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BD

搜索文档
创新药BD热潮之后的一些思考
雪球· 2025-06-14 13:01
中国创新药BD交易热潮分析 BD热潮的双面效应 - 中国创新药行业2024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571亿美元 2025年初至今已突破500亿美元 [2] - 驱动因素包括跨国药企专利悬崖危机(如默沙东K药2028年到期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6年到期)和中国药企FIC/BIC管线积累 [2] - 正面效应:快速获得现金流 借助跨国药企资源加速全球开发 提升国际认可度 [3] - 负面效应:2020年62起BD交易中25起终止 退货率达40% 存在核心资产流失案例(如恒瑞医药管线转手价差达10亿美金) [3] 优质企业特征 - 差异化创新能力:如康方生物PD-1/CTLA-4双抗 [3] - 国际化能力:百济神州通过BD进入美国市场仍保持自主研发节奏 [4] - 合理管线梯队:亚盛医药奥雷巴替尼分成比例达15% 未来年收入或达3亿美金 [5] 高风险企业特征 - 产品同质化(如PD-1 HER2等靶点扎堆) [6] - 依赖单一BD交易(某企业因海外III期失败市值蒸发65%) [6] - 战略摇摆 BD后忽视研发投入 [6] CXO行业的确定性机会 - 药明生物等CXO企业受益于BD后临床及商业化生产需求 如BioNTech双抗项目推动全球Ⅲ期临床带来CMO订单 [7] - CRDMO+模式深度参与创新药全生命周期 原中国市场项目年收入500万-1000万美元 license-out后可能增长5-10倍 商业化阶段或增10-50倍 [8] 行业长期发展关键 - 持续产出高质量创新药并通过BD或自主商业化变现的企业将胜出 [9] - BD仅为阶段性手段 需坚持创新本质与全球视野 [9]
创新药利好频传,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周四收涨4.3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08:5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小幅震荡,沪指涨0.01%,深成指跌0.11%,创业板指涨0.26%,北证50指数跌0.25%,全市场成交额13035亿元,较上日放量169亿元,超2300只个股上涨 [1] - 创新药板块走强,创新药ETF国泰(517110)收涨4.39%,生物医药ETF(512290)收涨2.02% [1][2] 行业动态 - 国产创新药BD(商务拓展)活动频繁,通过License-in和License-out模式实现商业化合作,License-out成为药企获取现金流和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2]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SSGJ-707授权,石药集团宣布潜在三项海外授权交易,中国生物制药预告将有一笔重磅对外授权交易落地 [3] - 荣昌生物与多家跨国公司洽谈BD,泰它西普传闻BD金额可能破200亿美元 [3] - 2025年ASCO年会上中国创新药企贡献73项口头报告,11项入选"最新突破摘要"(LBA) [3]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41起,总金额达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3] 政策支持 - 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提出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通过"基本医保+商保"双轨体系扩大创新药市场覆盖 [3][5] - 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发布通知,重点培育生物制药等领域的中试平台,完善产业链协同体系,支持创新药研发转化、规模化生产及国际化布局 [6] 港股映射 -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恒瑞医药等创新药龙头登陆港股受到市场关注,美元贬值、资金回流新兴市场催化港股,A股创新药受港股映射逻辑带动 [6] 投资标的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年初以来涨幅达35.10%,创新药行情持续发酵 [6]
信达生物涨超15%,IBI363数据亮眼!T+0交易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涨4%,昨天单日“吸金”超91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6-04 10:12
港股通创新药ETF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涨3.88%,成交额突破5亿元,盘中净流入超2100万元,昨日净流入超9100万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集体大涨:信达生物涨超15%,石药集团、康方生物涨超3%,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涨超2%,百济神州涨超1% [3] - 该ETF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72%,创新药权重占比高达85%,为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9] 信达生物临床进展 - 信达生物在2025年ASCO年会上口头报告了IBI363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I期研究数据,观察到可控的安全性、令人鼓舞的疗效及长期生存获益趋势 [3] - 信达生物肿瘤管线在ASCO会议上共有8项口头报告,约占大会口头报告总数的2% [3] - 摩根大通上调IBI363及IBI343的潜在内地销售额预测,并新增两款候选药物的潜在美国市场销售额预测,因预期信达可能授权出海或自行启动全球开发 [3] 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药行业正从研发早期阶段进入开花结果阶段,2025-2028年将是中国创新药企业集体步入盈利期的关键阶段,2025年为行业集体跨越盈利的关键年 [4] - 中国创新药在ASCO上的口头报告数量达73项创历史新高,头部创新药企开始批量进入扭亏为盈的新发展阶段 [5]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从2015年的124条增长至2024年的704款位居全球首位,FIC创新药从2015年的9个增至2024年的120个,全球占比超30% [5] 中国创新药BD出海 - 中国药企对外授权交易金额2024年达519亿美元其中首付款41亿美元,交易数量与金额持续上升 [6] - 中国创新药资产认可度与交易价格持续提升,交易类型日益多元化,管线BD阶段逐步前移 [7] - 中国创新药产业在政策与资金支持、人才回流及工程师红利等多重因素支持下蓬勃发展 [5]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BD高潮迭起,持续看好中国资产潜力
德邦证券· 2025-06-03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原研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124条研发管线增至2024年704款,位居全球首位;自研进入临床的FIC创新药从2015年9个增至2024年120个,占比超30% [5][8] - 中国企业活跃于创新药全球BD舞台,2015 - 2024年间对外授权交易数量与金额持续上升,2024年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首付款达41亿美元 [5][13] - 分析BD案例与数据得出:中国创新药资产认可度与交易价格持续提升、交易类型日益多元化、管线BD阶段逐步前移 [5][16] - 2025年多项创新药BD交易刷记录,看好中国创新药持续发展,建议关注小分子、大分子、ADC领域相关标的 [5][24] 各部分总结 创新药BD高潮迭起,持续看好中国资产潜力 - 中国创新药从模仿走向源头创新,产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下蓬勃发展 [8] - BD是创新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MNC可提高药品研发成功率等,中国企业近年来活跃于全球BD舞台 [11] - 2015 - 2024年中国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数量与金额上升,2024年达高峰,总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6%,首付款同比增长17% [13] - 中国创新药资产认可度与交易价格持续提升,预计未来交易价格有望继续上升;交易类型日益多元化,2024年抗体类药物占比37%,小核酸药物有重磅交易;管线BD阶段逐步前移,2024年临床前阶段项目占比超60% [16] - 2025年多项创新药BD交易刷记录,如启德医药、三生制药等交易,建议关注小分子、大分子、ADC领域相关标的 [24]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5.5.26 - 2025.5.30)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2.21%,跑赢沪深300指数3.30%,排名第2位;2025年初至今上涨6.61%,跑赢沪深300指数9.02%,排名第6位 [5][28] - 医药子板块表现:医疗器械II涨0.54%、中药II涨0.62%、生物制品II涨3.14%、化学原料药涨1.58%、化学制剂涨4.27%、医疗服务II涨2.46%、医药商业II跌0.39% [30] - 截至2025年5月30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34.0,较前一周上涨0.8,较2025年初上涨3.9,在申万一级分类中排第10 [31]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为4496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的8.2%;2025年初至今合计成交额72395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的5.3% [37]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416支个股中,316支上涨,83支下跌,17支持平,涨幅前五为舒泰神(60.41%)、华森制药(41.97%)、常山药业(35.91%)、华纳药厂(32.62%)、睿智医药(29.67%) [5][40]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无医药新股上市 [41] - 展示已上市新股情况,如华昊中天医药 - B、健尔康等公司的上市日期、市值、PE等信息 [42]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3.4%,较恒生指数跑赢4.8%;2025年初至今上涨36.4%,较恒生指数跑赢20.3% [45]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210支个股中,118支上涨,68支下跌,24支持平,涨幅前五为金威医疗(68.4%)、中生北控生物科技(54.9%)、加科思 - B(30.0%)、润迈德 - B(25.8%)、昭衍新药(24.4%) [49]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BD高潮迭起,持续看好中国资产潜力-20250603
德邦证券· 2025-06-03 1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原研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124条研发管线增至2024年704款,位居全球首位;自研进入临床的FIC创新药从2015年9个增至2024年120个,占比超30% [5][8] - 中国企业活跃于创新药全球BD舞台,2015 - 2024年对外授权交易数量与金额持续上升,2024年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 [5][13] - 分析BD案例与数据得出:中国创新药资产认可度与交易价格持续提升、交易类型日益多元化、管线BD阶段逐步前移 [16] - 2025年多项创新药BD交易刷记录,看好中国创新药持续性,建议关注小分子、大分子、ADC领域相关标的 [24] 各部分总结 创新药BD高潮迭起,持续看好中国资产潜力 - 中国创新药从模仿走向源头创新,原研数量增长迅速且FIC占比提升 [8] - BD是创新药发展必然产物,中国企业活跃于全球BD舞台,交易金额和数量增长 [11][13] - 中国创新药资产认可度与交易价格提升,交易类型多元,管线BD阶段前移 [16] - 2025年多项创新药BD交易亮眼,建议关注小分子、大分子、ADC领域标的 [24][25]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5.5.26 - 2025.5.30)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2.21%,跑赢沪深300指数3.30%,年初至今上涨6.61%,跑赢9.02% [5][28] - 医药子板块中化学制剂涨幅4.27%领先,医药商业II跌幅0.39% [30] - 截至2025年5月30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34.0,较前一周涨0.8,较年初涨3.9 [31]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成交额4496亿元,占A股8.2%,年初至今成交额72395亿元,占5.3% [37]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416支个股中316支上涨,涨幅前五为舒泰神、华森制药、常山药业、华纳药厂、睿智医药 [40]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无医药新股上市 [41] - 展示了华昊中天医药 - B、健尔康等已上市新股的市值、PE、涨跌情况 [42][44]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3.4%,跑赢恒生指数4.8%,年初至今上涨36.4%,跑赢20.3% [45]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210支个股中118支上涨,涨幅前五为金威医疗、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加科思 - B、润迈德 - B、昭衍新药 [49]
美药价政策仅是扰动,持续看好创新药!T+0交易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连续5日大举“吸金”近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4 13:26
港股通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成交额迅速突破3.2亿元,近5日资金净流入近2亿元,今日净流入超700万元,连续6日获资金净流入[1] - 成分股涨跌互现:中国生物制药涨超4%,石药集团涨超2%,荣昌生物涨超1%,药明生物、康方生物微涨;远大医药跌超3%,信达生物跌超1%,百济神州、三生制药微跌[3] 美国药价政策对中国创新药影响 - 美国最新药价政策表态温和,降价执行复杂:Medicaid占比10%受影响,Medicare影响有限,商业保险不受影响[4] - 美国药品市场价与出厂价有30%缓冲空间,需全面降价30%以上才会显著影响药企利润[4] - 美国医药开支占GDP比重高,未来药价或缓慢下降,但对大药企实际利润影响较小[4] 中国创新药BD与国际化进展 - 中国创新药为全球优质资产,BD交易加速:2024年本土创新药授权首付款达57亿美元,占全球20%[5] - 2025年BD案例活跃: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合作首付款1.75亿美元,联邦制药授权诺和诺德首付款2亿美元,恒瑞医药与默沙东合作首付款2亿美元[5] - 中国创新药产业链优势显著:临床前高效工程师资源、丰富患者群体及三甲医院临床资源支撑研发能力[5] 港股通创新药ETF产品特性 - 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68%,龙头集中度高[7] - 行业分布:创新药占比84%(全市场最高),CXO占比10.85%[7] - 估值优势:截至5月13日,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37%,具备低估特性[7] - 交易机制:底层资产为港股,支持T+0交易[7]
机构看好我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跟踪同标的产品费率最低的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近期大幅“吸金”,上市以来份额增长超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2:06
值得关注的是,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发稿,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当前管理费率与托管 费率分别为0.4%、0.07%,其费率在同为跟踪国证港股通指数的产品中最低。 消息面上,多家A股、港股创新药企发布亮眼财报以及在研产品的阶段性突破进展。此外据证券时报, 近期全国多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壮大发展,并提出医药产业基金的相关规划。 在更高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近日在《民主与法制》周刊发表署名文章中提出,对于生物医药等产业 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鼓励国有企业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 响力。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我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NewCo模式成为创新药出海新选择,国家政策 鼓励创新药发展,新技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持续看好创新药行业。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收盘,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7)近一年涨幅达48.11%,在同类指 数中居首。相关ETF方面,跟踪国证港股通指数的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交投活跃。港股通 创新药ETF工银当日成交额达1.54亿元,换手率5.58%,最新规模为27.27亿元。资金流向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