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兴支柱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午后反弹,创业板ETF(159915)和A500ETF易方达等产品受资金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5:46
市场表现 - 市场午后反攻,传媒、游戏、油气开采、机场航运、光伏设备等板块走强 [1] - 截至14:00,创业板指数上涨0.2%,中证A500指数上涨0.1%,科创板50指数下跌1.1%,早盘一度跌超3% [1] - 相关ETF获资金逆势抢筹,创业板ETF(159915)净申购超2000万份,A500ETF易方达(159361)净申购高达2亿份 [1] 指数构成 - 中证A500指数由各行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组成,行业分布均衡且包含较多新兴产业龙头,兼顾核心资产与新质生产力 [1] - 创业板指数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含量高 [1] - 科创板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半导体行业占比超过65% [1] 投资策略与市场观点 - 三季报结束后,A股将步入约3个月的业绩真空期,市场重心将转向来年业绩预期和产业趋势 [1] - 从近期A股成交额、融资余额、私募和权益类公募基金仓位来看,A股微观流动性仍较为充沛,对主题投资形成有利支撑 [1] - 可围绕十五五规划主题布局,包括新兴支柱产业、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关方向 [1] ETF产品 - A500ETF易方达(159361)、创业板ETF(159915)、科创板50ETF(588080)分别跟踪中证A500、创业板和科创板50指数 [2] - 上述ETF均实行0.15%/年的管理费率,为ETF中最低一档,为投资者构建攻守兼备的投资组合提供多样化选择 [2]
产业大脑|“十五五”产业机会前瞻:哪些赛道将催生新增长极?
搜狐财经· 2025-10-31 21:4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2026-2030年发展规划奠定基础,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产业发展脉络 [1] - 规划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列为首要战略任务,明确了四大任务方向 [2] - 重点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六大未来产业,以培育长期经济增长动能 [3][9] 现代产业体系架构 - 产业体系构建从“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效”四个方面展开 [2] - 四大核心任务包括: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 -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将聚焦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未来5年相关市场空间约10万亿元 [3] 四大新兴支柱产业 - 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预计将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3] - 新能源产业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未来5-10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成为重要经济引擎 [4] - 新材料产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其发展将直接支撑其他新兴产业,形成协同效应 [5] - 航空航天产业首次在规划中强调商业航天地位,卫星互联网、遥感应用等领域蕴含巨大商机 [7] - 低空经济作为新晋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应用场景将加速落地,产业规模未来有望达数万亿元 [8] 六大未来产业 - 规划重点提及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与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六大未来产业 [9] - 量子科技被列为首位,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未来10-15年有望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形成新产业集群 [10] - 生物制造产业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显著扩大,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11] - 氢能产业在“十五五”时期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预计到203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 [13] - 脑机接口技术“十五五”时期有望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和消费市场 [14] - 具身智能产业已在工业、医疗、物流等领域落地,工业机器人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未来十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15] - 6G研发是关键窗口期,预计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16] 产业发展潜力与规模 -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被赋予培育长期增长动能的战略使命 [3][9] - 多个产业领域被明确指出具有形成万亿级市场的潜力 [3][8][13]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即将到来,抓住这些风口产业机遇对各相关方具有重要意义 [16]
主力资金丨3股尾盘获主力资金爆买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8:5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站上4000点,创业板指大涨近3%,北证50指数飙升超8% [1]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6.18亿元 [1] - 尾盘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32.39亿元 [6] 行业资金流向 - 1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94.41亿元居首,银行和有色金属行业分别净流入15.56亿元和11.74亿元 [1] - 汽车、非银金融、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4亿元 [1] - 1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通信行业净流出41.63亿元居首,电子、国防军工、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出均超10亿元 [1] - 尾盘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9.93亿元,电力设备和通信行业尾盘分别净流入6.97亿元和2.74亿元 [6] 个股资金流向 - 39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2亿元,其中6股净流入均超10亿元 [2] - 山子高科主力资金净流入20.2亿元居首,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4.37亿元,同比增长132.03% [2] - 阳光电源主力资金净流入14.65亿元,股价涨超15% [3] - 101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中兴通讯、新易盛等热门股净流出均超5亿元 [5] - 尾盘宁德时代、先导智能、天孚通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2亿元 [6] - 尾盘阳光电源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亿元 [6] 政策与板块驱动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并系统布局全固态电池研发工作 [4] - 能源金属、光伏设备、有色金属、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能源金属、电池及固态电池板块联袂走高 [3] 相关金融产品 - A50ETF (159601) 近五日上涨2.57%,最新份额为23.2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943.3万元 [8]
主力资金 | 3股尾盘获主力资金爆买
证券时报· 2025-10-29 18:25
市场指数与行业表现 - 10月29日沪指站上4000点,创业板指大涨近3%,北证50指数飙升超8% [1] - 能源金属、光伏设备、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贵金属、小金属、电池、玻璃玻纤、多元金融、证券板块涨幅居前 [1] - 银行、船舶制造板块出现下跌 [1] 行业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6.18亿元 [1] - 1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94.41亿元居首,银行和有色金属行业分别净流入15.56亿元和11.74亿元 [1] - 汽车、非银金融、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4亿元 [1] - 1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通信行业净流出41.63亿元居首,电子、国防军工、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出金额均超10亿元 [1] - 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32.39亿元,有色金属、电力设备、通信行业尾盘净流入金额分别为9.93亿元、6.97亿元、2.74亿元 [4]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 - 39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2亿元,其中6股净流入均超10亿元 [2] - 山子高科主力资金净流入20.2亿元居首,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132.03% [2] - 阳光电源主力资金净流入14.65亿元,股价涨超15% [2] - 先导智能、宁德时代、东方财富、同花顺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2.04亿元、11.99亿元、11.64亿元、10.30亿元 [3] - 其他显著净流入个股包括神州数码、立讯精密、亿纬锂能等,净流入金额在4亿元至7.46亿元之间 [3]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 - 101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3] - 中兴通讯主力资金净流出17.20亿元,位列净流出榜首 [4] - 新易盛、盈新发展、安泰科技、五粮液、长盈精密净流出金额均超5亿元 [3][4] 尾盘个股主力资金动向 - 宁德时代、先导智能、天孚通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2亿元 [5][6] - 东方财富、三花智控、紫金矿业、立讯精密、欣旺达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 [5][6] - 阳光电源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亿元,远超其他个股 [6] - 兆易创新、科华数据、胜宏科技、新易盛、中国平安、润和软件等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6000万元 [6][7]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华网· 2025-10-29 08:4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将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被视为抢占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 [1] - 政策举措将在投入与机制保障方面持续发力,旨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1] 未来产业布局与意义 - 瞄准的未来产业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集中体现,蕴藏着生产力跃升的巨大潜力,具有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赋能能力 [1] - 未来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焦点所在 [1] - “十四五”以来,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信息、氢能储能等一批未来产业关键领域已取得突破 [1] 政策支持与保障机制 - 需要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包括创新监管方式,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 [1] - 政策部署旨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呵护未来产业成长 [1] 新兴产业发展部署 - 规划建议同时提出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2] - 部署包括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以及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2] - 这些产业蓄势发力,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2]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 | 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华社· 2025-10-29 01:2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抢占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 [2] - 政策举措在投入与机制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旨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2] 未来产业布局 - 未来产业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集中体现,蕴藏着生产力跃升的巨大潜力,具有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赋能能力 [2] - “十四五”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信息、氢能储能等一批未来产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2] - 创新监管方式,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是政策支持的关键 [2] 新兴支柱产业打造 - 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 [3] - 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瞄准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3] - 这些产业蓄势发力,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3]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华社· 2025-10-29 00:1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抢占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 [2] - 政策举措在投入与机制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旨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2] - 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未来产业布局 - 未来产业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集中体现,蕴藏着生产力跃升的巨大潜力,具有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赋能能力 [2] - 未来产业关键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信息、氢能储能等,并在这些领域已取得突破 [2] - 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 [2] 新兴支柱产业发展 - 部署瞄准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 [3] - 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3] - 这些产业蓄势发力,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3]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点评:四中全会思考:聚焦“新”方向,关注储能、氢能、固态三大主线
平安证券· 2025-10-28 14:2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储能、氢能和固态电池是“十五五”新时期下具备景气度和想象空间的三大投资主线[4][5][15] - 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政策支持且商业逻辑逐步理顺[5][11] - 氢能被定位为“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产业链发展空间广阔[5][9][12] - 固态电池是支持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产业化前景广阔[5][14] 会议精神学习:新能源相关内容 - 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5][7]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将新能源定位为“新兴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5][9] - 氢能和核聚变能被作为“未来产业”单独提及,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5][9] 三大投资主线分析 新型储能 -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政策端支持其规模化发展[5][11]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180GW)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11] - 136号文出台后,储能成为独立的市场投资主体,国内多个省份已出台容量电价政策推动其实现经济性[11] 氢能 - 氢能是“十五五”规划建议点明的“未来产业”,正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5][12] - 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资金支持等方式助力全产业链试点项目落地[12] - 国家能源局局长提出将“非电利用”视为拓宽新能源利用途径的突破手段,重点发展绿氢冶金、绿色合成氨等方向[13] 固态电池 - 固态电池是突破现有锂电池技术瓶颈的关键技术,是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5][14] - 低空经济领域,eVTOL飞行器研发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极高,《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提出攻关量产400Wh/kg级锂电池[14] - 人形机器人因结构限制,对电池续航有更高要求,未来或将需要固态电池作为高能量密度解决方案[14] - 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上,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成为关注热点,反映地方政府与资本对技术落地的需求[14] 投资建议 - 储能方面,优选储能系统和储能电芯环节,推荐海博思创、上能电气、鹏辉能源[4][15] - 氢能方面,建议关注设备端、项目端质地优良的科威尔、吉电股份[4][15] - 固态电池方面,建议关注有望先行产业化的固态电池设备、锂金属负极等环节,建议关注先导智能、天铁科技[4][15]
新兴支柱产业蓄势发力 催生数个万亿级市场
新华网· 2025-10-28 10:23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定位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被列为“十五五”规划分论第一部分和战略任务之首,突出先进制造业的引领作用 [1][2] - 目标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以提升经济发展韧性 [1][2] 传统产业的优化提升 - 传统产业是当前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其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约80% [2] - 规划提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2] - 传统产业面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有望扩展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市场空间 [3] - 食品、纺织、家电等传统产业的创新将加快健康食品、时尚服饰、智能家电等细分赛道发展 [3] - 预计未来5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新增约10万亿元市场空间 [3] 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 规划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1][4] - 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预计将催生数个万亿级或更大规模的市场 [1][4]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8% [3] 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 - 规划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包括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4] - 这些未来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预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4] - 其中,具身智能已在工业、医疗、物流等领域落地应用;生物制造在多地形成集聚效应,进入快速发展期 [4] 企业层面的发展路径与机遇 - 商业航天企业有望在手机直连卫星、太空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突破中发挥更大作用 [4] - 人形机器人产业需在核心零部件持续攻坚,并将产品规模化应用于全球制造业场景 [5] - 相关部署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产业发展竞争制高点 [5]
“十五五”科技板块蓝图: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7 14:0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行业为计算机行业 [1] 核心观点 - 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置于战略高度 [1][3] - 在人工智能引领产业转型及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强”被视为中国科技产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主线 [3] - “十五五”时期的目标是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 规划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这些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3] “十五五”规划对科技自立的战略部署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3]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3]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 [3] -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3] 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 -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3]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投资建议关注领域 - 建议重点关注信创、智能算力、大模型、AI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智能驾驶、工业软件、数据要素等科技产业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