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搜索文档
最新!百特任命新CEO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 关于Andrew Hider 2025年7月7日,百特 Baxter International 宣 布 任命Andrew Hider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并 加入公司董事会 ,任职将于不迟于2025年9月3日生效,具体时间取决于其当前工作交接的完成情况。此前担 任临时CEO的 Brent Shafer 将在Hider上任后转为独立董事会主席。 Hider在工业自动化和生命科学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跨行业经验,以下是他的主要职业履历: Hider的领导风格以客户为中心,注重运营效率和股东价值,同时保持对质量和创新的关注。 高管评价 Baxter的 临时CEO Brent Shafer 表示:"Hider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拥有卓越的运营能力、严谨的执行力 和创新精神。我们非常高兴他将成为百特(Baxter)的下一任首席执行官。Hider在全球多元化企业的领导经 验凸显了他管理复杂运营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始终专注于质量和以客户为中心的重要使命。我们相 信他是带领百特迈向新篇章的合适人选。" # 公司近况 Baxter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战略转型,以下是其最新动态和战略规划: 业务重组与剥离 ...
112起融资、超60亿!2025上半年医疗器械资本看什么?
思宇MedTech· 2025-07-08 17:42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思宇MedTech整理了 112起 医疗器械相关融资事件,发现"热度还在"只是表象, 真 正值得关注的,是资本的逻辑变了: 从拼概念,转向看路径;从讲创新,回归到落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领域投融资进入了更"现实主义"的阶段。 有意思的是,这轮调整并不是"退烧",而是一次更现实主义的筛选:注册在走吗?产品进院了吗?是否真的 能撑起一个商业模型?能答上这些问题的项目,才有可能继续拿到钱。 # 钱投在哪儿? 节奏、轮次、披露趋势全梳理 上半年112起融资事件中,有三件事值得注意: 一个小观察:从统计看,只有不到20%的项目愿意详细披露融资金额,且越早期披露意愿越低。大家都还 在"往前走",但更谨慎,也更现实。 # 谁在拿钱?三个方向值得特别留意 结合企业业务类型和投融资背景,可以发现,今年被资本选中的企业,往往具备三个共性: 清晰的使用场 景、相对明确的注册路径、能讲通的商业逻辑 。从赛道来看,有三个方向持续受到关注: 补位"术式"的产品正在加速获投 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术中导航等"术式重构型产品"获得多轮融资。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 是"替代"什么已有产品,而是 ...
中药创新解码生命密码:好医生集团荣膺2025年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优秀项目
经济网· 2025-07-08 17:32
7月6日,2025(第42 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好医生集团"诠释中药科学内涵 推动新药研发"项目从全国医药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 年中国医 药工业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39年守正创新发展中医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获得高度认可。 这些成果背后是强大的知识产权支撑,好医生集团现拥有注册商标2000多件,好医生集团已累计获得 460 项国家授权专利,6个原始一类新药均拥有国际 PCT 专利,承担 70 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先后荣获国家专利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部华夏科技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 川省专利二等奖等科研创新荣誉。 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科研创新的同时,好医生集团始终践行着"关爱大众健康"的使命。近年来,集团联合编制出版了美洲大蠊和康复新液系列丛书, 让更多人可以深入了解美洲大蠊的药用功效。该系列丛书由《中药美洲大蠊大全》《康复新液临床研究与应用》《康复新液临床研究与应用(普及版)》 《药用美洲大蠊基因组学研究》《药用美洲大蠊基因成分研究》等组成。尤其是《康复新液临床研究与应用(普及版)》一书,将专业的医学理论转化为通 俗易懂的科普内容,有效打破了医学知识的壁垒, ...
康160港股IPO:营收主要靠卖药但毛利极低拖垮利润水平 连续多年亏损
新浪证券· 2025-07-08 17:29
当健康160在2025年6月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时,这个覆盖4.46万家医疗机构、连接89万医护人员的"中 国最大数字医疗平台"或正陷入失衡游戏——表面是数字医疗的故事,里子或是低毛利卖药的生意,而 持续扩大的亏损与枯竭的现金流,更让这场IPO宛如刀锋行走。 模式失衡:医药电商化的利润困局 健康160的核心风险,在于其**"数字医疗外衣"与"医药批发内核"的错配**。尽管招股书强调其"领先的 数字医疗平台"属性,但业务实质暴露了结构性脆弱: 收入依赖低毛利批发: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医药健康用品销售,大比例营收面向企业客户的批发业务 (2024年上半年数据),薄利模式难抵成本波动;而高毛利的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萎缩较低,且 2024年上半年收入却同比下降。 造血能力衰竭:流量下滑与盈利迷途 用户活跃度持续恶化:尽管注册用户达5410万,但平均月活用户从2021年390万降至2024年300万,平台 吸引力减退;活跃医护资源利用率不足,导致数字医疗收入增长停滞。 公司三年半累计亏损4.6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扩大至8326万元。 健康160的IPO本质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短期生死线:能否以"中国最大数字医疗平台 ...
宠物医疗系列2:宠物医院:分散格局谋突破,连锁专科领未来
浙商证券· 2025-07-08 17: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宠物医院处于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早期,供给格局分散待整合,需求增长存在结构性机遇,未来将以连锁化为基础,向分类集成、专科化方向发展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宠物医院发展现状 供给端 - 竞争格局分散,以单体和非连锁医院为主,2024年CR3、CR5分别为13%、14%,截至2024年8月31日连锁医院占比达25% [14] - 连锁化发展分三阶段,单店个体模式,依赖管理者;多店“连而不锁”,依赖人才;连锁“既连又锁”,依赖系统 [14] - 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处于早期阶段,近七成医院开业不足5年,半数以上从业人员从业时间在5年以内,85%宠物医院经营面积不足300平方米,91%投资规模不足200万元 [21] 需求端 - 我国宠物诊疗与宠物医院市场规模均稳步提升,2023年宠物诊疗市场规模为796亿元,2015 - 2023年CAGR达18.8%,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1404亿元,2023年宠物医院市场规模达376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823亿元,占宠物诊疗的59% [22] - 宠物医院消费端有三大结构性机遇,一是猫把握数量,犬注重金额,2024年猫数量达7153万只,就诊数量占比61.4%,单只宠物犬年均医疗消费金额是单只宠物猫的1.5倍左右;二是宠物狗老龄化和宠物猫幼龄化趋势,2024年7岁以上老年犬占比达23%,2岁以下宠物猫占比达66%,对老年宠物犬疾病诊疗和青年宠物猫免疫接种的医疗需求有望提升;三是一线城市放量,下沉市场蓄力,2024年一线城市单病例医疗费用增长明显,未来下沉市场宠物医疗有待放量 [31][36][37] 宠物医院发展趋势 连锁化 - 我国连锁宠物医院占比逐年提升,由2017年的5%上升至2024年8月的25%,连锁化率提高5倍,头部连锁宠物医院整体呈扩张趋势,新瑞鹏2024年较2022年减少342家门店 [50] 分类集成 - 分类与集成是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宠物医院将分为社区型、专科型和综合医院/中心医院,新瑞鹏构建“1 + P + C”三级医院系统,形成集成化宠物医疗服务平台 [54] 专科化 - 70%的医院开设了专科业务,猫科开设占比最高,达到近50%,其次是外科和皮肤科,专病专治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55] - 大多头部宠物医院已形成门店分类与集成运营模式,并向增加专科、渗透三四线城市、加快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等方向发展 [60]
港股收评:恒指收涨1.09% 加密货币概念连日上涨
快讯· 2025-07-08 16:14
金十数据7月8日讯,今日,港股三大指数全天震荡走强。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涨1.09%,恒生科技指 数收涨1.84%,国企指数收涨1.16%。加密货币概念连日上涨,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涨超28%;光伏 概念盘中走高,协鑫科技(03800.HK)涨超10%;互联网医疗概念午盘爆发,京东健康(06618.HK)领涨; 除此以外,新消费、教育、中资券商、苹果等概念股收涨。港口运输、物流、环保、电力等概念股收 跌。个股方面,金涌投资(01328.HK)收涨533%,市值突破30亿港元。 港股收评:恒指收涨1.09% 加密货币概念连日上涨 ...
医疗“暗战”|佛山医卫市场扩张潮下的竞合迷局与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57
当三甲医院的新院区在禅西拔地而起,当省级医院通过合作办医"兵临城下",当民营资本以百亿投入重塑行业规则,一场围绕患者、人才与资源的医疗"暗 战"正在佛山悄然上演。佛山医疗版图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竞合与重构。 争夺患者、人才与资源 合作办医"兵临城下" 民营资本重塑行业规则 三甲医院新院拔地而起 南都推出专题报道,聚焦佛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医疗高地"战略背景下,三甲医院、镇街医院、民营机构与外来者这四大医疗势力在政策驱动、资本介入、 患者分流、技术迭代中的多维博弈,揭示医疗供给侧改革的深层逻辑。 西进突围 近五年佛山市三甲床位激增超40% 站在市二医院新院区观景台上东望,老城区的市一医院大楼与城西现代化医疗综合体遥相呼应,恰似这座城市医疗生态的过去与未来。五年间40%的床位增 长,"东西南北中"全域布局的三甲网络,百亿级民营资本的强势入场——佛山医疗资源扩张的规模与速度令人瞩目。 市二医院绿岛湖院区的启用,是这场扩张潮的典型缩影。这座投资33.75亿元、配备1200张床位的医疗综合体,承载着双重使命:对医院自身而言,是突破 老城区空间枷锁的"翻身仗"——此前其眼科等王牌科室在暑期高峰已无力承载汹涌人流。对城市而言, ...
ETF市场日报 | 光伏ETF强势反弹!医药健康板块再回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3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 沪指涨0.7%至3500点附近 深证成指涨1.46% 创业板指涨2.39% 两市成交额超1.4万亿元 [1] - 电力相关ETF领涨 光伏主题ETF普遍涨幅超5% 包括光伏50ETF(159864)、光伏ETF易方达(562970)等9只产品 [2] - 医药健康板块回调 华创证券指出当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公募基金配置比例较低 对2025年增长保持乐观 [4] 光伏行业政策动向 - 高层密集发声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竞争 工信部召集14家企业座谈 强调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2] - 太平洋证券认为"反内卷"政策将加速供给侧产能出清 促进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差异化 推动设备需求增长 [3] ETF市场动态 - 香港证券ETF(513090)成交额达157.56亿元 位列全市场第二 换手率超100% 跟踪港股通证券行业指数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超95% [5][6] - 信用债ETF基金(511200)以177.27亿元成交额居首 短融ETF(511360)和信用债ETF博时(159396)分别成交145.63亿元和95.62亿元 [5] - 基准国债ETF(511100)换手率达415.24% 恒生创新药ETF(520500)和国债ETF5至10年(511020)换手率居前 [6] 医药行业展望 - 创新药领域正从数量逻辑转向质量逻辑 重点关注具有差异化管线和国际化能力的公司 2025年行业或迎来产品为王阶段 [4]
以产业创新场景赋能“立园满园” 成都未来医学城获评“中国特色生物医药园区优秀案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4:49
行业认可与创新模式 - 成都未来医学城入选《2025年中国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优秀案例》榜单 与北上深等8个知名产业园区共同获得"未来医学创新转化典范"称号 [1] - 园区创新实践"医教研产"一体化模式 解决临床需求与供给侧脱节 企业创新策源能力不足两大痛点 [1] - 该模式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供"成都样本"与"四川经验" [1] 创新场景与合作拓展 - 成都未来医学城推出涵盖五大方面的14个创新场景 包括技术熟化 市场反馈 用户体验 商业模式展示 定价机制运行等 [2] - 创新场景旨在推动新技术示范应用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不同于传统供需对接会 而是开放多元化测试环境 [2] - 通过项目化思维帮助园区企业获得订单 区外企业拓展市场 实现资源链接与行业影响力提升 [2] 未来发展规划 - 园区将持续深化临床需求导向的转化医学研究 加速培育未来产业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2] - 促进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深度融合 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医学创新动能 [2] - 目标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攀登全球价值链高端提供"成都方案" [2]
健康之路入选“中国健康科技企业50” 数字化医疗布局与AI技术应用引关注
证券日报· 2025-07-08 14:43
公司概况 - 健康之路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较早布局互联网医疗的企业之一,坚持研发驱动的发展理念[1] - 公司打造了互联网医院平台、分级诊疗系统、家庭医生签约、处方流转平台和智慧药房等创新项目,显著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1] - 公司平台型业务布局具有较高战略价值和稀缺性,形成从线上到线下、从医疗服务到健康管理的完整生态闭环[1] 技术布局 - 公司已完成AI医疗研发布局并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以"AI全域赋能医疗健康服务生态"为创新引擎[1] - 自主研发的AI数字员工系统具备高智商、高情商、高效能三大特性,能动态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效率[1] - 与北京友谊医院合作打造的"肝病智慧服务平台"入选北京市朝阳区数字医疗概念验证计划首批项目[2] - "医疗AI智能体"已在智慧医院、智慧药房、智能健康驿站等多个医疗场景成功落地[2] 研发投入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数字化能力,包括优化医生数字工具、开发临床功能等[2] - 将AI技术及解决方案融入平台,为用户、医生等优化平台功能[2] - 研发投入有望持续完善产业生态链,提升行业竞争力[2] 行业认可 - 公司凭借医疗科技创新实践入选毕马威中国首届"中国健康科技企业50"榜单[4] - 评选基于企业战略、技术创新、市场表现等七大维度综合评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