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药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出海,葛兰的确定性
搜狐财经· 2025-05-29 19:43
2024年,全球资产价格主要受地缘政治、美国大选、大国博弈以及经济下行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国内9月份以 来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拉升消费内需,提振资本市场,缓和中美关系或是未来一年的市场焦点。 展望2025年的报告有很多,外资行当下比较一致的不确定是经济是否可以企稳,而比较确定的是全球利率会在未 来一年持续走低,尽管美国数据强劲,但降息周期基本是确定的,而医药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拐点。 如果拉长时间周期,医药几乎是长牛,全球医疗也一直在长牛,纳斯达克生物指数从2009年的650点,上涨至最新 4310点,期间涨幅度5.6倍,只不过近三年一直处于调整期,包括全球医疗指数。 申万医药指数近三年最高点回撤超过50%,XBI-标普生物指数高点回撤也接近50%,也就是说全球医疗过去三年 都在经历回撤,XBI和纳指生物几乎覆盖了全球顶级的生物科技型企业。 再叠加美联储加息,Biotech产业的负面反馈,也直接影响到一级市场估值,而一级市场的估值又直接决定了研发 的资本开支,所以过去这两年,有大量投资者抄底医药,最终都铩羽而归。 尽管部分噪声仍对葛兰的交易颇有微词,但从最新的业绩上来看,近六个月中欧医疗健康的收益已经表现出一 ...
美法院推翻特朗普关税政策,港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上扬
观察者网· 2025-05-29 18:43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表现 - 5月29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上扬,药明生物和君实生物涨幅超9%领涨板块 [1] - 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及泰格医药同步上涨4%-5% [1] 关税政策松绑影响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决特朗普政府时期实施的"解放日"关税政策属于总统越权行为,颁布永久禁令 [3] - 裁决降低中国医药企业海外拓展的政策不确定性,缓解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忧虑 [3] 创新药企出海模式 - 2025年第一季度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逼近2023年全年水平 [3] - 三生制药以首付款12.5亿美元加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向辉瑞授权PD-1/VEGF双抗药物 [3] - 石药集团、复宏汉霖等企业完成超10亿美元量级重磅交易 [3] ASCO年会与中国药企表现 - ASCO年会上中国药企共有71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环节,覆盖ADC、双抗等前沿治疗领域 [4] - 信达生物将公布PD-1/IL-2双抗IBI363和CLDN18.2 ADC药物IBI343的临床数据 [4] - 中国生物制药将公布"贝莫苏拜单抗+安罗替尼"组合挑战默沙东K药的III期临床结果 [4] - 荣昌生物开发的c-MET ADC药物RC108和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合作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进展受瞩目 [5] 行业研发实力 - 中国药企在ASCO等顶级学术平台展示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持续突破,肿瘤治疗领域研发实力获国际认可 [5] - 后续临床数据披露将进一步催化相关企业价值重估 [5]
特朗普关税被叫停!拉爆这一赛道
格隆汇APP· 2025-05-29 18:14
市场表现 - 5月29日A股主要指数高开高走,沪指涨0.7%报3363点,深证成指涨1.24%,创业板指涨1.37%,全市场近4500股上涨,逾百股涨停 [1] - 金融科技、创新药、互联网、半导体等热门板块表现强势,创新药板块涨幅明显,睿智医药、舒泰神、益方生物等多家医药股涨幅超过10% [2] - 医药相关ETF大涨,恒生医药ETF(159892)上涨3.61%,年内涨36.93%,科创医药ETF基金(588130)上涨4% [5] 创新药板块利好因素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阻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生效,要求撤销滥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而落地的关税,这对中国创新药企业形成重大利好 [10][11] - 关税暂停解除市场对医药股的潜在担忧,为中创新药企业的成品药出口及原料药供应提供更稳定的法律环境 [16]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亿美元交易,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2024年中国药企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 [19] - 2025年ASCO大会中国创新药企共有71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入选,其中11项以重磅研究形式公布,体现中国创新药企业的飞速崛起 [21]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企收入和利润表现出显著增长动力,头部企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5]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市盈率25倍,位于近10年2.42%分位,市净率2.32倍,显著低于过去5年均值3.18,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 [25] - 2025年一季度基金对创新药的重仓市值达57634亿元,环比增长62%,显示机构对创新药板块的增配 [31] 投资建议 - 创新药出海将是未来一两年持续吸引市场关注的重要叙事,创新药获批上市也是重要催化剂 [24] - 建议关注管线储备丰富、大单品市场潜力大且临床效果显著的企业 [25] - 借道创新药ETF布局是更妥当的办法,如恒生医药ETF(159892)和科创医药ETF基金(588130) [27][30] - 科创生物指数在2020年、2021年及2024年最大涨幅分别为90.02%、56.83%、51.06%,体现出较好弹性 [28]
国产双抗出海首付款破90亿元纪录,三生制药刷新BD交易天花板,创新药估值体系生变
华夏时报· 2025-05-29 15:52
创新药出海交易 - 三生制药旗下抗癌药SSGJ-707以12.5亿美元首付款授权给辉瑞,创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后续可能获得最多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和1亿美元股份认购 [2] - 2024年国内创新药对外合作交易达120起,总金额约630亿美元,远超IPO量级 2025年第一季度已达成20起交易,涉及金额超110亿美元 [6] - 创新药企出海趋势推动临床研发战略变化,中美双报成为标配,FIC管线数量快速增长,研发实力和临床数据日益受跨国药企认可 [4] 三生制药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7年作为首家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2015年私有化后登陆港交所 [3] - 通过累计斥资近60亿元收购中信国健超95%股权,后更名为三生国健并于2020年科创板上市 [3] - 2014年起通过收购深圳赛保尔生物、意大利Sirton、浙江万晟等企业,形成生物制药、毛发皮肤类、CDMO三大业务板块 [3] 行业转型与模式创新 - 行业从复制国外技术转向自主创新,2021年开始从"买买买"转向"卖卖买"模式 [5] - NewCo模式兴起,诺诚健华、康诺亚等公司过去一年完成5起NewCo交易,总投资超30亿美元 [6] - 医药一二级市场融资下滑,港股18A破发率提升,创新药支付端未成熟,推动企业寻求交易型机会 [4][5] 市场表现与行业前景 - 自JPM大会以来,三生制药和三生国健股价分别上涨超200%和130% [4] - 中国创新药企业正成为全球BD交易重要来源,跨国药企持续加大"扫货"力度 [4][8] - 行业处于打破旧逻辑建立新秩序阶段,虽风险遍布但充满发展机遇 [7]
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半日收涨2.40%,盘中净值创成立以来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5-29 13:18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28日,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3125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信达生物 (01801)、百济神州(06160)、药明生物(02269)、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中国生物制药 (01177)、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再鼎医药(09688)、药明康德(023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 占比71.68%。 有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首付款已达22亿美元,2025年全 年有望创新高。其中,三生制药12.5亿美元BD交易首付款刷新历史纪录。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50ETF近3月规模增长2.89亿元,实现显著增长。份额方面,港股创新药50ETF近 3月份额增长2.10亿份。 从估值层面来看,港股创新药50ETF跟踪的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4.96倍, 处于近1年11.9%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88.1%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2025年5月29日午间收盘,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强势上涨2.81%,成分股君实生物上涨12.76%, 药明合联上涨11.28%,药明生物上涨9.19 ...
2025年国产创新药出海规模有望创新高!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现涨超2%,实时成交额突破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1:18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5月29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全面爆发 药明合联涨超10% 药明生物 君实生物涨超8% 绿叶制药 云顶新耀 凯莱英 康龙化成 药明康德涨超5%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现涨超2% 实时成交额突破5亿元 过去5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6.99亿元 [1] - 港股创新药指数市盈率从2月21日的64倍降至5月28日的27倍 不足3个月前的一半 [1] 创新药行业动态 - 年初至今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首付款达22亿美元 2025年全年有望创新高 [1] - 三生制药12.5亿美元BD交易首付款刷新历史纪录 [1] - 药品作为刚性需求 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 主要受保健意识提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驱动 [1] 创新药ETF产品特点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 [1] - 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 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 包含全球CXO龙头和国内仿创药企龙头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药实体零售市场整体增速放缓 但处方药销售保持稳健增长 生物制品和创新药成为主要驱动力 [2] - 创新药在零售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部分治疗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2] - 创新药在满足多样化治疗需求的同时 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2]
生物医药板块盘中走强,科创100指数ETF(588030)上涨1.60%,博瑞医药涨超9%
搜狐财经· 2025-05-29 10:25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9日10:05,上证科创板100指数(000698)上涨1.63%,成分股博瑞医药(688166)上涨9.66%,智翔金泰(688443)上涨6.57%,三生国健(688336)上涨6.04%,安路科技(688107)和泽璟制药(688266)等个股跟涨 [3] -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上涨1.60%,最新价报0.95元,盘中换手率1.16%,成交7155.68万元 [3] - 近1年科创100指数ETF日均成交4.24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科创100指数ETF规模与资金流动 - 近2周科创100指数ETF规模增长9445.45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11 [4] - 近1周份额增长99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11 [5] - 最新资金净流出1126.81万元,但近5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7108.16万元 [5] - 本月融资净买额达114.99万元,最新融资余额3.11亿元 [5] 科创100指数ETF收益与风险指标 - 近1年净值上涨19.94%,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7.67%,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7.8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75% [5]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58%,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20% [5] - 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可比基金最低 [5] - 近半年跟踪误差0.016%,跟踪精度较高 [5]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5.04%,包括恒玄科技(688608,权重3.40%)、百济神州(688235,3.28%)、翱捷科技(688220,2.55%)等 [6] - 部分权重股表现:泽璟制药(688266)上涨5.18%,百济神州(688235)上涨2.61%,恒玄科技(688608)下跌0.96% [8]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已完成从模仿到源头创新的转型,2025年初至今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首付款22亿美元,全年有望创新高 [4] - 行业处于新药放量、Biotech减亏盈利、重磅BD频出阶段,未来10-50-100的国际化发展过程将是验证期 [4] - 目前国内出海创新药在美国多处于临床阶段,尚未进入大规模销售放量期 [4]
三生国健(688336):达成707重磅授权 创新出海更上一层楼
新浪财经· 2025-05-28 20:31
公司授权合作 - 三生国健药业及关联方三生制药、沈阳三生制药共同授予辉瑞公司在除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范围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707项目(靶向PD-1和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产品)的权利 [1] - 授权领域涵盖人类和兽医用途的所有治疗、诊断及预防适应症 [1] - 授权收益分配比例为三生国健30%、沈阳三生70%,基于各方前期研发投入和资产权属 [2] 股权结构 - 三生制药合计控制三生国健80.88%股份,沈阳三生为三生制药全资子公司并直接持有三生国健6.42%股份 [2] 产品研发进展 - 707项目作为双特异性抗体,相比PD-1/L1与VEGF联合疗法能实现肿瘤组织局部富集,潜在提升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 [3] - 临床进展: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进入III期,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晚期妇科肿瘤均处于II期阶段 [3]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调整为40.2/22.4/26.3亿元(原预测13/15/19亿元),对应同比增长236.4%/-44.1%/17.4%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28.5/11.2/13.9亿元(原预测3/3.6/4.9亿元),对应同比增长305.0%/-60.6%/23.4% [4] - 基于2025年5月28日54元/股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2/30/24倍 [4]
国产创新药从1到10进程加速!艾力斯、恒瑞医药再发力,制药板块逆市两连涨!国内首只“药ETF”发行或正当时
新浪财经· 2025-05-28 16:57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2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但制药板块逆市上涨 中证制药指数连续两日红盘震荡 尾盘遭遇抛压仍收涨 [1] - 制药指数成份股跌多涨少 艾力斯逆市大涨5.13%领涨 恩华药业和人福医药涨幅超2.6% 恒瑞医药上涨1.55% 兴齐眼药下跌近7%表现最差 荣昌生物和信立泰分别跌4%和2.66% [1] - 2025年初以来制药指数累计上涨6.81% 大幅跑赢上证指数和沪深300 上升趋势或已确立 [6] 行业动态 - 三生制药近期达成12.5亿美元BD交易首付款 创历史纪录 2025年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 首付款达22亿美元 全年有望创新高 [3] - 中国创新药行业正从模仿跟随转向源头创新 进入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 [3] - 恒瑞医药作为制药指数第一大权重股 2025年或成其国际化新起点 公司拥有90多个创新药临床管线 国内外开展400余项临床研究 累计BD潜在总金额达140亿美元 5月23日完成港交所上市 [6] 指数估值 - 制药指数当前点位2097.36点 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接近2019年大涨前水平 较2020年8月5日历史高点3308.53点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8] - 制药指数2020-2024年年度收益率分别为41.61%、-9.10%、-21.09%、-3.70%、-6.53% 经历4年深度调整后配置价值显现 [7][8] 投资工具 - 全市场首只跟踪制药指数的ETF——药ETF(代码:562050)正在发售 该产品可一键投资A股50大制药龙头 覆盖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纯制药领域 [3][10] - 药ETF产品设计兼具创新药高成长性和中药稳定性 能涨抗跌 在当前行业估值低位时点发行具有配置价值 [10] 行业前景 - 药品作为刚性需求 随着居民保健意识提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0] - 供给端原研药专利集中到期 创新药出海订单增加 中药获政策支持 各细分领域药企均迎发展机遇 [10]
创新药板块“每调买机”?选A股还是港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0:41
作为一家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广发基金在指数业务起步早、管理经验丰富,目前已布局超百只公募指 数产品。在基金行业,同时布局港股和A股创新药主题ETF的公司并不算多,广发基金是其中一家,旗 下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和创新药ETF(515120)的规模合计超过130亿元,是目前行业内管理创 新药主题ETF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其中,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98亿元,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超35 亿元,且规模、日均成交额均位列沪市同类第1,备受资金关注。 | A股、H股创新药ETF怎么选? | | | | --- | --- | --- | | 基金信息 | | | | 场内简称 | 港股创新药ETF | 创新药ETF | | 交易代码 | 513120 | 515120 | | 最新规模 | 规模98亿元 | 规模35亿元 | | 日均成交额 | 超21亿元. 同类第1 | 超1亿元,同类沪市第1 | | 跟踪指数信息 | | | | 跟踪指数 | 港股创新药指数 | CS创新药 | | 聚焦市场 | 港股. Biotech为主 | A股. 商业化成熟药企 | | 风格属性 | 高弹性、高波动 | 相对稳健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