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入确认
icon
搜索文档
浙海德曼: 浙海德曼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16
销售模式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15.31%,经销毛利率高于直销,销售模式从上市时的"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发生较大变化 [2] - 前五大经销客户销售金额占比30.72%,其中外销客户A、B、C及内销客户A销售高端机型,毛利率达40.96%-46.31%,显著高于直销平均毛利率23.90% [3][7] - 经销模式占比提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科德数控(55.35%)、海天精工(83.10%)、纽威数控(76.51%)趋势一致 [7] 收入确认政策 - 外销收入以报关单/提单确认,内销分两类:普及型数控车床以签收单确认(占比12.70%),高端型以验收单确认(占比0.10%) [15][18]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2.21亿元,环比增长29.83%,主要因内销客户E的34台高端机床集中验收(合同签订于2023年3月) [20][22] - 收入确认政策与海天精工等同行基本一致,高端机型验收周期通常3-6个月 [8][16] 存货与产销情况 - 高端型数控车床产量3,571台(同比+100.73%),销量2,153台(同比+22.19%),期末库存453台,期后转销率81.14% [26][27] - 发出商品余额8,414.11万元(同比+23.83%),计提跌价准备371.65万元主要针对子公司金雨跃的零部件(跌价率24.25%) [25][29] - 2025年一季度末库存4.48亿元,高端机型订单覆盖率42.68%,无订单库存主要为标准机型备货 [31][32] 资金与票据 - 期末受限货币资金2,019.97万元(期初25.38万元),其中承兑汇票保证金1,889.35万元对应应付票据3,839.76万元,保证金比例20%-30% [35][36] - 2024年支付票据保证金5,752.19万元(同比+196%),主要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及工程款 [36][37] - 应付票据余额波动大(2023年末/2024Q1末/2025Q1末均为0),因公司优先使用应收票据背书支付 [38][40]
超30家差错更正!总额法改净额法立竿见影,数十家上市公司营收“瘦身”
证券时报· 2025-06-05 16:03
收入确认方法调整概况 - 2025年以来超过30家上市公司将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改为净额法,更正后收入合计调减过百亿元 [2] - *ST沪科调整农产品贸易业务收入核算方式后,2024年1-9月营收锐减九成以上 [2] - 特锐德因充电运营业务电费收入确认规则调整,调减2023年度营业收入19亿元 [2] 主要调整业务领域 - 贸易业务:万向钱潮贸易业务调整导致2024年1-9月营收和成本同步调减14.62亿元 [3] - 充电服务:奥特迅、北巴传媒等企业因实际仅扮演"服务中介"角色而调整收入确认方式 [3] - 技术服务:琏升科技因代理人身份对2022-2023年财务报表采用净额法追溯调整 [3] 典型公司调整案例 - 超讯通信:2024年1-9月总营收和营业成本均调减5.88亿元 [4] - 铁龙物流:2020-2022年分别调减营收7.68亿元、5.15亿元、2.58亿元 [4] - 润泽科技:2024年1-9月营收和成本同步调减29.53亿元 [4] 监管与合规问题 - 2020年以来63家被处罚上市公司存在总额法和净额法不当使用情况 [9] - *ST海越因错误使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半年报虚增营收30亿元 [8] - ST舜天通过总额法和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营收过百亿元被罚1000万元 [8] 会计实务执行难点 - 控制权转移时点及迹象判断是实务中最易引发争议的核心问题 [11] - 多主体合作的供应链场景中控制权转移时间难以准确界定 [10] - 业务细节复杂导致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标准难以清晰界定 [11] 解决方案与建议 - 加强新收入准则专业培训,发布典型案例帮助判断 [14] - 投资者应关注现金流而非营收,警惕利润与现金流背离现象 [15] - 远离频繁更换主业和关联交易复杂的企业 [15] 行业影响 - 营收规模是市销率等核心估值指标的重要参数,误用可能导致市场定价机制失真 [9] - 部分企业试图通过虚增营收规避"营收低于1亿元"的退市指标 [9] - 需推动上市公司收入确认回归业务本质,遏制财务造假 [16]
总额法改净额法立竿见影数十家上市公司营收“瘦身”
证券时报· 2025-06-05 01:40
收入确认方法调整概况 - 2025年以来A股超过30家上市公司将收入核算方式从总额法改为净额法,更正后收入合计调减超百亿元[1] - *ST沪科调整农产品贸易业务收入确认方法导致2024年1-9月营收锐减90%以上,特锐德因充电业务电费收入规则重认定调减2023年营收19亿元[1] - 监管重点核查领域包括ST舜天、ST华闻等公司因错误适用总额法受罚[1] 业务领域调整案例 - 贸易业务:万向钱潮部分贸易业务改为净额法后,2024年1-9月营收与成本同步调减14.62亿元[1];大港股份因大宗化工贸易控制权瞬时性争议调整核算方法[2] - 充电服务:奥特迅、北巴传媒等因实际为服务中介角色变更收入确认方式[2] - 技术服务:琏升科技因代理人身份追溯调整2022-2023年报表,皇氏集团因未承担主要责任改用净额法[2] - 其他领域:电商平台、广告代理、委托加工等存在误用现象,政府补助因与营收无直接关联较少涉及调整[2] 监管政策与违规案例 - 2020年财政部细化控制权转移等判断指标,2025年四部门新规强化收入确认合规性[3] - *ST海越因错误使用总额法虚增2022年半年报营收30亿元被罚,ST舜天2009-2021年虚增营收超百亿元被罚1000万元[4] - 2020年以来63家受罚上市公司存在总额法/净额法不当使用问题[4] 会计实务执行难点 - 控制权转移时点判断困难:多主体供应链场景中风险转移程度难以量化,如货物在途期间控制权界定模糊[5] - 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身份判定争议:短暂取得法定所有权但未实现实质控制权的业务易引发核算偏差[5] - 行业差异影响:不同企业对风险类别理解不同导致选择标准执行不一致[5] 解决方案与投资者建议 - 专业培训与案例指导:监管部门需加强新收入准则培训,发布行业典型案例[7] - 业务实质披露:企业应主动披露业务模式变动对财务数据的影响[7] - 投资者分析重点:穿透财务数据关注现金流、警惕主业频繁更换及复杂关联交易企业[8]
富煌钢构: 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2023年度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6 23:21
审计报告核心观点 - 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2024年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认为其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2] - 关键审计事项聚焦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减值,因收入占业绩指标比重高且涉及管理层重大判断[3][5]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04%至2.22亿元,其中高速摄像仪及视觉测量系统业务占比提升至94.85%[3] 财务报表关键数据 资产负债表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174%至3.15亿元,主要因银行存款增加2.01亿元[49]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长73.7%至7378万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6.83%升至7.14%[5][6][49] - 应收票据中商业承兑汇票减少79.3%,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占比提升[49] 利润表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亿元和2.22亿元,核心产品贡献率从86.62%提升至94.85%[3] - 研发费用按项目明细列示,包含人工、材料、折旧等八大类支出[27][28] 现金流量表 - 未直接披露具体数据,但审计确认现金流量表符合会计准则要求[1][2] 行业与业务特征 - 公司属于其他通用仪器制造业,主营高速图像采集与分析设备的研发销售[11] - 收入确认严格区分产品销售(时点确认)和技术服务(验收确认)两种模式[37][38] - 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所得税优惠及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49] 审计重点事项 - 收入确认审计程序包括合同检查、毛利率分析、客户走访等8项具体措施[3][4] - 应收账款减值测试采用组合评估与单项评估结合,2024年坏账准备新增计提236.6万元[6][49] - 合同资产主要来自质保金,2024年末账面价值717万元,减值准备48.2万元[5][6] 会计政策要点 - 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划分标准明确,资本化需满足技术可行性等5项条件[29] - 金融工具分类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等三类,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16][22] - 政府补助区分与资产/收益相关,采用净额法核算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补助[42]
泛微网络: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泛微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5-19 22:22
关于授权运营业务模式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3.62亿元,其中技术服务收入14.38亿元占比60.91%,自有及第三方软件产品销售收入占比39.09% [1] - 授权运营模式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2022-2024年分别为94.48%、93.23%、93.36%,直营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5.52%、6.77%、6.64% [1] - 授权运营中心主要负责客户需求调研、实施方案确定、客户培训等增值服务,公司直接与最终客户签订合同并进行结算 [1] - 公司作为主要责任人承担产品质量与服务责任,拥有软件产品知识产权和完全定价权 [4] - 收入确认方法:e-office系列产品在收到全部合同款项后确认收入,e-cology系列产品在取得客户验收材料时确认 [5][6] 关于客户与供应商 - 2024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485.3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90%,客户分散且单个客户收入占比低 [2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359.4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3.59%,其中关联方亘岩网络采购额5,862.29万元 [23] - 亘岩网络为公司控股股东下属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签章服务,与公司协同办公软件具有业务互补性 [27][31] - 2024年与亘岩网络关联交易包括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5,862.29万元,以及房租水电等资金往来214.65万元 [26][30] 关于现金资产管理 - 2024年销售费用16.13亿元,其中支付给授权运营中心项目实施费13.47亿元较2023年减少2.85% [8] - 营业成本1.60亿元中技术服务成本8,178.44万元较2023年增加24.54%,主要因外包服务增加 [8] - 项目实施费计入销售费用的依据是其业务实质为销售渠道补充,与直营销售机构费用性质相同 [9] - 前十大授权运营中心2024年分成金额合计37,540.66万元,最高单家8,788.43万元 [11][15]
闻泰科技: 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股权及业务资产包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7 00:26
公司业务重组 - 闻泰科技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股权及业务资产包,包括昆明闻讯、黄石闻泰、昆明闻耀、深圳闻泰、香港闻泰等子公司100%股权及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 [9][10] - 出售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交易对手为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 [9] - 拟出售资产范围涉及中国大陆、香港、印尼及印度等多个地区的子公司 [10] 审计情况 -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拟出售资产2023-2024年模拟合并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 [1][2] - 审计报告确认模拟财务报表公允反映了拟出售资产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 关键审计事项包括长期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 [2][3][4] 财务风险 - 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导致产品集成业务采购销售受限,相关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 [3] - 长期资产减值涉及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金额重大且依赖管理层判断 [3] - 审计机构对资产减值测试方法、关键假设及外部评估专家工作进行了重点核查 [3] 收入确认 - 营业收入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2023-2024年度收入确认准确性对业绩影响重大 [4] - 审计程序包括检查销售合同、实施分析程序、抽样核查支持性文件及执行截止测试等 [4] - 收入确认方法需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审计关注异常波动及截止性风险 [4] 财务报表编制 - 模拟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专为重大资产重组目的而准备 [1][8] - 编制基础包括持续经营假设,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5][12] - 合并程序抵销内部交易,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 [15] 会计政策 - 金融工具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摊余成本、FVOCI和FVTPL [21][22] - 存货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5][36] - 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10-50年 [49] - 借款费用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51]
正虹科技: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4-02 19:02
审计意见 - 审计机构对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 认为其公允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1][2] - 审计范围涵盖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 关键审计事项 收入确认 -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饲料销售(占比未披露)、饲料原料销售和牲猪销售 存在管理层不当确认风险 [2] - 审计程序包括检查销售合同条款、实施毛利率分析、函证销售金额及截止测试等 [3][4] 生物资产减值 - 生物资产账面价值1,095.82万元 占资产总额5.03% 采用可变现净值法计提跌价准备 [4] - 审计重点包括监盘程序、评估牲猪销售价格假设合理性及死亡率等关键参数 [4][5] 应收账款减值 - 因饲料业务信用政策放宽 应收账款余额达8,135.00万元 计提坏账准备3,756.12万元 账面价值4,378.88万元 [5] - 审计关注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测试组合划分及损失率计算的合理性 [6] 财务数据披露 资产结构 - 生物资产采用分类计量: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成本计量并进行减值测试 [4]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达46.16% 反映较高信用风险 [5] 收入确认政策 - 饲料及生猪销售收入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点确认 具体时点为交付验收且收款权利确立时 [50][51] 行业经营特征 - 公司属饲料行业 主营业务包括饲料研发生产、粮食加工及生猪养殖 产品结构呈现农牧一体化特征 [12] - 生物资产受动物疫病及价格周期影响显著 需持续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对减值准备的影响 [4] 会计政策要点 - 研发支出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支出满足条件时可资本化 [47] - 政府补助按资产相关/收益相关分类 资产相关补助采用递延收益分期确认 [53] - 租赁业务按新租赁准则处理 短期租赁(≤12个月)采用简化处理 [56][57]
丽珠医药(01513)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3-26 19:32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70,060.71万元,本期合并营业收入为11,812,338,854.68元,上期为12,430,038,325.82元[1] - 本期合并营业成本为4,081,106,956.93元,上期为4,465,473,361.10元[1] - 本期合并销售费用为3,254,638,504.70元,上期为3,3598,152,721.87元[1] - 本期合并研发费用为1,033,355,508.15元,上期为1,334,695,479.62元[1] - 本期合并营业利润为2,844,400,261.25元,上期为2,415,108,489.87元[1] - 本期合并净利润为2,304,484,952.49元,上期为1,897,601,012.24元[1]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1,095,803.97元,上期为1,953,650,833.28元[1]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为2.24元,上期为2.10元[1] - 本期稀释每股收益为2.24元,上期为2.10元[1]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公司合并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0,827,146,984.92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1,325,723,855.76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9,363,055.07元,上年年末余额为81,792,081.22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935,502,036.72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115,658,645.12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存货期末余额为1,997,642,296.29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060,651,179.94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6,419,980,644.30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7,266,174,718.28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1,056,220,316.06元,上年年末余额为1,031,259,800.84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4,254,805,388.16元,上年年末余额为4,294,232,468.83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无形资产期末余额为403,681,866.63元,上年年末余额为426,283,093.35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8,035,845,052.88元,上年年末余额为7,778,652,409.47元[28] - 2024年末公司合并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4,455,825,697.18元,上年年末余额为25,044,827,127.75元[28] - 公司期末流动负债合计为76.25亿元(合并)和93.89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80.87亿元(合并)和95.86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9.25亿元(合并)和9330.95万元(公司),上年年末为21.91亿元(合并)和2.67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负债合计为95.50亿元(合并)和94.82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102.78亿元(合并)和98.54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38.62亿元(合并)和52.97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140.42亿元(合并)和70.50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为10.43亿元,上年年末为7.24亿元[30] - 公司期末股东权益合计为149.06亿元(合并)和52.97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147.67亿元(合并)和70.50亿元(公司)[30] - 公司期末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为244.56亿元(合并)和147.79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250.45亿元(合并)和169.03亿元(公司)[30] - 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4.55亿元,上年年末为18.60亿元[30] - 公司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9.66亿元(合并)和23.13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8.95亿元(合并)和18.86亿元(公司)[30] - 公司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6.18亿元(合并)和3.15亿元(公司),上年年末为7.64亿元(合并)和8.83亿元(公司)[3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合并为135.66亿元,上期为144.98亿元[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合并为105.88亿元,上期为112.49亿元[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29.79亿元,上期为32.49亿元[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合并为7.09亿元,上期为6.37亿元[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合并为13.69亿元,上期为13.46亿元[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 -6.60亿元,上期为 -7.08亿元[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合并为61.06亿元,上期为37.34亿元[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合并为85.92亿元,上期为53.91亿元[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 -24.86亿元,上期为 -16.57亿元[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合并为 -1.59亿元,上期为9.04亿元[1] 股东权益变动 - 2024年初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70.4960499077亿元,年末为52.97亿元[40] - 2024年股本减少1259.2409万元[40] - 2024年资本公积减少4.3063868171亿元[40] - 2024年库存股增加1.9661642746亿元[40]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339.056869万元[40] - 2024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1.1575719219亿元[40] - 2024年股东权益合计减少1.75221414167亿元[40]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526552552亿元[40] - 2024年股东投入和减少资本使股东权益减少6.576298142亿元[40] - 2024年利润分配使股东权益减少12.4763214902亿元[40] 审计相关 - 将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14][16] - 审计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2024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0] 股权结构 - 2004年12月31日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法人股38,917,518股,占总股本12.72%[45] -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健康元集团及其子公司拥有公司股份140,122,590股,占总股本47.3832%[46]
中国移动(00941) - 海外监管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间财务报表
2025-03-20 21:43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10407.59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3.12%[30] - 2024年度净利润为1385.26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4.99%[30]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6.45元,较2023年度增长4.71%[33]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57.41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3.93%[35] - 2024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51.94亿元,较2023年度减少9.96%[35] - 2024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51.67亿元,较2023年度减少15.07%[35]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73.09亿元,较年初增长18.20%[35]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408.66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5.69%[3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20728.27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5.90%[2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7115.88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10.04%[2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3612.39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3.85%[26] - 2024年货币资金为2422.75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35.52%[25] - 2024年应收账款为757.41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37.97%[25] - 2024年应付账款为3543.41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19.12%[26] - 2024年股本为4618.38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1.50%[26] - 2024年未分配利润为11885.77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3.55%[26] 资产折旧与政策 - 2024年1月1日起,公司将5G无线及相关传输设备的折旧年限由7年调整为10年,导致2024年度折旧及摊销减少约190.69亿元[94][147] - 集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相关规定,未对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143][144][145][146] 税收政策 - 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16.5%及25%,增值税税率为6%、9%及1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1%、5%及7%[151] - 部分内地子公司适用15%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部分可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157] - 2023年1月1日起,企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按实际发生额100%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按成本200%税前摊销[158] 具体资产数据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53,194百万元,2023年为156,018百万元[159] - 2024年末余额前五名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合计57.81亿元,占年末余额合计数4.21%,计提坏账准备年末余额合计5.43亿元[160] - 2024年末个人客户组合应收账款账面余额77.68亿元,坏账准备42.87亿元;其他客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818.32亿元,坏账准备290.05亿元[164][167] - 2024年末政企客户组合应收账款账面余额83.15亿元,1年以内占比94.41%[170] - 2024年末余额前五名预付款项合计19.55亿元,占预付款项年末余额合计数的23.51%[171] - 2024年末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280.6亿元,坏账准备2.43亿元[173] - 2024年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合计60亿元,占其他应收款年末余额合计数的21.38%,相应计提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0[179]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115.1亿元,账面价值112.29亿元[181] - 2024年12月31日合同资产262.49亿元,减值准备11.24亿元[183]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流动资产合计282.2亿元[184] - 2024年12月31日债权投资合计73.31亿元,其中国债52.39亿元[185]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债权投资合计108.56亿元,其中国债69.79亿元[186] - 2024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合计1985.63亿元,其中联营企业1983.81亿元,合营企业6.09亿元,减值准备4.27亿元[187]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合计30.72亿元,其中成本29.44亿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28亿元[190]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2094.22亿元,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191] - 2024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2945.76亿元,账面价值7144.94亿元[192] - 2024年末700MHz无线网络资产相关固定资产账面价值576.22亿元,在建工程账面价值27.82亿元[193] - 2024年末在建工程6169.5亿元,工程物资1257.6亿元[194] - 2024年末使用权资产原值2203.46亿元,账面价值806.25亿元[199]
联科科技(001207) - 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
2025-02-27 22:15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2.66亿元,较2023年增长18.21%[27] - 2024年营业总成本19.62亿元,较2023年增长12.54%[27] - 2024年公司净利润2.74亿元,较2023年增长60.90%[2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36元,较2023年增长54.55%[29] 资产负债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27.70亿元,较期初增长17.70%[20][21]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8.65亿元,较期初增长49.19%[20]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541.11万元,较期初下降13.87%[21]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8.79亿元,较期初增长7.62%[21] 现金流量 - 2024年经营活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5.32亿元,较2023年增长24.75%[3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00亿元,较2023年增长37.91%[34] - 2024年投资活动收回投资收到现金5.15亿元,较2023年增长1.80%[34] - 2024年筹资活动偿还债务支付现金4638.06万元,2023年无此项支出[35] 会计政策与税率 - 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指标影响金额为0元[182] - 增值税税率为13%、9%[183] -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5%[183] - 山东联科科技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贸易等公司为25%[183] 企业认定与优惠 - 联科科技2024年12月7日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三年,本期所得税税率15%[184] - 联科新材料2023年11月29日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三年,本期所得税税率15%[184] - 联科化工2022年12月12日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三年,本期所得税税率15%[184] - 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按投资额10%抵免应纳税额,不足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184] 金融资产与负债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按不同方法后续计量[89][90][91][92] - 金融负债分为两类,按不同方法后续计量[93][96][97] - 满足条件的金融资产和负债按规定终止确认和会计处理[98][99][100][101] - 金融工具按规定确定公允价值和计量信用风险[103][104] 应收票据 - 2024年末应收票据期末余额90907322.45元,期初余额22129110.00元[19] - 商业承兑汇票组合本期计提坏账准备471642.15元,期末坏账准备为1636332.15元[198] - 期末已质押的应收票据合计64882063.40元,含银行和商业承兑票据[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