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格局
搜索文档
DHL全球货运艾若馨:新能源、生物制药正成出口新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9:51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关税壁垒波动和供应链多中心化趋势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复杂环境 [1]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DHL停止向美国寄送包裹和货物 [2] - 区域性关税政策频繁调整 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路径和物流选择 [2] 出口结构转变 - 跨境电商出口2024年达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9% 但2024年上半年仅增长4.7%至1.03万亿元 [2] - 电商货物出口明显减少 特别是发往美国的电商货量下降 [2] - 新能源产品(电动车 锂电池 太阳能电池)成为出口新支柱 推动出口结构从轻到重转变 [3] - 生物制药和生命科学产品成为重要出口增长点 特别是发往巴西 非洲等市场的药品和疫苗 [3] 物流运输方式变化 - 电商轻小件减少导致空运需求减弱 运价进入下行通道 [3] - 海运货量实现逆势上升 因新能源产品体积较大且更偏向海运渠道 [3] - 高附加值产品如制药 电子产品仍坚持空运 因对时效性和运输条件要求严苛 [3] 物流服务需求升级 - 企业物流需求从价格导向转向服务导向 从基础运输转向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 [1][5] - 企业需要物流商提供替代路线设计和应急处理能力应对突发政策风险 [5] - 新兴市场缺乏当地政策了解 亟需物流商提供咨询与操作支持 [5] - 专业化 定制化 数字化 合规化要求成为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基本门槛 [5][6] 行业重点发展领域 - 新能源 电商和制药三大领域保持高增长态势 [1] - DHL重点聚焦新能源 电商与生命科学三大高增长领域 [6] 技术创新应用 - 物流行业加速智能化自动化 机器人 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影响行业发展 [6] - DHL在仓库作业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使用自动引导车 机械臂和机器人 [6] - AI模型预测市场需求 辅助客户做出前瞻性运输安排 [6]
上诉法院裁定美政府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特朗普回应
美股IPO· 2025-08-30 08:25
法律裁决核心内容 -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 认为其超越职权范围 [1][3] - 法院维持国际贸易法院先前裁决 认定特朗普错误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 [1][3][8] - 裁决允许关税暂时继续执行至10月14日 以便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 [1][3] 政府回应与立场 -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批评裁决 称所有关税仍然有效 移除关税将给美国带来彻底灾难 [1][5] - 白宫发言人表示总统依法行使国会授予的关税权力 期待最终获胜 [5] - 财政部长贝森特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国务卿鲁比奥向法院提交声明 警告不利裁决将严重损害外交政策 [6][7][11] 关税政策影响范围 - 裁决涉及特朗普"解放日"全球关税 基准税率10% 影响对墨西哥 加拿大等国加征的额外关税 [9] - 涵盖8月7日起对数十个国家实施的"对等关税" 部分国家最终关税结果仍不确定 [9] - 法律战牵涉数万亿美元全球贸易 若最终推翻关税可能颠覆贸易协议并引发退还已缴关税压力 [9] 法律争议焦点 - 争议围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展开 该法通常用于实施制裁和资产冻结 未提及关税 [8][9] - 特朗普政府主张总统拥有广泛关税权力且决定不应受法院审查 [9] - 挑战方认为贸易逆差非紧急情况 使用该法实施关税非法 [9][10] 市场反应 - 裁决发布后比特币上涨0.15%至10.8万美元 随后涨幅扩大至0.53%逼近10.84万美元 [4]
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美国与其他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的内容与影响
中泰证券· 2025-08-28 19:00
贸易协议主要内容 - 美国与多国设定“互惠关税”税率,范围在10%至20%,例如英国10%、日本15%、越南20%[7] - 英国对美出口前10万辆汽车关税从25%降至10%,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关税降至15%[7] - 印尼承诺放宽关键矿产出口限制,欧盟取消美国“无法获得的自然资源”关税[8] - 越南对转运至美商品征收40%惩罚性关税,印尼对转口商品加征19%额外关税[8] 进口承诺与市场开放 - 印尼承诺采购美国能源产品150亿美元、农产品45亿美元、飞机32亿美元[12] - 日本承诺购买美国农产品80亿美元,大米进口量增加75%,采购100架波音飞机[12] - 欧盟承诺到2028年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包括400亿美元AI芯片[12] - 越南、印尼、菲律宾大幅削减美国商品关税,越南承诺零关税开放市场[13] 产业投资与规则调整 - 日本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韩国投资3500亿美元,欧盟追加6000亿美元直接投资[16] - 印尼允许数据跨境传输至美国,欧盟支持电子传输永久零关税[17] - 印尼承诺提高劳工和环境标准,禁止强迫劳动产品进口[18] - 多国协议提及共同应对“第三国非市场政策”,加强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合作[19] 贸易格局短期影响 - 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平均税率达54.9%,其他国家平均为14.5%[21] - 2025年前6个月美国自华进口同比下降15.6%,自墨西哥、越南进口分别上升6.3%和42.6%[21] - 美国自华进口价格下降2.0%,而自东盟、欧盟进口价格上升2.9%和0.5%[21] - 美国对转口商品征收40%惩罚性关税,强化原产地规则审查[33][34] 重点商品竞争与需求 - 美国药品进口44%依赖中国(按重量),88%原料药来自海外[26] - 2024年中国钢铁制品对美出口142.5亿美元,铝制品出口42.4亿美元[27] - 2024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127.6亿美元,占其全球大豆出口的51.9%[40] - 日本承诺80亿美元农产品采购相当于其年自美进口规模的58.9%,欧盟能源采购承诺存在可行性疑问[41] 中长期产业格局重塑 - 欧日韩占美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存量65.6%,欧盟投资存量达1.25万亿美元[44] - 贸易协议可能强化欧日韩在半导体、造船、生物等领域的竞争优势[44] - 原产地规则和打击转口将推动企业本地化生产,强化其他经济体产业链[42] - 劳工、环保及数据规则可能形成以美国标准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体系[49]
特朗普3条贺电通报全国,全球即将掀起一场巨变?中国动用“王牌”,率先突破美国“包围圈”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47
美国关税政策 - 特朗普将关税政策称为美国复兴的核心引擎 声称关税正让美国再次伟大富强 计划对盟友征收15%-25%的协作关税 对战略对手征收50%以上的惩罚性税率 [3] - 欧盟为换取15%关税上限 承诺五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并开放汽车市场 导致德国车企在北美利润预计缩水40% [3] - 政策宣布三周内道指下跌4.2%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8% 美国家庭年消费成本增加2600美元 [4] - 对半成品铜加征50%关税导致纽约期铜价格暴跌20% 美国本土电缆企业因缺料停产 福特电动车工厂扩建暂停 通用汽车单车成本增加2000美元 [4] 中国应对策略 - 实施稀土分层管制 对美民用磁体出口暴增660% 但对军工级高纯度铽镝合金实行零出口 冲击美国F-35生产线 [6] - 中美达成90天关税缓冲协议 暂停24%对等关税至11月11日 保留10%基础关税和20%芬太尼税 [7] - 通过一带一路布局吸引跨国企业 40%企业暂停转移供应链计划 三星将美国工厂迁至越南 [7] - 义乌7月对美订单增长40% 浙江光伏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土耳其订单 [7]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巴西联合中俄推进区块链贸易结算系统 沙特80%对华石油交易使用人民币 [7] - 金砖国家加速建立独立结算体系 美国15年对巴西贸易顺差超4100亿美元 [8] - 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开工 年输气量880亿立方米 强化中俄能源同盟 [8] - 越南与中国签署数字经济协定 菲律宾强调政策自主 韩国重启与中国磋商 [8] 产业供应链调整 - 苹果CEO库克和英伟达CEO黄仁勋紧急访华修复供应链 [8] - 义乌商品通过马来西亚转运 埃及采用人民币结算 形成去美国化贸易网络 [8] - 跨国企业将中国视为避税港 供应链从美国中心向多元共生转变 [7][8]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额外加征25%关税 整体税率升至50%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23:46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白宫宣布对来自印度的进口商品加征额外25%关税 使印度商品在美整体关税税率升至50% [1] - 新关税将在21天后生效 此前宣布的25%关税本周四开始执行 [1] - 印度商品在美所受整体关税税率达50% 成为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中最高的关税之一 [1] 政策背景与原因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认定印度政府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 [1] - 行政命令指示对其他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进行调查 可能采取相应行动 [1] - 特朗普此前表示印度进口俄罗斯军事装备和能源产品将受到25%关税和额外"惩罚性"措施 [1] 印度方面的反应 - 印度外交部声明称印度因进口俄罗斯石油被美国和欧盟"刻意针对" [1] - 印度外交部指出批评印度的国家自己也在与俄罗斯进行贸易 [1] 行业影响与全球贸易格局 -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 俄乌冲突后持续以折扣价格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2] - 美国打压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加剧美印贸易与外交紧张关系 [2] -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此举可能扰乱全球贸易格局 影响美国与印太战略盟友合作 [2]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上半年我国家用纺织品累计出口160.3亿美元 同比持平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20:57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纺织品出口总额1603亿美元 同比持平 [1] - 行业面临全球贸易环境波动 需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多元化策略以应对长期博弈 [1] - 细分产品中床品出口696亿美元(增长02) 地毯215亿美元(增长12) 厨浴纺织品158亿美元(下降22) 窗帘154亿美元(增长29) 床毯158亿美元(增长03) 毛巾89亿美元(下降88) 桌布37亿美元(下降89) 其他制品97亿美元(增长78) [2] 区域市场表现 - 前五大出口市场:美国479亿美元(下降59占比299) 欧盟221亿美元(增长99占比138) 东盟156亿美元(下降194占比97) 日本115亿美元(下降19占比72) 澳大利亚53亿美元(下降72占比33) [3] - 新兴市场表现突出:中亚五国6亿美元(增长266) 其中吉尔吉斯斯坦暴涨613 非洲75亿美元(增长292) 拉丁美洲118亿美元(增长20) [3] - 6月单月对美出口降幅缩窄至39(较上月改善246个百分点) 非美市场合计下降19 [3] 国内区域出口 - 前五大出口省份:浙江554亿美元(增长64) 江苏333亿美元(下降28) 山东205亿美元(下降27) 广东(下降149) 上海(微降05) [4] - 其他地区中新疆出口增长396 广西增长231 [4] 国际市场份额 - 美国市场:前五个月中国占比376(下降35个百分点) 印度占比273(增长77) 巴基斯坦104(增长56) [5] - 欧盟市场:中国占比354(增加21个百分点) 巴基斯坦234(增长235) 印度118(增长202) [5] - 日本市场:中国占比73(下降03个百分点) 越南145(下降1) 印度28(增长18) [5]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华家纺产品平均关税达45(最高584) 显著高于其他主要出口国 [8] - 特朗普政府新关税政策涉及印度25 越南和孟加拉20 印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19 土耳其/韩国15 英国10 8月7日生效 [9] - 美国全面取消8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 8月29日起执行 [10] 趋势展望 - 美国市场占比从2024年33降至2025上半年299 仍为第一大单一市场 [6]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30 低于2024年33 [7] - 中美关税有望继续延期90天 但上半年抢出口已透支部分下半年订单 [8]
5国刚划红线,美国来了个下马威,正式宣布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7-28 15:51
贸易谈判立场 - 韩国在贸易谈判中拒绝进一步开放牛肉和大米市场 牛肉进口价值达22.2亿美元 大米进口配额中美国占比32% [3] - 印度将农业和乳制品列为谈判红线 要求美国取消互惠关税及钢铁铝和汽车零部件附加关税 并寻求纺织鞋类低关税待遇 [6] - 马来西亚拒绝美国关于电动汽车税收减免 外资持股限制削减和渔民补贴削减等要求 [6] 美国谈判策略与压力 - 美国要求韩国解除30月龄以上牛肉进口禁令并扩大大米进口量 且以取消美韩2+2会谈施压 [3][4] - 日本已对美国让步开放大米等农产品市场 使韩国面临被取代风险及美日同盟施压 [3] - 特朗普宣称正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可能为向其他国家施压或为后续谈判铺垫舆论基础 [7] 全球贸易格局影响 - 美国因多国划红线导致贸易攻势受挫 谈判主动权下降并逐渐丧失道德高地 [9] - 各国采取差异化应对策略 包括韩国守农业线 印度保留报复权 马来西亚维护政策独立性 [9] - 全球贸易秩序将通过博弈重塑 需平等协商寻求共赢解决方案 [9]
21专访|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中澳经济高度互补,合作才是必然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8:01
美国加征关税对澳大利亚的影响 - 美国将钢铁和铝关税从25%上调至50%,引发澳大利亚等多方反对,澳大利亚总理批评这是"美国的经济自残行为"[1][6] - 美国加征关税扰乱了全球贸易格局,推高成本、增加不确定性,并影响供应链稳定性,对澳大利亚企业不利[1][6] - 中国市场因美国产品退出而产生的空缺为澳大利亚农业等领域提供了新机遇[1][6] 中澳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 - 中澳双边关系逐步恢复,大部分关税已取消,高层互访重启,双方信任正在重建[2] - 中澳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近70%澳企将中国列为未来三年全球投资前三大优先市场[1][7] - 2025年中澳双边贸易额预计将达到3250亿美元,较2015年的1450亿美元增长125%[3] 澳大利亚企业在华表现 - 去年75%的受访外资企业实现盈利,较2023年的58%有所提升,51%的公司在华收入同比增长,46%的公司增加在华投资[2][11] - 每三家公司中就有一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拓展中国业务[2] - 约三分之一企业计划向深圳、杭州、成都和海南等地区拓展[11] 中澳自贸协定的影响 - 中澳自贸协定自2015年生效以来,通过关税减免和市场准入优化,显著增强了两国贸易的韧性和稳定性[3] - 协定为两国经济注入活力,是澳大利亚与主要经济体达成的首批全面自贸协定之一[3] 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中国市场 - 贸易限制解除后,葡萄酒、农业等领域显现明显复苏迹象,澳大利亚产品凭借高品质和安全性受中国消费者青睐[4] -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为澳大利亚农产品提供巨大市场[6] - 澳大利亚新增15家获批的羊肉出口加工厂,积极满足中国市场对高品质红肉的需求[6] 新兴产业合作机遇 - 关键矿产、清洁能源技术、液化天然气、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展现出新的出口潜力[4][8] - 清洁能源是中澳合作重点,双方在绿色氢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储能技术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8] - 电动汽车及其供应链,特别是电池领域,双方互补性强,澳大利亚欢迎中国电动汽车[9] 澳大利亚企业战略调整 - 企业更注重本地化合作,以更快适应政策变化和消费需求的迭代[11] - 企业越来越重视政府事务团队,确保业务符合要求并与监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11] - 多数企业以"在中国为中国"为主,重点服务中国市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部分倾向于"在中国为世界"[12] 高层互访的积极影响 -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传递出两国政府致力于维持稳定建设性关系的积极信号,对企业信心至关重要[13] - 访问或将推动澳大利亚政府优化对中国投资的政策,特别是在净零排放和住房等领域[13]
联邦上诉法院为特朗普关税"续命",7月底将迎关键听证
华尔街见闻· 2025-06-11 13:54
关税政策司法进展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允许特朗普政府继续实施全球性关税措施,暂时搁置下级法院的禁令 [1] - 法院未详细解释支持政府立场的理由,仅指出政府已证明暂停禁令是"合理的" [1] - 此案被列为"极其重要的问题",法院加速审理流程并定于7月31日举行辩论 [2] 政策时效性 - 特朗普对大部分"互惠"关税实施的90天暂停期将于一个月后到期 [2] - 除非达成贸易协议或延长暂停期,否则从7月9日起美国对多国关税税率将大幅上升 [2] - 关税措施至少在未来一个月内持续有效,可能更长时间直至法律战走完全程 [2] 市场影响 - 自4月2日宣布"互惠"关税以来,全球市场波动剧烈,价值蒸发并部分恢复数万亿美元 [2] - 法院裁决表明特朗普关税政策短期内维持有效,可能继续影响全球贸易流动和市场情绪 [2] -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7月31日法庭辩论及其后续发展,这将决定关税政策的最终命运 [2]
外资最新调查!44%全球类企业加码中国贸易,最高!
券商中国· 2025-06-05 17:59
全球贸易格局 - 全球企业普遍面临成本攀升、收入下降等压力 并正调整贸易策略积极应对 [2] - 中国获受访企业选择的比例最高(44%) 其次是欧洲(43%)和美国(39%) [3] - 四成(40%)受访企业正在或计划未来两年增加在中国的产品制造 该比例仅次于选择欧洲(45%) [3] - 亚洲企业选择增加与中国的贸易往来(54%)和增加在中国制造的比例(52%)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3] - 中国依然是世界贸易版图的重心所在 [4] 中国企业表现 - 超八成(84%)中国受访企业将当下面临的压力视为创新的催化剂 [5] - 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新机遇来应对挑战 包括开拓新的海外市场(85%)和增加国内市场销售(81%) [5] - 中国企业正加速推进多元化布局 计划增加与欧洲(28%)、中东(28%)和南亚(27%)的贸易往来 [6] 人民币国际化 - 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RGI)已升至八个月以来的高点(5167) 年初以来涨幅达8.3% [7] - 人民币支付占比分别反弹至4.33%和4.13% 随后在4月份降至3.50% [7] - 4月份以人民币结算的货物贸易在中国总货物贸易中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在30.2% [7] - 境外持有在岸资产规模显著回升 沪深股通机制下南向股市资金保持强劲 [7]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呈现一些关键的积极因素 包括人民币未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等 [8] 全球企业成本与收入 - 约三分之二的全球受访企业表示已受到成本上升的影响 [6] - 预计短期(6个月内)和长期(两年内)成本上涨的企业分别达73%和72% [6] - 85%的受访企业已经或计划上调其定价 [6] - 全球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两年内收入下降1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