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

搜索文档
创投观察:地方政府投资基金优化返投条件 迈向科学规范发展新阶段
证券时报· 2025-07-30 19:38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调整 - 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及《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1] - 政策导向与2023年1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一脉相承,后者同样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1] - 全国已有广东、深圳、长沙等近十个省市响应政策,调整方向包括直接下调区域返投比例(从2倍降至1.5倍、1.1倍乃至1倍)和拓宽返投认定范围 [1] 返投机制问题分析 - 传统"基金注册本地化+硬性返投任务"管理模式制约市场化运作效率,与政策初衷出现偏差 [2] - 弊端体现在:投资机构被迫局限特定区域可能错失全国优质科创项目,以及部分机构通过设立空壳公司等"假返投"手段规避监管 [2] - 核心症结在于产业定位与区域禀赋错配,多数政府投资基金扎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优势产业未必匹配 [2] 地方探索与行业影响 - 部分地区建立符合投资条件的子基金项目池提升返投项目质量,避免"为投而投" [3] - 深圳天使母基金推出让利机制,在收回全部实缴出资成本后将超额收益全额让渡给子基金管理机构及其他出资人 [3] - 政府投资基金已成为一级市场最大出资来源,系列规范文件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发展迈入科学规范、提质增效新阶段 [3]
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负面清单待明,国家发改委征求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7-30 18:37
意见稿提出,设立政府投资基金不得违规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一哄 而上 国家拟就超7万亿政府投资基金投向出台新规,以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评价,从而提 高政府投资基金资金使用效益。 7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网站公布两则新规在8月28日前对外公开征求意见,一则是《政府投资基金 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基金投向意见稿》),另一则是《加强政府 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基金评价意见稿》)。 上述两则新规旨在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调控,明确政府投资基金投向领域负面行为清单,比如设立政 府投资基金不得招商引资为目的;违规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并通过详细的基金投向评价办法及结 果应用予以约束。 所谓政府投资基金,是指各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单独出资或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采用股权投资 等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及创新创业的投资基金。 近些年政府投资基金规模不断攀升。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 金2178只,总目标规模约12.84万亿元,已认缴规模约7.70万亿元 ...
利好来了!“国家队”,迎来重磅新规!
券商中国· 2025-07-30 17:30
投资领域的"国家队"——政府投资基金迎来重磅政策。 评价指标体系明确 另外,《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明确,建立突出基金投向政策取向评价、覆盖基金运营管 理全流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发改委重磅发布 7月30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征求《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 (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意见。 其中, 《工作指引》拟规定,政府投资基金投资领域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 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国家级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符合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 引的具体要求,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及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要求,并在基金设立方案中明确重点投资的产 业领域。 《工作指引》规定,政府投资基金要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加 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其中,产业投资类基金要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完善现代化 产业体系,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创业投资类基金要围绕发展新质 生 ...
事关政府投资基金!国家发改委发布重磅文件
搜狐财经· 2025-07-30 17:29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与投向指引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及《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旨在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1] - 国家级基金定位为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升级、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 聚焦关键领域发挥示范作用 [2] - 政府投资基金需精准定位 结合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支持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 发挥长期资本跨周期调节作用 [3] 投资方向与调控措施 - 明确禁止投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及政策调控领域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 鼓励降低返投比例 [4] - 投向需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 避免新兴产业盲目跟风 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升级 [4] - 限制单笔投资金额 禁止明股实债、股票交易(除并购重组等)、期货交易及对外担保 [4] 评价指标体系与重点产业支持 - 建立覆盖基金运营全流程的评价体系 含政策符合性(权重60%)、布局优化(30%)和执行能力(10%)三类共11项指标 [5][6]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 -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 [6] - 传统产业改造:制造业产业链升级、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及企业出海 [6] - 数字经济创新:人工智能+行动、5G应用、智能终端及文化新业态 [7]
国家发改委最新!事关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评价管理
证券时报· 2025-07-30 16:25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旨在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1] - 国家级基金将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聚焦少数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 - 政府投资基金定位更加精准,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聚焦政策目标,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 [5] 基金投向重点领域 - 产业投资类基金将围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4] - 创业投资类基金将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 [4] - 支持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1] 投向调控措施 - 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以及其他明确要求调控限制的产业领域 [7] - 避免投资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产业,防止在新兴产业领域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8] - 控制对单个企业投资金额或比例上限,不得通过明股实债等方式变相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8] 评价指标体系 - 建立覆盖基金运营管理全流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策取向符合性指标(权重60%)、投向布局优化指标(权重30%)和政策执行能力指标(权重10%) [10] - 政策取向符合性指标主要评价基金对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的支持情况 [10] - 投向布局优化指标主要评价基金对国家区域战略的落实情况和与省级重点投资领域清单的契合度 [10] 数字经济支持方向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11] - 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11] - 加快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企业走出去支持力度 [11]
政府投资基金征求意见:防止同质化,警惕对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投资界· 2025-07-30 16:09
公开征求意见。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附:《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 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或领域重复设立政府投资基金,但基金可按市场化原则对同一项目集合发力、接续支持。在本指引 印发前已设立的政府投资基金所覆盖行业领域,原则上不再新设同级基金。 本指引印发前已设立的政府投资基金投向领域不符合本指引要求的,以及同一地区同类基金较多、投资领域明显交叉重合的,原 则上存续期满后应有序退出;鼓励相关基金整合重组。 附件 1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工作指引 (公开征求意见稿) 今日(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征求《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 法》意见。 其中《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指出: 想起不久前,人民网官方曾在《习近平: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一文中指出 ...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发改委公开征集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7-30 15:05
投资界消息,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 投向指导评价,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起草了《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 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指出,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调控。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以及其他有关规划和政策文件中明 确要求调控限制的产业领域。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要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附:《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 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各地 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实际调整投资布局,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 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 意见》(国办发〔2025〕1号),制定本指引。本指引所称国家级基 金指经国务院批准、中央各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出资设立的政府投资 基金,地方 ...
事关政府投资基金,国家发改委公开征求意见
FOFWEEKLY· 2025-07-30 14:28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导向 - 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需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4] - 投资方向需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宏观调控要求 避免结构性矛盾产业 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 [4] - 支持行业企业兼并重组 加快技术更新换代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4] 重点支持领域 - 投资领域需符合国家级产业目录及规划要求 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鼓励类产业 [5] - 国家级基金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升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跨区域重大项目 聚焦少数关键领域 [5] - 鼓励国家级基金与地方基金联动 在前沿科技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资金合力 [6] - 地方基金需因地制宜 支持特色优势产业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小微民营及科创企业孵化 [6] - 产业投资类基金需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 新兴产业培育 未来产业布局 [6] - 创业投资类基金需围绕新质生产力 投资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 解决"卡脖子"难题 [6] 投资限制与评价机制 - 禁止明股实债变相增加隐性债务 限制公开交易类股票投资及衍生品交易 [7] - 建立投向政策取向评价体系 动态调整指标 包括政策符合性 布局优化 执行能力三方面 [7] - 设置投向领域负面行为清单 存续期满后不符合要求的基金需有序退出或整合重组 [8]
对政府投资基金,国家发改委发布重磅文件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30 14:25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导向 - 国家发改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防止同质化竞争和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1] - 鼓励国家级基金与地方基金联动,通过联合设立子基金或出资方式形成资金合力,聚焦前沿科技和产业链关键环节 [1] - 设立政府投资基金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避免投资结构性矛盾产业,防止新兴产业盲目跟风 [2][9] 政府投资基金评价体系 - 建立覆盖基金运营全流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策取向符合性、投向布局优化和政策执行能力三大类指标 [2] - 政策取向指标重点评估对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情况 [2] - 投向布局指标关注基金与国家区域战略的契合度及资源有效利用 [2] 招商引资规范化趋势 - 中央明确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严禁违法违规政策优惠,广西等地已废止原有招商引资激励办法 [5][7]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布局需遵循规律,反对形式主义和盲目跟风热门赛道 [5]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号文首次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影响"基金招商"模式 [9][10] 返投比例变化与基金模式演进 - 过去六年政府引导基金平均返投倍率下降超40%,2024年多地出现低于1倍的要求(如长沙经开区科创母基金0.4-1倍,景德镇国控母基金0.6倍) [11] - 引导基金进入3.0阶段,从单一基金转向基金集群模式(如江苏省基金矩阵),注重形成省市合力 [12][13] - 基金群呈现专业化细分趋势,出现针对特定领域的专项基金群 [14] 行业活动与展望 - 2026年1月将举办第四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发布2025全球最佳母基金榜单 [17][19] - 预计2025年多地将根据国办1号文修订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 [15][16]
国家发改委: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12:58
政府投资基金定位与目标 -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聚焦政策目标 支持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吸引带动社会资本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在长期布局领域发挥基金作为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 增强投资延续性 [1] - 防止同质化竞争和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促进形成规模适度 布局合理 运作规范 科学高效 风险可控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2] 国家级与地方基金分工 - 国家级基金立足全局 抓大放小 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 补齐短板 突破瓶颈 聚焦关键领域示范引领 [3] - 鼓励国家级基金与地方基金联动 在前沿科技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地方资源禀赋 通过联合设立子基金或出资形成合力 [3] - 地方基金在省级统筹下考虑财力 产业基础 债务风险 因地制宜选择领域 新设基金直投或子基金投资项目注重特色优势产业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小微民营和科创企业孵化 [3] 基金投资方向与调控 - 增加高端产能供给 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4] - 产业投资类基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 新兴产业培育 未来产业布局 [4] - 创业投资类基金围绕新质生产力 市场化投资种子期 初创期企业 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 支持科技创新解决关键领域难题 [4] - 不得投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 淘汰类产业 避免结构性矛盾产业 新兴产业防止盲目跟风 支持兼并重组 技术更新 产业升级 [5] - 同一政府原则上不重复设立同行业基金 但可对同一项目集合发力 接续支持 已设基金覆盖领域原则上不再新设同级基金 [5] 基金评价体系 -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策取向符合性 投向布局优化 政策执行能力三方面 动态调整 [6] - 政策取向指标评价对重点产业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全国统一大市场 绿色发展 民生就业 创业投资的支持 [6] - 投向布局优化指标评价国家区域战略落实 与省级重点领域契合度 有效利用情况 [6] - 政策执行能力指标评价资金效能和基金管理人水平 [6] - 设置负面行为清单 出现清单行为不予评价并采取约束措施 已设不符合指引基金存续期满有序退出 鼓励整合重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