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

搜索文档
马斯克把Robotaxi捧上天,这里是不看好的5大理由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5 07:29
核心观点 - 特斯拉Robotaxi项目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资本市场对其估值存在显著分歧,支持者认为其将开启自动驾驶黄金时代并带来万亿美元估值,而保守派则提醒技术、监管和商业模式风险 [21][24][26]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技术路线,与Waymo等激光雷达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其FSD系统车祸率仅0.15起/百万英里,但面临NHTSA调查和技术稳定性质疑 [15][20][34] - 法规监管呈现州际差异,特斯拉利用德州政策宽松窗口期启动试运营,但加州等地区要求严格许可制度,未来政策趋严将考验公司合规能力 [29][32][38] 商业模式与运营进展 - 特斯拉在奥斯汀启动邀请制试运行,投放10-35辆配备FSD的Model Y,单程定价4.2美元,计划2025年底扩展至25个美国城市 [8][10][12][16] - 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无方向盘的专用车型Cybercab和Robovan,支持无线充电和车主共享车队模式 [18][42] - 分析师测算Robotaxi每英里成本0.4美元,显著低于传统网约车0.9-1.2美元/英里,若实现规模效应可创造高利润率 [21] 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依赖800万像素摄像头和AI神经网络,未采用激光雷达或高精地图,强调成本优势和扩展性 [15] - Waymo在5个城市运营1500辆车,周订单超25万次,技术积累更成熟但成本较高,形成直接竞争 [20] - 滴滴自动驾驶采用激光雷达方案,算力超2000TOPS,传感器能力翻倍,保持低调研发 [50] 清洁与维护体系 - 开发全自动清洁系统包括车载摄像头自清洁、机械臂清洁机器人(5分钟/车)及紫外线杀菌专利,目标实现零人工干预 [43][45][47] - 未来车型将取消方向盘和踏板,清洁体系需解决"无人驾驶但需人工维护"的矛盾 [42][48] 资本市场反应 - 试运行启动当日股价上涨8%,乐观分析师将目标价调至500美元,预测Robotaxi业务估值可达1万亿美元 [21] - 摩根士丹利认为FSD和Robotaxi估值占公司总估值近半,但UBS警告当前股价已充分反映预期 [22][24] - 市场分歧体现在:长期平台化转型潜力VS短期技术/监管不确定性 [26]
马斯克财富激增千亿
财联社· 2025-06-24 14:23
特斯拉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周一大涨8 23%至349美元 创下三周新高 [1] - 自6月5日以来股价已上涨约23% 完全收复与特朗普争执期间的跌幅 [5] Robotaxi业务进展 - 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登场 初步部署约10辆 服务范围有限且仅限受邀社媒名人 [3] - 用户初步反馈积极 著名分析师试乘后评价为"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体验舒适安全且个性化 [4] - 华尔街预测本周将更正式推出该服务 认为特斯拉将在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行业占据重要份额 [4] - "木头姐"预测到2029年Robotaxi业务将规模化运营 可能带来9510亿美元收入机会 [5] 公司战略与市场预期 - 马斯克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普及是公司未来关键 [3] - 分析师称Robotaxi登场标志着公司人工智能故事的开始 是"价值1万亿美元的自动驾驶之旅"起点 [4] - 投行看好该业务模式 认为软件即服务的高利润特性将支持快速商业化扩张 [4] 马斯克持股与财富变动 - 马斯克持有特斯拉4 108亿股 占比13% 为公司最大个人股东 [3] - 其净资产单日增加149亿美元至4239亿美元 进一步拉开与富豪榜第二名的差距 [3]
曹操出行招股说明书
搜狐财经· 2025-06-22 17:12
公司概况与业务模式 - 曹操出行是由吉利集团孵化的中国网约车平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136个城市运营 [1] - 2024年总交易价值(GTV)达170亿元,市场占有率5.4%,排名行业第三 [1] - 核心业务模式是通过定制车队与运力合作伙伴合作,结合自有附属司机提供标准化出行服务 [1] - 与吉利集团合作开发的定制车车队超3.4万辆,为中国同类最大车队,2024年定制车订单占GTV的25.1% [1] 市场机遇与竞争优势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2024年规模3444亿元,预计到2029年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8042亿元 [2] - 竞争优势包括与吉利集团的定制车掌控权、差异化用户体验、车服解决方案、曹操大脑技术系统及清晰盈利路径 [2] - 定制车枫叶80V和曹操60的持有成本(TCO)分别为每公里0.53元和0.47元,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财务表现与业绩记录 - 2022-2024年收入从76亿元增长至147亿元,毛利率从-4.4%提升至8.1% [3] - 经调整EBITDA由-7.73亿元转为3.83亿元,经营现金流由负转正 [3]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达81亿元,借款总额72亿元 [3] 全球发售与上市安排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发售价每股41.94港元,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4] - 所得款项净额约17.18亿港元,将用于改进车服解决方案、提升定制车、投资技术和自动驾驶等 [4] 行业概览 - 2024年中国出行市场规模8.0万亿元,共享出行渗透率4.3%,预计2029年提升至7.6% [37] - 共享出行每公里成本约2.70元,比私家车4.50元低近40% [37] - 网约车行业高度集中,最大参与者2024年市场份额达70.4% [40] - 聚合平台订单占比从2019年7.0%增至2024年31.0%,预计2029年达53.9% [40] 业务运营 - 2023年GTV为122亿元,较2022年增长37.5%,2024年达170亿元,增长38.8% [33] - 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GTV的85.4%,三大聚合平台分别贡献42.5%、11.8%和10.4% [75] - 2022-2024年订单量从38.3亿单增至59.8亿单,AOV从23.2元增至28.3元 [79]
曹操出行招股说明书(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6-22 15:16
公司概况 - 曹操出行是由吉利集团孵化的中国网约车平台,截至2024年底在136个城市运营,2024年总交易价值达170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5.4%,位居行业第二 [5] - 核心优势为定制化车队,截至2024年底在31个城市部署超3.4万辆定制车,规模居中国首位 [5] - 商业模式以轻资产扩张为主,通过与运力合作伙伴合作完成订单,同时向附属司机提供自有车辆 [5] 市场机遇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2024年规模为3,444亿元,渗透率仅4.3%,预计2029年将增至8,04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7%) [8] - 行业痛点包括用车成本高、司机收入不稳定、平台盈利难 [8] - 共享出行每公里成本约2.70元,比私家车每公里4.50元低近40% [20] 财务表现 - 收入增长:2022-2024年收入从76亿元增至147亿元 [8] - 盈利能力改善: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4年8.1%,经营现金流2023年起转正 [8] - 净亏损从2022年20亿元收窄至2024年12亿元 [8] 竞争格局 - 行业高度集中,最大参与者占70.4%份额 [8] - 曹操以差异化服务和吉利生态协同突围 [8] - 聚合平台占网约车总订单比例从2019年7.0%增至2024年31.0% [22] 上市计划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香港发售10%),发售价每股41.94港元 [8] - 募资用途:19%用于车服解决方案、18%升级定制车、17%投入自动驾驶技术、16%扩展城市覆盖、20%偿还债务、10%营运资金 [8] 未来战略 - 提升服务标准与品牌形象 [6] - 升级定制车 [6] - 轻资产扩张城市覆盖 [6] - 完善车服解决方案 [6] - 投资自动驾驶技术(2025年2月已启动Robotaxi试点) [6] 业务运营 - 2024年定制车履行的订单占GTV的25.1% [17] - 与吉利集团合作开发定制车,降低持有成本33%-40% [55] - 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GTV的85.4% [47] 技术优势 - 人工智能驱动的曹操大脑系统优化供需匹配 [26] - 定制车优化司机经济性和驾驶体验 [26] - 2025年2月启动Robotaxi试点 [27]
从定制车护城河到Robotaxi,曹操出行甩出网约车行业“王炸组合”
国际金融报· 2025-06-19 21:52
上市进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即将在港股上市 成为港股最大的共享出行公司 [1] - 背靠吉利集团 拥有最大规模定制车队 并布局Robotaxi业务 [1] - 行业第二大参与者 仅次于滴滴 [2]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4年GTV达170亿元 同比增长38.8% [2] - 2024年订单量近6亿单 较2022年3.83亿单大幅增长 [2]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 [2] - 平均客单价从2022年23.2元提升至2024年28.3元 [2] - 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4年8.1% [2] - 2024年司机收入及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比例降至79% 较2022年84.2%下降 [3] 定制车业务优势 - 定制车降低TCO 2024年车辆TCO占司机总收入55% [4] - 2024年部署超3.4万辆定制车 为行业最大规模 [5] - 枫叶80V和曹操60的TCO分别为每公里0.53元和0.47元 比典型纯电车低36.4% [5] - 定制车GTV占比从2022年5.3%提升至2024年25.1% [5] - 计划未来定制车队规模维持在5万辆 [5] 车服解决方案与成本优化 - 133家吉利授权维修店提供低成本保养维修服务 [6] - 枫叶80V年保险成本降至5800元/辆 传统车辆超1万元/辆 [6] - 2023年车辆平均保养维修时间和成本同比下降25%和54% [6] - 378个换电站覆盖26个城市 支持60秒换电 [6] - 换电技术每月为司机增加约700元收入 [6] Robotaxi布局与战略 - 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闭环生态系统 [7] - 与特斯拉CyberCab模式类似 实现全产业链闭环 [7] - 2026年底计划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6] - 2024年2月在苏州、杭州试点Robotaxi服务 未来扩展至广州等地 [8] - 上市募资部分资金将用于Robotaxi项目 [8]
曹操出行(02643):中泰国际新股报告
中泰国际· 2025-06-18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曹操出行70分,评级为“申购”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出行市场自疫情后强势反弹,共享出行预期增长速度最快,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在市场中位列第二,拥有定制车队、自研决策系统等优势,且已减少对司机补贴的依赖,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估值合理,在当前港股投资氛围热烈的情况下,建议申购 [3][6][7][10][1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前景 - 中国整体出行市场自疫情后强势反弹,规模从2022年的6.9万亿增长至2024年的8.0万亿元,预计从2025年的8.6万亿增长至2029年的10.6万亿元,CAGR为5.4% [3] - 共享出行在不同出行方式中预期增长速度最快,渗透率将由2024年的4.3%大幅增至2029年的7.6%,市场规模从2025年的4296亿增长至2029年的8042亿,CAGR为17.0% [7] 招股概要 - 公开发售价为HK$41.94,每手股数100股,每手费用约HK$4236.30,公司市值HK$228.2亿 [5] - 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广发证券,主要股东为李书福 [5] - 总发行新股44.2百万股,公开发售4.4百万股,国际发售39.8百万股 [5] - 截止认购日为6月20日,分配结果日为6月24日,正式上市日为6月25日 [5] 公司亮点 - 曹操出行是吉利集团孵化的中国网约车平台,截止2024年在136个城市运营,总GTV为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市场占有率为5.4%,位列第二 [6] - 公司和吉利集团共同开发定制车,采用创新换电架构及智能座舱功能,2024年进军85个新城市,2025年2月在两个城市试点推出自动驾驶平台及商用Robotaxi服务 [6] - 公司自有决策系统曹操大脑,能高效匹配订单和自动运营补贴制度,促进GTV增长,还可预测出行需求,优化派单 [6] - 公司已减少对司机补贴的依赖,2024年经调整司机收入及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百分比从2022年的84.2%下降至79.0%,司机每小时收入高于其他同业 [6] 公司经营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网约车出行服务,提供惠选服务及专车服务,2024年GTV总额为169.5亿元,同比增长38.8%;总收入为146.6亿元,同比增长37.4% [8] - 2024年定制车GTV为42.5亿元,同比提升73.1%,定制车渗透率从2022年的5.3%大幅提升至25.1% [8] - 车队主要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2024年GTV分别占比为35.5%和58.1%,聚合平台贡献大部分GTV,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GTV占比85.4%,向聚合平台支付的佣金占GTV 7.2% [8]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率8.1%,从2022年的毛损率4.4%扭亏为盈,净亏损12.5亿元,净亏损率从2022年的25.8%大幅收窄至8.5% [9] - 2024年公司录得经营现金流2.4亿元,比2023年增加约1亿元,2024年底有息负债72.2亿 [9] 估值水平 - 选取港股出行服务企业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进行对标,曹操出行招股价对应2024年市销率1.4倍,与嘀嗒出行接近,公司估值合理 [10] 保荐人往绩 - 此次联席保荐人是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证券,2025年至今华泰参与保荐或承销7个项目,4个项目首日收盘上涨;农银国际参与10个项目,4个项目首日表现上涨;广发证券保荐或承销7个项目,5个项目首日上涨 [12] 市场氛围 - 在AI热潮以及港股金融政策推动下,年初至今港股投资氛围显著改善,指数冲上近三年新高,主板IPO上市29只新股,首日破发率达27.6%,平均首日上涨11.7%,港股IPO氛围热烈 [13] 申购建议 - 曹操出行此次发行已获得6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共认购约9.5亿港元,约占发行总股本约51.3%,给予70分,评级为“申购” [14]
曹操出行(02643):IPO申购指南
国元香港· 2025-06-17 1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建议谨慎申购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吉利集团孵化的中国网约车平台,在31个城市拥有超34,000辆定制车的车队,为中国同类车队最大,2024年定制车履行订单占公司GTV的25.1%,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擅长在聚合平台分配运力并优化运营 [2] - 2024年中国出行市场规模8.0万亿元,共享出行服务市场规模3444亿元,渗透率4.3%,预计到2029年共享出行市场将增长至8042亿元,自2025年起复合年增长率17.0%,渗透率提高至7.6% [2] - 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6.3亿、106.7亿和146.6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0.1亿、19.8亿和12.5亿元,2023年及2024年分别实现5.8%及8.1%的正毛利率 [3] - 按招股价计算公司上市估值约相当于2024年1.45倍PS,处于行业较高位置,鉴于公司高于行业的增长速度,短期估值基本合理,中长期有增长空间 [3] 招股详情 - 保荐人为华泰金控(香港)、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广发融资(香港) [1] - 上市日期为2025年6月25日 [1] - 招股价格为41.94港元/股,集资额18.53亿港元 [1] - 每手股数100股,入场费4236.3港元 [1] - 招股日期为2025年6月17 - 20日,国元证券认购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19日 [1] - 招股总数4417.86万股,国际配售3976.07万股约占90%,公开发售441.79万股约占10%,均可调整并视超额配售权行使情况而定 [1] 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估值 | 板块 | 代码 | 证券简称 | 收盘价(20250616) | 总市值(亿港元) | PS(2024) | PE(2024) | | --- | --- | --- | --- | --- | --- | --- | | 共享出行 | 9680.HK | 如祺出行 | 12.00 | 24.49 | 0.92 | -4.0 | | 共享出行 | 2559.HK | 嘀嗒出行 | 1.20 | 12.22 | 1.44 | 1.1 | | 共享出行 | DIDIY.OO | 滴滴出行 - ADR | 4.81 | 1776.98 | 0.79 | 129.3 | [5]
曹操出行(02643) - 全球发售
2025-06-17 06:20
CaoCao Inc. 曹操出行有限公司 重要提示 閣下對本文件的任何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全球發售 | 全球發售的發售股份數目 : 44,178,600股發售股份(視乎超額配 | | --- | | 股權行使與否而定) | | 香港發售股份數目 : 4,417,900股發售股份(可予重新分配) | | 國際發售股份數目 : 39,760,700股發售股份(可予重新分配 | | 及視乎超額配股權行使與否而定) | | 發售價 : 每股發售股份41.94港元,另加1.0%經 | | 紀佣金、0.0027%證監會交易徵費、 | | 0.00565%聯交所交易費及0.00015% | | 會財局交易徵費(須於申請時以港元 | | 繳足,多繳股款可予退還) | | 面值 : 每股股份0.00001美元 | | 股份代號 : 02643 | | 聯席保薦人、整體協調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 整體協調人、聯席全球協調人、 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 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聯席牽頭 ...
永安行: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9:49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基于物联网和数据云技术的共享出行系统研发、销售、建设及运营服务,同时提供共享出行服务、智慧生活服务及分布式氢能数字平台业务[4] - 主要业务板块包括公共自行车业务(系统运营服务和系统销售)、共享出行业务、智慧生活业务及氢能产品业务[4] - 2024年各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系统运营服务40.08%、系统销售2.52%、共享出行23.49%、智慧生活14.05%、氢能产品19.87%[4] - 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8.75%,较2023年的12.15%持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0.72%[4][6] 公共自行车业务 - 系统运营服务业务覆盖全国190余个城市,运营车辆约12.35万辆,2024年收入1.83亿元,同比下滑39.20%[4][8] - 系统销售业务2024年收入0.12亿元,同比下滑52%,主要因政府公共自行车系统采购减少[7] - 2024年系统运营服务毛利率转为-12.70%,主要受项目清算人员成本增加影响[8] - 截至2025年3月末在手项目50个,协议金额约3.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个项目和1.44亿元[8] 共享出行业务 - 2024年收入1.08亿元,同比下滑24.48%,毛利率转为-4.15%[4][10] - 截至2025年3月末投放新一代公共自行车2.14万辆(覆盖4城)、助力自行车17.82万辆(覆盖24城)、氢能自行车7440辆(覆盖5城)[10][13] - 2025年一季度共享出行业务亏损加剧,毛利率降至-65.75%[10] 氢能业务 - 2024年氢能产品业务收入0.91亿元,同比增长333%,主要因收购浙江凯博并表[4][13] - 已建成15万辆/年氢能自行车生产线、15万瓶/年储氢器生产线及2万台/年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生产线[13] - 2024年氢能自行车产能利用率8.05%,较2023年的2.69%提升但整体仍较低[13] - 产品已通过德国TÜV莱茵认证,具备欧洲市场销售资质[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下滑15.96%;净利润-0.66亿元,较2023年减亏0.65亿元[4][25] - 2024年末总资产44.67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24.21亿元(主要为哈啰普惠股权投资)[30] - 2024年末应收账款3.98亿元,已计提坏账准备3.84亿元,账龄超1年占比过半[3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37亿元,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入2.01亿元[37] 资本结构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29.15%,权益资本与刚性债务比率565.24%,财务杠杆较低[30][36] - 主要债务为"永安转债",2024年末余额5.41亿元,累计转股金额3.13亿元[3][36] - 2024年EBITDA 1.30亿元,对刚性债务和利息支出的覆盖倍数分别为0.21倍和2.86倍[37] 公司治理 - 2025年3月控制权变更,上海哈茂成为控股股东,杨磊成为实际控制人[38] - 拟向上海哈茂定向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8.40亿元,发行完成后上海哈茂及杨磊合计持股比例将达38.06%[38] - 原实控人孙继胜承诺现有业务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否则需现金补偿[38] 行业环境 - 共享两轮车行业形成无桩单车为主、有桩单车为辅格局,美团、滴滴和哈啰单车占据主导地位[4] - 行业受政策变化、居民偏好影响较大,部分城市出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导致监管趋严[4] - 地方政府财政弱化导致公共自行车业务回款时间延长,系统运营服务发展萎缩[4][8] - 氢能产品市场仍处初期发展阶段,存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不畅风险[4]
融资、组无人车队、筹备IPO 享道出行高调抢位新赛道
经济观察网· 2025-05-21 22:57
公司战略布局 - 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为共享出行领域近三年来最大一笔融资 [2][4] - 公司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国内首个主驾无人L4级Robotaxi车队落地上海 [2][5] - 公司计划2026年Robotaxi车队规模达到200辆 [5] - 公司IPO进程将加快,原计划2025年完成全平台盈利并冲刺IPO [9] 业务结构 - 公司三大业务主线:个人出行(网约车)、企业出行、未来出行(Robotaxi) [2] - 网约车业务在上海市占率仅次于滴滴 [2] - 企业出行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 [2] - Robotaxi业务承担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测试、运营重任 [2] 融资与股东 - C轮融资引入产业基金及长三角地区政府投资平台 [4] - 上汽集团在C轮融资中跟投 [4] - 2020年A轮融资引进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 [4] - 2022年B轮融资引入Momenta和高德 [4] 技术合作 - 与Momenta合作打造基于前装量产的Robotaxi车队 [5] - 采用上汽智己LS6量产车型,复用其车规级传感器 [6] - 主驾无人方案可节省人力成本,技术挑战更大 [7] - Momenta提供可规模化自动驾驶技术,突破ODD限制 [6] 运营数据 - 享道Robotaxi已完成33万余次订单 [8] - 开放点位数超48000个,累计行驶超250万公里 [8] - 2021年起在上海嘉定、苏州相城开展示范运营 [8] 行业竞争 - 曹操出行、T3出行等竞争对手均已启动Robotaxi业务 [10] - 行业竞争集中在长三角城市 [10] - 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已成功上市但股价表现不佳 [9] - 曹操出行过去四年亏损达80亿元 [9] 商业模式 - 强调"一站式智慧出行综合体"定位 [10] - 突出"车企资源、技术底座和场景生态一体化"优势 [10] - 总交易额排名国内出行平台第五 [10] - 行业投资主体从风投转向地方政府、产业基金、整车企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