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三菱商事在美国的光伏发电能力要提高至2.6倍
日经中文网· 2025-06-23 15:02
光伏发电行业在美国的发展前景 - 美国光伏发电能力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82亿千瓦,2年内增长49%,超过风力发电(增长13%至1.73亿千瓦)和煤炭火力发电(减少7%至1.59亿千瓦)[3] - 光伏发电开发成本较低,美国幅员辽阔且适合开发的地点众多,与海上风力发电相比更具优势[3] - 特朗普政府维持光伏发电投资的30%免税机制,拜登政府增加对使用美国国产设备企业的10~20%税金减免[5] 三菱商事在美国的光伏投资计划 - 计划到2028年将美国光伏发电能力提高至290万千瓦(当前110万千瓦),增长2.6倍,总投资规模达39亿美元[1][3] - 旗下公司Nexamp将在2027年启动美国西南部首座百万瓦级光伏电站,并在中西部建设数万千瓦级电站,与蓄电池组合提高效率[3] - 计划将光伏电池板采购从东南亚转向美国本土生产的Silfab Solar等品牌,以规避关税政策影响[4] 伊藤忠商事在美国的光伏业务扩张 - 全资子公司Tyr Energy开发29个项目,合计发电能力约500万千瓦,目标2030年达到1000万千瓦[4] - 计划3~5年内投资1000~1500亿日元,2027财年美国电力业务净利润从2024财年的115亿日元增至300亿日元[4] - 认为光伏发电成本低,不依赖补贴也可开发,但关注参议院审议中的减税法案可能对开发环境产生影响[5] 软银集团在美国的光伏布局 - 目前运营255万千瓦光伏发电站,另有3个地区在建项目,中长期目标合计发电能力超1500万千瓦[5] - 2024年在德克萨斯州启动90万千瓦光伏电站,向谷歌数据中心供电[5] 美国光伏行业的政策与供应链优势 - 光伏发电零部件本地采购较风力发电更容易,支架和光伏板供应链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小[4] - 特朗普政府减少对风力发电的援助,原子能安全成本上升,光伏成为企业去碳化首选[5]
宁波光伏发电量增长迅速
经济日报· 2025-06-15 05:46
光伏装机容量突破 - 宁波地区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024 45万千瓦 成为浙江省首座光伏装机破千万千瓦的城市 [1] - 按年发电小时数1000小时计算 宁波光伏年发电量约100亿千瓦时 [1] 光伏发电量占比提升 - 2023年和2024年 光伏发电量在宁波全社会用电量的占比分别为5 75%和6 52% [1] - 今年前5个月 光伏发电量占比提升到9 85% [1] 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 - 分布式光伏是宁波光伏发电突破"千万千瓦"的主力军 [1] - 中意宁波生态园领克汽车余姚工厂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21兆瓦 配套2 1兆瓦时储能设备 每年可发电2000万千瓦时 实现厂区用电三分之一绿电替代 [1] - 中意宁波生态园的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9 6万千瓦 年发电量达7517万千瓦时 [1] - 今年前5个月 新增分布式光伏达178 66万千瓦 同比增长205 45% [1] 工商业屋顶光伏应用广泛 - 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 工业企业众多 工业厂房的屋顶成为放置光伏板的重要场地 [2] - 今年前5个月 宁波新增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15709个 同比增加379 22% [2] - 慈溪市 余姚市和前湾新区是发展分布式光伏的"排头兵" [2] 光伏智慧调度系统建设 - 通过对电网光伏承载能力的深入分析 量化评估新能源消纳空间 构建光伏智慧调度系统 提升分布式光伏的消纳保障和调控能力 [1]
全球碳化硅行业龙头破产,国产替代迎来重大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5-21 22:20
全球碳化硅行业格局变动 - 全球碳化硅行业龙头Wolfspeed因65亿美元债务申请破产保护 美股盘前股价单日暴跌近60% [1] - Wolfspeed破产留下33.7%市场份额空缺 成为中国企业争夺的战略高地 [10] 国产替代机遇 - 国内企业8英寸碳化硅衬底实现量产 高性能外延片规模化生产 技术逐步缩小与国际差距 [2] - 2023年中国碳化硅外延片市场份额达38.8% 位居全球第一 [3] - 国家政策支持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发展 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方向 [4] 产业链竞争力 - 上游材料设备自主可控是关键 掌握单晶炉、外延炉等核心设备及高纯度衬底企业将快速发展 [5] - 中游车规级碳化硅功率器件领域加速追赶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带动业绩爆发 [6] - 下游应用拓展至光伏发电、轨道交通、工业电源等领域 未来有望全球领先 [7]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 - 6英寸衬底价格仅为国际水平30% 天岳先进、天科合达等头部企业占据全球超34%市场份额 [8] - 北方华创新一代碳化硅长晶炉设备单价降低50% 关键指标实现反超 [9] - 民德电子6英寸晶圆单片成本压缩至400美元 仅为Wolfspeed同类产品四分之一 [17] 应用市场增长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4.4%和35.5% [12] - 单辆电动汽车碳化硅器件价值约1500-2000美元 成为核心增长极 [12] - 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77.2GW 同比增长27.80% 碳化硅提升逆变器效率 [13] - 预计2030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突破1亿台 碳化硅器件满足轻薄化需求 [14] 受益企业分析 - 天岳先进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 有望承接高端需求 [16] - 天科合达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份额17.3% 将扩大供应填补缺口 [16] - 斯达半导SiC MOSFET模块持续放量 新增多个800V系统项目定点 [16]
伊戈尔: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证券之星· 2025-05-16 19:30
公司基本情况 - 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15日,注册资本39,220.5291万元,法定代表人肖俊承,注册地址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简平路桂城科技园A3号 [10]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变压器、电源类及灯具产品,同时开展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业务 [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392,205,291股,其中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94.73% [10] - 公司控股股东为佛山市麦格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3.77%,实际控制人肖俊承合计控制公司26.72%的股权 [10] 行业基本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具体包括照明器具制造(C3871)和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C3821/C3825)[13] - 行业主要管理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自律组织包括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 [14] - 新能源用变压器主要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领域,在光伏系统中用于逆变和升压并网 [17] - 工业控制用变压器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于变频器、伺服驱动系统等产品 [35] 新能源用变压器行业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023年达374.9GW,同比增长64.14%,中国2024年前三季度新增160.88GW,同比增长47% [21][22] - 光伏应用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光伏+多种能源"、"光伏+其他行业"以及"光伏+储能"等创新模式 [23][24] - 全球储能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91.3GW,中国占比34.5GW,锂电池占比达97% [27][28] - 新能源用变压器技术向高效率、长寿命、高可靠性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30] 工业控制用变压器行业 - 工业控制行业经历从模拟仪表到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的技术变革,目前高端市场由国际知名企业主导 [37]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产品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39] - 工业控制用变压器主要应用于驱动层产品,未来发展方向是节能、低噪音、高可靠性 [39]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约30%,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欧元和日元 [4] - 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85%以上,其中铜材、硅钢片等大宗商品占比约50% [2] - 2025年1-3月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降低28.01%,主要受产品价格下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5] - 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报告期末净额达120,986.86万元,存货净额67,872.01万元 [3]
酉立智能即将上会,客户集中度较高,超7成收入来自境外
格隆汇· 2025-05-15 18:02
公司概况 - 江苏酉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5月16日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保荐人为华泰联合证券[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2023年12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2024年4月调入创新层,注册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员工共计275人[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涛及其父母李开林、朱红,三人合计控制81.49%股份[3] 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李涛(1988年出生)本科学历,曾任聚力机械董事兼总经理[4] - 父亲李开林(1963年出生)大专学历,曾任聚力机械董事长[4] - 母亲朱红(1966年出生)初中学历,曾任聚力机械财务部经理[4] - 总经理杨俊(1982年出生)本科学历,曾任聚力机械质量总监[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3亿元、6.58亿元、7.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94.91万元、7817.27万元、8986.04万元[15] - 主营业务毛利率呈下滑趋势,2022-2024年分别为20.04%、19.14%、18.71%[15] - 2023年进行两次定向分红:向杨俊分红82.32万元,向聚力机械分红1000万元[6][7] - 应收账款持续增长,2022-2024年末分别为1亿元、1.86亿元、1.98亿元[26] 业务情况 - 主营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包括扭矩管(TTU)、轴承组件(BHA)、安装结构件(URA)、檩条(RAIL)等[10][11] - 2024年产品结构:制管类39.57%、冲压类58.06%[14] - 产品主要销往巴西、智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中东等地区[21] - 主要客户包括NEXTracker、Optimum Tracker、天合光能等[21] 行业状况 - 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390GW,同比增长69.56%[15] - 2023年全球跟踪支架出货达92GW,2017-2023年CAGR为36%[18] - 2024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277.57GW,领跑全球[18]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意华新能源、苏州宝嘉新能源等[18] 风险因素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占比超94%,第一大客户NEXTracker占比70%[26] - 境外收入占比大,2022-2024年分别为88.19%、73.06%、78.72%[23] - 原材料钢材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22] - 存在汇率波动风险[23]
一周港股IPO:赛力斯、晶澳科技等多家公司谋求“A+H”两地上市
财经网· 2025-05-07 19:06
递表公司概况 - 上周(4月28日至5月4日)共有16家公司向港交所递表,3家公司进入招股阶段,暂无公司上市 [1] - 递表公司覆盖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医疗设备、通信技术等多个行业 [1][3][4][5][8][9][10][13][14][16][17][18][19][20] 重点递表公司详情 赛力斯集团 - 4月28日递表,中金与中国银河国际担任保荐人,拟以"A+H"模式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和新能源汽车,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2016年A股上市(代码601127),2021年发布"问界"品牌,2024年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268%),NPS值82%居行业榜首 [2] 晶澳科技 - 4月28日递表,中信证券与中金担任保荐人,拟"A+H"上市 [3] - 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三(市场份额12.3%),连续10年位列全球前四 [3] - 2007年纳斯达克上市,2019年回归A股(代码002459) [3] 宏业基 - 4月28日递表,招商证券国际独家保荐 [4] - 华南最大非国有岩土工程企业(按2024年营收计) [4] 果下科技 - 4月28日递表,光大证券国际独家保荐 [5] - 全球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第十(中国供应商),多用途储能系统装机量第八 [5] 伯希和 - 4月28日递表,中金与中信证券联席保荐 [6][7] - 中国本土三大户外服饰品牌之一(2024年市场份额5.2%) [7] 湖南鸣鸣很忙 - 4月28日递表,高盛与华泰国际联席保荐 [10] - 2024年GMV达555亿元,门店14394家(58%位于县城与乡镇),SKU数量3380个 [10] 特斯联 - 4月30日二次递表,中信证券与海通国际联席保荐 [14] - 中国前五公域AIoT产品提供商,业务覆盖全球160个城市 [14] 普爱医疗 - 4月30日二次递表,国泰君安国际独家保荐 [16] - 中国第二大医用X射线成像系统供应商(市场份额7.6%),移动式C形臂市场份额20.6%居首 [16] 建邦高科 - 5月2日递表,中信建投国际独家保荐 [20] - 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光伏银粉生产商(市场份额9.9%) [20] 招股公司动态 - **博雷顿(01333.HK)**:拟发行1300万股H股,定价18港元/股,5月7日上市 [20] - **钧达股份(02865.HK)**:拟发行6343.23万股H股,价格区间20.4-28.6港元,5月8日上市 [21] - **沪上阿姨(02589.HK)**:拟发行241.134万股H股,价格区间95.57-113.12港元,5月8日上市 [21] 行业趋势 - 4月以来23家A股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计划,包括紫金矿业、晶澳科技、赛力斯等 [21] - 香港证监会拟提高三大股票指数衍生工具持仓限额,新规预计2025年7月生效 [22]
国网英大(600517):金融业务发挥能源领域特色化优势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04 14:2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网英大2024年及2025年Q1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金融业务稳定发展,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依托国家电网有特色化竞争优势,未来将深耕能源领域提供金融服务 [1][3] 公司概况 - 国网英大是国家电网旗下上市公司,2020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注入金融业务,当前业务包括信托、证券、期货、碳资产和电力装备制造等 [1] 整体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88亿元,同比增长3.60%,归属股东净利润15.74亿元,同比增长15.39% [1] - 2025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8.7%,归属股东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45.2% [1] 业务结构 - 2024年电力装备营收占比65.2%,为收入占比最高业务;金融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信托业务利润占比为84.13%,证券期货业务利润占比8.34% [1] 各业务板块业绩 信托业务 - 2024年子公司英大信托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7.29%;净利润17.76亿元,同比增长10.63%,当前信托资产规模10928.8亿元 [1] - 2024年英大信托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位列行业第3名、第4名,较上年分别提升8名、2名 [1] 证券期货业务 - 2024年子公司英大证券实现营业收入8.60亿元,同比下降25.64%,主要受债权投资利息收入下降、期货基差贸易业务暂停所致 [2] - 2024年英大证券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64.43%,主要因自营业务投资收益提升 [2] - 2024年英大证券由B类BB级提升至BBB级,英大期货由B类BB级上升为BBB级,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2] 碳资产业务 - 2024年子公司英大碳资产实现营业收入7001.6万元,同比增长13.39%;实现净利润1040.49万元,同比增长14.51% [2] - 全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约24%,协助企业获取降碳绿色融资规模同比增长近2倍,累计落地25万吨碳配额撮合业务、10.5万张绿证撮合业务 [2] 电力装备业务 - 2024年子公司置信电气实现营业收入73.75亿元,同比增长6.86%;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45.18% [2] - 公司攻克大容量非晶变压器研制关键技术,部分新产品实现应用,直流干式电容器纳入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首套高压互感器全自动化检定系统投运 [2] 未来展望 - 国网英大依托国家电网优势资源,在多方面积累能源领域特色化竞争优势,未来将深耕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优质项目,长期为电网产业链上下游和能源行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3]
建信期货多晶硅日报-20250429
建信期货· 2025-04-29 07: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晶硅期货价格反弹遇阻重回弱势,后市价格将保持弱势震荡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与展望 - 多晶硅期货PS2506收盘价37780元/吨,跌幅3.05%,成交量80862手,持仓量55092手,净减948手 [4] - 现货周度价格保持弱势,N型致密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5 - 3.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59万元/吨,环比下降1.10% [4] - 4月末光伏终端“抢装”渐入尾声,利好效果边际递减,政策割裂市场短和长期判断并形成负反馈,企业端继续减产预期低,供需强预期反转,渐入丰水季后有增产预期 [4] 行情要闻 - 截止4月28日,多晶硅仓单数量10手,较上一交易日持平 [5] - 2024年全球清洁电力占比达40.9%,创20世纪40年代以来最高纪录 [5] - 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发电基准平准化度电成本较2024年下降31% [5] - 中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300GW,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 [5]
阿特斯:阿特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6-06 07:00
业绩总结 - 2021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9.26%,同比下降9.21个百分点,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下降97.39%[27][28] - 2021年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11亿元[30] - 2022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1.57亿元和20.62亿元[30]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1183069.78万元,同比增加53.43%;净利润91871.56万元,同比增长1233.92%[103] - 预计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1.56 - 303.20亿元,同比上升22% - 53%[108] - 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8 - 20.74亿元,同比上升270% - 355%[108] - 预计2023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8 - 18.14亿元,同比上升218% - 304%[108] 用户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4.91%、73.22%和69.95%[41] - 2022年公司向印度销售形成的销售收入占比约2.69%,毛利占比约0.64%[43]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包括组件业务提升盈利能力、深耕分布式系统市场、发展储能和系统解决方案业务[114] - 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建设“年产10GW拉棒项目”等多个项目,投产后公司产品产能将大幅提升[17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0 - 2022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11.53亿元[96] - 2020 - 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5.02%、4.41%、4.44%[9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中形成核心技术的共计163项,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共计124项,同时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共计102项[9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32家境外控股子公司,部分未完成发改主管部门境外投资核准、备案手续[161] 其他新策略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将投资项目,总投资额880,552.92万元,使用募集资金投入400,000.00万元[112]
阿特斯:阿特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5-23 07:08
发行信息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9] - 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发行股数为541,058,824股,全额行使后为622,217,324股[9]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5月31日,拟上市板块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9] - 保荐人(联席主承销商)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联席主承销商还有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9] 业绩数据 - 2021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9.26%,同比下降9.21个百分点,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下降97.39%[27][28] - 2022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1.57亿元和20.62亿元[29]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1183069.78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3.43%;净利润91871.56万元,增长1233.92%[100] - 预计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1.56 - 303.20亿元,同比上升22% - 53%[106] - 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8 - 20.74亿元,同比上升270% - 355%[106] 产能情况 - 截至2021年末公司组件年产能23.9GW,单晶22.1GW,多晶1.8GW;截至2022年末组件年产能32.2GW,可全用于单晶生产[35] - 截至2022年末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绿能组件产能分别达70GW、近50GW、65GW、85GW[35] - 截至2021年末公司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片、组件年产能分别为5.4GW、11.5GW、13.9GW、23.9GW;截至2022年末分别为20.4GW、20.0GW、19.8GW、32.2GW[35] 市场与销售 - 2020 - 2022年公司单晶组件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45.28%、74.65%和97.83%[32] - 2021年公司大尺寸组件产品销售量占比约19%,2022年提升至约72%[33]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4.91%、73.22%和69.95%[40] 研发与专利 - 2020 - 2022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11.53亿元[9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044项主要专利,其中境内专利1977项(含发明专利276项),境外专利67项(含发明专利27项)[90] 募集资金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拟投资项目总投资额880,552.92万元,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400,000.00万元[111] - 产能配套及扩充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投入265,000.00万元[111] - 嘉兴阿特斯光伏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建设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投入15,000.00万元[11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投入120,000.00万元[111] 风险提示 - 美国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光伏产品开展“双反”调查,部分案件仍在司法诉讼中[41] - SEC于2022年5月4日将公司控股股东加拿大CSIQ列入临时清单,若连续三年被列入清单存在摘牌风险[172] - 公司产品布局从多晶向单晶转型,若单晶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面临成本上升、错失市场机会风险[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