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股指期货全面贴水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吗?
私募排排网· 2025-05-29 15:52
股指期货基差管理现状 - 2024年以来股指期货基差管理成为量化交易难题 沪深300 中证500 中证1000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分别达11.08% 19.08%和23.43% [2] - 小盘股贴水现象有向大盘股蔓延趋势 显示机构交易者做空力量持续 [2] 分红对大盘股贴水影响 - 上证50和沪深300大幅贴水主要受6-7月上市公司分红季影响 未剔除分红的年化升贴水率在50个交易日内季节性扩大 [4] - 剔除分红后上证50和沪深300当季股指期货年化对冲成本分别为-0.27%和2.86% 实际冲击有限 [4] 小盘股贴水现象分析 - 中证500和中证1000股指期货部分合约基差达历史低位 反映机构资金对小盘指数风险偏好持续下降 [6][7] - 量化中性策略产品存量规模较大 2020年以来备案的767只中性策略产品申购量在2024年4月达近六年高位 [7][8] 市场风格转变影响 - 3月下旬市场风格转向中特估大蓝筹 宏观政策强化机构对稳增长资产需求 [10] - 证监会推动公募高质量发展方案可能提升被动指数型和价值风格产品权重 压制小盘成长股偏好 [10] 量化策略影响评估 - 当前环境与2024年1月小盘股崩溃行情不同 DMA高杠杆产品和场外期权敲入风险已显著降低 [11][13] - 高基差成本可能侵蚀中性策略alpha收益 期现套利策略反套开仓收益确定性低于正套 [13] - 量化多头策略持有股指期货多单可能小幅增厚超额收益 [13]
卷卷卷,A500系列产品再出pro新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09:17
中证A500指数核心价值 - 中证A500指数被誉为A股"尖子班"和本土版"标普500",覆盖全部中证二级行业及97%三级行业,成分股包含各行业龙头,实现"龙头荟萃" [3][4] - 指数采用国际通用"行业均衡"编制方案,引入互联互通和ESG筛选机制,符合海内外机构投资者偏好 [4] - 与沪深300相比,中证A500在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权重减少11.5%,超配军工、医药、电新、TMT等新兴行业,行业分布与A股整体更一致 [6] 历史表现与市场适应性 - 截至2025年5月26日,中证A500基日以来累计涨幅353.2%,显著跑赢沪深300(286%)和中证800(316%) [8] - 成长风格占优时(2020-2021年)年均超额收益达4.94%,价值风格主导时(2022-2024年)年均仅跑输沪深300约0.89%,展现跨周期适应能力 [10] -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PE_TTM 14.49(46.2%分位数),PB 1.46(12.32%分位数) [13] 中证A500增强ETF产品优势 - 国泰中证A500增强ETF(159226)管理费仅0.5%,低于同类增强型基金0.55-1.75%的费率区间 [15][16] - 支持二级市场日内交易,每日披露持仓(传统增强基金仅季度/半年披露),透明度显著提升 [17] - 国泰旗下增强ETF历史业绩突出:300增强ETF规模19.81亿,1000增强ETF和上证综指ETF连续每年跑赢基准 [18] 产品特性对比 - 指数增强ETF日均跟踪偏离度目标0.35%,年化跟踪误差6.5%,介于传统ETF(0.2%/2%)与场外增强基金(0.5%/7.75%)之间 [15] - 申赎方式支持实物/现金,与传统ETF一致,而场外增强基金仅支持现金申赎 [15]
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1:49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A500指增,扩位简称A500增强ETF [16][20] - 基金类型为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 [3][20] - 基金代码为563630,认购代码为563633 [20] - 基金托管人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管理人为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3] - 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为20亿元人民币 [6] 募集安排 - 募集期为2025年6月11日至2025年6月20日,可通过网上现金认购和网下现金认购两种方式参与 [2][21] - 网上现金认购以基金份额申请,每笔认购份额需为1,000份或其整数倍 [10] - 网下现金认购通过基金管理人办理需5万份以上,通过发售代理机构办理需1,000份或其整数倍 [10][29] - 基金最低募集份额总额为2亿份,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且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方可成立 [19][22] 投资策略 - 基金标的指数为中证A500指数,采用增强策略进行投资 [8] - 投资目标是在有效跟踪标的指数基础上,通过量化策略精选个股增强并优化组合管理,力争获取超额收益 [16] - 指数样本空间由非ST、*ST的A股和红筹企业存托凭证组成,需满足特定上市时间要求 [9] - 选样方法包括剔除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证券,并考虑市值排名、行业分布等因素 [10][11] 认购费用 - 认购费率最高不超过0.80%,具体费率根据认购方式和金额不同有所差异 [25] - 网上现金认购佣金计算公式为:认购价格×认购份额×佣金比率 [26] - 网下现金认购费用计算公式为:基金份额发售面值×认购份额×认购费率 [27] - 举例说明:认购1,000份基金份额,按0.80%佣金比率计算需准备1,008.00元 [26] 账户要求 - 投资者需开立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账户或证券投资基金账户 [8][30] - 使用基金账户只能进行现金认购和二级市场交易,如需用股票参与认购需开立A股账户 [31] - 新开立账户需提前至少2个工作日办理,已开立账户需提前1个工作日办理指定交易 [32][33] 发售机构 - 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接受网下现金认购,发售代理机构接受网上现金认购和网下现金认购 [29] - 发售协调人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0] - 网上现金认购代理机构包括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及上交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 [51]
【公募基金】权益市场遇阻力回调,关注短期逢低布局机会——公募基金量化遴选类策略指数跟踪周报(2025.05.25)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5-27 17:54
市场表现 - 本周A股受海内外事件及债券发行影响出现回落 上证指数接近前期高点后上行阻力增加 银行和红利等防御属性板块表现稳健 [2] - 海外市场因特朗普关税言论及美债发行遇冷高位小幅回落 美股受关税态度缓和影响出现反弹修复 [2][4] - 常青低波基金策略本周收益0.647% 超额收益0.249% 2025年以来累计收益9.264% 低波特性显著 [5][9] - 股基增强基金策略本周收益0.106% 2025年以来累计收益9.541% 超额表现需等待市场环境改善 [5][9] - 现金增利基金策略本周收益0.030% 累计超额收益0.408% 持续跑赢中证货币基金指数 [5][9] -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策略本周收益-0.412% 2025年以来累计收益27.696% 中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6][9] 策略配置观点 - A股科技成长板块快速反弹后回调 红利低波风格短期上行动力减弱 建议切换至更具弹性的股基增强策略 [3] - 海外市场关税风险逐步化解 美股基本面未现衰退 长期看好反转上行趋势 低仓位者可逢低布局 [4][6] - 常青低波策略2024年市场波动中回撤控制优异 兼具防御与进攻性 当前仍适合中长线资金配置 [10] - 股基增强策略与基准表现接近 待市场改善后弹性有望释放 风格均衡及选股能力为关键优势 [12] - 现金增利策略通过双重筛选持续跑赢基准 累计超额0.39% 为现金管理提供有效工具 [14] - 海外权益组合受益美联储降息及AI科技带动 全球化配置可增厚收益 [15] 组合构建逻辑 - 主动权益基金采用持仓与净值双维度因子构建低波组合 聚焦回撤和波动率指标的延续性 [18][20] - 股基增强策略通过拆分行业Beta与选股Alpha 优选超额收益持续的基金经理 [21] - 货币基金筛选体系综合费率、久期、杠杆及风险指标 优化现金管理收益 [22] - QDII组合基于动量反转因子剔除超买指数 配置上升动能强的海外市场 [19][23]
公募基金量化遴选类策略指数跟踪周报(2025.05.25):权益市场遇阻力回调,关注短期逢低布局机会-20250527
华宝证券· 2025-05-27 15:13
报告核心观点 - A股受海内外事件、债券发行等因素影响上行遇阻回落,部分板块回调,银行、红利等防御板块表现稳健;海外市场受特朗普关税言论和美债发行热度不高等因素影响高位小幅回落 [3] - 量化策略配置观点为股基增强策略>常青低波策略>海外权益策略,A股短期回调消化风险,对A股持相对乐观态度,更具弹性的股基增强组合空间大,可将部分低波策略切换至增强策略;海外市场短期高波动,风险需关注,仓位低可逢低布局,仓位高可适当止盈,中长期看好美股反转上行 [4][5] - 权益基金策略中,常青低波基金策略本周收涨,表现稳健,值得配置;股基增强基金策略本周收涨,超额表现待市场转暖;现金增利基金策略本周收益优于基准,超额收益累积;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策略本周震荡收跌,中长期美股有望开启新行情,全球化投资有分散化配置价值 [6][7] 工具化基金组合表现跟踪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 - 长期保持低波特性,波动率与最大回撤优于中证主动式股票基金指数,减小组合净值波动同时保持不错收益 [14] - 自2023年7月31日策略运行以来,低波动和小回撤属性延续,2024年初大幅波动行情中回撤低,反弹行情中涨幅不错,兼具防守与进攻性 [14]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 - 策略开始运行时间短,表现与中证主动式股票基金指数接近,当前挖掘潜在个股价值难显现,市场环境改善后弹性更强,较弱市场环境下与基准走势相近 [16] 现金增利基金组合 - 在风险剔除和打分优选双重筛选下持续跑赢比较基准,自2023年7月底策略运行以来超额收益累计叠加超0.39%,为现金管理优选货币基金提供参考 [17]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 - 作为A股权益市场补充投资工具,自2023年7月31日以来,在美联储降息通道和人工智能带动下累积较高超额收益,全球化配置增厚权益投资组合收益 [20] 工具化基金组合构建思路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 - 以挑选具有长期稳定收益特征的基金为目标,在高权益仓位主动管理基金中寻找业绩“常青树” [25] - 结合基金历史净值回撤和波动水平以及估值水平限制,从净值表现和持仓特征两个维度优选低波基金构建组合 [25]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 - 以完善不同风险偏好权益基金投资者需求为目标,构建风险波动等级较高且兼具进攻性的组合 [26] - 在主动管理权益基金中挖掘具有更强Alpha挖掘能力的基金经理配置,基于基金收益来源分析构建组合,回测区间持有期胜率优秀 [26] 现金增利基金组合 - 综合管理费率、托管费率、销售服务费率、久期水平、杠杆水平、机构持仓占比和偏离度等货币基金因子,构建优选体系,帮助投资者获取更高收益并减少波动风险 [27]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 - 基于海外国家或地区权益市场指数,根据长期动量和短期反转因子,剔除超买指数,选择上涨趋势且上升动能好的指数构建组合,为全球化投资提供辅助工具 [28]
市场风格切换迅速,上周FOF基金业绩波动加大,部分产品已修改业绩比较基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4:12
市场表现与FOF基金动态 - 上周A股市场呈现先扬后抑态势,上证指数下跌0.6%至3348.4点,深证成指下跌0.5%至10132.4点,创业板指下跌1.2%至2021.5点,医药生物、有色金属、汽车板块表现较好但此前一周表现欠佳 [1] - FOF基金业绩波动加大,前海开源裕泽定开以2.17%周收益率领跑,其重仓的国泰黄金ETF、华安黄金ETF等资产此前表现不佳但上周反弹 [2] - 权益类FOF表现突出,科技主题配置基金阶段性领先,本周新基金募集数量达37只,环比增长48%,创近七周新高 [2] FOF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 证监会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今年以来超百只公募基金变更基准,其中FOF、混合型基金等多资产组合产品占比超90只 [6] - 浦银安盛养老目标日期2025、中欧预见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等FOF修改基准,调整方向侧重市场热点跟踪与业绩平衡 [7] 指数化投资机遇与策略 - 富国基金提出量化策略精选标的编制优质指数为未来方向,港股互联网、创新药、智能车、新消费及红利资产五大赛道成长动能强劲 [8] - Smart Beta策略通过透明规则整合低估值、高盈利质量逻辑,富国800现金流ETF等产品兼具低成本与风格稳定优势 [8] 板块轮动与基金表现 - 市场热点轮动迅速,北证50、微盘股指数前期表现优异但上周回落,部分前期回落的基金如金鹰优选配置三个月持有A上周收益达1.928% [1][4] - 混合型FOF中前海开源裕源、中信建投睿选6个月持有A等周收益率均超1.5%,工银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收益1.466% [4][5]
ETF周观察第79期(5.19-5.23)
西南证券· 2025-05-26 12: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落地,债券类ETF获资金流入;“第十二届富国论坛”量化投资分论坛探讨ETF投资机遇与策略;上周各类资产指数、ETF规模、成交、业绩等表现有差异,且有新ETF上市和成立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ETF与指数产品关注热点 - 5月20日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央行下调LPR10个基点,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资金流向债券类ETF,如上证公司债ETF等资金流入超10亿 [2][15] - 5月23日“第十二届富国论坛”量化投资分论坛探讨ETF投资机遇,指出中国ETF创新核心、智能化升级趋势,强调港股市场机遇和Smart Beta策略优势,提及工具化配置创新及AI驱动ETF发展趋势 [3][16] 上周市场表现回顾 主要大类资产指数表现 - 境内权益类宽基指数全数下跌,上证50、沪深300等分别下跌0.18% - 1.47%;债券类资产指数有涨有跌,中债-总财富(3 - 5年)指数等有不同涨跌表现;境外权益类资产指数有涨有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等有不同涨跌;商品类资产指数有涨有跌,COMEX黄金等上涨,NYMEX WTI原油等下跌 [4][17] 申万一级行业表现 -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有涨有跌,医药生物、综合、有色金属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78%、1.41%、1.26%,计算机、机械设备、通信跌幅居前,分别下跌3.02%、2.48%、2.31% [19] 估值情况 - 上周主要权益类宽基指数估值分位数全数下跌,创业板指、沪深300等分别下跌0 - 1.85pp;申万一级行业估值分位数多数下跌,家用电器、医药生物、银行上升,非银金融、机械设备、通信下跌 [23][27] ETF规模变动与成交情况 ETF规模变化 - 上周非货币ETF规模增加 - 153.24亿元,净流入 - 71.53亿元。股票型ETF规模增加 - 267.58亿元,净流入 - 115.96亿元;商品型ETF规模增加54.32亿元,净流入 - 4.75亿元;债券型ETF规模增加108.46亿元,净流入106.62亿元;跨境港股ETF规模增加 - 14.38亿元,净流入 - 34.07亿元;跨境非港股ETF规模增加 - 34.06亿元,净流入 - 23.37亿元 [32] - 权益类宽基ETF中,恒生指数主题板块ETF规模增加最多为2.22亿元,中证A500主题板块ETF规模减小最多为 - 44.0亿元;科创50主题板块ETF资金净流入最多为12.56亿元,中证A500主题板块ETF资金净流出最多为 - 39.68亿元 [32] - 分行业板块,A股战略地域板块ETF规模增加最多为 - 3.74亿元,A股科技板块ETF规模减小最多为 - 29.05亿元;A股科技板块ETF资金净流入最多为20.14亿元,A股医药生物板块ETF资金净流出最多为 - 28.84亿元 [36] - 分主题,资金净流入前5的主题是国防军工主题ETF等,资金净流出前5的主题是医药生物主题等;连续两周净流入前五的主题总流入额达107.08亿元,连续两周净流出前五的主题总流出额达 - 327.87亿元 [36][38] - 单一ETF资金流入情况,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资金净流入最多为20.28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资金净流出最多为15.11亿元 [41] ETF成交情况 - 相比于上上周,上周日均成交额提升最大的跨境非港股ETF为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跨境港股ETF为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股票型ETF为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商品型ETF为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债券型ETF为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 [45] ETF业绩表现 - 上周跨境非港股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表现最好( + 7.99%),跨境港股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表现最好( + 8.24%),股票型ETF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表现最好( + 6.63%),商品型ETF华安黄金ETF表现最好( + 3.86%),债券型ETF鹏扬中债 - 30年期国债ETF表现最好( + 0.31%) [8][48] ETF融资融券情况 - 上周融资买入总额为492.49亿元,较上上周减少152.55亿元;上周融资卖出总量为2.33亿份,较上上周减少0.12亿份 [51] 当前ETF市场规模 - 截至2025 - 05 - 23,市场有1164只上市交易ETF,规模合计40944.87亿元。股票型ETF中规模指数ETF规模最大为22161.43亿元,其次是主题指数ETF,规模为4539.48亿元 [53] - 52家基金公司管理ETF,非货币ETF管理规模前十、前二十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累计占比分别达80.09%、95.46%,前5的基金公司为华夏基金等 [57] - 分板块,A股科技和A股大金融规模最大,分别为2185.12亿元和1159.51亿元;分主题,沪深300主题和中证A500主题规模最大,分别为10530.65亿元和2083.86亿元 [60] ETF上市与发行情况 - 上周3只ETF上市交易,新成立18只ETF,除中航中债 - 投资级公司绿色精选指数A和天治中债0 - 3年政策性金融债A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外,其余为被动指数型基金 [9][62] - 5月以来,19只ETF基金产品发售,发行规模为70.21亿元 [63]
通过量化策略深耕红利资产
中国证券报· 2025-05-26 05:09
公司概况 - 星阔投资成立于2020年9月,创始人邓剑为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硕博连读的"学术派"代表,深耕量化投资领域十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使用AI进行策略开发的研究者之一 [1] - 公司成立初期聚焦股票量化阿尔法策略,2021年末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元,近年来位列国内量化行业中坚梯队 [1] - 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创新的投研体系",通过流程化、协作化的团队结构和机制提升策略研发效率,采用PM制与流水线相结合的模式激发团队积极性并优化算法 [2] 投研体系与策略表现 - 公司策略迭代速度达每两到三周一次高频更新,实盘因子库积累超3万个有效因子,其中基本面因子与另类因子合计占比超40% [2] - 策略换手率降至中频水平,与监管倡导的"中长期价值投资"方向契合,不追求短期爆发收益,注重可复制、可持续的阿尔法 [2] - 2024年红利低波100指增策略表现行业领先,超额收益显著,其底层逻辑为政策引导、市场环境与量化策略的共振 [2][3] 红利策略优势与市场环境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累计分红超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红利低波资产配置价值提升 [3] - 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而红利低波100指数股息率超6%,近十年复合增长率达10.34%,最大回撤仅为沪深300指数一半 [3] - 公司红利指增策略通过量化模型融合量价、基本面和另类数据因子,超越指数本身的稳健收益特性,具备高股息、低回撤、抗跌性强等优势 [3] 行业竞争与发展路径 - 未来量化行业竞争聚焦三大维度:技术基础设施、数据与算法融合创新、组织韧性与人才密度 [4] - 公司发展路径锚定三大方向:1) 加大AI算力、另类数据与低延迟交易系统投入,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策略平台 2) 构建低波指增、复合策略等"全天候"策略矩阵 3) 强化合规风控,践行长期主义价值观 [4][5] - 公司反对短期择时交易,强调红利策略的核心优势在于低波动性与长期稳健增长,需耐心持有 [4]
“私募分红王”最新业绩揭晓!钧富、衍复、蒙玺等领衔!连续五年分红产品仅14只!
私募排排网· 2025-05-24 16:58
私募基金分红概况 - 2024年A股合计分红金额超2.39万亿,创历史新高 [2] - 3938只私募产品中,920只在2024年分红,占比23.36% [2] - 钧富投资以17只分红产品数量位居榜首,衍复投资(12只)、深圳善择私募(11只)分列二、三位 [2] 百亿私募分红表现 - 429只百亿私募产品中59只分红,占比13.75% [6] - 衍复投资(12只)、天演资本(7只)、博润银泰投资(6只)分红产品数量领先 [6] - 分红产品近1年平均收益21.05%,衍复专享小市值指数增强1号近1年收益居首 [6][8] - 君之健渐进1号单份额分红金额最高 [9] 50-100亿私募分红表现 - 272只产品中44只分红,占比16.17% [9] - 润洲私募以8只分红产品领先,禅龙资产、平方和投资等各有4只 [9] - 分红产品近1年平均收益15.33%,平方和鼎盛中证2000指数增强21号A期收益居首 [10] - 蒙玺国证2000指数量化1号B类份额单份额分红金额最高 [11] 20-50亿私募分红表现 - 406只产品中146只分红,占比35.96% [12] - 钧富投资(17只)、深圳善择私募(11只)、前海国恩资本(10只)分红产品数量领先 [12] - 分红产品近1年平均收益18.22%,深圳善择私募债券增强产品收益居首 [13] - 钧富黄金增强2号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2024年分红两次 [14] 10-20亿私募分红表现 - 413只产品中101只分红,占比24.46% [15] - 浩坤昇发资产(6只)、明睿(北京)私募(5只)分红产品数量领先 [15] - 分红产品近1年平均收益21.66%,明睿Build复合策略产品收益居首 [17] - 深圳泽源致诚贝特量化1号A类份额单份额分红金额最高 [18] 5-10亿私募分红表现 - 559只产品中150只分红,占比26.83% [18] - 北海恒睿信私募(7只)、华博万里(6只)分红产品数量领先 [18] - 分红产品近1年平均收益20.03%,翰荣安晟进取一号B类份额收益居首 [20] - 日青木化历帆溢诚单份额分红金额最高 [21] 0-5亿私募分红表现 - 1654只产品中420只分红,占比25.39% [21] - 隆翔资产(7只)、厦门市信实资产(6只)分红产品数量领先 [21] - 分红产品近1年平均收益25.58%,杭州凌瀚套利一号收益居首 [22] - 全成正宇A类份额单份额分红金额最高 [22]
“数着BP收蛋”固收投研团队苦练交易内功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05:58
债券市场环境变化 -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震荡幅度加大 受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强化 外部环境动荡 市场情绪波动 政策预期摇摆等多因素共振影响 [1] - 超过三分之二的中长期纯债基金一季度回报率为负 部分基金经理从业多年首次遇到季度零收益情况 [1] - 票息收益被不断压缩 通过利率下行获取可观收益变得不现实 择时交易成为重要手段 [1]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调整 - 信用下沉策略性价比走低 交易成为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1] - 市场要求将操作周期放长或通过把控久期等策略捕捉短期机遇 交易能力重要性凸显 [1] - 部分债基基金经理交易水平不足 研究员时期缺乏相关训练 市场环境变化暴露短板 [2] 投研能力提升措施 - 构建完善债市投资框架 全面考量经济基本面 资金面 债券供需 投资者行为等六大因素 [2] - 持续构建预测性和领先性指标 跟踪物价相关因素 提高CPI PPI等经济数据预测准确性 [2] - 补充研究人员队伍 扩展债券池 采购先进投研软件 利用大数据提升研究效率 [2] 量化策略应用 - 监控全市场债基久期中位水平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演算确定投资账户久期区间 [2] - 样本量增加使不同类型债券基金久期暴露估算更准确 [2] - 采用情景分析+市场预期博弈+微观结构定价模式 预设宏观剧本并量化概率分布 [2] 市场趋势研判 - 债市或呈现窄幅震荡格局 需等待国内对冲政策落地 对2025年市场维持小幅震荡预判 [3] - 债务化解 房地产去库存 出口压力等因素使债市基本逻辑未根本变化 趋势仍在持续 [4] - 央行政策导向和利率调控成为关键因素 需密切关注并适时调整策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