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业绩拐点
icon
搜索文档
继峰股份(603997):Q1海外整合效果显现,业绩拐点向上明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4 14: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受出售TMD、欧洲裁员影响出现亏损,25Q1业绩兑现拐点已现,盈利改善是格拉默海外整合效果的显现 [7] - 格拉默海外整合效果显著,25Q1单季度实现盈利,各区域表现有差异 [7] - 24年乘用车座椅业务首次实现盈亏平衡,员工持股计划强化业务高成长确定性 [7] -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成长逻辑清晰,未来业绩高成长性,PEG有提升空间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05月13日收盘价12.73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4.90/9.56元,市净率3.3,流通A股市值16,117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374.87/10,288.08 [2] 基础数据 - 2025年03月31日每股净资产3.82元,资产负债率75.03%,总股本/流通A股1,266/1,266百万,流通B股/H股-/- [2] 投资要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2024年营收222.6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转亏;24Q4营收53.49亿元,同比-5.0%,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转亏;25Q1营收50.37亿元,同比-4.7%,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448%,业绩符合预期 [5]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255|5,037|24,581|29,134|32,963| |同比增长率(%)|3.2|-4.7|10.4|18.5|1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67|104|626|1,106|1,460| |同比增长率(%)|-378.0|447.6|-|76.6|32.0| |每股收益(元/股)|-0.46|0.08|0.49|0.87|1.15| |毛利率(%)|14.0|16.3|15.0|15.4|15.6| |ROE(%)|-12.2|2.2|11.9|17.7|19.5| |市盈率|-28|/|26|15|11| [6] 公司业务情况 - 24年继峰分部营收64.31亿元,同比+60.27%,归母净利润2.79亿元,同比+41.82%;格拉默营收161.04亿元,同比-9.1%,归母净利润-6.25亿元 [7] - 25Q1公司营收50.37亿元,同比-4.7%,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448% [7] - 25Q1格拉默整体营收4.87亿欧,同环比-2%/+8%,EBIT margin为3.9%,同环比+1.7/+1.6pct [7] - 2024年公司交付乘用车座椅产品33万套,营收31.10亿元并首次实现年度盈亏平衡,截止2025年2月,累计乘用车座椅在手项目定点共21个 [7]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1,571|22,255|24,581|29,134|32,96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4|-567|626|1,106|1,460| [9]
东威科技(688700):24年业绩承压,静候业绩拐点
中银国际· 2025-05-12 19: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调整后评级为增持,原评级为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业绩受下游新能源领域设备需求不及预期影响承压,2025年一季度收入有所改善但利润仍受折旧摊销影响承压,未来随着下游PCB行业需求好转以及新产品突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综合考虑行业景气度和设备需求情况,下调盈利预测并将评级下调至增持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幅分别为13.9%、6.3%、19.6%、 - 13.3%,相对上证综指涨幅分别为11.4%、1.4%、18.5%、 - 19.3% [2] 公司基本情况 - 发行股数29840万股,流通股29840万股,总市值99.2483亿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2.2639亿元,主要股东刘建波持股30.69% [2] 财务数据 历史财务 - 2024年营收7.50亿元,同比 - 17.51%,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 - 54.25%;2025年一季度营收2.11亿元,同比 + 7.08%,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 - 45.11% [4] - 2024年PCB电镀专用设备收入4.91亿元,同比 + 37.70%;新能源领域专用设备0.51亿元,同比 - 84.77%;五金表面处理专用设备收入1.27亿元,同比 - 18.58% [9] - 2024年整体毛利率33.50%,同比 - 8.22pct,净利率9.24%,同比 - 7.42pct;2025年一季度整体毛利率29.80%,同比 - 9.31pct,净利率8.04%,同比 - 7.65pct [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9.95/11.74/12.9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3/1.88/2.37亿元,EPS为0.51/0.63/0.7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4.8/52.7/41.9倍 [6] 产品情况 - PCB领域持续优化迭代VCP产品,强化细分市场,推进IC载板等电镀设备,推出水平TGV电镀线,水平镀三合一设备获追加订单;通用五金领域提供环保节能安全解决方案;新能源领域复合铝箔真空蒸镀设备完成厂内打样送客户验证,光伏镀铜设备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9]
海泰新光: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拐点向上,海外子公司完成认证-20250512
华创证券· 2025-05-12 18: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客户去库存拐点已现,24Q4 - 25Q1 公司收入重回增长,24 年整机产品在国内快速放量 [9] - 海外子公司完成认证,可应对中美贸易政策变化 [9] - 国内外新品持续拓展,多款产品完成注册上市或即将量产上市,且与美国客户合作研发扩展到多科室 [9] - 预计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8、2.3、2.8 亿元,同比 +34.8%、+25.4%、+23.1%,给予公司 2025 年 28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约 42 元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公司发布 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24 年全年营收 4.43 亿元(-5.90%),归母净利润 1.35 亿元(-7.11%)等;24Q4 和 25Q1 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增长;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6 元(含税)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443|558|682|828| |同比增速(%)|-5.9%|26.0%|22.4%|21.3%| |归母净利润(百万)|136|182|229|281| |同比增速(%)|-7.1%|34.8%|25.4%|23.1%| |每股盈利(元)|1.12|1.51|1.90|2.34| |市盈率(倍)|31|23|19|15| |市净率(倍)|3.3|3.1|2.8|2.5|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2,061.40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2,061.40 万股,总市值 42.58 亿元,流通市值 42.58 亿元,资产负债率 13.10%,每股净资产 11.14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46.96/25.73 [6] 附录: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展示了 2024A - 2027E 年多项财务指标预测,如货币资金、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还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 [10]
海泰新光(688677):业绩拐点向上 海外子公司完成认证
新浪财经· 2025-05-12 16:32
财务表现 - 24年全年营收4.43亿元(-5.90%),归母净利润1.35亿元(-7.11%),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5.26%)[1] - 24Q4营收1.24亿元(+31.59%),归母净利润0.38亿元(+37.92%),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57.44%)[1] - 25Q1营收1.47亿元(+24.86%),归母净利润0.47亿元(+21.45%),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26.89%)[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1] 业务分析 - 24年医用内窥镜业务收入3.45亿元(-7.04%),光学收入0.95亿元(-1.80%)[2] - 24年国外收入3.06亿元(-6.5%),国内收入1.35亿元(-4.70%)[2] - 24Q4-25Q1收入重回增长,主要因海外客户库存降低及需求增长[2] - 截至24年末,未完成的在手大客户订单共计3.6亿元[2] 市场拓展 - 24年整机产品在国内实现快速放量[3] - 美国子公司通过认证,泰国子公司可生产对美销售产品,降低贸易摩擦风险[3] - 国内市场推出全系列腹腔镜及宫腔镜、膀胱镜、鼻窦镜等新产品[3] - 美国市场推出新型4mm宫腔镜,2.9mm膀胱镜和3mm小儿腹腔镜即将量产[3] - 与美国客户合作从普外科扩展到运动医学、妇科、泌尿等科室[3] 业绩展望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1.8、2.3、2.8亿元,同比+34.8%、+25.4%、+23.1%[4] - 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1.51、1.90、2.34元,对应PE分别为23、19和15倍[4] - 给予2025年28倍估值,目标价约42元[4]
新相微(688593):业绩拐点显现,产品矩阵扩张,战略并购构建产业生态
中银国际· 2025-05-08 15: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相微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5Q1营收同比高增,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公司扩充产品矩阵,拟对爱协生进行并购重组构建产业生态 [3] - 考虑2024年公司毛利率显著下滑,且DDIC行业未现明显盈利修复信号,下调新相微2025/2026年EPS预估至0.06/0.17元,预计2027年EPS为0.33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市场价格为人民币18.45元,总市值约85亿元,发行股数45953万股,流通股31901万股,3个月日均交易额10708万元,主要股东New Vision Microelectronics Inc.(BVI)持股16.68% [2]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5.07亿元,YoY+6%;毛利率14.9%,YoY-6.1pcts;归母净利润0.08亿元,YoY-69% [8] - 2025Q1营收1.50亿元,QoQ-9%,YoY+50%;毛利率14.4%,QoQ+0.9pct,YoY+1.0pct;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8] 财务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480|507|787|1150|1542| |增长率(%)|12.5|5.6|55.2|46.0|34.2| |EBITDA(百万元)|9|-28|12|63|13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8|8|28|77|151| |增长率(%)|-74.6|-69.4|226.2|179.4|96.0| |最新股本摊薄每股收益(元)|0.06|0.02|0.06|0.17|0.33| |原先预估摊薄每股收益(元)|||0.17|0.24|| |调整幅度(%)||| -64.7|-29.2|| |市盈率(倍)|307.9|1005.4|308.3|110.3|56.3| |市净率(倍)|5.3|5.4|5.3|5.1|4.6| |EV/EBITDA(倍)|683.0|-270.8|638.8|122.2|59.0| |每股股息 (元)|0.0|0.0|0.0|0.0|0.0| |股息率(%)|0.3|0.0|0.0|0.0|0.0| [7] 产品情况 - 2024年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营收4.21亿元,YoY-5%;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营收0.86亿元,YoY+905% [8] - 新产品如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时序控制芯片、微显示相关产品等已陆续开发并将逐步导入市场 [8] 战略布局 - 2025年3月15日拟对爱协生进行并购重组,增强研发技术储备,双方产品底层技术相通,研发侧重不同,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效应 [8]
青松股份(300132):业绩实现扭亏为盈,降本增效带动毛利率提升
国盛证券· 2025-05-04 2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扭亏为盈,毛利率改善,2025年Q1延续盈利态势,诺斯贝尔业绩同样扭亏,化妆品业务毛利率提升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 [1] - 化妆品各品类产品力增强且成本管控加强,三大品类毛利率均有提升,公司推进原料创新和配方优化 [2] - 诺斯贝尔具备六大竞争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管理效率,有望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公司推进降本增效,诺斯贝尔规模优势或凸显迎来业绩拐点,下调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仍大幅增长 [4] 财务指标总结 历史与预测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69亿、19.40亿、20.02亿、21.03亿、22.2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2.5%、 - 1.5%、3.2%、5.1%、5.6% [6][11]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0.68亿、0.55亿、1.14亿、1.44亿、1.8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0.8%、180.0%、108.2%、26.6%、29.5% [6][11] - EPS分别为 - 0.13、0.11、0.22、0.28、0.36元/股 [6][11]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 5.2%、4.2%、8.1%、9.3%、10.7% [6][11] - P/E分别为 —、50.6、24.3、19.2、14.8倍 [6][11] - P/B分别为2.1、2.1、2.0、1.8、1.6倍 [6][11] 资产负债表 - 流动资产2023 - 2027年分别为14.20亿、12.95亿、15.16亿、17.88亿、20.61亿元 [11] - 非流动资产分别为9.51亿、8.32亿、7.10亿、5.94亿、5.21亿元 [11] - 资产总计分别为23.71亿、21.28亿、22.26亿、23.82亿、25.82亿元 [11] - 流动负债分别为5.96亿、4.84亿、4.68亿、4.82亿、5.01亿元 [11] - 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61亿、3.32亿、3.35亿、3.35亿、3.35亿元 [11] - 负债合计分别为10.58亿、8.16亿、8.03亿、8.17亿、8.36亿元 [11] 利润表 - 营业成本2023 - 2027年分别为17.32亿、16.02亿、15.91亿、16.42亿、16.99亿元 [11] - 营业利润分别为 - 0.63亿、0.70亿、1.45亿、1.87亿、2.30亿元 [11] - 利润总额分别为 - 0.88亿、0.63亿、1.33亿、1.73亿、2.19亿元 [11] - 净利润分别为 - 0.69亿、0.52亿、1.12亿、1.41亿、1.81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 - 2027年分别为1.57亿、1.79亿、2.06亿、2.93亿、2.36亿元 [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85亿、 - 1.20亿、 - 0.04亿、 - 0.08亿、 - 0.09亿元 [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4.85亿、 - 3.07亿、 - 0.14亿、 - 0.12亿、 - 0.12亿元 [11] - 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0.57亿、 - 2.48亿、1.88亿、2.73亿、2.15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如上述,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92.0%、209.9%、108.1%、29.1%、22.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如上述 [11]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12.1%、17.4%、20.5%、21.9%、23.5%,净利率分别为 - 3.5%、2.8%、5.7%、6.9%、8.4%,ROE分别为 - 5.2%、4.2%、8.1%、9.3%、10.7%,ROIC分别为 - 1.5%、3.7%、6.6%、7.5%、8.6% [11]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4.6%、38.4%、36.1%、34.3%、32.4%,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8.0%、 - 6.3%、 - 19.2%、 - 34.9%、 - 43.6%,流动比率分别为2.4、2.7、3.2、3.7、4.1,速动比率分别为1.9、2.1、2.7、3.2、3.6 [11]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9、0.9、0.9、0.9,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2、4.4、4.5、4.7、4.6,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5、5.8、6.1、6.4、6.2 [11]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 - 0.13、0.11、0.22、0.28、0.36元/股,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30、0.35、0.40、0.57、0.46元/股,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54、2.51、2.73、3.01、3.37元/股 [11] - 估值比率方面,P/E、P/B如上述,EV/EBITDA分别为15.8、10.0、9.8、7.8、7.0 [11] 公司业务情况总结 整体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0亿元(yoy - 1.51%),归母净利润0.55亿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 - 0.68亿元);2025年Q1实现总营业收入4.19亿元(yoy + 10.17%),归母净利润0.02亿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 - 0.06亿元) [1] 子公司业绩 - 诺斯贝尔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30亿元(yoy - 1.57%),毛利率同比增长5.42pcts至17.16%,净利润0.86亿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 - 0.50亿元) [1] 分品类业务 - 2024年面膜/护肤/湿巾系列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5亿/7.39亿/2.91亿元,同比分别 + 1.84%/+5.11%/ - 5.37%,占比总营收分别为42.01%/38.08%/15.00%,毛利率分别为18.02%/16.90%/14.29%,同比分别 + 7.08%/+6.03%/+0.11% [2] - 面膜系列产量同比 + 14.2%,销量同比 + 11.2%,均价同比 - 8.4%,产能利用率为33.51% [2] - 护肤系列产量同比 + 17.0%,销量同比 + 12.5%,均价同比 - 6.6%,产能利用率为35.89% [2] - 湿巾系列产量同比 + 42.8%,销量同比 + 17.8%,均价同比 - 19.7%,产能利用率为22.21% [2] 公司竞争优势总结 - 诺斯贝尔作为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化妆品ODM企业之一,形成人才、客户资源、供应链资源、研发创新能力、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生产制造等六大竞争优势 [3]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优秀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数字化管理系统升级迭代 [3] - 设立11个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的业务部门,配备超160人专业团队,设专门服务线上渠道电商类客户服务团队 [3]
我爱我家(000560):存量回暖促增长 业绩释放稳盈利
新浪财经· 2025-05-01 14:40
文章核心观点 我爱我家2025Q1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同比正增,虽归母净利受高基数影响下滑,但存量房市场基本面良好,扣非盈利持续转正,业绩拐点已至,未来弹性可期 [1][2][3] 业绩情况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28.23亿元,同比增长2.54%;归母净利627.07万元,同比下降75.29%;扣非归母净利2260.1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且增长141.26% [1][2] -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因去年一季度出售新纪元大酒店相关资产产生较高一次性投资收益形成高利润基数 [2] 业务表现 经纪业务 - 2025Q1公司经纪业务主要布局的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4.37万套、5.83万套、2.36万套,同比分别增长31.3%、45.3%、46.8% [1] - 2025Q1公司累计实现住房总交易金额(GTV)681.1亿元,同比增长33.0%,其中经纪业务GTV为567.9亿元,同比增长35.2% [1] 资产管理业务 - 截至2025Q1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管房源达31.0万套,较年初增加0.7万套,资管业务规模稳定扩张 [3] - 2025Q1资产管理业务GTV为36.2亿元,同比增长0.6% [1] 新房业务 - 2025Q1新房业务GTV为77.0亿元,同比增长37.5% [1] - 截至2025Q1末公司应收账款4.37亿元,年初为5.04亿元,应收账款继续保持下降趋势,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 [3] 费用管控 - 公司2025Q1实现销售期间费用率17.75%,2024全年为18.55%,2024Q1为20.65%,费率管控成效显著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36.9、149.9、164.6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2.2、2.5、2.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5x、29.6x、25.7x,维持“推荐”评级 [3]
继峰股份(603997):Q1扭亏为盈 业绩拐点来临
新浪财经· 2025-05-01 10:39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50.37亿元,同比下滑4.73%,环比下滑5.84% [1] - Q1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7.56%,环比增长399.56% [1] - Q1扣非净利润8854.17万元,同比增长454.08% [1] - Q1毛利率16.32%,同比提升1.6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32个百分点 [1] - Q1净利率2.09%,同比提升1.8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74个百分点 [1] 格拉默业务 - 格拉默Q1营收4.87亿欧元,同比微降 [1] - 格拉默经营性EBIT 0.24亿欧元,较24Q1的0.09亿欧元大幅改善 [1] - 格拉默为公司贡献归母净利润0.65亿元,24Q1为亏损0.41亿元 [1] - 2024年格拉默完成战略性重组,剥离多年亏损的美国TMD公司 [2] - 欧洲区推进人力成本优化,深化全球业务整合 [2] 座椅业务 - 座椅业务在手优质订单充沛 [1] - 座椅项目已覆盖头部新势力、头部自主、传统合资客户 [2] - 24H1首次获得德国宝马项目进军全球 [2] - 座椅业务盈利改善持续进行 [2] 员工持股计划 - 向座椅事业部核心骨干员工授予不超过570万股回购股票 [2] - 分2年期解锁,首期解锁50%,考核目标座椅业务营收40-50亿元/净利0.8-1.5亿元 [2] - 二期解锁剩余50%,考核目标提升至营收70-100亿元/净利4-5亿元 [2] 新业务发展 - 出风口、隐藏门把手、冰箱等新业务逐步放量 [2]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营收235/267/327亿元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6.6/9.9/13.6亿元 [3] - 给予25年35倍PE,目标价17.87元 [3]
继峰股份(603997):Q1扭亏为盈,业绩拐点来临
华泰证券· 2025-04-30 17: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7.87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继峰股份 2025 年 Q1 业绩扭亏为盈略超预期,格拉默扭亏为盈贡献较大,公司座椅业务在手订单充沛,格拉默深度整合后轻装上阵,业绩拐点来临进入收获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 年 Q1 营收 50.37 亿元(yoy -4.73%、qoq -5.84%),归母净利 1.04 亿元(yoy +447.56%、qoq +399.56%),扣非净利 8854.17 万元(yoy +454.08%) [1] - Q1 毛利率同环比 +1.64pct/+3.32pct 至 16.32%,净利率同环比 +1.84pct/+2.74pct 至 2.09% [2] - 格拉默 Q1 营收 4.87 亿欧元,同比微降,经营性 EBIT 0.24 亿欧元,较 24Q1 的 0.09 亿欧元大幅改善,为公司贡献归母净利 0.65 亿元人民币(24Q1 为 -0.41 亿元) [2] 股权激励 - 4 月 29 日公司发布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拟向不超 100 人的座椅事业部核心骨干员工授予不超 570 万股回购股票 [3] - 持股计划分 2 年期解锁,首期满 1 年解锁 50%,对应座椅业务营收/净利考核目标 40 - 50 亿元/0.8 - 1.5 亿元;二期满 2 年解锁剩余 50%,考核目标提升至营收 70 - 100 亿元/净利 4 - 5 亿元 [3] 业务发展 - 2024 年格拉默完成战略性重组,剥离美国 TMD 公司,欧洲区推进人力成本优化,深化全球业务整合,或在 25 年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4] - 座椅项目覆盖头部新势力、头部自主、传统合资客户,24H1 获德国宝马项目进军全球,座椅业务盈利持续改善 [4] - 出风口、隐藏门把手、冰箱等新业务逐步放量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5 - 27 年营收 235/267/327 亿元,归母净利 6.6/9.9/13.6 亿元 [5] - 可比公司 25 年 iF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 27 倍,考虑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增速超 35%,给予 30%估值溢价,25 年 35 倍 PE,目标价 17.87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1,571|22,255|23,482|26,748|32,743| |+/-%|20.06|3.17|5.51|13.91|22.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203.87|(566.80)|655.71|990.84|1,363| |+/-%|114.38|(378.01)|215.69|51.11|37.53|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16|(0.45)|0.52|0.78|1.08| |ROE (%)|5.40|(12.96)|13.18|17.09|19.53| |PE (倍)|75.95|(27.32)|23.61|15.63|11.36| |PB (倍)|3.78|3.33|2.92|2.46|2.02| |EV EBITDA (倍)|14.81|29.63|11.56|8.74|6.71|[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17.87 元,截至 4 月 29 日收盘价 12.23 元,市值 15,484 百万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107.75 百万元,52 周价格范围 9.87 - 14.05 元,BVPS 3.81 元 [9] 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市值(当地货币亿元)|EPS(当地货币 元)| |PE(倍)| | |----|----|----|----|----|----|----| | | | |2025E|2026E|2025E|2026E| |603085 CH|天成自控|44|0.26|0.59|43.1|18.6| |002906 CH|华阳集团|156|1.68|2.18|17.7|13.6| |300893 CH|松原安全|75|1.76|2.34|18.8|14.2| |平均| |91.5| | |26.5|15.5|[13]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详细数据见文档 [18] ,包含各年度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资产负债表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表项目,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投资活动现金等现金流量表项目,还有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内容
兴业银行(601166):利息净收入和中收成两大亮点,信贷结构优化再进一程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13: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化阶段性非息影响后,兴业银行营收表现有望回暖,叠加做实资产质量,重点领域风险逐步化解,有望更早确立业绩拐点,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利润表修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124.93亿元、2194.73亿元、2287.9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13%、3.28%、4.25% [5] - 2025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5.32亿元、822.92亿元、871.4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2%、4.79%、5.89% [5] - 2025 - 2027年预计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7%、1.07%、1.06%,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42.54%、255.24%、271.01% [5] 营收与利润分析 - 1Q25兴业银行营收同比下滑3.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2%,债市相关其他非息收入下滑是主要拖累,中收呈恢复式增长,利息净收入持续平稳正增,拨备部分弥补业绩压力 [6] - 1Q25债市相关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滑21.5%,拖累营收增速5.3pct;中收同比增长8.5%,贡献营收增速0.9pct;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3%,贡献营收增速0.8pct;拨备正贡献利润增速4.1pct [6] 一季报关注点 - 客户基础夯实带动低成本负债成效兑现,预计一季度存款成本延续明显改善,1Q25企金客户数156万户,同比增长9.2%,估算1Q25单季负债成本率下降18bps [6] - 对公发力支撑信贷增长,新增投放向科技、绿色等重点领域倾斜,1Q25新增对公贷款超1500亿,科技、绿色合计新增超1800亿,目前两大贷款余额均达万亿级别 [6] - 不良率微升1bp至1.08%,预计与司法追偿和不良处置节奏滞后有关,重点领域新发生不良或已同比回落,年化加回核销回收不良生成率回落至0.8% [6] 信贷结构分析 - 1Q25兴业银行贷款同比增长4.8%,单季新增贷款788亿,同比少增75亿,主因压降票据及部分零售客群 [6] - 1Q25新增对公贷款超1500亿,科技、绿色贷款均新增超900亿,占总贷款比重均超18%;零售贷款净压降260亿,压降票据近500亿 [6] 息差与资产质量分析 - 1Q25息差1.59%,同比下降2bps,季度环比抬升6bps;生息资产收益率季度环比下降17bps,付息负债成本率季度环比下降18bps [10] - 1Q25不良率1.08%,季度环比微升1bp,关注率季度环比持平1.71%,年化加回核销回收后不良生成率回落至约0.8%,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基本持平233% [10] 上市银行估值比较 - 截至2025年4月29日,兴业银行收盘价21.02元,自由流通市值3395亿元,2024A/E的P/E为5.98,2025E为5.88;2024A/E的P/B为0.57,2025E为0.53;ROAE(2024A/E)为9.9%,2025E为9.4%;ROAA(2024A/E)为0.75%,2025E为0.73%;股息收益率(2024A/E)为4.9%,2025E为5.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