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总票数近50万!“2025中国创新IC-强芯评选”网络投票最后一天!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4 11:05
评选活动概况 - 活动访问量突破60万 总票数近50万 网络投票进入最后一天 [1] - 专业评审团已接收全部申报资料 部分评委完成评审工作 最终结果综合网络投票 专业评审打分及现场展示评定 [1] - "强芯评选"定位为国产IC权威推优平台 目标包括鼓励设计创新 推动国芯国用 促进整机联动 加速成果转化 [1] 申报情况 - 2025年度评选共吸引102家优秀企业申报 提交141款前沿芯片产品 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 较去年稳步增长 [1] 奖项设置 - 保留潜力新秀 创新突破 优秀芯擎 强芯领航四大经典奖项 新增设生态贡献奖 专门表彰EDA与IP企业对国产IC生态建设的贡献 [1] - 所有获奖产品将于7月11-12日苏州ICDIA创芯展集中展示推广 [1] 后续传播 - 申报产品将汇编成《中国创新IC-强芯手册》 面向参展观众及关键整机终端用户精准发行 作为中国芯实力展示的年度名片 [1]
武汉出台人形机器人产业新政 聚焦三类场景应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23:36
武汉人形机器人产业政策 - 武汉市政府公布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 重点推动危特行业、制造行业、民生行业三类场景应用 [1] - 武汉市已拥有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 建成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提供数据采集、技术验证、场景试验等"一站式"服务 [1] - 政策聚焦平台聚势、场景示范、整机领航、部组件筑基、生态培育五大专项行动 构建"产业有配套、研发有平台、应用有场景、融资有渠道、人才有保障"的体系 [1] 应用场景与支持政策 - 重点应用场景包括危化品搬运、防爆排爆、救援救灾等危特行业 汽车、3C等制造行业 康养、教育、医疗、商业等民生行业 [1] - 对实现场景应用实行双边奖补 场景提供方按项目投入30%最高奖励100万元 产品提供方按研发投入20%最高奖励100万元 [1] - 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整机企业 牵头成立市级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最高支持6000万元 [1] 产业推进措施 - 建设机器人企业训练场 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汽车、医药流通、智能家电等企业入企"实训" [2] - 在汽车、3C制造等领域打造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产线与标杆工厂 [2] - 武汉大学专家建议加快打通上游产业链和下游场景之间的瓶颈 [2] - 华中师范大学专家建议开展常态化路演 以"首发经济"收集市场反馈 提升产品竞争力 [2]
锂电产业链周记 | 亿纬锂能拟赴港二次上市 宁德时代申请强制执行中创新航致歉
新浪财经· 2025-06-13 21:34
智通财经记者 | 高菁 锂电产业链本周大事: 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同比增长68%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 测算,前4个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电池环节,1-4月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110GWh,新能 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184GWh。同期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1554亿元,同比增长25%。电池材料方面,1-4 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115万吨、76万吨、80亿平方米、47万吨,同比增长均超过 40%。电池级碳酸锂产量27万吨,同比增长60%,电池级氢氧化锂产量9万吨,同比下降14%。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 (微粉级)均价分别为7.4万元/吨和7.6万元/吨。 亿纬锂能筹划赴港二次上市 6月9日晚间,亿纬锂能(300014.SZ)披露,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亿纬锂能称,二次上市将进一步 提高其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亿纬锂能主营动 力、储能和消费电池,其中动力电池去年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九, ...
中策·观点丨从汽车圈“内卷”到新能源电池判决风波:法庭智慧的反思
财富在线· 2025-06-13 18:13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不正当竞争案 - 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中创新航2022年7月27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声明》构成商业诋毁,需在判决生效后15日内公开赔礼道歉并消除影响 [1] - 中创新航因此案已于2023年4月被执行222万元人民币 [1] - 案件引发对法律判决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深层思考,可能影响企业未来公开提出行业问题的意愿 [3] 汽车行业竞争冲突案例 - 长城汽车与吉利汽车高层公开指责比亚迪存在"恶意降价"、"拖延供应商账期"等行为,比亚迪回应称相关批评缺乏依据 [2] - 冲突促使工信部出台政策反对行业"内卷",要求企业公平竞争 [2] - 多家主机厂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 [2] 司法判决对行业生态的影响 - 严厉的司法裁决可能抑制企业公开批评行业问题的积极性,导致行业监督机制萎缩 [3] - 判决可能加剧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竞争紧张关系,双方此前已存在专利纠纷 [3] - 存在"法律武器化"风险,即企业将司法途径作为压制竞争对手的工具 [3] 司法智慧与产业发展的平衡 - 法院判决需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避免机械执行导致市场生态恶化 [4] - 理想的司法裁决应促进健康竞争,激发市场创新动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4][5] - 呼吁司法体系在裁判中更多考虑社会经济效果,服务于产业长期繁荣 [5]
41个项目签约4.5亿元 新疆电商资源对接活动成果丰硕
搜狐财经· 2025-06-13 18:10
电商资源对接活动成果 - 活动共达成41个签约项目,签约金额达4.5亿元,为新疆电商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 - 签约涵盖物流巨头与本地企业合作、跨区域供应链协同创新等领域,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新兴业态布局 [2] - 京东物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投资贸易促进中心签署"新疆优品"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新疆优质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2] - 淘天集团与巴州商务局、乌鲁木齐市商务局、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产业援疆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区域电商协同发展 [2] 物流与供应链合作 - 圆通快递与新疆果业集团签订物流快递合作协议,提升新疆电商物流效率 [3] - 新疆农牧投电子商务与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公司签订采购销售框架协议,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3] - 新疆直播电商联盟与轮台县杏子协会、昌吉州电商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直播电商与地方特色产业融合 [3] 名优特产品采购 - 重庆安特食品与吾夏供应链签订生猪分割产品采购销售协议 [4] - 沧州市鑫丰源红枣经销处与若羌县新疆弈德众诚特产签订红枣采购销售协议 [4] - 成都市蜜缘枣业与新疆且末小宛有机农产品签订红枣采购销售合作协议 [4] - 郑州诚信志远果业、沧州市果汇鲜商贸与新疆恩农恒辉农业科技签订库尔勒香梨、轮台白杏采购销售协议 [4] - 库尔勒金丰利冷藏与库尔勒阳辉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库尔勒香梨外贸出口采购销售协议 [4] - 南京农品汇商贸与新疆罗布村生物科技签订罗布麻原叶、黑枸杞、花茶、蜂蜜采购销售协议 [4] 行业影响 - 签约是新疆电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起点,将推动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4] - 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将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4] - 为新疆电商产业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人才高地 [4]
湖北英山:创新赋能特色产业 荒土地变身“聚宝盆”
中国发展网· 2025-06-13 17:36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 - 石头咀镇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如瓜果、药材和粮油,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民增收 [1][2][3][4] - 武显庙村采用"四统一"模式(统一项目、品种、耕种、经营)规模化种植八月瓜和甜南瓜,总面积达80亩,已吸引炎定、黄商2家商超提前预购 [1][2] - 大屋冲村、冯家畈村和周家畈村分别发展猕猴桃、葡萄无花果和桑葚产业,将荒废土地转化为"致富田" [2] 土地资源整合与规模化经营 - 武显庙村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最多时需要20多个劳动力进行种植管理,显著提升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2] - 老屋塆村郑志龙通过规模化经营,耕种面积达500亩,采用四季轮作和全程机械化种植,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和生产效率提升 [4] - 石头咀镇共有80多户粮油种植和农机大户,通过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解决传统农业"卖难"问题 [4] 传统产业升级与品牌打造 - 石头咀镇发挥药材之乡优势,推动茯苓、天麻等传统药材产业升级,余学东的农旺茯苓种植合作社年收入超百万元,带动500多户农户参与 [3] - 当地100多户中药材产业大户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品牌打造,形成特色产业链,吸引周边地区同行观摩合作 [3] - 特色农产品通过品质提升和品牌化运作,从"乡村土憨"变为市场"爆款",如八月瓜、甜南瓜凭借乡土气息成为商超"香饽饽" [1][2][3] 产业模式创新与协同发展 - 石头咀镇采用"合作社+产业大户+一般农户"模式,整合资源并吸引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3] - 郑志龙将农机合作社与种植合作社有机融合,实现粮油产业的现代化经营和协同发展 [4] - 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如立体布局、套作安排)和机械化生产,传统农业焕发新生,产品以"时代范儿"姿态走向市场 [4]
“粤”上新台阶|说起这件事,大湾区的“追星族”嘴角就压不住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3 16:12
住在大湾区、又爱追演唱会的你,或许这几年会有这样的新感受:追演唱会似乎不用像以前那样得见缝插针挤时间,瞅准机会飞往天南海北,很多顶级演 唱会的首站就开在"家门口"。拉开歌单,想听的新歌几乎很快能听到"现场版"。 这并非错觉。去年,广东省光是大型营业性演出场次就有546场,票房收入将近40亿元,双双位居全国第一。而今年前4个月,被誉为"中国演唱会第一 城"的广州,光是演出审批就达一千多宗;提出打造"演艺之都"愿景的澳门,"白天游景点,晚上看演出"已经成为"标配";在去年刚刚尝到音乐节人气"甜 头"的东莞更是不甘示弱,今年继续加码引进超级草莓音乐节;而深圳龙岗更是直接提出要打造"国际演艺IP产业高地"。 从广州海心沙万人合唱,到音乐节的新人专场门票场场售罄……在粤语"原乡"的大湾区,粤语歌之所以至今还能"粤"唱越响、现场一呼百应,这可不是偶 然,也不只是大湾区人本来就自带"爱看戏"的基因。更重要的是粤语音乐直到今天依然有着深厚的创新土壤。 新星、巨星同台飙歌,新歌、老歌同场唱响。"香港创作+内地制作+湾区市场"的新模式,正在让港乐打破传统的地域边界,再次唤醒湾区人的"港乐 DNA"。 来自中国香港的音乐人邓智伟说 ...
中信特钢(000708) - 000708中信特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3
2025-06-13 07:56
公司活动信息 - 活动类型为路演活动,于2025年6月12日下午14:30 - 16:5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2] - 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王海勇和证券事务代表杜鹤 [2] 行业与公司发展前景 - 钢铁行业面临环保政策趋严、国际贸易摩擦和技术创新压力等挑战,也迎来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回升、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合作机会等机遇 [2][3] - 汽车、机械、能源等传统领域对特钢需求将稳定增长,航空航天、核电、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对高性能、特殊用途特钢需求预计快速增长,中国特钢需求增长空间巨大,产业中长期前景向好 [3] - 公司聚焦特钢领域,构建“四足鼎立,一枝独秀”产业格局,关注客户需求,提供高端化等产品,打造“汽车、轴承、能源”三强品牌,深耕高端细分领域,强化综合竞争力,建设全球影响力领军企业,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打造特钢生态圈 [3]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订单充足,始终保持满负荷生产 [3] 公司市值管理与回购 - 公司管理层重视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做好经营管理,推动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互促进,提升投资价值和回报股东能力,积极与各类投资者沟通交流推介投资价值 [4][5] - 未来如有回购注销相关事项,将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书写“液体黄金”的产业发展故事(尝尝“中国新特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3 07:00
油橄榄产业发展概况 - 甘肃陇南被认证为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弱碱性土壤与北纬33°地理位置完美契合,气候条件优于湿度较高地区,利于油脂积累 [7] - 油橄榄产业历经50年发展,从试验种植到产业化升级,种植面积达117.35万亩,鲜果年产量6万吨,综合产值45亿元,基地规模、产量及经济效益均居全国首位 [7] - 产业覆盖44个乡镇,带动40余万群众增收,主产区人均产业收入超4000元,被命名为"国家油橄榄示范基地",武都区获"中国油橄榄之乡"称号 [7] 种植技术与品种优化 - 通过品种驯化,适生海拔从1200米提升至1600米,突破传统分布极限 [7] - 从最初引进的30个品种中淬炼出八大省级良种,包括莱星、豆果、阿尔波萨纳等,经过连续多年出油率、抗病性和丰产稳定性验证 [9] - 2022年开展航天育种合作,将油橄榄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进行空间诱变实验,并连续多年开展核辐射育种试验 [12] 生产加工与技术创新 - 橄榄油需在24小时内完成压榨,采用28摄氏度低温物理压榨技术,完整保留多酚等活性物质 [11][12] - 祥宇油橄榄公司日处理鲜果560吨,拥有3条进口冷榨线,氮气恒温储油库获评"北半球最佳储存技术",盲审评奖中获得88枚国际橄榄油大赛奖章 [11] - 成立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余项,完成科技成果30余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3] 经济效益与农户收益 - 农户潘志新种植7亩油橄榄,两吨果子可稳赚两万多元,种植省力且适合留守老人参与 [8] - 礼县通过政府补贴(每亩600元)和无人机运苗技术,使种植成本降低四成,成活率显著提升 [9] - 荒山改造成效显著,礼县3.6万亩荒山变身"绿色橄榄林",6130亩新栽计划正在推进 [9] 产品特性与市场认可 - 橄榄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普通植物油,含橄榄苦苷、羟基酪醇等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作用 [12] - 特级初榨橄榄油通过理化检测和品油师感官评审双重认证,最大程度保留活性成分 [12] - 产业创新联合体已申请专利、商标、地标等42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6篇 [13]
国产创新药为全球提供“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6-13 01:50
中国创新药国际化发展 - 国内药企凭借研发创新能力加速走向国际市场,为全球提供"中国方案" [1] - 国际医药巨头通过外部合作获取创新药管线以降低风险,中国因人才、临床和成本优势成为首选 [1] - 2024年全球在研药物管线中中国项目占比达26.7%,较2023年提升3.1个百分点,仅次于美国49.1% [1] - 2024年美国批准新药研究中超50%分子来自中国,行业进入"DeepSeek时刻" [1] 创新药交易模式争议 - 中国药企将管线交易给国际巨头被质疑为"卖青苗",因销售分成比例有限而跨国药企获利更大 [1] - 行业认为这是发展必要阶段,通过BD输血支持企业向全球"发"和"商"环节拓展 [2] - 百济神州、再鼎医药等企业在全球商业化中积累经验,将产生人才溢出效应 [2] 产业转型与竞争格局 - 中国创新药产业从仿制跟跑转向自主创新并输出全球,重构国际竞争格局 [2] - 技术突破、政策支持、资本助力与全球变现形成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 - 尽管全球销售网络仍有不足,但产业已实现从引进模仿到创新输出的跨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