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顺络电子(002138):跟踪报告之四:汽车、数据中心业务高速增长,AI终端带动需求提升
光大证券· 2025-07-25 19: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顺络电子是国内电感龙头,营收业绩高速增长,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AI端侧加速落地使其新品份额持续提升,汽车电子产品进展顺利且实现电气化场景全覆盖,还与数据中心头部企业合作提供节能产品组合,虽受全球经济弱复苏影响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但仍看好其市场前景和AI终端需求成长潜力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产品分磁性器件、微波器件、敏感及传感器件、精细陶瓷四部分,在电感细分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高,高端精密产品份额持续提升,技术和产能规模领先,新型电感产品不断推向市场 [1] 营收业绩 - 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1亿元,同比+16%;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37% [1] AI端侧影响 - 元器件向小型化、集成化发展,公司在高精密电感领域有领先优势,AI端侧应用加速使手机、PC等对元器件有增量需求,公司已全面覆盖消费电子领域客户,新产品份额持续提升 [1] 汽车电子业务 - 2009年开始规划汽车电子业务,是少数在全球汽车电子市场活跃的中国元器件企业,产品覆盖三电系统等电动化场景及智能驾驶等智能化应用场景,2024年汽车电子及储能专用业务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62% [2] 数据中心合作 - 全球AI服务器渗透率提升,存储升级使DDR5对电感器需求增加,公司与头部企业合作,利用工艺平台多样性提供节能降耗产品组合与方案 [2]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57/13.13亿元(下调幅度7%、6%),新增2027年预测为15.92亿元,对应PE 22X/18X/15X [3] 财务数据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040|5,897|7,225|8,487|9,860| |营业收入增长率|18.93%|16.99%|22.51%|17.47%|16.1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41|832|1,057|1,313|1,59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7.91%|29.91%|27.06%|24.16%|21.28%| |EPS(元)|0.79|1.03|1.31|1.63|1.97|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0.74%|13.29%|15.47%|17.49%|19.20%| |P/E|36|28|22|18|15| |P/B|3.9|3.7|3.4|3.1|2.8|[4] 股价表现 |收益表现|1M|3M|1Y| |----|----|----|----| |相对|-1.32|-6.11|-8.00| |绝对|3.45|3.45|14.05|[8]
正扬科技IPO退卷:曾多次大额分红,拟募资金额下调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22
又一公司IPO退卷。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扬科技")及其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深圳证券 交易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 据贝多财经了解,正扬科技于2023年6月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报考上市,正扬科技原计划募资15亿元,将用于搬迁、技改及 信息化升级项目、新能源产品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而根据正扬科技2024年6月更新的招股书,经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正扬科技对募集资金金额进行调整,调整后拟募资总额变更为12亿 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由早前的4.5亿元变更为1.5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正扬科技曾在2022年进行了两次大额分红。一是,该公司于2022年4月将2010-2017年未分配利润中的1.05亿元分配给股东西方商贸有限公司 (下称"西方商贸"),西方商贸将所享有的分红款项用于投资东莞正昇。 根据介绍,相关款项由正扬有限(即"正扬科技")直接支付给东莞正昇,东莞正昇将其中1.02亿元用于向正扬有限增资。另外在2022年5月,正扬科技将 2 ...
力争跻身全球EMS行业第一梯队
中国证券报· 2025-07-24 05:00
公司发展历程 - 1995年成立时仅为百人规模的电子元器件加工厂,现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EMS供应商 [1] - 从手工生产转型为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的智能生产线,业务从单一SMT加工扩展至消费电子、网络通讯、汽车电子多元化布局 [1] - 2003年通过中兴通讯订单进入通讯领域EMS市场,2007年聚焦手机产品并进入华为产业链 [2][3] - 2010年后与三星、小米、OPPO、荣耀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跻身全球手机代工一流企业 [3] 核心竞争力 - 产品品质好、性价比高、按时交付是公司在手机代工领域的三大优势 [3] - 全球化布局加速,已在印度、越南、孟加拉国等地建设制造基地,支持客户全球化销售 [3] - 汽车电子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1年营收0.58亿元,2024年增至15.92亿元 [4] 汽车电子业务突破 - 2021年成为法雷奥供应链伙伴,随后进入大陆、电装等头部企业供应链,服务宝马、奥迪、大众、日产等品牌 [4] - 2025年斥资7.33亿元收购AC公司,获得欧洲、美洲、非洲业务网络,直接成为部分车企一级供应商 [4][5] - 汽车电子化趋势推动业务增长,公司计划3-5年内进入全球EMS前十名 [5] 战略目标 - 当前位列全球EMS行业第14名,对标捷普等领先企业 [5] - 未来聚焦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凭借技术、品质与全球布局优势冲刺第一梯队 [1][5]
扬杰科技(300373):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50%
新浪财经· 2025-07-23 10:39
盈利预测与评级 - 小幅调整2025年、2026年盈利预测 维持目标价人民币60 9元 潜在升幅16 4% 重申"买入"评级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0%-50%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人民币3 2亿元 同比增长32% 环比增长18% [1] - 远期市盈率20 5x 较去年底高点26 6x回落 估值具备吸引力 [1] 业绩与业务亮点 - 二季度毛利率大体维持稳定 处于较高水平 [1] - 汽车电子业务二季度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60% 主要增量来自海外Tier 1及国内新兴车企 [2] - 汽车电子业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有望达40%-50% 中期收入占比有望达20% [2] - 公司具备单车价值量200美元的产品能力 [2] 战略布局与产能扩张 - 中期百亿收入目标保持乐观 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领域布局构建需求基础 [1]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打开更大增长空间 [1] - 今年产能预计扩张30% 通过外协产能满足短期增长需求 [1] - 海外消费电子和工业业务恢复增长 汽车业务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2] - 子品牌MCC过去十年实现收入和利润成倍增长 具备海外渠道和品牌能力 [2] - 积极扩张海外研发中心及越南封测产能 更好服务海外客户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能够提供中低压及碳化硅等产品 [2] - 海外客户因供应链降本需求积极切换至公司产品 [2]
EDA三巨头为何集体押注汽车系统仿真?
36氪· 2025-07-23 08:57
汽车电子与EDA行业转型 - 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和自动驾驶转型推动EDA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安全性与快速迭代需求使芯片设计与系统级开发关系更紧密 [1] - EDA三巨头(新思科技、西门子、Cadence)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收购竞相布局汽车系统级解决方案 [1] - 2024年三巨头均完成系统仿真公司收购,新思科技350亿美元收购Ansys,西门子106亿美元收购Altair,Cadence12.4亿美元收购BETA CAE [1][2][38] 汽车电子仿真的重要性 -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演进使汽车电子系统仿真和验证变得空前复杂 [3] - 仿真在成本、效率、安全性、覆盖范围等方面比传统测试更具优势,可模拟极端场景和大量测试用例 [4][5] - 仿真与测试形成互补关系,仿真适合设计早期验证和快速迭代,测试用于最终实物验证和合规认证 [6][7] 新思科技收购Ansys的战略意义 - 新思科技350亿美元收购Ansys构建从芯片到系统级的协同设计与仿真平台,增强汽车电子领域多物理场仿真能力 [8][17] - 合并后总潜在市场规模(TAM)预计增长1.5倍至约3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1% [20][24] - Ansys的汽车数字孪生解决方案涵盖车辆工程各学科,与新思科技EDA工具形成互补 [8][17] 西门子收购Altair的战略布局 - 西门子106亿美元收购Altair强化系统级软件能力,拓展工业软件生态 [25][26] - Altair的仿真技术涵盖机械、流体、电磁和热管理等领域,客户包括主要汽车制造商 [25][32] - 收购是西门子"ONE Tech Company"计划的一部分,将提升数字收入份额 [26] Cadence的战略收购与技术发展 - Cadence12.4亿美元收购BETA CAE扩展汽车和航空航天仿真领域布局 [38] - BETA CAE产品与Cadence多物理场系统分析产品组合高度互补,涵盖结构、流体和电磁分析 [39] - Cadence从芯片级设计工具供应商转向大型物理系统设计软件,并布局AI技术 [38][40] EDA三巨头的竞争格局 - 三巨头均围绕物理世界仿真进行并购以补齐产品线和客户群,布局各有侧重但都以系统级设计为核心目标 [40] - 汽车电子复杂性要求EDA工具从芯片设计向系统级仿真延伸,涵盖多维度挑战 [40] - AI技术应用缓解效率问题,EDA公司在AI方面有多年积累 [40]
正扬科技深主板IPO终止:在审超两年,“台胞”夫妇控制95%表决权
搜狐财经· 2025-07-22 22:43
瑞财经 吴文婷近日,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扬科技")主动撤回申请,深交所主板IPO终止,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 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杨铭、叶余宽,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据了解,正扬科技IPO申请于2023年6月28日获受理,2023年7月26日接受问询,在审时间超过两年。 正扬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在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领域持续创新发展,并全面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全球化汽车零部件及总成供应商。 资料显示,顾一新,中国台湾籍,拥有中国台湾地区永久居留权,1954年3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台湾地区海军军官学校轮机专业,本科学历。1979 年10月至1999年10月,于中国台湾地区海军服役;1999年11月至2004年8月,担任德华国际有限公司执行经理;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担任东莞 威马电子机 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4年9月至2022年9月,历任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总经理;2022年5月至今,担任西 方商贸董事;2022年5月至今,担任正昇(东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22年9月至今,担任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拆解奥迪A6的博世ECU:设计简洁,用料扎实
芯世相· 2025-07-22 12:31
汽车电子技术演进 - 现代ECU已发展为高度集成的"芯片城堡",但其设计哲学仍延续十几年前的雏形框架[4][5] - 早期ECU采用分立元件为主的设计,现代ECU则趋向高度集成化,例如NXP与博世合作开发的芯片已集成多MOSFET驱动、差分放大器、DC-DC转换器及多核处理器[34] - 本次拆解的奥迪A6 ECU仍保留未焊接引脚等平台化设计特征,通过元件复用降低研发成本[34] ECU核心功能与设计 - ECU作为汽车微型计算机,通过读取空气温度、气压、燃油压力等传感器数据,控制燃油泵、喷油器等执行器工作[6] - 需在极端温度、涉水及机械冲击条件下稳定运行,采用外壳密封、PCB敷形涂层等防护措施[6] - 拆解案例中的ECU设有冷凝通风口实现单向透气功能,配备硅基密封胶平衡内外气压[7][9] 芯片与元件配置 - 核心芯片包括:英飞凌汽车级微控制器(集成多通道ADC/PWM/SPI接口)、兆易创新4Mb闪存芯片[15][16] - 功率元件采用3颗大功率驱动芯片(博世/英飞凌),配备厚重导热垫控制燃油泵等大电流负载[17] - 被动元件包含:Vishay 100μF/40V电解电容、Fujitsu高等级钽电容、DO-218封装保护二极管[19][21][23] PCB与连接器设计 - 采用4层板高阶玻璃纤维基板,两侧附加铜箔层增强机械强度与散热性能[27][28] - 主连接器为安费诺定制化设计,集成RFI屏蔽装置、铁氧体滤波扼流圈和旁路电容,具备防水密封特性[30][31] - 连接器采用多层陶瓷部件精密烧制工艺,需精确控制烧结收缩率[32] 行业活动信息 - 芯片超人组织德国商务考察活动,聚焦IFA柏林消费电子展与IAA慕尼黑车展两大展会[3][35] - 行程覆盖柏林、莱比锡等五城市,包括企业考察与行业沙龙,目标群体为电子领域创业者及投资人[37][38]
顺络电子(002138):受益汽车电子与AI需求共振,打开成长空间
东方证券· 2025-07-20 2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外电感厂商推出汽车电子与AI领域电感创新产品,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化相关领域布局,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8] -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高速成长,单车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2024年该领域产品营收达11.0亿元,同比增长62.1% [8] - 公司在端侧AI及AI算力领域深化布局,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功率电感等产品已在高通AI旗舰手机平台落地,在AI服务器等场景为客户提供产品组合与方案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5/1.73/2.18元,原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1.49/1.77元,主要调整了营业收入与费用率,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27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36.45元,维持买入评级 [2][9]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040|5,897|7,119|8,362|10,134| |同比增长(%)|18.9%|17.0%|20.7%|17.5%|21.2%| |营业利润(百万元)|844|1,091|1,423|1,780|2,228| |同比增长(%)|45.2%|29.2%|30.5%|25.1%|2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41|832|1,086|1,391|1,761| |同比增长(%)|48.0%|29.9%|30.6%|28.1%|26.6%| |每股收益(元)|0.79|1.03|1.35|1.73|2.18| |毛利率(%)|35.3%|36.5%|37.3%|37.8%|37.9%| |净利率(%)|12.7%|14.1%|15.3%|16.6%|17.4%| |净资产收益率(%)|11.1%|13.6%|15.9%|17.9%|20.4%| |市盈率|36.0|27.7|21.2|16.6|13.1| |市净率|3.9|3.7|3.1|2.8|2.5|[4] 公司研究动态跟踪 - 2025年7月18日股价29元,目标价格36.45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为33.36/22.05元,总股本/流通A股(万股)为80,632/75,339,A股市值23,383百万元,国家/地区为中国,行业为电子,报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7月20日 [5]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公司2023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净利润、折旧摊销等现金流量项目 [11]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11]
正扬科技撤回深主板IPO 原计划募资1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0 19:15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领域,产品包括SCR后处理相关的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及新能源产品如VCU和PTC加热器 [2] - 公司拥有垂直一体化产品体系,涵盖尿素箱总成、尿素液位传感器、尿素品质传感器及其他配件 [2] - 公司在中国、美国、墨西哥、荷兰、印度及泰国设有生产基地或子公司,实现全球化布局 [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公司核心产品尿素传感器国内市占率连续9年超过50%,排名第一 [3] - 客户覆盖全球100多家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包括戴姆勒、沃尔沃、大众、一汽、东风等卡车生产企业及斗山、卡特彼勒等工程机械企业 [3] -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从39.65%提升至58.38%,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19.29亿元、22.99亿元和16.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1.96亿元和1.57亿元 [4] - 2023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天然气与柴油价差高位导致柴油重卡销量不及预期,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 IPO进程 - 公司深主板IPO于2023年6月28日获受理,原计划募资12亿元用于搬迁、技改、新能源产品建设等项目 [2][4] - 2024年7月19日,因公司与保荐人撤回申请,深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1][4] - 公司在撤回前已接受两轮审核问询,但未披露第二轮问询回复 [4]
除了慕尼黑电子展,芯片人出海还得去这个展!
芯世相· 2025-07-18 16:49
展会背景与重要性 - IFA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与CES、AWE并称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历史可追溯至1924年 [1] - 展会覆盖B2B和B2C领域,被行业视为"必争之地"的商业平台 [2] - 2023年展会吸引1800多家企业参展,21万观众(含13.3万专业观众)来自138个国家,德国总理朔尔茨亲临巡展 [3] 2024年展会核心方向 - 聚焦AI、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健康三大主题,头部展商与初创企业共同参与 [4] - 展品涵盖电视、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数字健康、家电、嵌入式设备、通信、电脑游戏、智能移动、AI、电子设备及音响等12大类 [5] 展会商业价值 - IFA Global Markets平台为OBM/OEM/ODM提供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的业务对接机会 [7] - 中国品牌可通过IFA对接欧洲零售商与经销商,精准匹配需求,快速理解欧洲市场分销渠道与供应链逻辑 [8] 同期商务考察活动 - 11天行程覆盖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斯图加特、慕尼黑5城,同步参与IFA与IAA慕尼黑车展两大展会 [8][18] - 安排1-2家当地企业考察,包括大众透明工厂、奔驰工厂及Fraunhofer研究所等产业标杆 [19][21][24] - 组织展后沙龙"业务出海T-Talk",邀请芯片行业从业者探讨出海策略 [16] 目标受众 - 需开拓国际视野的创业者或高管 - 关注欧洲投资并购机会的投资人 - 对欧洲电子领域(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感兴趣的企业决策者 [21] 历史考察经验 - 公司已3次组织德国商务考察,另覆盖越南(3次)、印度(2次)、日本、英国、韩国等多国 [7] - 往期成果包括德国汽车芯片之旅见闻、半导体设备企业调研等深度行业洞察 [26]