入压力,资金实力不足可能影响技术迭代速度[12] - 行业呈现"智能化平权"趋势,中外企业竞合关系重构[11][12]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17周):上海车展新车密集发布,多部门推动智能辅助驾驶规范化【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30 12:07
月度产销数据 - 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 [2] - 1-3月累计销量512.7万辆,同比增长6.0% [2] - 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12.8万辆,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35.9% [2] - 1-3月新能源累计批发284.7万辆,同比增长42.8% [2] - 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75.0万辆,新能源预计90.0万辆 [2] 周度数据 - 4.14-4.20国内乘用车上牌38.70万辆,同比+9.4%,环比+12.1% [2] - 同期新能源乘用车上牌20.43万辆,同比+28.9%,环比+10.9% [2] - 4月累计(4.7-4.20)国内乘用车上牌73.22万辆,同比+10.3% [2] - 同期新能源累计上牌38.85万辆,同比+27.7% [2] 市场行情 - 本周CS汽车上涨4.98%,CS乘用车上涨3.77%,CS商用车上涨2.26%,CS汽车零部件上涨6.72% [3] - 电动车上涨3.53%,智能车上涨3.25%,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38% [3] - CS汽车年初至今上涨6.99% [3] 成本与库存 - 浮法平板玻璃、铝锭类、锌锭类价格同比-23.2%/-3.2%/+0.6%,环比+1.4%/-5.2%/-5.5% [3] - 3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4.6%,同比降3.7个百分点,环比降2.3个百分点 [3] 行业动态 - 地平线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与奇瑞达成量产合作 [7] - 特斯拉计划6月在得州投放RoboTaxi,Optimus机器人目标年产100万套 [8] - Momenta预计2025年底试运行Robotaxi,采用无图技术降低成本 [11] - BYD入股机器人触觉感知企业帕西尼 [12] - Stellantis与零跑汽车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生产,初始投资500万欧元 [7] 新车发布 - 极氪007GT上市,限时售价19.99万-22.99万元 [4] - 问界M8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32000台,享界S9增程版CLTC续航1355公里 [5] - 方程豹钛3上市,起售价13.38万元 [6] - 上海车展亮相车型:零跑B01、极氪9X、日产N7、仰望U8L等 [9] 政策与规范 - 工信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要求车企明确功能边界 [13] - 公安部警示车企不得虚假宣传辅助驾驶功能,违者或面临刑责 [13] - 中汽协发布倡议书规范驾驶辅助宣传 [13] 上市车型梳理 - 领克900(33.0-43.5万元)、小鹏P7+(18.68-20.88万元)、阿维塔06(20.99-27.99万元)等 [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